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与密云水库的兴建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周总理与密云水库的兴建

密云水库 , 这座具有43亿多立方米库容的大水库为首都建设和人民生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 它的建成 , 结束了长期以来潮白河两岸洪涝灾害的苦难史 , 促进了京津冀相当一部分地区农田灌溉事业的发展 , 也给首都的工业生产、城市人民生活和环境美化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

饮水思源 , 我永远忘不了挥汗如雨、苦战冬夏的几十万名水库建设者 , 更忘不了亲自领导勘察规划水库建设的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

当时 , 我在水库建设总指挥部担任领导工作 , 有许多机会陪同总理巡视水库工程并当面向他汇报工作情况 , 亲身体会到他深谋远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严肃认真、谦虚谨慎的领导作风 , 以及关心人民群众、无私忘我的高尚品质 , 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 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

碧波荡漾的密云水库 , 仿佛每一滴清水都凝聚着周总理的心血 , 潮白河两岸的沙砾石滩上处处都有他脚步的痕迹 。 他的音容笑貌无处不在 。

1958年6月26日上午 , 刚刚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过劳动的周总理 , 不顾疲劳 , 乘吉普车向密云县疾驶 , 中途视察了即将竣工的怀柔水库工地 。 当时 , 我正在那里负责工程指挥 , 有幸陪同总理到工地视察 。 那天 , 天气酷热 , 烈日炎炎 , 总理一路走一路与汗流满面的民工们热情握手 , 亲切交谈 。 他对十三陵水库和怀柔水库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 , 特别是对参加水库施工的各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全体民工团结合作和高涨的劳动热情倍加赞赏 。 在连续一个多小时的现场视察之后 , 总理片刻不歇 , 又继续驱车来到密云县境内的潮河、白河河畔 , 亲自为密云水库勘选坝址 。 一路上 , 汽车颠簸 , 尘土飞扬 , 加之长途跋涉 , 我们真担心年逾花甲的总理身体吃不消 。 当车到达密云南碱厂村潮河河滩时 , 总理下车毫无倦意地大步向前走 , 全然不顾脚下滚烫的一步一陷的沙滩和凹凸不平的乱石堆 , 只专心一意地远望近观 , 察看地形 。 走到规划中的潮河坝址 , 他随便坐在河滩中的一根木头上 , 一边认真地看库区地形图纸 , 一边同大家一起研究方案 。 当他听取了水利专家们关于潮自河历史灾害情况和修建水库的规划设想的汇报后 , 又提出问题与大家共同磋商 , 经过仔细推敲 , 反复研究论证和优化对比 , 同意了潮河主坝与九松山副坝的规划坝址 。 他站起身来向清华大学张光斗教授询问国外建库情况和现有的先进工程技术 , 然后他挥了挥手坚定地对大家说:“我们一定要有敢于赶超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思想 。 他们有的 , 我们要有;他们没有的 , 我们也要有;我们今天没有的 , 明天就要有 。 ”总理的话对在场的同志是一个巨大鼓舞 , 使我们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 增强了信心 。

勘察完了潮河 , 汽车立刻又向白河驶去 。 正当我们来到白河河畔的时候 , 天下起了大雨 。 总理认为下着雨河里水流清晰 , 察看坝址更为真切 , 坚持要冒雨去白河河滩 。 此时 , 河床上遍布的河卵石被雨淋后又滑又光 , 走在上面极易滑倒 。 经大家一再劝说 , 总理才答应先避避雨 。 利用避雨的机会 , 总理走访了一户农民 , 并一一询问了村民的生活、生产情况和白河发水时的受灾情况 。

看完白河坝址 , 又驱车从原路返回密云 。 雨后的士路一片泥泞 , 汽车被陷在泥里 , 总理跳下车 , 踩着泥和大家一起推车 。 离开密云回北京时已是傍晚7点多钟 。

