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

长期以来 , 蜀汉后主刘禅因“乐不思蜀”备受后世唾弃 , 虽说他执政蜀汉四十三年之久 , 但在人们的心目中 , 刘禅本就是一个亡国败家之君 。 即便成都武侯祠后来一时为其塑像 , 不久就被拆除了 , 至今毫无资格重登堂堂的蜀汉殿堂之上 。

然而 , 我们到底对刘禅又知道多少呢?他为何执政四十三年之久?有哪些人为他及其政权出了什么样的力?“乐不思蜀”是史实还是戏说?这是个很有趣的历史课题 。

那么 , 我们现就从刘禅的“乐不思蜀”说起 。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

戏说之“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的故事 , 在中国及亚洲地区 , 为熟悉“三国文化”的人们所津津乐道 , 早已成永恒定律 , 是刘禅一类人出卖国家的专有名词 。 然而 , 细读《三国志》多年 , 对后主刘禅有了一定的研究与认识 , 这一传说 , 完全是后人强加在其头上的戏说之言 。

这一传闻 , 最初来源于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 。 习凿齿(?--?) , 字彦威 , 东晋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 习氏生于豪门之家 , 年少以才学著名于世 , 成人后入仕朝廷 。 习凿齿撰写54卷编年体史书《汉晋春秋》 , 其缘由是为了裁抑时任荆州刺史恒温企图取代东晋的野心 , 维护东晋政权 , 以蜀汉为正统 , 曹魏为篡逆 , 第一次提出了“帝汉寇魏”学说 , 为偏安的东晋朝廷承袭大汉寻求到了精神支柱 , 为后世历朝偏安政权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而备受倚重 。 习著成书时 , 离蜀汉灭亡已过去了近百年 , 离刘禅去世也已六、七十余年 。

那么 , 我们来细细品读《汉晋春秋》 , 看看到底写了些什么 。 习著中 , 言及刘禅受辱的情节 , 共有三处之多 , 时间与地点不同 , 羞辱言语的语调不同 , 但都是同一内容 , 可见刘禅之无能 , 是多么地令人厌恶 。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

然而 , 当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境况呢?刘禅降魏时 , 文王司马昭时任曹魏相国一职 。 一心专注于曹魏朝廷的司马昭 , 为了长远理想 , 常常压制自己的心志 , 大力提拔曹魏干将 , 为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 , 给朝廷及大臣的印象是大度而又有干才 , 堪当曹魏将来的大任 。 他重用魏将钟会 , 一举拿下早已病入膏肓的蜀汉之地 。 所做的这一切 , 司马昭不就是为了推翻曹魏政权 , 建立自家的新王朝晋朝吗?凝聚人心 , 重用才干 , 才能巩固来自不易的成果 。 此时的司马昭 , 不但要建立自己的新王朝 , 还有另一个东吴政权依旧独傲 。 面对刘禅能屈身臣服于魏国 , 可见刘禅心中对蜀汉之地的过去与未来都有自己的独到认识 , 难道他司马文王就看不到吗?用羞辱臣服之人 , 来摧毁即将建立新王朝的基石吗?那么 , 司马文王的气度就真的那么低劣吗?

《淮南子·主术训》言:“人主之术 , 处无为之事 , 而行不言之教 。 ”胸怀大志的文王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 。 然而 , 习著中的文王不厌其烦地用低劣的手法 , 分别在不同时段 , 三次用言语来肆意羞辱甘于臣服的刘禅 , 曹魏大臣中有人看出了文王的雄心 , 难道会甘心接受文王的间接羞辱吗?当年 , 司马昭权倾朝野 , 先帝曹操对其父司马懿的“狼顾之象”就有所戒备 , 不时使之有所警戒 。 再过一年 , 及265年大晋王朝即将建立 , 此时正处于以晋代魏的关键时刻 , 难道文王仅仅为了发泄多年努力的一己之愤 , 而不顾日后建立新王朝的江山大计 , 在这一事件上玩小聪明 , 合符文王司马昭的性格吗?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

历史上的曹魏相国司马文王 , 是一位具有长远打算、深思熟虑的军事家、政治家 , 有着常人难以达到的心胸和气度 , 这在史学界是公认了的 。 刘禅刚到京都洛阳时 , 朝廷为其举行了盛大的迎接仪式 , 并给予了“不惮屈身委质 , 以爱民全国为贵”的崇高赞誉 。 难道文王司马昭事过数日后 , 再三喋喋不休地羞辱归顺的刘禅 , 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时之快 , 而忘了身边的曹魏对其不满和左右观望的大臣 , 以及那东方还待征服的东吴之地?

