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雍正王朝》解密:高福之死,雍正的正面形象崩塌
上一篇文章讲了《雍正王朝》的成功 , 这一篇继续来分析一下这部剧里的细节 。
电视剧《雍正王朝》 , 太子二次被废的转折点 , 便是《百官行述》 , 而这《百官行述》也成为了高福必死的重要事件 , 不仅如此 , 这也是雍正逐渐露出真实面目 , 将夺嫡摆上明面的重要事件 。
电视剧《雍正王朝》解密:高福之死 , 雍正的正面形象崩塌// //
要知道 , 雍正在未登基前 , 电视剧里对他的人物刻画基本都是正面的 。 譬如无欲无争、一心为国、专心办事等等 。
雍正真的是尊敬康熙和太子吗?有人会时候 , 太子第一次被废时 , 雍正都是一心一意保太子的啊 , 这些不都是真的吗?
《百官行述》被毁 , 明面化了雍正的夺嫡之心
电视剧里 , 太子为坐稳太子之位 , 迫切想要得到《百官行述》 , 便亲笔写了一封信给任伯安 。
可是不巧的是 , 后来年羹尧屠戮江夏镇 , 得到这封信 , 顺便交给了雍正 。
得到这封信很容易 , 可是怎么利用 , 雍正还是费了一番工夫的 。
电视剧《雍正王朝》解密:高福之死 , 雍正的正面形象崩塌// //
老十三想让雍正烧掉太子写给任伯安的亲笔信 , 可是却被雍正拒绝了 , 说这是为了保护老十三 , 实际上 , 雍正深知这封信是扳倒太子的重器 , 这封信一旦被烧掉了 , 就错过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 故而 , 他不但没有烧掉信件 , 反而把它送给了老八 。
他是怎么把这封信送出去的呢?
雍正通过李卫得到了《百官行述》 , 立即请客吃饭 , 并当着众人的面 , 一把火把《百官行述》给烧了(未通知康熙) 。
电视剧《雍正王朝》解密:高福之死 , 雍正的正面形象崩塌// //
结果呢 , 这个事情让太子很不满意 , 也让老八一党十分警惕 , 老八就曾暗示手下通过收买高福获悉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 并且从他手上拿到了太子给任伯安的信(实际上是邬思道将计就计 , 故意送给他的 , 让他就此揭露太子 , 从而扳倒太子) 。
老八得到这封信之后 , 立即指示老十四把信交给康熙 , 康熙布下陷阱 , 从而导致太子谋反被废 。
高福被杀 , 暴露了雍正的虚伪之心
剧中 , 高福把太子写给任伯安的信偷给八阿哥之后 , 雍正一直都没有处理他 。 这也就是说 , 即便高福背叛了他 , 也并不会处死高福 。
可是 , 在太子被逼谋反后 , 雍正受康熙的皇命去监视和捉拿太子之前 , 却立刻除掉了高福 。
电视剧《雍正王朝》解密:高福之死 , 雍正的正面形象崩塌// //
试想一下 , 一般在这种危及的情况下 , 雍正不应该立即奉命去捉拿太子吗?怎么反而把焦点放在了一个他早就知道背叛过他的高福身上?
因为太子已经铁定要被彻底废黜了 , 留着高福不但没有任何价值 , 反而可能会是个不定时炸弹 。
因为高福知道这个事件的全部秘密 , 如果一旦传到康熙的耳朵里 , 对做了这些事情的他而言 , 不仅争储无望 , 连性命能不能保得住都难说 。
故而 , 他必须杀死高福 。 高福跪求雍正派去的高无庸 , 让他见见邬思道 , 被残忍拒绝 , 高福只好在绝望之中 , 喝下了胤禛所赐的鸩酒 。
电视剧《雍正王朝》解密:高福之死 , 雍正的正面形象崩塌// //
邬思道大半夜拄着个拐棍 , 抱着被遗弃在地上高福的尸首 , 愧疚地叹道:“杀高福者 , 邬思道也 。 ”因为信件是邬思道叫高福给老八的 , 但是他没有想到雍正会毒杀高福 。
电视剧中 , 邬思道料事如神 , 但有两件事却算漏了 , 一是雍正在康熙面前先请命审理刑部冤案 , 后来又给自己泡冷水澡 , 有意地使审案的人选落在老八身上 , 另一次便是没有算到雍正会毒杀高福!
当然 , 也是这两件事 , 让邬思道看透了雍正 。 他知道 , 一心为国的四爷绝不是表面上的样子 , 只要是对他有威胁 , 不管人或者事 , 他都会一一清除 。
电视剧《雍正王朝》解密:高福之死 , 雍正的正面形象崩塌// //
说到这里 , 也不得不佩服导演和编剧 , 在积极营造雍正正面形象的同时 , 也不忘埋藏了一些暗线 , 刻画雍正虚伪的一面 。
能踩着众多兄弟的肩膀上位的人 , 没有两把刷子怎么行呢?
- 晋朝电视剧为何只拍到司马炎登基统一三国,以后的事情为何不拍?
- 《圣斗士星矢》重病的伊利亚斯为什么还能对冥斗士产生重大威胁?
- 刘先银悟《论语》中国文明古国离不开一个人,孔子都很佩服他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电子课本】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寒假预习必备!
- 《圣斗士星矢》史昂也触摸到女神之血,为什么寿命没有延长?
- 视频//【雪石朗诵】刘辉《我是曹操》
- 视频//【雪石朗诵】刘晖《我是曹操》
- 徐绍基《广种桕树兴利除害条陈》杂论
- 一部颂扬两代人献身抗痨事业的纪实文学《奇医神药》(连载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