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隆中对》——《隆中对》中所蕴含的三阶段目标分析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已经谈到《隆中对》了 , 鉴于《隆中对》对蜀汉政权的重要性及千百来备受人们尊崇 , 被称为千年奇计 , 那今天我们单独来说说《隆中对》吧 。

《隆中对》我们都很熟悉 , 我们在中学的时候都能倒背如流 , 在这我也不必多写了 , 直接说里面的内容 。


再议《隆中对》——《隆中对》中所蕴含的三阶段目标分析

再议《隆中对》——《隆中对》中所蕴含的三阶段目标分析// //

《隆中对》提出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 , 也就是赤壁之战的前一年 。 当时刘备集团寄居新野 , 在整个东汉末年的诸侯集团中 , 可以说混的最惨 。 要不是荆州的刘表收留他 , 恐怕刘备集团早就被曹操吃掉了 。

刘备此时在徐庶的建议下 , 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 。 然后诸葛亮根据当时诸侯割据形势 , 献上自己的战略思想 , 这就是《隆中对》 。 《隆中对》可以说是给处于前途渺茫的刘备集团一片光明 , 使整个刘备集团重新焕发活力 , 积极投身于诸侯征战中 。

其实在《隆中对》中对刘备集团的发展 , 划分了三个阶段目标 , 今天我们就分开来解析一下《隆中对》的三个阶段的目标 。

第一阶段、“跨有荆、益” 。 这是刘备成为诸侯一方 , 争雄天下的前提条件 。 在公元200年 ,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一战定乾坤 , 消灭了北方最大的袁绍势力之后 , 陆续统一北方 。 原来在袁绍账下的刘备也被赶到了荆州 , 投靠刘表 , 所以北方刘备已无任何机会 。 东面的孙权 , 已历三世 , 根基稳固 , 刘备也无发展的可能 , 所以此时只有脚下的荆州和西边的益州可图 。 所以第一阶段目标是可行的 , 也是刘备谋求发展的最佳方案 。 赤壁之战后 , 曹操退守北方 , 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开始四处扩张 , 但未能如愿 , 只占据南郡一地;只有刘备 , 不但在荆州立稳脚跟 , 而且还发展出其争雄天下的数万精锐—荆州兵 , 之后三国历史就进入了刘备时代 。 刘备逐步占据荆州大部分地区 , 并吞并益州 , 又夺取汉中 , 威逼关中和中原 , 刘备势力如日中天 。 在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之前 , 刘备在汉中和荆州两面都对曹操形成了战略压力 , 此时的刘备势力一时超过曹操 , 成功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规划的战略目标 , 即“跨有荆、益” 。


再议《隆中对》——《隆中对》中所蕴含的三阶段目标分析

再议《隆中对》——《隆中对》中所蕴含的三阶段目标分析// //

第二阶段、“西和诸戎 , 南抚夷越 , 外结好孙权 , 内修政理” 。 这是隆中对所设定的第二阶段目标 , 说白了就是处理好对内对外关系 。 恰恰是这个目标 , 暴露出《隆中对》的重大缺陷 , 直接造成了之后《隆中对》的破产 。 这个目标的核心就是没有处理好与东吴的关系 。

我们知道 , 荆州之地 , 位于天下之中 , 是连接中原与南方的战略要地 , 他在东吴的上游 , 是东吴的战略门户 。 若敌人占据荆州 , 那便可遣水军顺江东下 , 直捣建康 。 对东吴如此重要的荆州 , 如果刘备集团占领荆州会对东吴造成什么样的战略压力 , 诸葛亮竟然没有想到怎样处理好与东吴的关系 。 关羽驻守荆州的时候就没有更多的防备东吴 , 诸葛亮在外交方面也没有及时化解东吴对荆州的觊觎之心 , 而是不断地拖 。 正是由于没有考虑到荆州对于东吴的重要性 , 也没有想到足够的办法来解决这件事情 , 最终造成了东吴偷袭荆州的惨剧发生 。 荆州的失去 , 使诸葛亮的隆中决策彻底破产 。

第三阶段、“天下有变 ,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这个阶段的核心是天下有变 , 且荆州、益州都在刘备集团手里 。 这样的效果如何 , 我们可以根据关羽在公元219年发动的襄樊战役来看 。 公元219年 , 刘备正与曹操大战于汉中 , 关羽在没有提前通知刘备的情况下 , 以一己之力3万人发动了襄樊之战 , 结果水淹七军、困曹仁、杀庞德、降于禁 , 兵峰直指许都 , 迫使曹操差点迁都 。 试想 , 如果刘备与关羽都做好了准备 , 相互联络配合的情况下 , 威力会如何呢?汉中之军威胁关中 , 得关中而出潼关 , 这可是重走秦之东灭六国和汉高祖的创业路线 , 届时中原必定震动 。 至于荆州之军 , 更为明显 , 兵峰直指许都 。 所以 , 若完整的实现隆中对的战略规划 , 曹操真危咦 。


再议《隆中对》——《隆中对》中所蕴含的三阶段目标分析

再议《隆中对》——《隆中对》中所蕴含的三阶段目标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