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韩信走上绝路,犯了什么错误?

汉初元年 , 楚汉两军在中原大地拉开了历时五年的战争 , 史称“楚汉相争” 。 由于刘邦的知人善任 , 韩信的才华横溢 , 君臣携手打败了项羽 , 创立了大汉王朝 。 韩信也因为功高盖世 , 先被刘邦封为齐王 , 后被封为楚王 。 由齐王变成了楚王 , 韩信也算是衣锦还乡 , 但是就在韩信春风得意之时 , 刘邦却不断地挤兑、打压韩信 , 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面对刘邦的软硬兼施 , 韩信是步步败退 , 最终落了个“功臣末路断头颅”的悲剧:这又是为了什么?

韩信由齐王变成了楚王 , 衣锦还乡 , 他做了三件事情 。 第一件事情 , 是找到了当年给他饭吃的那个漂母 , 那个拍絮的大娘 , 送给她千金 。 也找到了他曾经混饭吃的那个南昌亭长 , 给他一百钱 , 说你老人家是个小人啊 , 好事没有做到底 。 第三件事情 , 就是找到了当年羞辱他的市井无赖 , 让他蒙受胯下之辱的那个流氓地痞 , 这小子这会儿趴在地上是吓得浑身发抖 , 因为韩信此刻是楚王了 , 要他的小命那跟捏死一个蚂蚁没有什么两样 , 大家也等着看韩信怎么处分这个人 。 韩信封他为中尉 , 中尉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呢?是负责国都治安的 , 也就是楚国的公安部长 , 大出人的意料之外 。 于是韩信就解释说 , 这是一个壮士 , 当年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可以 , 但杀之无名 , 他当时没有什么罪 , 我不能杀他 , 所以忍到现在 。


易中天:韩信走上绝路,犯了什么错误?

易中天:韩信走上绝路 , 犯了什么错误?// //

韩信这一招非常高明 。 因为这个时候韩信和这个人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当年 , 那个人是个市井无赖 , 韩信是个破落贵族 , 是个游民 , 是个布衣 , 地位基本上是相等的 。 那个时候韩信如果是奋起抗争 , 去杀他也好 , 打他也好 , 大家会同情韩信 , 因为韩信是被欺辱的 , 被羞辱的 , 是受欺负的人 。 要知道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是同情弱者 , 所以韩信那个时候杀他 , 是获得同情的 。 现在韩信身为楚王如果来杀他 , 大家就不同情他 , 大家会同情那个人 , 说韩信就是以强凌弱 , 你是仗势欺人 , 所以韩信很聪明的 , 没有杀他 。 韩信还让他做中尉 , 这也是很高明的 。 因为这样一来 , 这个人会感恩戴德 , 这个人他能够死里逃生 , 他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 现在不但死里逃生 , 还做了楚国的公安部长 , 那叫做喜出望外 , 别说他这辈子 , 他下辈子 , 他下下辈子都忘不掉 , 他一定会到处说 , 韩信这个人太好了 , 天底下最好的人就是韩信 , 他会到处跟你做广告 , 这不是可以收买很多人心嘛?

当然韩信也可以说不杀他 , 或者给他一点小钱 , 但是韩信高明就高明在这儿 , 人情做足 , 做人情也是一门学问 。 我们很多人做人情 , 但是很小气 , 结果你人情送出去了 , 你还不落个好 , 韩信就懂这个道理 , 我不做则已 , 要做得你永世难忘 , 何况我们中国文化里的传统 , 叫有恩报恩 , 有仇报仇 , 君子报仇 , 十年不晚 , 有仇不报非君子 , 量小非君子 , 无毒不丈夫 , 这等等 。

那么韩信做的什么事情?全部是报恩 , 对于漂母 , 掷以千金是报恩 。 对南昌亭长给他百钱 , 那也是报恩 。 现在让这个市井无赖做了中尉 , 那也只能理解为报恩 。 既然是报恩 , 就说明当年这个人与韩信无仇 , 这个人当年与韩信无仇 , 就说明韩信没受侮辱 , 等于给自己平反 , 所以是非常高明的一招 。

