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烽火通信有多发达一昼夜可传数千里,下雨刮风也不怕

众所周知 , 汉朝的军事实力极为强大 , 而在强大的军事能力背后 , 其实是有一套发达的通信系统作为支撑 。 一般说来 , 汉军通信一般是烽火通信和邮驿通信并用 , 不过很多人对如何使用烽火进行信息传递不甚了解 , 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聊聊汉朝先进的烽火通信 。


汉代烽火通信有多发达一昼夜可传数千里,下雨刮风也不怕

汉代烽火通信有多发达一昼夜可传数千里 , 下雨刮风也不怕// //

汉长城遗址

两汉时期的烽火通信设施到底有多发达 , 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就可见一斑 。 在新疆、甘陇、内蒙地区的汉代长城故址一带 , 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众多烽燧和亭障遗址 , 这些设施在汉朝北境分布长达两万余里 , 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北境城防 。 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说:“在汉代沿长城全线西至罗布泊沙漠 , 直达克鲁库特格山麓 , 皆列置堡垒烽燧 , 即汉书上所谓亭障 。 ”

所谓“烽”“燧” , 则是点燃易燃物发出亮光的通信标志 。 汉朝时 , 规定边境五里设一燧(烽) , 十里一燉 , 三十里一堡垒 , 一百里一城寨 , 烽燧是汉军众多军事设施中最基层的单位 。 一般来说 , 烽燧所在地往往是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便于瞭望的险要之地 。


汉代烽火通信有多发达一昼夜可传数千里,下雨刮风也不怕

汉代烽火通信有多发达一昼夜可传数千里 , 下雨刮风也不怕// //

汉军士兵戍边场景复原

汉朝对于军士利用烽火来通报敌情有着严格规定 。 “烽”是指在五丈多高的土台上置一烽竿 , 端头缠绕着易燃的纺织品 , 通体为醒目的白色 。 烽竿在平日放下 , 一旦遇有敌情则立即举起点燃 , 这就是所谓的“烽” 。 通常情况下 , 汉军还会在烽火台旁堆放有积薪或狼烟 。 以现存汉简所载 , 当时烽火信号的级别以敌军人数划分 , 一人或数人犯塞则焚一捆薪 , 举起两个烽火;如果是十人以上的敌军进犯 , 除举火燃放外 , 守台兵卒还须将“烽”高高扬起 , 让五里外的“烽台”看见;假如是数百名敌人来犯 , 除焚薪外 , 还要举三烽 。


汉代烽火通信有多发达一昼夜可传数千里,下雨刮风也不怕

汉代烽火通信有多发达一昼夜可传数千里 , 下雨刮风也不怕// //

罗布泊汉代烽火台遗址

这些预先约定的信号 , 可以令汉军迅速而准确地知道敌情 , 以便调集部队进行作战准备 。 除上述规定外 , 史料还记载了有关敌军犯境的其他规定 , 如敌人入塞、举放烽火之时 , 所有边亭负责尉吏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到位 , 以便及时将入侵人数与犯境部位呈报至上级都尉府 。 若遇风雨交加、施放烟火失败之时 , 边亭则必须及时派遣快马呈报上级 , “亟传檄告 , 人走马驰” 。 若是敌情危急或敌寇已经攻下烽火亭障 , 该亭不能按时举火示警 , 相邻亭台则必须点火 , 依次通报其余烽火台 。


汉代烽火通信有多发达一昼夜可传数千里,下雨刮风也不怕

汉代烽火通信有多发达一昼夜可传数千里 , 下雨刮风也不怕// //

西汉皇帝处理政务场景旧照

汉武帝时期 , “帝国双璧”卫青、霍去病率军抵御匈奴时 , 就曾以烽火作为进军号令 , 在高效便捷的烽火传递下 , 昼夜之间汉军就可将河西军情信号传至辽东 , 远达数千里 , 令人咂舌称奇 。 诗句“候骑至甘泉 , 烽火通长安”并非笑谈 , 甘泉在今陕北 , 离汉都长安大约300公里 , 烽火通信迅速可达 , 可见当时军事通信的效率极高 。 而边境烽火警报对于屯驻官兵来说 , 无疑是至上军令 , 汉军“军令如山”正体现于此 。 《史记·司马相如传》载 , “边郡之士 , 闻烽举燧燔 , 皆摄弓而驰 , 荷兵而走 , 流汗相属 , 唯恐居后 。 触白刃 , 冒流矢 , 义不反顾 , 计不旋踵 。 ”在敌情严重之时 , 边境将士们通常日夜不眠、披坚执锐 , 随时等候军令下达 。


汉代烽火通信有多发达一昼夜可传数千里,下雨刮风也不怕

汉代烽火通信有多发达一昼夜可传数千里 , 下雨刮风也不怕// //

今人仿建的汉代瞭望塔

当然 , 在汉军广泛运用烽火进行军事通信时 , 朝廷也在大力发展邮驿 , 毕竟邮驿对于军事通信也极为重要 , 二者常常相辅相成 。 一般来说 , 军事驿站间的通信使者只能由戍卒担任 , 而后者常常也是烽火兵卒的补充 。 当遇上阴雨大风天气 , 烽火一时间不能尽数燃起时 , 边亭就会派出飞骑或命人快步跑向其余烽台传递情报 , 汉时所留《塞上烽火品约》提到的“匈奴人入塞 , 天大风或雨 , 烽火不燃者 , 亟传檄告 , 人走马驰以疾” , 就形象地写出了这一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