宋徽宗有一种“数字”花盆,背后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宋徽宗有一种“数字”花盆 , 背后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北京的故宫博物院 , 收藏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瓷器 , 正是被誉为“黄金有价钧无价”的钧瓷 , 它的名字叫做“玫瑰紫釉葵花花盆” , 而且更难得的是 , 盆底下的数字 , 更是证明它出自帝王之家 。 因为这些瓷器下面的数字 , 表明了它的身份不一般 , 而且背后还藏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 您要想知道这段历史的真相 , 那就让小编来给您揭秘:


宋徽宗有一种“数字”花盆,背后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宋徽宗有一种“数字”花盆 , 背后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


宋徽宗有一种“数字”花盆,背后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宋徽宗有一种“数字”花盆 , 背后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

(本文所有图片 , 全部来自网络 , 感谢原作者 , 如侵犯您的权利 , 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 图片与内容无关 , 请勿对号入座)

玫瑰紫釉葵花花盆出自河南禹州的钧窑 , 它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 而和它有关系的皇帝 , 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宋徽宗赵佶 。 根据博物院工作人员的介绍 , 这件花盆的底部的数字是“七” , 另外从存世的钧窑花盆来看 , 带有数字的并不多 , 而有数字的钧窑花盆 , 除了“七”之外 , 还包括了从“一”到“十” 。 那么问题来了 , 这些数字表现出一种什么意思呢?


宋徽宗有一种“数字”花盆,背后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宋徽宗有一种“数字”花盆 , 背后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

专家经过的研究发现 , 这些数字代表了花盆的身份 , 即为皇家的精品 , 而且这些数字的背后 , 还藏有一个曲折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 , 宋徽宗是一位“艺术”皇帝 , 公元1117年 , 宋徽宗大兴土木 , 准备修建一处花园 , 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艮岳” , 其规模之大堪比与后来的颐和园 。 宋徽宗修花园 , 自然就需要花盆来种植各种奇花异草 。

宋徽宗就传旨让钧窑日夜赶工 , 定制一批花盆 。 所以接到命令的督窑官 , 自然也不敢有半点的懈怠 , 并且夜以继日的烧制 , 还好在交期之前 , 将36套花盆送到了都城汴京(今开封) 。 可没想到的是 , 这次却发生了一点“意外”!


宋徽宗有一种“数字”花盆,背后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宋徽宗有一种“数字”花盆 , 背后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

因为进贡的瓷器 , 全部要由工部侍造先过一遍 , 才能送到宫中 , 但问题是 , 这次负责送瓷器的督窑官却“不懂规矩” , 没有给工部侍造一点好处 , 所以工部侍造就使了个绊子 , 还差点让这位督窑官脑袋搬家!

当时 , 那位工部侍造就把这36套花盆和底盆 , 全部打乱了摆放顺序 , 宋徽宗看到这36套花盆的时候 , 变得怒不可揭 , 还当场下令要把督窑官拉出去砍了 。

这36套花盆 , 有大有小 , 一开始是大花盆配大盆托 , 小花盆配小盆托 , 而次序被工部侍造打乱之后 , 就变成了大花盆配了个小盆托 , 小花盆却配了个大盆托 , 所以让宋徽宗看起来就感到很不舒服 。 最后 , 因有大臣为之求情 , 让督窑官再重新摆放一下 , 这才大小和谐 , 他就万幸地逃过了一劫 。


宋徽宗有一种“数字”花盆,背后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宋徽宗有一种“数字”花盆 , 背后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

这位督窑官回到家还是惊魂未定 。 几天后 , 一位老翰林因为同情督窑官的遭遇 , 于是就给他出了个点子 , 他说:“一对一 , 二对二 , 背朝天 , 写数字” 。 这是什么意思呢?老者没有明说 , 而督窑官琢磨了好几天 , 这才发现其中的奥秘 。

原来 , 这老者的意思是 , 让督窑官在花盆和盆托底下刻写上数字 , 即花盆写“一” , 盆托就写“一” , 这样就“一一对应” , 然后“二” , “三” , “四” , 一直到“十”都是这样 , 所以这位督窑官就按照从大到小 , 从一到十来给花盆编码 , 这样下次再送花盆的时候 , 就会很好辨认 , 而且也不会再出错 。 现在花盆底下有数字的钧窑瓷器 , 都是当年的皇室专用 , 故此 , 其价值绝对会超过普通瓷器几倍 , 甚至是十几倍 。


宋徽宗有一种“数字”花盆,背后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宋徽宗有一种“数字”花盆 , 背后还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

我们从花盆底下的数字 , 可以看出皇权的可怕之处 , 虽然我们现在看来 , 那只是普通的数字 , 但在当时 , 这可是工匠们的“保命符” , 如果出现一点差错 , 那结果可想而知——脑袋没了 。 所以说 , 当时的工匠之所以能制造出那么多精美的瓷器 , 完全是为了保命 , 甚至是一家老小的性命 。 由此可见 , 当时的工匠 , 生活得多么的不容易呀!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 , 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