周总理回北京后不久 , 在他亲自主持的国务院会议上 , 专门研究了修建密云水库的问题 。 会上决定把海河治理规划中拟定的在第三个五年计划后期(即60年代中)开始动工修建密云水库的计划提前到1958年汛后开工 。 6月底接到通知 , 要我立即赶赴密云负责从速筹建水库工程 。 在这之前 , 我没想到国务院这么快就决定了修建这座大水库的方针大计 , 但这毕竟是鼓舞人心的消息 。 后来我深刻地体会到 , 周总理几次三番前往正在施工的十三陵水库和怀柔水库现场视察 , 对工地上的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智慧水平以及全体建库者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有着充分的了解 , 使他心中有了底 。 这个底就是我们自己完全有能力有办法修建更大规模的水库 。 今天 , 历史又一次证明了总理当年这一决策的英明 。

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和具体安排下 , 我们经过两个来月的紧张筹备工作之后 , 这座坐落在京郊密云县城北山区 , 距北京100公里 , 横跨潮白两河主河道 , 我国自行规划、设计、修建的华北地区最大水库 , 于1958年9月1日正式开工了 。 周总理还特别指定钱正英、阮泊生和赵凡三位同志分别代表水电部、河北省与北京市组成建库三人领导小组 , 又指派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代表国务院协调中央和国家有关单位及各省、市、自治区 , 在人力物力上支援水库建设 。

每当施工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 总理总要亲赴现场做周密的调查研究 , 帮助我们解决重大问题 , 及时作出新的部署和安排 。 如果实在不能亲临现场 , 也要派人或电话询问建库进展情况 , 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 。 一位统理国家大事 , 主持内政外交而昼夜繁忙的国家总理 , 竟能如此细心牵挂一项具体的建设工程 , 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动至极 , 同时更加激发了我们一定要把水库修建好的决心和信心 。

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一年拦洪 , 两年建成” 。 拦洪是修建水库的重要阶段 , 对以土坝为主的密云水库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 从1958年9月到1959年6月 , 要使水库能够达到拦蓄潮白河汛期大洪水的程度 , 就必须完成各类士石方和混凝土等的开挖、搬运、填筑 , 工作量达2000多万立方米 , 20多万民工要把相当一座山样的土石移到一、二十里外的另一处去 , 而时间却只有10个月 , 这的确是件艰巨的任务 。 但是 , 能不能按计划要求拦洪 , 能否确保大坝经受渡汛的考验 , 是关系到首都安全 , 水库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大事 。 一旦拦洪失败 , 不仅已建成的工程将被冲毁 , 而且垮坝瞬间形成的特大洪峰会将下游村镇席卷而光 。 周总理最担心的正是这10个月拦洪能否成功 。 在百忙中 , 他多次亲临工地 , 了解情况 , 组织和安排了抢工拦洪的重要事项 。

1959年5月19日 , 总理来到水库工地 , 首先到指挥部看了沙盘模型和各项进度图表 , 听取了我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汇报 。 他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满意 。 当他走到现场看到白河主坝的工作量几乎比潮河主坝大一倍之多 , 起步又比潮河迟的情况后 , 有点不放心了 , 想了想后说:“我给你们再调1万名解放军来支援白河 , 务必确保全面拦洪 , 你们看如何?”其实 , 对于白河主坝拦洪比潮河主坝更困难更紧张这一点 , 我们早就多次研究过 , 只是不好再向中央和省、市伸手要人 , 而总理却为我们考虑到了 。

7月初 , 白河局部山区暴雨使小黑河洪流直下 , 冲毁了围堰 , 淹没了上游坝前施工场地 , 幸亏有1万名解放军及时支援 , 否则大汛之前 , 白河大坝是难以筑到48米高的拦洪高度的 。

8月初 , 一场连续7天7夜的大暴雨使潮、白两河产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洪流 , 严重地威胁着水库大坝的安全 , 各种险情不时告急 , 20多万水库建设者彻夜不眠与洪水搏斗 , 抢工拦洪进入了最后的决战阶段 。 此刻 , 周总理正在庐山参加中央重要会议 , 但他一直牵挂着水库拦洪的安危 。 他几乎每天都打电话询问情况 , 并一再叮嘱我们:“务必竭尽全力保护大坝安全 。 ”我们按他的建议 , 采取了掘开副坝的非常措施 , 度过了险期 。 当他得知上游洪峰被控制住 , 水库安然无恙时 , 他那一直悬挂不安的心才放了下来 。