刘邦以“义帝无后 , 齐王韩信习楚风俗”为名 , 把韩信打发到今江苏省邳州市做了楚王 。 韩信带着赫赫战功 , 衣锦还乡来到了楚国 , 他找到了当年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市井无赖 , 不但没有杀他 , 反而封他中尉 , 以洗刷当年的耻辱 。 但是韩信不杀这个市井无赖 , 不等于刘邦不杀韩信 。 对于刘邦来说 , 韩信永远是他的心头之痛、心腹之患 , 韩信功高盖世 , 活着对他就是危险 , 当韩信要求当假齐王时 , 刘邦心里便已经动了杀机 , 于是刘邦遇到了一个机会开始对韩信步步紧逼 。

那么刘邦又遇到一个什么样的机会呢?就在韩信当上楚王之后的第二年 , 有人举报韩信谋反 , 这次谋反根据我的研究和分析 , 我认为是诬告 。 因为韩信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理由要反 , 也没有什么条件要反 , 他做楚王做得也挺滋润 , 日子过得很快活 , 回到自己家乡 , 他干嘛要反 。 所以我估计、猜测是诬告 , 这种诬告的事情 , 历史上多得很 , 经常会发生的 。

刘邦拿到这份举报信以后觉得是个机会 , 至少是敲打敲打韩信的机会 , 于是他就上朝把这个举报信拿出来给大家看 , 有人举报韩信在楚国谋反 , 大家看怎么办?异口同声说 , 发兵 , 灭了他 , 活埋了那小子 。 书上说法是“击而坑之” 。 刘邦并没有轻举妄动 , 刘邦跟陈平商量 , 陈平 , 你看这个事怎么办 , 陈平说:请陛下想一想 , 您的兵比韩信的兵精吗?刘邦说 , 那不如 。 那么请问陛下 , 您的将比韩信的将强吗?那不如 。 陈平说 , 那就对了 , 那你兵不如人家精 , 将不如人家强 , 你现在发兵去打人家 , 不是逼着人家造反吗?人家可能本来不想造反 , 不反也得反 。 刘邦说 , 是啊 , 但是也不能这样不了了之 。 陈平说 , 四个字 , 秘密逮捕 。 刘邦说 , 怎么秘密逮捕?陈平说 , 我们历来有一个规矩叫天子巡狩 , 就是做皇帝 , 做天子可以到诸侯各国去巡视一下 。 陈平说 , 臣请陛下南巡 。 于是陈平和刘邦就定下了南巡 , 定在南巡期间秘密逮捕韩信的计划 。


易中天:韩信走上绝路,犯了什么错误?

易中天:韩信走上绝路 , 犯了什么错误?// //

刘邦之所以要实施秘密逮捕韩信的计划 , 主要考虑到韩信毕竟是有功之臣 , 有用之才 , 更何况韩信将兵多年 , 在军中有一定威望 , 多少也有些心腹 , 骤然杀了韩信 , 也许会引起兵变 。 所以刘邦对于自己能不能战胜韩信没有一定的把握 。 然而 , 就在这时 , 韩信自己却犯了一个关键性的错误 , 这个错误直接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

那么韩信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呢?刘邦南巡当然是公开的 , 要发诏令的 , 通知全国的 。 韩信接到通知以后 , 慌了 , 莫名其妙地就慌了 , 说这个皇上突然南巡是怕冲我来的吧?那他来了以后 , 按制度、按规矩 , 我应该到国境线上去迎接 , 是去还是不去呢?我如果去 , 他把我抓起来怎么办?我如果不去 , 那他肯定认为我谋反 , 这个事情不好办 。

这个时候有人就他出馊主意 , 说你可以带着一颗人头去?谁的人头?钟离眜.这个人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 , 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多次打败刘邦 , 刘邦对他恨之入骨 。 项羽兵败以后 , 钟离眜就逃到了韩信这里 , 因为他们都是楚人 , 是老乡 , 就藏在韩信家里 。 这个时候就有人出馊主意了 , 你把钟离眜的人头带去见皇上不就没事了吗?韩信想 , 好像也是 , 于是韩信就去找钟离眜 , 要借他一颗人头用用 。

