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于雍——陕西凤翔访苏轼
“千年英雄”苏轼 , 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杆 , 而且是世界文明史上一个符号性人物 。 理解一个符号性人物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到他生活过的地方走走 。
得空 , 采访人员专赴凤翔 , 探访苏轼的仕途起步之地 , 在宝鸡市博物馆、中华石鼓园 , 凤翔县博物馆、苏文忠公祠、东湖碑林等地细寻先生足迹 , 故有此记 。
凤翔于雍——陕西凤翔访苏轼// //
樱花掩映凌虚台 。
地处关中平原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 , 南扼巴蜀 , 西控甘青 , 历史悠久 , 文化底蕴深厚 。 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 关中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凤翔古称雍 , 项羽封章邯为雍王 , 即此地 。 在汉、唐、宋、元时期 , 凤翔一直是府治所在地 。 往前推到秦代 , 这里是秦国的都城 , 先秦20位王公在此建都327年 。 再上溯 , 这里还是西周的发祥之地 , 《禹贡》中记载的华夏九州之一雍州之名就来自于此地的雍山、雍水 。 秦置雍县 , 沿用千年 。 北魏时的平秦郡、岐州 , 隋代的扶风郡 , 治所均设于雍 。 因“凤凰鸣于岐、翔于雍”的传说 , 唐至德二年(757年)改为凤翔府 。
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背景显赫的地方 , 北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 , 来了一位为官三载却又流芳百世的青年才俊 。 这位年轻人就是“眉山苏轼” , 他也许并没想到 , 千年后会成为“世界东坡” 。
凤翔于雍 , 苏轼于此翱翔 , 开始了他的“地方官”生涯 。
所谓活着并不是单纯的呼吸 , 心脏跳动也不是脑电波 , 而是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 。 要能看见一路走来的脚印并确信那些都是自己留下的印记 , 这才叫活着 。
凤翔于雍——陕西凤翔访苏轼// //
纪念苏轼苏辙兄弟情深的雁南亭 。
苏轼与两任知府
1061年岁末 , 虚岁26的苏轼 , 通过制科御试 , 以大理寺评事赴任凤翔府签书判官 , 辅助州官掌管文书 。 这是他于嘉祐二年22岁中进士后第一次出京师为官 。 苏轼《感旧》诗序云:“嘉祐中 , 予与子由(苏辙)奉制策 , 寓居怀远驿 , 时年二十六 , 子由年二十三耳 。 ”
苏轼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政治抱负 , 于寒冷的冬季启程 , 十二月十四日到达凤翔 , 在这个凤舞九天的地方正式踏上荣辱不定、政治风波迭起的坎坷仕途 。
说来有缘 , 北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 , 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 , 由老家眉山出川北上 , 途经凤翔 。 时隔5年 , 嘉祐六年(1061年)他又来凤翔 。 所不同的是 , 前次是赴京赶考的学子 , 这时已是朝廷的命官 。
两到凤翔 , 感触别样 。 嘉祐元年初经此地时 , 供来往官吏和考生歇脚的驿馆破败不堪 , 苏轼“不可居而出” 。 这次途经所见 , 驿馆已被比他先到任几个月的凤翔知府宋选修葺一新 。 苏轼感而作《凤鸣驿记》 。 在记中 , 苏轼指出 , 只有踏踏实实地从一件件小事上着手 , 才可以治好天下 。 他说:“古之君子 , 不择居而安 , 安而乐 , 乐而喜从事 , 使人而皆喜从事 , 则天下何足治欤?后之君子 , 常有所不屑 , 苟有所不屑 , 则躁 , 否则惰 , 躁则妄 , 惰则废 , 则天下之所不治者常出于此 , 而不足怪” 。 字里行间含有警戒提示官员们认真做事、廉洁奉公之意 。 苏轼在入仕之初 , 就从宋选身上学到了一种勤勉务实的精神 。
嘉祐八年(1063年)正月 , 陈希亮(字公弼)接替了宋选的职务 。 说来也巧 , 陈公弼也是眉山(青神)人 。 同乡为官 , 按理应该水乳交融 , 可有段时间他们的关系却相当紧张 。 陈公弼待下很严 , 威震旁郡 , 僚吏不敢仰视 。 当年的苏轼年少气盛 , 就不免行诸辞色 , 每与他争论一点不肯屈就退让 。 陈公弼也有意要压制这个锋芒太露的后辈 , 便出现了打(旁人)板子(震慑)、改稿子、罚铜、做讽刺诗等你来我往称得上佳话的“励志故事” 。 苏轼写《凌虚台记》 , 成为他们僵硬关系的终点 。