习著文中 , 有关刘禅受到嘲弄 , 加上“旁人”及“左右皆笑”等修辞用词 , 加强了这个故事的可信性 , 使人确信无疑 。 但这样的行文方式 , 在现在看来 , 完全是魏晋笔记小说笔调 , 虽有可读性 , 却完全失去了真实性 , 与其所言史书笔法背道而驰 。

由于习著《汉晋春秋》的文学笔调 , 时人将其与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相并论 , 认定其著夸张、怪异 , 不足以使人信服 , 才日渐亡佚 。 到南北朝宋文帝(424---454)时期 , 史家裴松之受旨为史书《三国志》补注 , 在遗存的《汉晋春秋》中加补了这个故事 , 为的是弥补史著《三国志》的简洁 , 提高后世人们的读书兴趣 。 裴松之补注完成时 , 后主刘禅早已过世149年了 。

裴松之在一则材料的补注中 , 这样评论道:“臣松之以为如此言之类 , 皆前史所不载 , 而犹出习氏 。 且制言法体不似于昔 , 疑悉凿齿所自造着也”(《三国志》卷28《王凌传》注引《汉晋春秋》) 。

可见 , “乐不思蜀”这则虚构的传说故事 , 因其夸张而富有情感的文学笔调 , 因对后世有警示作用 , 才借助裴松之的补注而流传至今 。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

历史上的刘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要回答这个问题 , 只能从史著《三国志》中寻求答案 。

公元263年冬 , 蜀汉朝廷走到了她的尽头 。 后主刘禅接受大臣谯周建议 , 臣服于曹魏 , 降书由大臣郤正撰稿 。 次年 , 曹魏景元五年(264)三月二十七日 , 刘禅携家人最终到达了京都洛阳 , 受到了曹魏皇帝及众大臣的盛大迎接 。 朝廷为此专门下达了对刘禅的封爵文书 , 其中有这样两句的嘉赏之词:“孕育群生者 , 君子之道也” , “公(指刘禅)恢崇德度 , 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 , 以爱民全国为贵;降心回虑 , 应机豹变;履信思顺 , 以享左右无疆之休”等 。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 “养育天下众生 , 应是君子(即统治者)遵守的准则” , “安乐公(指刘禅)恢复了古贤品德 , 心胸开阔大度 , 深知大正(此指曹魏政权)之道 , 不惧屈身为人质 , 以爱民使国家安定为重;强压私欲 , 放弃武装对抗 , 实有古圣贤应时豹变之才(注:《周易·革卦》爻辞有“君子豹变”之言 , 比喻某人有大局观念 , 懂得迅速应时而变的才华);履行诺言 , 归顺大正 , 从此享受辅助大正而得到无穷福份 , 眼光难道不远大吗?”

由此可见 , 曹魏对刘禅之举重视的程度 。

此次加封 , 刘禅被封为安乐县公的爵位 。 安乐县 , 即今天北京市顺义区西北部一带 , 本是东汉时期的县名 , 是名词而非延生的形容词 。 朝廷赏赐给刘禅的食邑就有一万户 , 绢一万匹 , 奴婢一百人 , 其余物品也与此相当 , 可见赏物之丰厚 。 此外 , 其子孙中 , 担任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 , 以及被封侯的就有五十多人 。 蜀汉旧臣的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都被封为列侯 。 在这些受封的人群中 , 除刘禅的子孙外 , 就只有樊建、郤正、张通等少数几位臣子紧随其身边 。 张绍 , 蜀汉大将张飞次子 , 时任侍中 , 也紧随刘禅左右 。 而年迈多病的谯周此时还在成都 , 待接到朝廷的再三敦促 , 三年后才抵达 。 可见 , 此时的刘禅是多么的孤单 , 他低调而沉稳的思想与行为 , 也只有紧随的这几个人理解和赞同 。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

刘禅在蜀汉成都几十年的岁月 , 经过了自诸葛亮之后几朝大臣的辅佐 , 其中的甘苦 , 刘禅是深有体会的 。 他也想把蜀汉建设好 , 可其中的帮派群立 , 势力纷诈 , 让他在其中难有作为 。 他之所以赞同谯周降魏提议 , 是基于蜀汉朝政的腐朽与没落 , 也是深受《尚书》等著作的影响 , 而谯周本就是这一方面的大儒 , 如此等等不再赘述 。

刘禅自其归顺曹魏的264年3月起 , 到其去世的晋武帝泰始七年 , 即公元271年 , 共在京都洛阳待了七年光阴 。 这短短的七年间 , 在曹魏禅让 , 晋国建立 , 及其与东吴之间发生的事件不知有多少 。 可在刘禅看来都如过眼云烟 , 他的思虑与哀念谁又能懂呢?在他去世九年后的公元280年 , 东吴才归并晋朝大正的正道上 , 这样的心路历程 , 又能给后世带来怎样地思考呢?

刘禅对故土山川的思念之情 , 我们可以从与其处同一时期的地方史家王隐的记录中得到一点答案 。 王隐著《蜀记》:“(刘禅)谥曰思公 , 子(刘)恂嗣 。 ”

王隐 , 其生平事迹早已无从考察 , 其著作《蜀记》 , 具体年月也难以查证 。 但历史上实有其人 , 以才学闻名于当时 , 其著作依据其父王铨数十年收集的地方史资料 , 加之自己的亲身经历及考察、研究编撰而成 。 其父王铨收集汉史资料时 , 距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仅仅38年 , 即西晋泰始七年(272) , 此时刘禅去世仅一年时间 。 况且 , 王氏父子都是当时知名地方史学家 , 据事实录 , 使他们获得了较好的声誉 , 可见其著的权威性 。

由此而知 , 被朝廷追赐谥号为“思公” , 可见刘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的浓烈(洋卜为 , 字无之 , 研究陈寿《三国志》二十余年 , 偶有小得 。 )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阿斗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