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舜为何私自谈恋爱?孔子为何是圣之时者?孟子:儒家不是偏执狂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 , 儒家学者是一群固执不懂灵活变化的老夫子 , 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孟子也是一个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固执的人 。 因为无论何时何地 , 孟子总是坚持仁政和王道理想 , 坚持人性善 , 坚持人皆可以为尧舜 。 无论在哪个国家 , 他总是不厌其烦其宣扬仁政和王道 。 在和齐宣王的交锋中 , 无论齐宣王说自己贪财好勇还是好色 , 孟子总能把话题绕到仁政上去 , 这简直不要太固执 。 其实这误解了儒家思想 , 误解了孟子 。


大舜为何私自谈恋爱?孔子为何是圣之时者?孟子:儒家不是偏执狂

大舜为何私自谈恋爱?孔子为何是圣之时者?孟子:儒家不是偏执狂// //

儒家是一个理性务实的学派 , 强调通达权变 , 在社会公义面前 , 人应该坚守原则和底线 , 但在特殊的情况下 , 儒家倡导在适当的范围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做出适当的改变 。 孔子就善意地提醒人们 , “毋意、毋必 , 毋固、毋我” , 不主观臆断 , 不绝对看事情 , 不墨守成规 , 不自以为是 。 如果为人处事做到这几点 , 就学会了客观、全面、变化地看待事情、处理事情 , 坚守原则而不固守陈规懂得权变 , 生活自然能左右逢源悠然自得 。 在《论语》中 , 孔子说: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 子曰:‘不降其志 , 不辱其身 , 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 , 言中伦 , 行中虑 , 其斯而已矣 。 ’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 , 身中清 , 废中权 。 我则异于是 , 无可无不可 。 ’”

“被遗落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 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意志 , 不屈辱自己的身份 , 这是伯夷叔齐吧 。 ’说柳下惠、少连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 , 屈辱自己的身份 , 但说话合乎伦理 , 行为合乎人心 。 ’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 , 说话很随便 , 能洁身自爱 , 离开官位合乎权宜 。 ’‘我却同这些人不同 , 可以这样做 , 也可以那样做 。 ’”

孔子说好多隐士、逸民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 身上有明显的标签 , 他们都是死守一种原则的人 , 而自己却不同 , 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可以这样做 , 也可以那样做 。 所以 , 孔子是一个圆通而不圆滑 , 坚守底线但不固执己见的人 。 孟子最崇拜孔子的“时中”的精神 , 所谓“时中” ,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与时俱进、识时务者为俊杰 , 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 , 在“中”即原则的基础上 , 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


大舜为何私自谈恋爱?孔子为何是圣之时者?孟子:儒家不是偏执狂

大舜为何私自谈恋爱?孔子为何是圣之时者?孟子:儒家不是偏执狂// //

“可以仕则仕 , 可以止则止 , 可以久则久 , 可以速则速 , 孔子也 。 皆古圣人也 , 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 , 则学孔子也 。 ”

原来 , 孔子可以出仕就出仕 , 可以退隐就退隐 , 能长久干就长久干 , 能迅速果断就迅速果断 。 孟子很崇拜孔子的这种灵活通达权变的做法 , 最大愿望就是学习孔子 。

舜为什么擅自谈恋爱?

孟子既主张“执中” , 又主张“行权” , 人既要坚守原则 , 又不能固执己见在一棵树上吊死 。 舜是孟子尊崇的圣人 , 但总有人拿舜的过去说事 , 因为在他们看来 , 舜也不是那么洁白无瑕 , 因为他没有报告父母 , 就把尧帝的两个女儿娶回了家 。 儒家强调孝顺 , 这也就意味着一切事情必须向父母汇报 , 特别是婚姻大事上 , 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否则就是不守礼数 。 这一次 , 万章拿孟子崇拜的圣人开刀——舜一直是大孝的典范 , 但舜没有禀告父母 , 就暗自结下婚约 , 自作主张地结了婚 , 这就是不孝 。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 ’信斯言也 , 宜莫如舜 。 舜之不告而娶 , 何也?”

孟子曰:“告则不得娶 。 男女居室 , 人之大伦也 。 如告 , 则废人之大伦 , 以怼父母 , 是以不告也 。 ”

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 , 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 , 何也?”

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 ”

万章问:“《诗经》上说:‘娶妻应该怎么办?必须禀告父母 。 ’如果这话是真的 , 舜应该最遵守这句话 。 可是舜没有报告父母就娶妻了 , 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禀告了就娶不成了 。 男女结婚 , 是人生的重大伦常 。 如果禀告了 , 就要废弃这个伦常 , 从而就会怨恨父母 , 所以大舜没有报告父母 。 ”

万章说:“舜不禀告父母而娶妻 , 我懂了;帝尧嫁女儿给舜而不通报舜的父母 , 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帝尧也知道如果告诉了舜的父母就不能把女儿嫁给舜了 。 ”


大舜为何私自谈恋爱?孔子为何是圣之时者?孟子:儒家不是偏执狂

大舜为何私自谈恋爱?孔子为何是圣之时者?孟子:儒家不是偏执狂// //

万章指责舜不孝 , 尧不懂礼数 , 而孟子恰恰认为 , 舜和尧都是通达权变的人 , 因为舜家庭很特殊 , 父母和弟弟一心想搞死舜 , 怎么可能还让他娶老婆呢?尧也知道 , 要是和舜的瞎眼狠心的父母商量这门婚事的话 , 那婚事最后肯定黄掉 。 所以 , 舜结婚没有报告父母 , 恰恰是大孝 , 因为不结婚就没法生孩子 , 不生孩子才是大不孝 , 因为儒家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而尧帝也不是个死守原则的人 , 要是他死守原则的话 , 舜可能打一辈子光棍 , 自己的两个女儿可能就成了“剩女”啦 。

所以 , 孟子认为 , 做事一定要分清楚轻重缓急 ,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这才是明智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 , 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 , 急亲贤之为务 。 尧、舜之知而不遍物 , 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 , 急亲贤也 。 不能三年之丧 , 而緦、小功之察;放饭流歠 , 而问无齿决 , 是之谓不知务 。 ”

孟子说:“智者没有不盖知道的 , 但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什么不亲爱的 , 但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 。 尧、舜的智慧不能遍知所有的事物 , 是因为他急于去做眼前的大事;尧、舜的仁德不能遍爱所有的人 , 是因为他急于去爱亲人和贤者 。 如果不能够施行三年的丧礼 , 却讲求缌麻三月、小功五月的丧礼;在尊长面前进餐 , 大口吃饭 , 大口喝汤 , 却讲求不用牙齿咬断干肉 , 这就叫不识大体 。 ”

在孟子看来 , 杨朱主张为我 , 我就是一切;墨子主张兼爱 , 世界就是一切 , 这就是太偏执而不识大体 。 尧、舜、孔子“执中行权” , 懂得通达权变 , 就是识大体的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