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廷、民国推动工业化都不行?它们缺少这三点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为什么清廷、民国推动工业化都不行?它们缺少这三点

“——其实中国以前也经历过很多工业化的尝试 。 比如近代中国进行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 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 , 进行了很多工业化尝试 。 为什么这些尝试都没有能够成功地引爆工业革命?

——对 , 我自己研究工业革命 , 有一个初步结论 , 就是一个成功的工业革命 , 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 一个是比较强势的政府 , 西方国家的崛起 , 都是持剑经商 , 政府掌控暴力推动商业发展 , 当然今天这个不再适用 , 但是政府推动工业化还是需要具备国家能力;第二点就是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 , 社会每个细胞都动员起来;另外市场规模一定要大 , 而且是国际化的市场 , 不光是国内的市场 。 ”

近日 , 东方卫视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每周一晚21:30持续热播 。 每期节目中 ,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将结合自身经历 , 从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切入 , 讲述中国崛起的逻辑 , 建构中国话语 。

在4月15日的第十四期节目中 , 张维为教授解读中国四十年内“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过程 , 阐述中国工业化背后的原因 。

观察者网整理节目互动问答部分 , 以飨读者 。


为什么清廷、民国推动工业化都不行?它们缺少这三点

为什么清廷、民国推动工业化都不行?它们缺少这三点// //

李志晖(节目嘉宾 , 新华社编辑):我觉得张老师讲的中国的科技发展 , 遭遇西方封堵是不可避免的 。 我听说最近美国有个议员 , 他提出一个法案禁止进口中国制造的列车设备 。 他的理由是 , 中国可能拿列车系统来对美国进行间谍活动 , 这个在我们听起来是很不理解的 , 想象力太丰富了 。

以八十年代的美国为例 , 它没有生产过自己的列车设备 , 都是从日本的川崎重工、加拿大的庞巴迪、法国的阿尔斯通进口 , 但那时候它没有提出任何问题 。 所以目前对中国技术设备的封堵 , 其实就是暴露了一种担忧 。 在中国科技崛起面前 , 西方的信心在逐渐地丧失 。 中国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 继续发展科技 。

例如 , 欧盟正在考虑使用中国的5G技术 , 而美国则在对德国使用华为技术提出警告 , 说德国一旦使用华为 , 则美方将停止、或者减少情报共享 。 德国的情报是很依赖于美国的 , 但在这一威胁面前 , 它还是要坚持使用中国技术 , 因为它不可或缺 。 所以我觉得在事实面前 , 我们就要坚定信心 , 走好自己的路 。

叶青林(节目嘉宾 ,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我想补充一个故事 , 特别感慨的故事 。 我最近在采访很多在大陆创业就业的台湾年轻人 , 前一段时间在重庆 , 遇到一个从高雄来的年轻人 , 做设计师 , 才刚刚来两三年 。 他特意要带我去坐重庆的轻轨 , 跟我说 , 他每个星期一定来坐一次重庆的轻轨 , 跟仪式感一样 。 这个星期来 , 那个楼变高了 , 下个月来 , 这里变出一座楼了 。 这个城市是活的 , 充满生机勃勃的活力 , 而他在高雄二十年没有任何的变化 , 这就是他来大陆的原因 。

我前两天又在上海采访了另外一个台湾青年 , 他更特别 , 他是十四五岁就来上海 , 跟着父亲来上海建纺织厂 。 那个时候的纺织厂 , 连机器都得从台湾运过来 。 我们在十六铺的码头 , 看着外滩、陆家嘴这些高楼 , 他是特别兴奋 , 特别骄傲地说这个城市的成长 , 他看到了 , 他见证了 , 他参与了 。 然后最感慨的是 , 他给我看他们在台南的老家 , 一张图拿出来 , 我说这个楼 , 现在在台南依然是最先进的呀 , 他说这是37年前盖的 。

这是台湾年轻人 , 一个来了三十几年 , 一个刚刚来 , 他们经历这个过程的兴奋点 , 我觉得特别值得跟大家分享 。

马泽晨(节目嘉宾 , 春秋研究院研究员):张教授 , 我们这个节目从1月份到现在 , 播了这么十几期 , 我最近留意了一些年轻人常上的论坛 , 比如说豆瓣 , 论坛上也产生了一些对《这就是中国》这个节目的议论 。 有人就说 , 就好比班里的一个差生 , 从三十分提到六十分很容易 , 从六十分到九十分恐怕就没那么容易 。 他们就说张教授对于中国崛起的一些论述 , 中国的发展 , 实际上就是从低起点起步 , 并不值得太多的夸耀 , 您怎么对这种观点进行回应?

