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经典 |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下

聆听经典 , 我是曦月!

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苏轼的小故事 , 我们说苏轼特别擅长写雨 , 有一年杭州大旱 , 苏轼在杭州做知州也就是杭州市长 , 他和杭州通判也就是杭州副市长叫袁毂 , 两人一起去求雨 , 苏轼说:“咱俩各写一首写雨的诗 , 看看谁的诗里头雨来得快 , 快者为胜 , 失败的人就请吃饭 。 ”苏轼心想啊 , 小袁 , 你跟我比试 , 你死定了!一首诗脱口而出:“一炉香对紫宫起 , 万点雨随青盖来 。 ”意思是我这求雨的香刚点上 , 哗!就下起了倾盘大雨 , 这雨来得的确很快 。 那小袁也不客气 , 我这雨下得更快 , 诗云:“白日青天沛然下 , 皂盖青旗尤未归 。 ”什么意思?青天白日里 , 我香还来得及点呢 , 求雨的道场还没布置好呢 , 这雨就劈头盖脸地下起来了 。 结果很明显 , 苏轼只能服输 。


聆听经典 |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下

聆听经典 |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下// //

作者苏轼在写雨方面很有心得 , 名气也很大 , 大家都喜欢向他请教 。 有个人叫王禹锡 , 也来求教 , 说他写了两句写雨的诗 , 诗云:“打叶雨泉拳随手重 , 吹凉风口逐人来 。 ”什么意思?比喻这雨下下来就跟拿拳头打你一样 , 人吹口气就好比下完雨之后这凉风来了 。 这大家听得有点怪 , 你这下雨下在身上就像拿拳头捶你一样 , 这又不是你女朋友 , 它拿拳头捶你干嘛?再说 , 拿人吹口气做比喻 , 太不雅观 , 苏轼就问他说 , 你怎么这么写诗啊?我感觉你这是没规矩嘛 , 是吧?你写诗得有所遵循 , 有固定的意象 。 然后人家老王回答说 , 这是我喝醉了写的 。 第二天 , 王禹锡又拿了一大卷自己的新作 , 请苏轼评点 , 苏轼耐心看完以后 , 觉得还不如昨天那首 , 就很委婉地问他:“这些诗也都是喝醉酒的时候写的吧?”可见苏轼对于这些自以为是、粗制滥造的诗作 , 是比较厌弃的 。


聆听经典 |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下

聆听经典 |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下// //

回到《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 , 它为什么好?就是在很短的篇幅内 , 28个字里头 , 把雨来雨去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 , 而且非常生动 。 苏轼这个炼字的功夫是非常了得 , 有巧思 , 达到了一种精益求精、拍案叫绝的程度 。


聆听经典 |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下

聆听经典 |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下// //

苏轼曾经说过 , 他写文章写诗 , 特别是喝醉酒之后 , 感觉这酒气都能从这十个手指头里冒出来 , 酒气再行诸笔墨 , 通过笔墨冒到这纸上 , 最后变成了诗文 , 那这酒里头有诗文 , 诗文里头渗透着酒气 。 实际上 , 苏轼说的也没那么玄乎 , 意思就是喝酒能给他带来灵感 , 在他的创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其实苏轼喝不了多少酒 , 他自己说顶多喝个两三盏 , 不胜酒力 , 但是酒是他的催化剂 。 这就是随性豁达的苏轼 , 我们心目中的东坡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