我在密云水库担任工程指挥期间以及在这以后负责的其他水利工程中 , 总会想起当年周总理反复告诫过我们的 , 既要保证进度 , 更要保证质量 , 绝不能把一个水利工程建成个水害工程 , 或者是一个无利可取的工程 , 要把工程质量永远看做是对人民负责的头等大事 。 总理这番话何时想起都会使我联想到密云水库修建过程中总理身上体现出的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有一次在水库工地召开的座谈会上 , 总理站在我们面前 , 他举双手过头比喻道:“这座水库坐落在首都东北 , 居高临下 , 就如同放在首都人民头上的一盆水 , 一旦盆子倒了或漏了 , 撒出大量的水来 , 人民的衣服都要被打湿的 。 ”这“湿”字的含义显而易见是指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将要受到的重大损失 。 正是由于总理反复的强调 , 使我更加重视质量问题 。 为了确保大坝施工质量 , 我们专门设置了质量检查站 , 挑选300多名质量控制检查人员在试验室和现场严格把关 。 大家都牢牢记住总理的叮嘱 , 与其修一个坏工程还不如不修的好 , 一定要认真地坚持按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施工 。 民工们在填筑坝体的土料中 , 哪怕是一块小木片 , 一个小草根也要主动捡出来 。

在施工过程中 , 清华大学曾派出由教授、讲师和应届毕业生近百人组成的设计代表组常驻工地 。 周总理每次听取水库工程汇报时 , 都要征求设计组意见 。 他要求指挥部干部尊重和大胆使用这部分工程技术力量 ,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 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 。 他特别要求设计负责人清华大学张光斗教授对设计上的重大质量问题一定要亲自鉴定或签署意见 。

每当我们遇到工程上难以克服的困难时 , 周总理总会亲自过问并帮助我们依靠科学、依靠科技人员攻克难关 。 水库建设中我们遇到了一个最严重的质量难关 , 这就是白河大坝坝底河床沉积了四、五十米厚的砂砾卵石层 , 在河床上修建土坝虽能阻挡河床以上的大水 , 却解决不了水从坝底河床的沙砾卵石中渗流的问题 。 这样久而久之 , 渗流的水量就会危及坝基 , 导致大坝坍塌崩溃 。 可当时我国还没有解决这么深厚透水层使之不漏的技术 。 总理特别关心这个问题 , 他让指挥部工程技术人员都想想办法 。 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冯寅同志提出 , 采用混凝土防渗墙的办法解决这一难题 。 总理听了汇报后 , 认为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好办法 , 称赞冯寅同志敢于创新的设计指导思想 , 并立即召集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讨论 。 他指出:对新技术在尚未完全掌握时 , 要首先摸索、消化 。 还说“对于密云水库这样重大工程 , 应当特别慎重 , 必须一切通过试验 , 有把握再正式施工 。 ”总理回北京3天之后 , 便亲自调来两台冲击钻机 , 供我们试验用 。 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试验 , 终于掌握了整个施工技术 。 试验成功后要正式施工了 , 到哪儿去找大批的钻机呢?我们只好又向总理提出 。 总理很快委派齐燕铭同志从全国各地调来206台钻机 。 大家都说 , 如果不把防渗墙尽快尽好地修成功就实在对不起总理了 。 现在水库已正常使用30年了 , 最高蓄水位达到过153米高程 , 然而大坝下游地上地下 , 找不出丝毫漏水痕迹 。 难怪有人称誉密云水库是地上竖“铜墙”、地下插“铁壁” , 这盆水是不会“湿”了首都人民的衣服的 。