陈公弼于官署后圃 , 筑造一座凌虚台 , 以望终南山 , 请苏轼作记 。 苏轼满口应承 , 本想借此讽喻顶头上司 , 却不小心成就了一篇千古名作 。 苏轼的《凌虚台记》 , 先写凤翔的地理形势 , 又将凌虚台的建造原委、结构特征做了必要的铺陈 , 然后发起议论来了 。 议论当然指向明确:如“物之废兴成毁 , 不可得而知也”“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 , 而况于人事之得丧 , 忽往而忽来者欤”“盖世有足恃者 , 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苏轼这通议论 , 显然是对陈公弼之讽诫:官高位显并不足持久 。 谁知当陈公弼读过《凌虚台记》后 , 不易一字 , 吩咐上石 , 并且慨然道:“吾视苏明允 , 犹子也;某(苏轼) , 犹孙子也 。 平日故不以辞色假之者 , 以其年少暴得大名 , 惧夫满而不胜也 , 乃不吾乐耶!”苏轼此时方知 , 这位刻板的上司处处刁难竟是为了磨练自己 , 太志得意满 , 在官场是要吃亏的(苏轼真没少吃这样的亏) 。 苏轼虽然出了一口气 , 却也惭愧不已 。
他后来在《陈公弼传》中说:“轼官于凤翔 , 实从公二年 。 方是时 , 年少气盛 , 愚不更事 , 屡与公争议 , 至形于颜色 , 已而悔之 。
凤翔于雍——陕西凤翔访苏轼// //
王弗伴读 。
苏轼与凤翔百姓
三次科场角逐 , 连连夺魁;二十五篇《策问》 , 轰动朝庭;一篇《御试制科策》 , 洋洋六千言 , 在崇政殿对答如流 。 以至于宋仁宗回宫后高兴地说:“吾今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 ”这两人就是苏轼苏辙兄弟 。
苏轼以相才出任凤翔签判 , 风华正茂的他怎样开始出京师后初为“地方官”的社会人生呢?
作为凤翔府“秘书长” , 26岁的苏轼 , 任签书判官 , 掌管五曹(兵、吏、刑、水、工)文书 。 这些工作跟诗情无关 , 跟画意无关 , 跟汪洋恣肆的精神世界无关 。
苏轼踌躇满志 , 处事干练 , 一心想成就一番事业 , 实现出仕济世的抱负 。
苏轼初到凤翔 , 就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 发现他的工作最要命的是组织百姓完成政府摊派的差事——衙前之役:把砍伐的竹木顺着渭河、黄河而下 , 直到京城 , 又将各种军粮沿着河流逆行送到前线 。 凤翔府每年要定时将秦岭南山的木材通过水路运往汴京 。 木筏经渭河进入黄河后 , 水流湍急 , 经三门峡砥柱之险 , 翻船的事经常发生 , 衙吏多为之倾家荡产 , 使这项差事成为沉重的负担 。 苏轼见此情况 , 深入调查事故缘由 , 向执政韩琦上书 , 希望朝廷改变不合理的做法;改革衙前役制度 , 准许衙吏们自选水手 , 根据黄河水势 , 按时令“编木筏竹” 。 采取这些措施之后 , 灾害减少一半以上 , 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 。
苏轼为农民做的另一件好事是减税 。 他发现自元昊叛乱后 , 老百姓非常贫穷 , 苛捐杂税、徭役负担甚重 , 于是上书给当时担任三司使的蔡襄 , 要求酌情减免 。 他认为陕西一带的百姓经过元昊之变 , 元气大伤 , 需要各种利民政策出台 , 帮助百姓恢复元气 , 他甚至主张把茶、酒、盐等生活必需品由官卖变为民卖 , 限制官府的专利、垄断 , 使百姓收入增加 。
不仅如此 , 在凤翔任上 , 他查决讼案减决囚犯、赈济灾荒 , 为百姓除害;他倡导发展酒业 , 扩大规模 , 让百姓从中获得实惠;他主张治国要先定计划而后实施 , 常写诗作文 , 为百姓请谏 。 苏轼刚直敢为的性格和勤政爱民的情怀 , 被百姓誉为“苏贤良” , 成为后世为官者学习的榜样 。
在今天的凤翔街头 , 随处可见苏轼在凤翔任职期间官榷予民、公正司法、疏浚东湖、改善漕运、礼孔崇儒等典故版画、人物镌刻 , 形态迥异 , 风物相宜 , 精神照人 , 使观者驻足犹闻当年苏轼在凤翔呕心沥血心系百姓的事迹 。 凤翔于雍 , 才有后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英雄气慨 。
凤翔于雍——陕西凤翔访苏轼// //
凌虚台铭 。
苏轼与至亲至爱
第一次任“地方官” , 苏轼的心情是复杂的 , 既有胸怀壮志憧憬未来为国效劳的凌云壮志 , 又有难以排遣的乡愁、离愁 。 “忆弟泪如云不散 , 望乡心如雁南飞”就是他当时心情的写照 。
二十五六岁的年纪 , 今天不少人还在父母的庇佑之下 , 那时的苏轼已经需要独当一面了 。 但毕竟初入官场 , 远离家乡 , 对于情感丰富的诗人来说 , 思亲再正常不过了 。
