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本纪》大禹治水,奠定中原九州


《夏本纪》大禹治水,奠定中原九州

《夏本纪》大禹治水 , 奠定中原九州// //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 , 是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 。 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 , 取得了帝位 ,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

夏禹 , 名叫文命 。 禹的父亲是鲧 , 鲧的父亲是颛顼帝 。


《夏本纪》大禹治水,奠定中原九州

《夏本纪》大禹治水 , 奠定中原九州// //

尧帝在位时 , 洪水滔天 , 浩浩怀山襄陵 , 民众都为此优愁 。 尧帝为了寻找能治理洪水的人 , 问四岳群臣谁可担任此项重任 , 四岳群臣都推荐了鲧 。 尧觉得鲧这个人违背天命 , 毁败同族 , 不堪其任 。 但四岳群臣都说除了鲧没人能当此任 , 没有谁比鲧在治水方面更好了 , 希望可以让他试试 。 于是尧听从了四岳的建议 , 任用了鲧治理洪水 。 九年时间过去 , 尧帝举用舜 , 代行天子政务 , 四方巡视 。 舜在巡视途中 , 看到鲧治理洪水没有达到任何效果 , 劳民伤财 , 民众还是受洪水肆虐 。 舜就把鲧流放羽山 , 天下都认为舜对鲧的惩罚是正确的 。 其实鲧也冤的 , 一直为治理洪水奔波劳累 , 只是治理洪水那有这么简单 , 加上其方法不对 , 最终是一场空 , 死在了羽山 。


《夏本纪》大禹治水,奠定中原九州

《夏本纪》大禹治水 , 奠定中原九州// //

尧帝退位禅让于舜 。 尧逝世后 , 舜为了光大尧帝事业 , 再次把治理洪水一事当首要任务 。 舜问四岳:“谁还可担任治理洪水这一重任?”四岳推荐了鲧的儿子禹:“为禹可担此重任 , 光大尧帝事业 。 ”舜日:“嗟 , 然!”命禹:“汝平水土 , 维是勉之 。 ”禹拜稽首 , 让于契、后稷、皋陶 。 舜日:“汝其往视尔事矣 。 ”(去办理你的公事吧)


《夏本纪》大禹治水,奠定中原九州

《夏本纪》大禹治水 , 奠定中原九州// //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 ,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 行山表木 , 定高山大川 。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 乃劳身焦思 , 居外十三年 , 过家门不敢入 。 薄衣食 , 致孝于鬼神 。 卑宫室 , 致费于沟淢 。 陆行乘车 , 水行乘船 , 泥行乘橇 , 山行乘琻 。 左准绳 , 右规矩 , 载四时 , 以开九州 , 通九道 , 陂九泽 , 度九山 。 令益予觽庶稻 , 可种卑湿 。 命后稷予觽庶难得之食 。 食少 , 调有余相给 , 以均诸侯 。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 , 及山川之便利 。


《夏本纪》大禹治水,奠定中原九州

《夏本纪》大禹治水 , 奠定中原九州// //

禹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一条从汧山和岐山开始一直开到荆山,越过黄河;一条从壶口山、雷首山一直开到太岳山;一条从砥柱山、析城山一直开到王屋山;一条从太行山、常山一直开到碣石山,进入海中与水路接通;一条从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一直开到太华山;一条从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一直开到负尾山;一条从嶓冢山一直开到荆山;一条从内方山一直开到大别山;一条从汶山的南面开到衡山,越过九江,最后到达敷浅原山.

禹疏导了九条大河:把弱水疏导至合黎,使弱水的下游注入流沙(沙漠).疏导了黑水,经过三危山,流入南海(青海).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龙门山,向南到华阴,然后东折经过砥柱山,继续向东到孟津,再向东经过洛水入河口,直到大邳;转而向北经过降水,到大陆泽,再向北分为九条河,这九条河到下游又汇合为一条,叫做逆河,最后流入大海.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就是汉水,再向东流就是苍浪水,经过三澨(shì,誓)水,到大别山,南折注入长江,再向东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北江,流入大海.从汶山开始疏导长江,向东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东到达醴水,经过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行北流,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中江,最后流入大海.疏导沇水,向东流就是济水,注入黄河,两水相遇,溢为荥泽,向东经过陶丘北面,继续向东到达荷泽,向东北与汶水会合,再向北流入大海.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水,向东与泗水、沂水会合,再向东流入大海.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往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瀍水会合,又向东与伊水会合,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尧舜时 , 九河不治 , 洪水泛滥 。 尧用鲧治水 , 鲧用雍堵之法 , 九年而无功 。 后舜用禹治水 , 禹开九州 , 通九道 , 陂九泽 , 度九山 。 疏通河道 , 因势利导 , 十三年终克水患 。


《夏本纪》大禹治水,奠定中原九州

《夏本纪》大禹治水 , 奠定中原九州// //

于是九州攸同 , 四奥既居 , 九山刊旅 , 九川涤原 , 九泽既陂 , 四海会同 。 六府甚修 , 众土交正 , 致慎财赋 , 咸则三壤成赋 。 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 , 不距朕行 。 ”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 , 二百里纳緫 , 三百里纳秸服 , 四百里粟 , 五百里米 。 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 , 二百里任国 , 三百里诸侯 。 侯服外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 , 二百里奋武卫 。 绥服外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 , 二百里蔡 。 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 , 二百里流 。 东渐于海 , 西被于流沙 , 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 于是帝锡禹玄圭 , 以告成功于天下 。 天下于是太平治 。

因为禹治理洪水的功绩 , 各部落间都能有效统治管辖 , 正式奠定了中原九州的统一 。 于是帝舜荐禹于天 , 为嗣 , 禅位大禹 。 十年后 , 帝禹东巡狩 , 至于会稽而崩 。


《夏本纪》大禹治水,奠定中原九州

《夏本纪》大禹治水 , 奠定中原九州// //

禹和鲧治水一成一败 , 其治不同也 。

夫水 , 柔物也 , 围之 , 则泛;堵之 , 则溢 , 此其性也 。 鲧不谙其性 , 围追堵截 , 急之于刚猛 , 固难成功!至禹 , 察父之败 , 反其道行之 , 不围不堵 , 挖渠疏道 , 导之以流 , 使小入于大 , 大通于海 。 终能变害为利 , 成其大功!

禹治水 , 乃我华夏第一千秋功业 , 三代以后之中国无不蒙其利 。

喜欢历史人物简传 , 请关注标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