在施工中 , 我们时刻感受到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 。 总理每次到工地 , 总是不忘询问民工们的生活和健康情况 , 一再指示要注意民工的劳逸结合 。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在一次民工支队干部会上 , 总理首先建议 , 为保证民工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 要将两班制劳动改为三班制 。 他说:“民工两班作业 , 每天要鲜动12小时 , 休息时间太少 。 你们要考虑改成三班制 , 这样才能有劳有逸 , 有利安全生产 , 有益民工健康 。 ”那天他还一再询问我们 , 民工们的工资(生活补贴)发了没有 , 没发的赶快发到他们手里;冬去春来 , 民工们是否换上了单衣 , 没穿上单衣的要想办法尽快解决;要保证民工们的身体健康 , 生了病应该及时地给他们治疗 。 就连民工们多少天能看一次电影 , 鞋子破了有没有地方补 , 喜欢抽烟的人从哪里买烟等等细小事情都一一问到了 。 最后他说:“我建议除伙食费外 , 你们应考虑发给民工点零花钱 , 要把钱发到他们手里 , 任何人也不得借口克扣 。 ”总理这些话确实使我们感到惭愧 , 在当时提倡大于苦干的年代 , 广大群众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确实很高 , 但我们往往只一味强调发挥群众的积极性 , 却忽略了应爱护群众的积极性 。 那时 , 我们国家的经济条件是很艰苦的 , 在有限的条件下 , 总理也总是不忘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 这使我们做领导干部的深受教育 。

1959年9月拦洪以后 , 周总理又一次来到水库工地 。 一下车 , 他先到工地现场看望 , 然后把参加施工的各民工支队负责人找到一起 , 说:“我这次来 , 是和大家商量事情的 。 现在水库能拦洪了 , 我们还要把农业搞上去 , 因此要撤一部分人回去 。 大家发表意见吧 。 ”过了一会儿 , 见没人吭声 , 总理又说:“既然你们不发言 , 我就先说说我的想法 。 ”总理提出让不受益县的民工先回去 , 受益县的民工后回去;河北的先回去 , 北京的后回去 , 密云县的民工最后回去 。 总理说完 , 还风趣地特别问了问身旁的密云县委书记:“这样行不行啊?”又问大家这么做是否合理 。 大家齐声回答“合理” 。 总理又提出 , 大家是不是要跟县委商量一下 , 和家里打个招呼?当大家说不用了 , 照总理的指示办就是了 。 总理连忙说:“不能叫指示 , 这是跟大家商量嘛 。 ”最后他还建议 , 民工已经来了一年了 , 让准备留下的民工先回去休息10天 , 要撤走的民工再坚持一下 , 等休假的人回来再走 。 这样周到的安排 , 既保证了农业 , 又完成了水利工程;既照顾到局部利益、又照顾到全局的利益 。 在修建密云水库的两年里 , 周总理一直很注意兴修水利和农业生产的劳力安排问题 。 一再提醒我们不要贻误农业 , 搞水利本是为农业服务 , 一定要注意兼顾农业 。 总理很尊重我们 , 每说一句话都要耐心地征询我们的意见和反应 , 反复地问“你们同意不同意?”周总理这种平易近人 , 谦虚谨慎的高尚品质 , 我们由衷的崇敬和爱戴 。

总理有时也批评我们 , 有两件事使我终生难忘 。 一次是我向总理提出给怀柔水库题字的要求 , 总理欣然挥毫写下了“怀柔水库”四个大字 , 但再三嘱咐我说 , 我的字只能镶在溢洪道的横梁或立柱上 。 事后我们一商量 , 都毫无异议地主张把题字放大并用汉白玉石嵌在大坝的外坡上 , 而且还在坝前立了一个牌子 , 记载总理对水库建设倾注的一片心血 。 后来 , 总理陪同外宾路过时发现了 , 为此专门派人把我找去 , 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 另一次更严厉的批评是关于密云水库移民安置问题 。 1959年5月周总理第二次来水库视察时 , 看到水库沙盘模型和图表上都没有移民的标记 , 就对我们说:“你们的模型图表中缺少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 , 那就是‘人’ 。 修密云水库有5万多人需要迁移 , 你们对这5万人作了安排没有?你们这是见物不见人呀 , 是一条腿走路 。 ”接着 , 总理又对在座的水库修建总指挥部副政委、密云县委书记阎振峰说:“你是县委书记 , 老乡的房子盖了多少?你要赶紧盖 , 不然老乡要对我们有意见的 , 也会影响他们的生产与生活的 , 以后我每月都要问你 , 你要是不盖好 , 我就月月催你 。 ”1960年8月 , 总理又一次来水库 , 听说仍有一部分移民的房子还没有盖好 , 就有些不高兴 , 严肃批评我们说:“你们的确是见物不见人 , 你们不把移民的房子盖好 , 我再也不来了 。 你们什么时候把房子都盖好了 , 给我打个电话 , 我一定来看 。 ”周总理就是如此地时刻不忘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 他使我们无条件地接受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的教导 。 我们修建水库的目的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 , 而积极妥善地安置好移民工作不正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吗?总理走后 , 工地立即成立了移民指挥部 , 加紧了移民安置工作 。 到1962年年底 , 需要盖的移民房子基本盖好 , 移民迁入了新居 。

