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人物】卢子樵

卢子樵(1900—1944.4) , 魏县大严屯村人 。 出生于世代书香家庭 , 幼年即有独立见解 。 青年时代目睹国家屡受外国侵略 , 愤起投笔从戎 。 民国十九年(1930)创建大名县第六店高小 , 聘请进步人士李惠林、甄则西(均为共产党员、七师毕业)任教师 。 “九一八”事变后 , 在校内组织学生抗日救国会 , 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 拥护共产党抗日 , 反对蒋介石放弃东北三省 。

1938年年初 , 卢子樵先在李村组织抗日救国会 , 后担任大名县一区救国会主任 。 翌年秋 , 大名县政府任命卢为大严屯抗日高小校长 。 其子卢绍彦、卢绍田先后成为中共党员 , 有时在卢家开党的会议 , 卢总要在外边站岗巡逻 。 县委书记常树敏、组织部部长王士范、特委巡视员王惠远等常住卢家 。

1940年年初 , 丁树本、陈明韶部队南逃 。 3月 , 卢子樵率大名代表团到濮阳 , 参加直南人民代表会议 , 当选为一区区长 。 4月中旬 , 原丁、陈部的30名溃兵夜间窜进大严屯村南小店潜伏 。 当夜 , 卢子樵、赵树兰、张连三等人组织几十名党员民兵 , 对其突然袭击 , 缴获步枪27支 , 以此武器为基础 , 组成区抗日基干队 。

同年夏季 , 县抗日政府颁布了减租减息法令 , 卢子樵当众宣布:“减租减息先从我家开始 。 ”运动迅即开展起来 , 受到广大贫雇农的衷心拥护 。 秋 , 原大名一区划归漳河县 , 卢子樵改任漳河县七区区长 。 后又任县政府科长 。 这时 , 伪军杨法贤部占据牙里、千佛一带 , 大严屯沦陷为敌占区 。 按照党组织的指示 , 卢子樵转入地下 , 协助区委书记连宗尧在敌占区开展工作 , 还通过漳南名绅卢子蛾 , 营救许多被捕同志 , 如卫河县(今清丰区域)区救国会主任马俊之、区长卢绍彦、漳河县区委书记马瑞云、区长张贵珂、邵建盈等干部 。

1943年 , 由于叛徒出卖 , 漳河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 卢子樵处境危险 , 有人劝他远走躲避 , 他说:“革命还能怕死吗?”次年4月3日 , 因国民党特务李养廉、邵景康、王铸云等人出卖而被捕 , 当夜被严刑拷打 。 他一字不说 , 就义时 , 大骂敌人卖国无耻 。

作者:方志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