钟离眜这个时候非常伤心 , 我是觉得你韩信是朋友 , 是哥们儿 , 是靠得住的人 , 是一个厚道的、仁慈的、讲义气的人 , 我才来投奔你 , 没想到你要把我卖了 。 他叹着气说 , 韩信 , 韩信 , 你要想想清楚 , 刘邦为什么不发兵打你 , 是因为我钟离眜在这个地方 , 他知道 , 他一旦发兵来打你 , 我会挺身而出带兵去迎战的 。 现在你把我的人头拿去了 , 下一个要取的人头就是你脖子上的 。 然后拿出宝剑架到脖子上说 , 你不是个厚道人 , 自杀了 。

韩信的这个决策完全错了 , 有什么错误呢?有三点错误 。 第一 , 卖友求荣 , 在道德上输了一招棋 。 我们要知道 , 韩信和刘邦这个时候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 一方面刘邦感谢他 , 毕竟韩信是立下了盖世奇功嘛;另一方面刘邦又猜忌他 , 韩信毕竟是功高盖主嘛 , 所以刘邦才把他齐王的军权夺掉 , 由齐王改为楚王 , 那意思也就是希望他能够就此安分守己 , 得到一个善终就罢了 。 而韩信这个时候一方面觉得刘邦对自己还算厚道 , 虽然齐王变成楚王了 , 毕竟还是衣锦还乡 。 但是从另一方面也是有些抱怨 , 觉得自己的功劳没有得到足够的犒赏 , 所以他们的关系是非常微妙 , 就刘邦而言 , 还是很想把这个刺头给拔了 , 但是下不了手 。

为什么下不了手?刘邦并不是一个喜欢杀功臣的人 , 他和勾贱也不一样 , 他也知道勾践和文种大夫的故事 , 也知道“狡兔死 , 走狗烹;高鸟尽 , 良弓藏;敌国破 , 谋臣死”这个典故 , 他也不想背上这个恶名 。 但是现在不要紧 , 为什么?韩信已然由功臣变成了小人 , 出卖朋友的小人 , 按照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 , 小人 , 人人得而诛之 , 小人是可以随便杀的 , 杀小人在道德上是不受谴责的 , 韩信在道德上输了一把 , 这是第一 。

第二 , 讨好献媚 , 在心理上输了一招棋 。 韩信杀钟离眜 , 拿钟离眜的人头去见刘邦 , 意图很明显 , 就是巴结讨好刘邦嘛 , 因为刘邦恨钟离眜嘛 。 那么你去巴结他 , 说明你什么呢?说明你理亏呀 , 你如果不理亏的话 , 你干嘛要去巴结他 , 说明你自己不把你和刘邦放在平等的地位 , 你自己矮了人家一头 , 心里犯怯 , 底气不足 , 理不直 , 气不壮 , 不坦荡 , 你的心理上就输了一把 。 这是第二 。

第三 , 主动投降 , 战术上又输了一招棋 。 刘邦没说要怎么样 , 也没有处分你 , 也没有派人来抓你 , 他只是要南巡一下嘛 , 他来看看你不行吗?怎么着了嘛!你怕成这个样子 , 你主动跪下来 , 仗还没有打 , 你就下跪了 , 你还打什么仗 , 这是不是战术上又输了一把 。

韩信就拎着钟离眜的人头去见刘邦 , 刘邦哪里会因为你送来这么一份礼物就不抓你了?来人啊 , 抓起来 。 立马就在国境线上逮捕了韩信 , 然后把韩信扔在自己的车上 , 回去了 , 不南巡了 , 回京师 。 于是韩信在这个时候 , 在车上说了这样一句话 , “狡兔死 , 走狗烹;高鸟尽 , 良弓藏;敌国破 , 谋臣忘;敌国已破 , 我固当烹矣” , 说这句话 。 我就是你的狗 , 我这个狗也该被你煮着吃了 , 我活该嘛 。 刘邦说 , 少废话 , 你以为你谋反的证据不足吗?回去说话 , 带回京城 。


易中天:韩信走上绝路,犯了什么错误?