张维为:实际上我刚才讲了“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 , 就是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补课 , 在第三次中从追赶到领先地位 。 而第四次工业革命中 , 中国也处于第一阵营 , 坦率地说欧洲都没法与我们竞争 。 这已经不是刚才讲的三十分到六十分 。

主持人:我们已经到九十分了 。

张维为:对 , 真是这么回事 。 华为崛起是一个标志 , 实际上中国还有很多其他公司 , 非常低调 , 做得非常出色、非常优秀 。 在企业界、产业界、科技界 , 国防工业 , 都有这么一大批人 , 做得非常好 , 世界一流的水准 。

李志晖(节目嘉宾):我觉得我们应该有这个底气 , 最大的底气就是来源于14亿人民 。 我认为科技的发展 , 国家的进步 , 不光是科学家、工程师的事 , 它来源于每个人的参与 。 现在我们很多新的技术 , 很多新的设备 , 只有在用的过程中 , 由消费者遇到现实问题 , 再去升级、完善 , 最终我们进入世界市场竞争 , 参与这个领域的规则制定 。 我们现在有4亿中等收入阶层 , 一共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我相信这是我们发展的最大底气所在 。

观众1:张老师您好 , 我想请问 , 其实中国以前也经历过很多工业化的尝试 。 比如近代中国进行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 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 , 进行了很多工业化尝试 。 为什么这些尝试都没有能够成功地引爆工业革命?

张维为:对 , 我自己研究工业革命 , 有一个初步结论 , 就是一个成功的工业革命 , 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 一个是比较强势的政府 , 西方国家的崛起 , 都是持剑经商 , 政府掌控暴力推动商业发展 , 当然今天这个不再适用 , 但是政府推动工业化还是需要具备国家能力;第二点就是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 , 社会每个细胞都动员起来;另外市场规模一定要大 , 而且是国际化的市场 , 不光是国内的市场 。

用这三条标准来看 , “洋务运动”过程中的政府非常弱 。 当时清廷刚刚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 , 割地赔款 , 政府缺乏能力 。 整个社会中的多数人也根本不了解什么是“洋务运动” , 只有政府里边的小部分人主张 。 此外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还有矛盾 , 市场就更加狭小 , 国际市场几乎没有 。


为什么清廷、民国推动工业化都不行?它们缺少这三点

为什么清廷、民国推动工业化都不行?它们缺少这三点// //

民国时期也是一个道理 。 民国尝试了美国的政治制度 , 导致国家四分五裂 , 变成军阀混战 。 民国政府是分裂的 , 社会是分裂的 , 市场是分裂的 , 所以形成不了真正的工业革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三十年 , 那个时候的探索还没有完成 , 还没有找到一条工业革命成功之路 , 但是这个探索是有价值的 。 政治体制的建立 , 独立的国防体系的发展 , 特别是抗美援朝 , 我觉得这一仗是定乾坤的 , 为后面六十余年的和平奠定了基础;比较完整的、初步的工业体系 , 也在那时建立起来;土地改革建立起我国的土地制度 , 中国今天中国能够建高速公路 , 建这么多的4G基站 , 还有5G基站 , 与我们的土地制度密切相关;妇女解放 , 使得中国妇女投入到劳动生产之中 。

但是 , 当时也有一定的问题 。 其一就是对市场很疑虑 , 国内市场相当之小 , 同时缺乏全球化的机会;其二从政府角度来谈 , 当时可能过多地强调阶级斗争 , 对经济发展重视程度总是有点不够;其三在社会层面上 , 社会不够成熟 , 活力程度不够 。 我们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 , 现在回想真是蛮有感触的 。 比方说大跃进 , 要生产五百万吨钢 , 这个就是没有尊重经济规律 。 而如今 , 中国的钢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

观众2:张教授您好 , 我的问题是 , 印度、东南亚 , 或者巴西这些新兴国家 ,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 其实在人均GDP、经济形势等多方面指标上优于我们 , 而最后它们到现在都没有取得像我们如今的成就 , 这是为什么呢?

张维为:对 。 因为时间比较有限 , 我就以印度为例来谈这个问题 。 首先我们要肯定印度的进步 , 很多人都觉得印度在迅速崛起 , 但是如果用中国标准来看 , 确实还差得很远 。 所以我自己不太用“印度崛起”这个词 。

至今 , 印度还有好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 , 某种意义上就是前三十年中国所做的事情 。

第一个是土地改革 , 发展中国家有特点 , 农民占据人口大多数 , 没有经过土地改革 , 土地都在大地主手中 , 农民富裕不起来 。 观察印度的国会 , 南亚国家的议会 , 几乎都存在这个情况 , 就是大地主掌管国会 , 土地改革无法通过法律方式来推进 。 印度有过非常有限的土地改革 , 把一些无人无主的土地 , 分给一些农户 , 但规模非常之小 。

此外 , 印度没有经过真正的妇女解放 , 在印度 , 乃至于很多其他国家 , 就会发觉妇女地位太低 , 跟中国没法比 , 印度全是男性在从事工作 , 妇女解放跟中国比相差太远 。

还有一点就是种姓制度 , 实际上印度在宪法中废除了种姓制度 , 但是由于它是宗教的一部分 , 很难进行改革 , 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 。 1984年 , 我第一次去印度 , 当时邀请我们的是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 是一个比较亲中国的政党 。 他们那个党的领导人跟我们说 , 他们共产党开会 , 低种姓就坐在地上 , 有椅子也不坐 。 种姓制是一个社会问题 , 是过去几代人的问题积累下来造成的 。 这些问题如果你不解决的话 , 怎么可能变成一个现代国家 。

观众3:张老师您好 , 我想请问美国持续加大对中国发展的打击 ,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黄金发展期已经结束?谢谢!

