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朝自武帝后最伟大战略家,78岁横空出世,不费一兵一卒终灭匈奴

汉宣帝元始二年(公元前72年) , 匈奴遭受天灾与乌孙国的双重打击其右谷蠡部几乎全军覆没 , 其他部落也因在暴风雪中逃命 , 导致一路死伤无数 , 漠北荒原尸横遍野 。 总之 , 此次匈奴的人口与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 , 损失惨重空前绝后 , 朝中很多大臣提议要痛打落水狗 , 趁匈奴虚弱而大军出塞将其一举荡平的时候 , 后将军赵充国却认为:汉匈远隔大漠 , 就算劳师糜饷再度出兵远征 , 恐怕也很难收到很好的效果 。 与其亲自动手 , 不如以夷制夷 , 发动那些久遭匈奴压迫的北方胡族去攻打匈奴 , 汉朝可坐收渔翁之利 , 岂不更妙?

汉宣帝乃欣然接受老将军赵充国的建议 , 于是 , 一场轰轰烈烈的分化瓦解匈奴之战打响了 。

首先 , 汉朝在经济上对匈奴进行压制与封锁 , 即联合西域各国与北方各族对其进行盐铁与粮食禁运 , 坚决不让它有时间恢复元气 。

其次 , 汉朝传檄天下 , 与西方之强国乌孙 , 东方之强族乌桓 , 北方之大族丁零结盟 , 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匈奴进行军事打击 , 这叫不出一兵而遥控 , 彻底解决帝国北边边患 。


原创 汉朝自武帝后最伟大战略家,78岁横空出世,不费一兵一卒终灭匈奴

原创 汉朝自武帝后最伟大战略家 , 78岁横空出世 , 不费一兵一卒终灭匈奴// //

这个战略果然收到了奇效 。 不久 , 匈奴单于亲自出马 , 率领数万骑兵翻越阿尔泰山 , 再次攻打乌孙欲报仇雪恨并抢粮过冬 , 乌孙王主动后撤 , 避其锋芒 。 时值冬季 , 天气严寒 , 对进攻一方的匈奴人十分不利 , 单于只得先撤兵回国 , 却在归师途中遭遇暴风雪袭击 , 一日内积雪达一丈之厚 , 大批匈奴部众、牲畜因此冻死 , 倒毙雪地之中 , 侥幸活着回到漠北的人畜还不到十分之一 。 趁此良机 , 乌孙、乌桓、丁零 , 这三个从前饱受匈奴欺凌的民族乃奋起报复 , 不约而同三面进攻 , 一气斩杀匈奴部众数万人 , 抢掠战马数万匹 , 牛羊百万 。

不要以为这就完了 , 匈奴的厄运 , 只不过才刚刚开始 。

正在此时 , 匈奴全境又因暴风雪而爆发了大饥荒 , 十分之三的百姓死去 , 十分之五的牲畜不存 。 游牧民族主要食物来源是畜牧业 , 而畜牧业最怕天灾 , 因为要养大牲畜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 其损失是不能在短期内恢复过来的 。 不像汉朝的农耕经济 , 今年因天灾使五谷受影响 , 明年还可以丰收 。

如此 , 匈奴国势便日渐衰弱 , 所有属国也相继背叛 , 交相攻伐 , 北方大乱 。 于是赵充国也派了三千多骑兵 , 兵分三路 , 趁火打劫 , 对匈奴进行了试探性攻击 , 结果三路都大获全胜 , 一战俘虏了数千匈奴人与大量牛羊牲畜 。 而匈奴对此竟毫无反应 , 不仅不敢报复汉朝 , 甚至连个严正外交抗议都不敢发 , 看来已无丝毫还手之力 。

汉宣帝与赵充国闻信后 , 会心而笑:帝国北疆 , 无复患矣!


原创 汉朝自武帝后最伟大战略家,78岁横空出世,不费一兵一卒终灭匈奴

原创 汉朝自武帝后最伟大战略家 , 78岁横空出世 , 不费一兵一卒终灭匈奴// //

而仿佛就跟约好了一般 , 这年匈奴单于壶衍鞮也去世了 , 他的中兴梦想随风而逝 。 不久 , 其弟左贤王即位 , 是为虚闾权渠单于 。 当然不管单于如何轮换 , 匈奴已经无法止住下坠的颓势了 。 是年冬 , 在一连串的天灾人祸的打击下 , 匈奴全境再次爆发大饥荒与大瘟疫 , 人畜死亡竟多达十分之六七 , 大批部落被迫南迁归降汉朝 , 就连西域诸国中匈奴最后的爪牙车师国也投降了 , 虚闾权渠当然不甘心 , 便派骑兵前往争夺 , 却被西域联军打败 , 最终只得争取到部分车师人向东迁徙 , 汉军乃趁机占领了车师故地 , 屯田于此 , 以为轮台、渠犁之后又一重要据点 , 就近压迫匈奴 。 虚闾权渠连忙再次起兵前往争夺 , 可未能取胜不说 , 还被北方的丁零人趁机攻破后方 , 损失惨重 。