易中天:韩信走上绝路 , 犯了什么错误?// //

但是刘邦并没有杀韩信 , 因为韩信这个时候谋反没有证据 。 说韩信谋反的举报八成是诬告 , 这个刘邦心里也很清楚 , 你在建国之初没有任何证据 , 你就把这样一个功臣杀掉 , 肯定是不行的 。 刘邦也很聪明 , 先把他关着 , 杀杀他的威风 , 灭灭他的志气 , 然后宣布 , 大赦天下 。 所有的犯人我都赦免了 , 韩信也赦免了 , 不过你毕竟是有问题的 , 楚王不能当了 , 降两级 , 淮阴侯 , 淮阴是韩信的家乡 。 王以下是公、侯、伯、子、男 , 降两级 , 留用 , 以观后效 , 但是不能“之国” 。 就是你不能到你的封地去 , 留在京城听候差遣 , 厉害吧 。 从此韩信就变成了淮阴侯 。 所以司马迁的《史记》 , 韩信的传叫《淮阴侯列传》 。

司马迁的《史记》 , 他记人物是三个等级 , 第一等最高的等是本记 , 是记帝王的 。 比如说秦始皇是本记 , 汉高祖是本记 , 项羽也是本记;第二等叫世家 , 是记诸侯的 , 记国王的 , 所以越王勾践是世家 , 甚至萧何、张良也记为世家;韩信是列传 , 第三等 。

所以自从韩信做了这么一件蠢事以后 , 他和刘邦之间的那个形式地位 , 本来是这样的 , 甚至韩信还略高一点的 , 现在变成这样了 , 刘邦在形式上完全超过于韩信 。 所以韩信出卖自己的朋友并没有落好 , 反而坏了自己的事 。

韩信并没有因为出卖朋友 , 而保全自己 , 这反倒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 此时的韩信 , 其实已经是刘邦手里可控制的一粒棋子 , 要杀要剐任有刘邦处置 。 但此时的刘邦不但没有处置他 , 还封他为淮阴侯 ,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韩信最后走上了绝路呢?

我们先来看看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之后的表现 , 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以后非常不痛快 , 称病不朝 , 长期请病假 , 当然了 , 这个病也有两说 , 病嘛 , 可能有一点 , 打了那么多年的仗 , 风餐露宿的 , 还不能落点病 , 什么风湿关节炎之类的 , 什么胃溃疡之类的 , 估计会有一点 。 另外有心病 , 郁闷嘛 , 不痛快 , 不高兴 , 生闷气 , 心里有一点 。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觉得上朝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 , 为什么?因为他本来是王爵 , 因为我们知道 , 古人上朝是按照官位大小排队的 , 叫做列 , 王、公贵族是一列 , 侯、侯爵、大夫 , 将军这些是一列 , 韩信本来是高级的那一列的 , 把他降到低级那一列去了 , 就像坐飞机 , 本来是坐头等舱的 , 给降到经济舱去了 , 他就觉得很没面子 , 只是想想看那些坐经济舱的低级的行列里面都站些谁啊?羞于为伍 , 所以他不上朝 , 而且嘀嘀咕咕的 , 牢骚不断 。

