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这仗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危害更甚于山海关大战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 , 借着张献忠把明军主力全部吸到四川这个有利的态势 , 李自成一举袭取洛阳 。 洛阳的福王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 , 当初因为大臣拼命阻碍没有当成皇帝 , 但是万历为了补偿他 , 只要他开口要什么给什么 , 富得不得了 。 这下好了 , 全便宜了闯王 , 闯王一战缴获了无数的金银和粮食 , 配合着外面遍地饥民的局面 , 登高一呼应着云集 , 一下子就有了几十万人马 。


李自成这仗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危害更甚于山海关大战

李自成这仗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 危害更甚于山海关大战// //

之前 , 李自成长期潜伏在伏牛山一带操练部队 , 早就练好了几万精兵 , 那么他要是以此为基本干部 , 训练好这几十万人马 , 是很快的事 。 所谓新兵战斗力不大 , 那也是相对来说 , 明末那个局面 , 朝廷的部队也基本是没有什么训练的 , 很多也是抓来凑数的 。 能打的关宁军就那么几万人 , 还在北边被牵制着 , 所以朝廷基本上也是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力量来打他了-我们特别提起注意 , 李自成那可以和关宁军正面作战的部队 , 就是在这里练成的 , 时间也不过就是一两年 。 之前他的部队都被打光了 , 所以一两年专心训练的精兵既可以对付关宁军 , 对付八旗估计是可以一战的 。


李自成这仗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危害更甚于山海关大战

李自成这仗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 危害更甚于山海关大战// //

那么他为什么要放弃洛阳?这个问题真实百思不得其解 , 李自成放弃洛阳后围攻开封 , 明廷调集了十七万人马来援 , 这已经是大明最后的家当了 , 李自成丝毫不畏惧 , 弃围开封前往应战 , 一举全歼了这部明军 。

好了 , 既然你已经有这么大的力量了 , 也有这个自信 , 那么为什么要弃守洛阳?当时李岩和牛金星都建议就在洛阳建都称王 , 以宛洛为根本扫荡中原争天下 , 他为什么不采纳 。

姚雪垠的大作《李自成》里 , 借着李自成的口描写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 他一辈子专注于李自成 , 当然是有很深的研究的 , 他的想法可以拿来参考 。

姚雪垠是这样描述的 , 当时李岩、牛金星建议在洛阳称王 , 袁宗第、李过想要打回关中 , 以关中为根本 , 刘宗敏和田见秀没有表态 。 等李自成最后做结论时 , 他说:“宛洛各州县残破不堪 , 灾民遍地 , 有些州县几十里不见人烟 , 以此情形 , 不宜在此建都称王”

这个看法是有见识的 , 至少他考虑的层面都对了 , 你建立根据地 , 最根本的 , 这里假设都没有什么人了 , 那你谈何发展 。 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和后争论下一步去向 , 所谓南下是死路 , 不就是说西康一带地处荒凉人烟稀少物资匮乏 , 无法供养大军 , 红军在此很难有大发展吗 。

那么同样的道理 , 闯王是不是也是对的?


李自成这仗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危害更甚于山海关大战

李自成这仗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 危害更甚于山海关大战// //

问题是 , 看起来这一带似乎是一片荒凉几十里找不到人烟 , 但是 , 那也是福王和河南一干墨吏长期压榨所致 。 福王就是个吸金怪兽 , 吸光了这一带所有的钱粮物资 , 现在这一切都已被闯王缴获 。 当时刘宗敏向闯王汇报情况 , 说一下子就收了七八万新兵 , 估计四五天后马上会有二十万 , 多亏了付福王帮忙 , 粮饷完全不愁 。

乱世中 , 有钱有粮何愁无人 , 只要你下的政策好 , 很快附近的饥民都会涌进来 , 用不了几年就是一片欣欣向荣之象了 , 而红军时的西康一带是因为穷山恶水、气候恶劣、物产匮乏无法养人 , 所以才是么个人烟稀少的局面 , 所以这两者是一样的外相完全不同的内涵 。

李自成丢弃洛阳后 , 迅速奔袭开封 , 之后一而二、二而山的拼命围攻 , 必于拿下而后快 。 为何?开封是河南省会 , 户口有百万之众 , 比洛阳富庶十倍繁华十倍 , 他是想着拿下开封建都 。

这步棋当然是对的 , 但是你没有必要放弃洛阳嘛 , 而且战事不对战略就要调整不能僵化 。 当时他已有几十万众 , 在伏牛山也有很多处营寨 , 这些营寨都非常坚固 , 姚雪垠的《李自成》里叫得胜寨 。 拿下洛阳后 , 所有的物资李自成全把他运到那里面去了 。 这说明李自成对这些营寨是有着充分的信心的 。

但是 , 大山里面的基地和新拿下的洛阳 , 在李自成心里似乎是必须选一舍一 , 其实你完全可以都占了 , 让他们互为犄角 。 事实上后来太平军的东王守城 , 最重要的原则不就是首先防守城外的险要吗?看来东王还是厉害 。


李自成这仗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危害更甚于山海关大战

李自成这仗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 危害更甚于山海关大战// //

李自成一打开封是奇袭 , 几乎就要得手了 , 却被一些饥民争道堵路坏了好事 。 李自成在伏牛山潜伏练得精兵并不很多 , 奇袭不成 , 想强攻 , 他的短处就暴露了 。 首先他这里精兵不足 , 另外 , 守城的人里面有能人 , 不断地拿出奇计 , 反正你有什么攻城的花样他们总能给你破掉 , 加上周王肯出钱 , 所以李自成屡次强攻不克 , 损兵折将 。

问题就在这里 。 那时的局面是全国糜烂 , 你有这么多精兵 , 粮食 , 要是迅速占地扩张 , 那发展起来就太容易了 。 而打仗最忌讳的就是钝兵挫锐强行攻坚 , 这个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无不如此 。 这里有个最好的例子 , 就是李渊起兵后 , 当时打河东也是不顺 , 那里有名将屈突通镇守 。 李世民就直接绕道过去了 , 直扑长安 。 而李自成强行死围开封害死了无数城里的百姓 , 自己的部队也伤亡惨重 , 最后不知道是哪边掘开黄河堤坝 , 把整个开封淹城废墟 。 那么 , 这两年 , 这最关键的发展机会被浪费了 , 他伤亡惨重一无所获 。


李自成这仗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危害更甚于山海关大战

李自成这仗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 危害更甚于山海关大战// //

我们想想 , 假设八路军在抗战初期 , 在国民党主力败退后 , 不是迅速的全军展开建立根据地 , 扩充实力 , 而是在哪个点上和日军死拼 , 最后打得剩下万把人再跑到哪去发展 , 会是个什么局面 。

两年 , 他完全可以占领陕西、江南一大片地区 , 练好几十万精兵 。 当时他打开封不下时 , 为了外围的安全 , 轻易的就拿下了开封附近的几十个县 。 这说明 , 能人不是处处有 , 他完全可以暂时不予理会这个孤城 , 大肆占地扩军 。

正要如此发展 , 那么这一正一反差别大就了 , 假设他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练好几十万乃至百万精兵 , 之后哪来的什么山海关大战 , 哪里会有满洲八旗什么事 。 中原如此广大 , 人口众多 , 以往开国时打仗 , 那次不是几十万上百万开打 。 结果闹到山海关决战 , 三方加起来不到二十万简直成了笑话 。

可以说 , 李自成后来的被动都是他自己找的 , 上天是给了他充分的机会的 , 而这一切都在他愚蠢的长期围攻开封的战斗里丢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