其实在西域屯田 , 这最早本是武帝晚期桑弘羊提出的建议 , 当时还受到了武帝的驳斥 , 并下了一道《轮台罪己诏》 , 开启了大汉王朝的休养生息;但此一时彼一时也 , 汉宣帝与赵充国之所以敢违背武帝的方针 , 改弦更张 , 乃因汉朝国力持续上升之故 , 据史书记载 , 此时汉朝拥有战马足有六十万匹 , 头尾连起来足可以绕匈奴两圈 , 是汉高祖时期的两百倍!地节二年(前68年) , 宣帝又派遣侍郎郑吉率军屯田渠犁、在西域扎下根来 , 以持续挤压匈奴在西域的势力 。 第二年 , 郑吉又征调渠犁等国的军队 , 与屯田守军1500人 , 共同出击匈奴的爪牙、西域咽喉要地车师国 , 大获全胜 , 而因功升任卫司马 , 兼任“护鄯善以西南道使者” , 俗称使者校尉 , 也就是西域都护的前身 。

这样又太平了数年 , 至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 , 匈奴又来生事了 。 原来虚闾权渠单于对车师一直贼心不死 , 竟不顾国势衰弱 , 又数次派兵前来侵扰 。 使者校尉郑吉领兵七千前往救援 , 竟遭匈奴两万多骑兵围困 。 汉宣帝刘询闻信 , 立刻召赵充国前来商量救援事宜 。


原创 汉朝自武帝后最伟大战略家,78岁横空出世,不费一兵一卒终灭匈奴

原创 汉朝自武帝后最伟大战略家 , 78岁横空出世 , 不费一兵一卒终灭匈奴// //

赵充国认为 , 守护属国是大汉之义 , 也是既定国策 , 必须坚决执行 。 何况车师国土地肥美 , 又北近匈奴 , 乃兵家必争之地 , 不可不保 。 所以他愿亲自领兵 , 攻打匈奴右地 , 如此不但可解郑吉被围之急 , 还能迫使匈奴不复骚扰西域 , 此乃一举两得也 。

可惜 , 赵充国一番苦心 , 却遭到了丞相魏相等儒臣的坚决反对 。

魏相认为:匈奴已经很久没有侵扰汉朝了 , 汉若出兵 , 便是不仁不义 。 何况车师乃一小国 , 又离汉朝太远 , 千山万水的 , 为它劳师靡饷 , 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 不值当啊!要魏相说干脆把屯田兵全都撤回来 , 将西域全都让给匈奴 , 又有何妨?


原创 汉朝自武帝后最伟大战略家,78岁横空出世,不费一兵一卒终灭匈奴

原创 汉朝自武帝后最伟大战略家 , 78岁横空出世 , 不费一兵一卒终灭匈奴// //

图:车师国首都交河故城遗址

赵充国闻言为之气结 。 最近匈奴屡遭天灾人祸已然极衰 , 而帝国经昭宣中兴 , 已然极盛 , 虽劳师糜饷 , 亦完全撑得起一战 , 且此一战必大胜之!西域是匈奴最后一块奶酪 , 据之则匈奴再无赋税收入 , 坐困漠北 , 不久必亡!难道经过这么多年可怕而艰难的战争后 , 大家还要坐视匈奴恢复元气、从容坐大么?不该打的仗当然不能打 , 但必须打的仗怎可轻言放弃?这帮老夫子啊 , 竟以市侩小贩数盐量米之智 , 而断天下军国大事 , 一点战略眼光也没有 。 真是误国啊!

最终 , 宣帝在赵充国与魏相间采取了折中方案:郑吉不可不救 , 西域不可不争 , 但小小车师可以不要 。 就这样 , 汉宣帝命光禄大夫常惠率领酒泉、张掖两郡的精锐骑兵 , 前往救援车师 。 匈奴得知汉帝国生力军来援 , 不敢恋战 , 遂解围而去 。 然后 , 宣帝又下诏放弃车师 , 命郑吉等官兵南撤千里 , 退守渠犁屯田基地 , 接着又让车师政府与国民也尽数迁到了渠犁 , 而将车师故地全数让给了匈奴 。