有一天 , 韩信闲着没事 , 七逛八逛的 , 逛到了樊哙家里 , 樊哙也是汉初的风云人物 , 也是汉初的一大功臣 , 但是樊哙这个人厚道 , 一看韩信来了以后 , 扑通跪下来 , 表示欢迎 , 说大王居然肯来光临小臣的寒舍 , 感到无比地荣幸 , 因为樊哙也是封了侯的 。 韩信说什么 , 哈哈哈哈 , 哎呀呀 , 我没想到 , 我韩信落到和樊哙这种人来往 。 什么话嘛?樊哙是什么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 , 当年鸿门宴上不是樊哙出来 , 刘邦命可能都没有了 , 鸿门宴的故事我们都知道 , 项羽请刘邦吃饭 , 说要杀刘邦的 , 派了一个叫项庄的人舞剑 , 准备一剑刺到刘邦身上 , 叫“项庄舞剑 , 意在沛公” , 这时候是樊哙挺身而出 , 用自己能吃 , 能喝 , 豪言壮语震住了项羽 , 使项羽没有了杀心 , 才救了刘邦的一条命 , 是刘邦的救命恩人 , 你跟他为伍怎么就丢人了 , 不合适说这个话 。 这倒也罢了 , 大家也知道他委屈 , 冤枉 , 发发牢骚 , 大家哈哈笑笑就算了 , 可是他这个时候又往绝路上走了一步 。

汉十年 , 陈豨拜为钜鹿守 , 有一个叫陈豨的人被封为钜鹿郡的太守 , 这个时候叫郡守 , 叫太守是后来的事情 , 来向韩信辞行 , 韩信就跟他在院子里散步 , 韩信就拉着陈豨的手在院子里散步说 , 陈豨 , 我能跟你说两句心里话吗?陈豨说 , 请指教 。 韩信说 , 陈豨 , 你知道你现在去当郡守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吗?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 而且也是个军事力量很强的地方 。 你去了以后一定会有人告你谋反 , 这个是经验之谈 , 韩信一当楚王不是有人告他谋反嘛 , 反正那个时候只要你有兵权 , 你又是在一个重要的地方 , 反不反都有人去告 , 有人告你谋反 , 等到第一次告你的时候皇上可能不相信 , 第二次又有人告你的时候皇上就会将信将疑 , 第三次又有人告诉你谋反的时候 , 我们皇上一定是勃然大怒 , 带兵去打你 , 你是反也得反 , 不反也得反 , 与其被逼得造反 , 不如你自己策划好了先反他一下子 。 陈豨老弟如果决计在巨鹿造反 , 兄弟我为你做个内应 。 陈豨说 , 好 , 就这么说了 。 于是到了巨鹿以后果然就反了 , 自称大王 , 果然刘邦一怒之下 , 自己带兵去讨伐陈豨了 , 留下吕后、刘盈、萧何镇守京师 。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我们这个系列讲座前面一开始就讲到的那一幕 , 就是韩信准备把监狱的人放出来去攻打皇宫 , 擒拿或者谋杀吕后 。 这个时候吕后就采纳了萧何的建议 , 骗韩信说 , 前方传来捷报 , 皇上在边境大胜 , 群臣都要进宫去祝贺 , 你虽然现在是生病 , 但是这样的大事 , 你也勉勉强强地要去祝贺一下 。 于是韩信就去祝贺 , 于是就被擒拿 , 就被吕后杀死在长乐宫钟室 。

一个战功显赫 , 为大汉王朝的建立曾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 , , 最终也没有逃脱“功臣末路断头颅”的悲剧 。 公元前196年 , 就在汉高祖刘邦带兵讨伐巨鹿郡守陈豨时 , 吕后以韩信“判乱”为名 , 将他杀死在长乐宫钟室 。 当刘邦得知韩信死的消息时 , 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刘邦是如何处置曾经鼓动韩信造反的蒯通的?

这是本案最后一个谜团 。 刘邦从前方回到京城以后 , 吕后向他报告 , 韩信被我杀了 , 刘邦的态度 , 司马迁用了这几个字来形容叫“且喜且怜之” , 司马迁是非常地伟大 , 他往往几个字就传神了 , 又高兴 , 又同情 , 又叹息 , 又可惜 , 非常准确地说出了刘邦的矛盾心理和微妙心理 。 因为韩信毕竟是刘邦的爱将 , 两个人一起出生入死这么多年 , 你说一点感情没有这是讲不通的 。 当然刘邦脱下自己的衣服给韩信穿 , 推出自己的饭菜给韩信吃 , 这带有收买人心的成分 ,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秀 , 不能不承认他不是没有做秀的成分 , 但是老实说有时候秀做多了 , 也能有点感情 , 日久生情的事 , 假戏真做 , 做着做着就做成真的了 , 何况刘邦确实赏识韩信 , 韩信也确实是优秀的人才 , 也确实是功高盖世 。 所以他得到韩信的死信以后 , 他的心情是非常地复杂 , 是又高兴 , 又觉得可惜 , 于是刘邦就问吕后 , 说韩信临死之前有什么遗言吗?吕后说 , 他说了一句话 , 我悔不听蒯通之计 。 刘邦说 , 我知道了 , 这个人就是齐国的一个辩士 , 然后传令 , 给我把这个人找来 。


