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猛人,王守仁,彪悍的人生

王守仁(1472——1529) , 字伯安 , 号阳明 。 明朝著名的思想家 , 文学家 , 哲学家 , 军事家 。 心学之集大成者 。


明朝第一猛人,王守仁,彪悍的人生

明朝第一猛人 , 王守仁 , 彪悍的人生// //

1472年 , 王守仁出生于浙江余姚县 , 生母去世 , 父亲有一小妾即升为正室 , 也就是王守仁的继母 。 对待王守仁甚是苛薄 。 王守仁将一鸟藏于继母室中 , 又私下串通巫婆 。 继母回屋见一野鸟四处乱撞 , 慌忙将其赶出 。 惊吓之余王守仁“适时”出现并献计:“何不召巫者寻之”?巫婆来了之后假装王守仁逝去的生母附体 , 将继母一顿教训 , 继母似小鸡啄米磕头无数 , 千恳万求 , 认罪忏悔 , 从此再不敢难为王守仁 。 当时的王阳明只有十三岁 , 少年的心性之活跃可见一斑 。

王守仁的父亲王华也不简单 , 是1481年的状元郎 , 王华对王守仁的期望自然也非常高 , 老子是状元了 , 你小子不能比我差太多吧?但让王华头疼的是 , 这小子在课堂上根本不老实 , 还喜欢课外时间舞刀弄棒的 。 十五岁时欲上书皇帝讨兵出关征讨鞑靼 , 被老爹打了一顿 , 后收回想法 , 老实了一段时间 , 又想改做圣贤 , 又被老爹打了一顿 。 但此时的王守仁却没有改变方向 , 并且 , 这将是这位猛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

王守仁十七岁时 , 王华为他定了一门亲事 , 想让他成家之后安分一点 , 规矩一点 。 可大婚当天他却离奇失踪了 , 老丈人派人在郊区的一个道观里找到他时 , 他还一脸懵圈——原来这位牛人闲逛到道观 , 学道士打坐学了一天 , 他把结婚这事给忘了 。


明朝第一猛人,王守仁,彪悍的人生

明朝第一猛人 , 王守仁 , 彪悍的人生// //

成完亲的王守仁携妻回乡 。 此时的他早已不把功名利禄放在心上 , 一心追求照亮世界开阔心灵的万能钥匙 。 他坚信这把钥匙是存在的 , 并且我们还能掌握并使用它 。 可它到底在哪里呢?我怎么才能找到它呢?那我先从圣人的书中找答案吧 。 王华发现这儿子最近老实了许多 , 总算舒了一口气 , 刚想找王守仁谈谈心 , 规划一下以后的前程 , 却看见王守仁盯着一颗竹子发呆 。 王华得到的回答是正在参悟圣人之道 。 王华肺都快气炸了 , 这儿子管不了了 。 王守仁参了几天——病倒了 , 真理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 为了安抚老爹 , 王守仁听从家里的安排参加科考 , 几次都不中 。 王华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 王守仁却满不在乎的说:“为了这种无关紧要的事而烦心不已 , 值得吗?我认为兵法韬略也是大道 。 ”

各位看官 , 我们这位猛人真不是随口说说 。 从1498年开始真的开始练习骑射武艺和苦读兵书 。 文化武装头脑 , 练武就强身健体 。 一身能耐的王守仁将迎来自己的磨难和开挂似的人生 。


明朝第一猛人,王守仁,彪悍的人生

明朝第一猛人 , 王守仁 , 彪悍的人生// //

1499年 , 王守仁取得会试第二名 。 被分配到工部 。 1501年调到刑部 。 期间王守仁并未放弃“格物致知”的理论追求圣贤之路 。 当时因为上书骂了权倾朝野的太监刘瑾 。 被贬职为龙场驿丞 。 中途刘瑾派人暗杀王守仁 , 被他提早识破 , 制造了投江死亡的假象 , 还像模像样的写了一封遗书 。 王守仁见了自己的老友和父亲后 , 转了一圈回到龙场驿丞 , 这地方名字虽然霸气 , 但却是鸟不拉粪 , 民风也不开化 。 在这个极端的环境里 。 痛苦 , 压抑 , 烦躁 。 回忆自己的过往 。 1508年 , 王守仁 , 终于渐渐悟出了“格物致知”的道理 。 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那把钥匙 。

1519年 , 宁王朱宸濠叛乱 。 时任南赣巡抚的王守仁使用反间计使宁王的两个谋士再不受信任 , 并在缺兵少卒的物理条件下假意大张旗鼓的准备进攻宁王 。 利用时间集结兵将 。 宁王发现上当已经是十几天之后了 。 醒悟过来的朱宸濠举兵六万亲征攻陷九江 , 此时算准宁王老窝南昌空虚的王守仁马上举兵攻下南昌 , 宁王无奈 撤兵至潘阳湖西边的黄家渡准备决战 。 明军以火攻叛军 , 宁王大败 , 王守仁生擒宸濠与其世子 。 整个事件朝廷基本上一点忙都没帮上 , 完全靠王守仁依靠自己的谋略和心学成果与敌人周旋 。 等胜利在手的时候 , 皇帝还在亲征平叛来的路上 。


明朝第一猛人,王守仁,彪悍的人生

明朝第一猛人 , 王守仁 , 彪悍的人生// //

公元1522年 , 王守仁在绍兴创建了阳明书院 , 开课讲学 。 “王学”得以传播 , 这是我国乃至世界哲学史的一大幸事 。 1529年 , 王守仁寿终正寝 。 临终前 , 他的弟子问他还有何遗言 , 他回答道:“此心光明 , 亦复何言!”


明朝第一猛人,王守仁,彪悍的人生

明朝第一猛人 , 王守仁 , 彪悍的人生// //

题外话:陶文浚 , 因受王学思想影响 , 认为“行是知之使 , 知是行之成” , 后改名为陶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