原创 汉朝自武帝后最伟大战略家,78岁横空出世,不费一兵一卒终灭匈奴

原创 汉朝自武帝后最伟大战略家 , 78岁横空出世 , 不费一兵一卒终灭匈奴// //

刘询此次决策 , 乃西汉近十年来对外战略中最大的一个败笔 , 也是宣帝保守集团对于武帝政策矫枉过正的一次大失误 。 车师乃西域诸国对抗匈奴的北边前线与屏藩 , 车师若失 , 匈奴一旦卷土重来 , 西域必然不保 。 我们现在回过头看 , 这无疑是西汉朝由武转文 , 由盛转衰的一大转折点 。 在宣帝之前 , 执掌朝政的大多数是周亚夫、卫青等能征善战的武将;而在宣帝之后 , 执掌朝政则大多是纯种文臣或显贵外戚(魏相虽为丞相亦依附于许皇后之父平恩侯许广汉) , 虽然他们其中许多名为将军 , 但已不参与边境之征讨 , 实则一政客也 。 所以 , 赵充国、冯奉世、陈汤等大汉名将只能屈居其下 , 甚至迟迟未能名列公卿 , 有的竟连因功封侯都颇遭非议 。 一个太注重军事的帝国很危险 , 一个不注重国防的帝国则很无力 , 两边都不可取 。

果然 , 匈奴虚闾权渠单于在得到车师故地后 , 日渐感觉汉朝多有顾虑、及姿态放软之势 , 遂狼性复萌 , 搅动西羌之乱 , 让赵充国花了好一番功夫 , 不过总算是将其顺利平定了 。

这下匈奴懵了 , 来打西域接连不顺 , 联西羌而谋河西又遭到赵充国破坏 , 匈奴单于虚闾权渠心中恼恨 , 便想在汉匈多年和平的掩护之下 , 趁汉朝边塞防御疏忽 , 出兵狠狠干它一次 , 当然他也知道汉朝不好惹 , 于是在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 , 虚闾权渠终于发动了倾国之力 , 以十余万精骑倾巢而出 , 沿着汉朝边塞一路观察 , 想看看哪里防守不严便冲进去劫掠一番 。

当时 , 由于北边多年无事 , 朝廷又不重视国防 , 汉军已不但放弃了阴山北麓的光禄塞 , 而且整个长城自敦煌至辽东 , 一万一千五百余里的广大战线上 , 所有边塞烽燧里总共只屯驻了数千汉卒 , 就这点兵马 , 如何挡得住匈奴十余万精骑倾巢而出 , 事急矣!

汉宣帝这下才慌了 , 赶紧找到当时年已七十八岁高龄的老将军赵充国 , 小心翼翼的说道 , 老将军先别忙退休 , 最后再辛苦一次 , 帮朕搞定这帮混蛋匈奴人 , 完了再回家好好休养身体 , 如何?

宣帝没法不小心翼翼 , 当时赵充国连遭巨变 , 又是生病 , 又是丧子 , 打完了羌人还要去打匈奴 , 一刻不得清闲 , 宣帝于心何忍 。

然而赵充国却慨然应允了 。 保家卫国 , 这是军人的天职 , 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 , 只要一天还没退休 , 他就必须绝对遵守自己的职责 。

放心吧陛下 , 我这把老骨头还撑得住 。 赵充国在朝堂上掷地有声的说道 。

宣帝闻言 , 感动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

这才是国家社稷的金城汤池 , 天下军人的无上典范啊 , 朝廷得臣如此 , 朕何其幸哉!

于是 , 大汉营平侯后将军赵充国以七十八岁高龄 , 率四万骑兵北上 , 分屯边塞九郡 , 与匈奴军对峙 。

结果 , 匈奴十余万大军 , 面对赵充国防备严密的四万精骑 , 徘徊犹豫 , 竟连接近边塞都不敢 , 这对匈奴人来说无异于天大的耻辱 。 过了一个多月 , 虚闾权渠单于怒急攻心 , 竟在军中口吐鲜血 , 一病不起 。

单于重病 , 匈奴军顿时没了主心骨 , 大家一番商量 , 赶紧掉头撤回漠北 。 赵充国见匈奴不战而退 , 于是也就收兵还朝 。

没过多久 , 虚闾权渠病逝 , 匈奴是内忧外患 , 终于爆发了“五单于”之乱 , 从此一蹶不振 。 赵充国在几乎没有死伤一兵一卒的情况下 , 竟然在数年内搞定了强大的匈奴 , 做到了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做梦都想做却没做成的事儿 。 这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 古之名将 , 无过于此 。

总之 , 作为汉宣帝时对外战略的总设计师 , 赵充国及时的修正了昭帝时的被动防御策略 , 采取了和汉武帝一样的主动策略 , 但他的这种主动并不是单纯的军事打击 , 而是武力与外交并用 , 文德与武道齐抓 , 比之武帝时更加灵活娴熟、比昭帝时又更加积极强硬 , 时至今日 , 其战略对我们仍大有借鉴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