易中天:韩信走上绝路,犯了什么错误?

易中天:韩信走上绝路 , 犯了什么错误?// //

找来刘邦就问 , 蒯通 , 听说你鼓动韩信自立为王 , 是不是有这个事儿?蒯通说 , 是啊 , 那个小子不听我的 , 他要是听了我的 , 他今天会这样 , 你还能活着吗?刘邦说 , “烹之” , 给我扔油锅里去 , 蒯通就大喊一声 , “冤枉” , 刘邦说 , 回来 , 明明是你教他造反 , 我杀你 , 你怎么冤枉啊?蒯通说 , 秦王朝王纲解钮 , 天下大乱 , 所有的豪杰风起云涌 , 举兵灭秦 , 这个时候天下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势呢?蒯通说 , “秦失其鹿 , 天下共逐之 , 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就是秦王朝丢掉了自己的梅花鹿 , 天下的英雄都来追逐他 , 在这个时候谁的个子高 , 腿长 , 跑得快 , 谁就抓到鹿了 , 这就是“逐鹿中原”的出处 , 所以“逐鹿中原”就是这个意思 。

那时候都是自由竞争 , 谁都有资格去竞争 , 谁都有可能胜利 , 所以谁的身边都有一帮人马帮助他们 , 这些人去帮助这些英雄的时候 , 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君主 , 不知道有别的君主的 , 我那个时候是帮韩信 , 我当然只知道韩信 , 我不知道陛下 , 这叫做“各为其主” , 这就是忠心耿耿 , 我怎么不对?再说 , 在那个时候 , 天底下磨快了刀子 , 想干陛下干的那些事的人还少吗?陛下难道能够把这些人都抓来杀了?刘邦说 , “置之” , 放了他 , 说得对啊 , 所以刘邦不是糊涂人 , 刘邦是个明白人 , 刘邦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 蒯通虽然鼓动过韩信谋反 , 但是蒯通说得有道理 , 刘邦就把他放了 , 这就是刘邦的过人之处 , 所以刘邦最后成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那是有道理、有原因的 。

刘邦在楚国的边境上逮捕了韩信以后 , 把韩信贬为淮阴侯 , 刘邦经常找他聊天 。 有一次刘邦就问韩信:说韩信 , 你看看我要是带兵打仗能带多少人马?韩信说十万 , 那要是你带兵打仗你能带多少人马呢?韩信说 , 多多益善 。 就是说我带多少人都可以带 , 我带的兵越多越好 。 刘邦说 , 呵呵 , 奇怪了 , 我就只能带十万人 , 你是多多益善 , 你怎么被我抓起来了?韩信说 , 陛下虽不善将兵 , 你虽然是不善于带兵的 , 但是善于将将 , 你虽然不会带兵 , 你会带将啊 , 所以带将的才是最大的人才 。

韩信 , 一代名将 , 旷世功臣 。 他在困境中挣扎 , 在草莽中崛起 , 在战斗中奋进 , 在胜利中沉沦 。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 , 韩信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 , 在最不可能反叛的时候却涉嫌谋反 。 有专家据此认为 , 有勇有谋的韩信不会出此昏招 , 但也有人认为他是被步步紧逼 , 无路可退 , 才出此下策 。 韩信到底是否谋反 , 为何而反 , 至今还有争论 , 但这也许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 , 韩信作为我们民族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 , 他的忍辱负重 , 他的自强不息 , 他的叱咤风云 , 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 , 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 。 他的功过 , 自有后人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