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础概论》:古代的礼器有哪些?

礼器是中国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 。 包括鼎、簋、鬲、盂、俎(食器),盘、匝、鉴、盉(水器),爵、斝、觚、觯、觥、彝、卣、尊(酒器),钟、鼓、钲、铎、铙、磬(乐器)以及玉帛(祭祀时用的璧、璋、琥、琮、圭、璜等玉器和束帛) 。


《国学基础概论》:古代的礼器有哪些?

《国学基础概论》:古代的礼器有哪些?// //

礼器是在原始社会晚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生的 。 进入商周奴隶制社会后, 礼器有了很大发展,成为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象征 。 此时的礼器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 。 其中青铜器工艺精美,意义重大 。 以青铜鼎为例,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 。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 ”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 。 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 相传禹曾收九牧(即九州)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 。 禹铸九鼎之后,鼎从一般的炊器而成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 。 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周都镐京,代代相传 。 定都或建立王朝因此亦有“定鼎”一说;而“问鼎”则表示有图谋夺权之义 。 进入封建社会后,青铜礼器逐渐走向衰落 。


《国学基础概论》:古代的礼器有哪些?

《国学基础概论》:古代的礼器有哪些?// //

再来说玉帛,玉帛具有双重含义,玉指玉器,帛指丝织品 。 从狭义上讲,指古代诸侯参与会盟或朝觐天子时所持的礼物 。 《论语阳货》中孔子云:“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尚书“舜典》中则记录了诸侯朝见天子的幕:“五玉(按:五等诸侯执玉)、三帛、二生、死 。 ”公、侯、伯、子、男五诸侯在朝见天子时各自拿着象征身份级别的玉器 。 孔氏传:“三帛,诸侯世子执獯(浅红色的帛),公之孤执玄(黑中透红的帛),附庸之君执黄 。 ”诸侯世家、公子的遗孤、附属国的国君各拿着羔和雁称为二牲,士拿死雉称为一死 。 朝见天子后,若天子认为诸侯没有过失,便把五等诸侯玉一一发还,其余的三帛、二生、一死作为天子的贡品不再发还 。


《国学基础概论》:古代的礼器有哪些?

《国学基础概论》:古代的礼器有哪些?// //

由此可见,玉帛,既体现了臣子的身份,又是呈现给天子的贡品 。 从广义上说,玉帛泛指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礼器 。 据《左传》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 ”《史记》云:“夏之兴也以涂山 。 ”涂山之会后,各个邦国的君长成为王朝治下的诸侯,禹在事实上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 史料中,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玉帛在后世于是又成了和平的代名词,俗语“化干戈为玉帛”即由此而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