苏轼一生 , 宦海沉浮飘摇不定 , 与弟弟苏辙间的那份情谊 , 却是浓墨重彩始终如一 , 为弟弟而作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 。 林语堂先生曾说:“往往为了子由 , 苏东坡会写出最好的诗来 。 ”
嘉祐六年(1061年)十一月中 , 苏轼启程赴凤翔 。 苏辙一路相送 , 直到140里外的郑州 , 才一步一回头地返回汴京 。 当苏辙的身影就要在远方消失时 , 苏轼忍不住纵马奔向山岗 , 再一次遥望……“相携话别郑原上 , 共道长途怕雪泥 。 ”弟弟诗句犹言在耳 , 苏轼的伤感在加深 , 此地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 。 五年前 , 苏轼兄弟赴京赶考 , 途经渑池 , 曾墙壁留诗 。 这次出任凤翔签判 , 苏轼再次经过此地 , 却发现物是人非 。 刚刚和弟弟分别 , 想起弟弟那首《怀渑池寄子瞻兄》诗 , 苏轼感慨系之 , 作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 , 应似飞鸿踏雪泥 。
泥上偶然留指爪 , 鸿飞那复计东西 。
老僧已死成新塔 , 坏壁无由见旧题 。
往日崎岖还记否 , 路长人困蹇驴嘶 。
在苏轼所写的数千首诗歌里 , 这是一首广受好评且流传久远的诗作 。 全篇圆转流动 , 一气呵成 。 诗歌抒发了人生踪迹无定和对往事旧迹的深深怀念 , “雪泥鸿爪”成为点睛之笔 。 年轻的苏轼诗歌中已经浑然有禅意 。
从此和弟弟频繁的书信往来、诗词唱和 , 相互关心、相互鼓励 , 后人称之为“岐梁唱和” 。 特别是苏轼写《凤翔八观》 , 反映凤翔风物共八首诗 , 苏辙每篇和之 , 兄弟深情 , 可见一斑 。
在凤翔的日子里 , 除了和弟弟的交流 , 妻子王弗的陪伴更是苏轼莫大的安慰 。
苏轼初仕 , 携夫人王弗同来凤翔 。 青神人王弗是苏轼结发之妻 , 性格聪颖沉静 , 且知书达理 , 是苏轼生活的伴侣 , 文学的知音 , 事业的贤内助 。 苏轼对王弗有敬有爱 , 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 苏轼读书时 , 王弗“终日不去” , 既陪读又督学;苏轼会客时 , 王弗“立屏间 , 听之” , 客去 , 王弗指其该说不该说 , 当说不当说 , 苏轼一一领受 。 王弗的悉心缜密 , 弥补了苏轼大大咧咧的缺点 , 成为苏轼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依赖 。
可是苏轼万万没有想到 , 凤翔岁月 , 竟是妻子在世间陪伴自己的最后路程 。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 他们离开凤翔不到半年 , 年仅26岁的王弗就撒手而去 , 留下一子苏迈 。
对于爱妻的不幸离世 , 苏轼悲痛万分 。 他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君与轼琴瑟相和仅十年有一 。 轼于君亡次年悲痛作铭 , 题曰‘亡妻王氏墓志铭’ 。 ”于平静语气下 , 寓绝大沉痛 。 熙宁八年(1075年) , 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 , 这一年正月二十日 , 他梦见爱妻王弗 , 醒来已泪流满面 。 “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苏轼满怀悲情地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这是后话 。 初仕凤翔的苏轼现在正忙于做一件浩大的工程 , 在西北这个干旱少雨的地方疏浚扩池 , 引水植柳 , 修亭台 , 建轩榭 , 给凤翔留下了一处千秋胜迹——东湖 。
- 致敬民族英雄,致敬中国脊梁——王春晖激情创作钟南山院士肖像
- 回忆当年炮声隆,旌旗飘扬分外红——老战士马万湘对越自卫反击战亲历记
- 龙文乡贤 | 龙溪理学名士——王咸熙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观赏牡丹,关于牡丹花的聊斋故事——《香玉》
- 文交天下-符斌丨符彦卿——史上五朝元老,天下第一岳父!
-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上)—— 《诫子文》第1集
- “十六国史新编”之《五凉史》连载三十七 ——北 凉 篇 沮渠蒙逊时期的政治 之 搜求谠言,
- 龙文乡贤 | 吏部郎中——陈天定
- 郝乙书法—慎独独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