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和领导之下 , 密云水库的20多万名建设者 , 意气风发 , 斗志昂扬 ,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实现了“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口号 , 终于建成可蓄水43亿多立方米、上石方工程量3000多万立方米的大水库 。 工期之短、工效之高、质量之好 , 堪称建国之后水利建设的楷模 。

我们深切体会 , 这一切 , 凝聚了周恩来总理的无数心血 。 可以说 , 密云水库是周总理为国为民无数丰功伟绩中的一座丰碑 。

可是周总理从不居功自傲 , 只是由衷地为国家建设又增添一项新的成就而高兴自豪 。 我看到 , 每逢他陪同外宾来密云水库参观时 , 都兴致勃勃地向他们介绍说:“密云水库是一项大型水利工程 , 20万人 , 干了10个月 , 完成了2000多万立方米的工程量 , 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拦了洪 , 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 。 ”他有时还惰不自禁地亲自拿过讲解棍站到图表前 , 向外宾介绍水库的全面情况 , 同时虚心地向外国朋友了解国外水利建设情况 , 当外宾高度评价中国人民真是天才时 , 他坚定地说:“有人民就有天才 。 ”有一次 , 我们忍不住向外宾介绍总理关怀工程并亲自指导的情况 , 总理听后指着位于143米高程的现场指挥棚 , 对外宾说:“我曾到那里去过 , 当时研究要在洪水到来之前筑起大坝 , 拦蓄洪水 , 我们还没有把握 。 起先我主张两年内完成 , 可是建设者们要一年就蓄水 , 结果还是他们胜利了 。 青年人比我们勇敢 , 他们造成了形势 , 我们只好跟着走 。 ”接着 , 总理又指着工地的干部说:“这是他们领导的 , 不是我领导他们 。 当然也不能光靠他们几个人 , 他们也要依靠广大群众 , 因为广大群众要求尽快地把水库修好 。 ”

周总理是这样地了解人民 , 他提出“尽快修好水库 , 变水害为水利”的决策 , 反映了长期以来倍受洪涝之害的北京人民 , 尤其是包括津、冀地区在内的潮白河两岸人民的迫切愿望 。

今天看来 , 修建密云水库不仅仅解决防洪除涝 , 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 它的作用还在于解决了北京市多少年干旱缺水的问题 。 总理曾说过:“华北干旱少雨 , 从长远讲 , 要注意解决京、津两市的工业和人民生活用水这个大问题 。 ”在30年前 , 周总理就主张修建京密运河 , 即今天的京密引水工程 , 并为此做了相应的安排 , 这是具有何等的远见卓识啊!

今天 , 密云水库碧波荡漾 , 青山环绕 , 潮白古河故道和京密引水新渠两岸已成防护林带 , 北京城区由引水穿连昆明湖、玉渊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 , 水源茂盛 , 绿树成荫 , 有如一串明珠 , 点缀着我们的首都 。 俗话说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我们每一个水库建设者 , 永远不会忘记周总理为我国水利建设事业洒下的心血 。 他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光辉业绩将世世代代留在北京人民心中 。

《我们的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