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饿了却还想吃?西媒:都是脑回路惹的祸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为什么不饿了却还想吃?西媒:都是脑回路惹的祸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新媒体专电 西媒称 , 有些人在已经不饿的情况下还能继续进食 , 这是因为大脑中存在一个负责驱动这一欲望的回路 。

据埃菲社4月24日报道 , 科学家指出 , 这或许可以为治疗肥胖和暴食症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4月24日在美国《神经元》月刊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 此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托马斯·卡什表示 , 大脑通过这个回路告诉你某种食物非常可口 , 值得你为了口腹之欲而付出代价 , 于是你便毫不犹豫地将其吞下肚去 。

报道称 , 卡什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对这一回路展开研究 , 结果在负责控制情绪的大脑区域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细胞间沟通网络 , 其作用就是刺激实验鼠在基本能量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 继续吃下美味的食物 。

研究人员指出 , 这个存在于哺乳动物大脑中的回路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类会在食物充足的现代社会环境中吃下过多的食物 。

报道指出 , 这个大脑回路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次级产物 , 在富含热量的食物相对缺乏的时期 , 人类大脑能够发出尽可能多地摄入热量的指示 , 因为谁都不知道下一顿大餐何时才能到来 。

在这种本能的驱使下 , 即便是在食物充足的时期 , 人类也可能摄入过多热量 , 最终导致肥胖 。 美国40%的成年人都存在肥胖的烦恼 , 肥胖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

卡什表示 , 现在人类随时都可以获得很多富含热量的食物 , 但却没有丧失尽可能多地摄入热量的本能 。

近年来有实验结果显示 , 这个大脑回路与孤菲肽有关 。 孤菲肽是一种蛋白质 , 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中能够起到信号分子的作用 。

卡什及其团队促使实验鼠在产生孤菲肽的同时也产生一种荧光分子 , 将孤菲肽回路中的细胞标记出来 。 卡什及其团队发现 , 当实验鼠有机会摄入富含热量的食物时 , 在众多回路当中有一个回路就会被激活 。 这个回路继而对大脑的各个部分产生影响 , 其中包括控制饮食的区域 , 以及控制情绪的海马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