张维为:不会的 。 当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量超过美国 , 基本上这就是英文语境中的tipping point , 转折点 , 就已经过去了 。 今天中国制造业是美国、德国、日本之和还要多一点 , 这就意味着根本没有办法阻碍中国崛起 , 不可能的 。

现在来看 ,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第一方阵” , 坦率讲就是美国和中国 , 你有你的优势 , 我有我的优势 。 而且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 我们会在大数据上占据绝对优势 , 因为我们的人口是他四倍多 。 所以在大数据时代 , 数据相当于能源革命中的石油 , 缺乏数据的行为体想要参与竞争是非常难的 。

另外就是制度优势 。 很明显的 , 中国的规划能力、战略定力、改革能力、整合能力 , 这些能力美国都比我们要弱一些 。 所以我觉得 , 我也到处在讲这个观点 , 就是中美某种程度的交锋 , 是避免不了的 。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 , 它知道确实是没有办法阻碍你 , 最后就是If I can't beat you , I join you , 如果打败不了你 , 就加入你 。 可能是这样的大趋势 。

李志晖(节目嘉宾):我觉得张老师其实讲了一种综合创新的能力 。 但是坦率地说 , 在科技创新方面 , 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克服 , 还有很多不足 , 比方说基础科学领域 , 我们还需要加大投入 。 但是在综合创新实力 , 和综合创新潜力上来讲 , 不光是科技创新 , 还有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甚至文化创新 , 我认为中国确实是在“第一方阵” 。

主持人:而且战略机遇期并不是就等在那里 , 等着它天上掉下来 。 战略机遇期也可以由自己去创造 , 由自己去寻找 。 所以我觉得要有定力 。

观众4:目前我国已经在很多领域的世界舞台上逐步地崭露头角 。 同时外媒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很多评价和观点 。 所以我想请问张教授 , 您认为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如今良性发展的中国经济?

张维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哲学基础 , 即实践理性 。 我们不相信任何教条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所以我们任何的新措施 , 都是要先试验一下 。 回过头来看这四十年 , 全球化是西方推动的 , 包括政治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两部分 。 但中国当时做的决策是参与经济全球化 , 拒绝政治全球化 。 就这一个决定 , 现在看来对中国意义深远 。 哪怕是对于经济全球化 , 中国对于资本市场放开的态度 , 也是相当慎重的 , 也注重趋利避害 , 这是一个例子 。

另外一点就是我们的开放政策 , 开放的大方向是极其重要的 。 邓小平老说我们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我封闭 。 中国人很聪明 , 一开放中国人就会发觉别人这个地方做得比我好 , 中国人就愿意去学习 , 而且学习之后 , 还想办法把它超越 。

观众5:张教授好 , 我是泰国的留学生 。 有些高科技来自于其他国家 , 那您认为中国是怎么把这些高科技应用好、发展好?


为什么清廷、民国推动工业化都不行?它们缺少这三点

为什么清廷、民国推动工业化都不行?它们缺少这三点// //

张维为:机会 , 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 中国当时做好了准备 。 我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 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 , 瑞士有一家企业 , 叫做迅达电梯 , 它是最早到中国 , 到上海来投资的 。

当时我正在读博士 , 顺便在上海的迅达公司做了一个调研 。 它与中方签了合同 , 转让技术 。 中方花很多的钱买技术 , 但是要掌握技术并不容易 。 当时光是图纸、文件 , 把四个房间堆得满满的 , 全部是德文 。 所以就要有这样的人才 , 把这些东西翻译出来;要人才把它全部弄懂 , 然后消化 , 从学习人家的技术 , 到后来自己能够生产 , 最终超越 。 这个是很不容易的 。 我们今天讲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的关系 , 很多人才都是那个时候培养的 。

实际上国际舞台就是这样 , 互相学习、借鉴、提高 。 我自己接触下来 , 很多西方公司愿意把技术给中国 , 但是它们的政府觉得给中国就麻烦了 , 这是从政治角度来考虑问题 。 实际上 , 按照新自由主义的理论 , 政府就不应当干预市场 , 如果市场的行为主体很自信这个技术 , 但是放在那儿不转让 , 最终是要过时的 。 到中国来 , 卖个好价钱 , 产生很好的效益 , 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