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年战国烽火,始于某天少下了一刻钟的雨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两百年战国烽火 , 始于某天少下了一刻钟的雨

一部《资治通鉴》 , 始于赵、魏、韩三家分晋 。 三家之所以能愉快地存活 , 是因为他们在晋阳之战中联手灭掉了晋国最大的公卿智氏 。 智氏一度离灭赵只有一步之遥 , 而功败垂成的后果 , 就是智氏被灭族、赵魏韩三家分晋、天下从春秋进入战国 。


两百年战国烽火,始于某天少下了一刻钟的雨

两百年战国烽火 , 始于某天少下了一刻钟的雨// //

01

公元前497年 , 五十五岁的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时 , 晋国的第一权臣、中军将正卿赵鞅杀掉了自己的族子、邯郸大夫赵午 。 赵鞅的晋阳城此时建成 , 赵午却毁诺拒绝归还当初赵鞅寄居在邯郸的五百家人口 , 赵鞅遂杀赵午以立威 。

此时晋文公称霸的强盛期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 , 晋国国君早已是摆设 , 实权被六家公卿所操持:赵、智、韩、魏、范和中行(háng) 。 赵氏在六卿之中实力最强 , 而赵午是中行氏家主中行寅的外甥 , 于是想除掉赵氏而代之的中行氏联合范氏 , 一齐进攻赵氏并将其围困在晋阳 , 今天的山西省会太原 。

眼看就要得手 , 智氏之主智跞却联合韩氏、魏氏以国君晋定公的名义援救赵氏 。 师出无名再加寡不敌众 , 范氏和中行氏兵败外逃 , 封邑土地被四家瓜分得干干净净 , 从此晋国六卿只剩下四卿 。


两百年战国烽火,始于某天少下了一刻钟的雨

两百年战国烽火 , 始于某天少下了一刻钟的雨// //

虽然仍然是赵鞅实力最强 , 但智氏却已隐隐有与赵氏比肩之势 。 晋国的舞台上 , 两虎相争的好戏即将上演 。 在智跞救赵于晋阳四十年后 , 智氏将攻赵于晋阳 。

02

公元前455年 , 智跞的孙子智瑶率领韩氏韩虎、魏氏魏驹 , 一起将赵鞅的儿子赵无恤困在晋阳城里 。 一旦破城 , 赵氏的一切都将为三家所瓜分 。 在瓜分范氏和中行氏的过程中 , 智氏分得的利益最多 。 围城三年前 , 智氏已经取代赵氏成为四卿之首 , 一手遮天的智瑶更自称为“伯” , 以公卿大夫的身份比拟国君诸侯 。

智伯骑射皆精、多才多艺、能言善辩、坚毅果敢 , 智氏实力压过赵氏 , 是在他接位后实现的 。 他的雄心壮志 , 是要最终将其余公卿灭除 , 使四分五裂的晋国统一在他智氏的控制下 , 然后与秦齐楚等一争天下雄长 。 他实行这个计划的第一步 , 是以晋国国君的名义 , 向韩、魏、赵三家索取土地 。

索取的具体措施经过深思熟虑:并没有将韩、魏、赵三家召集在一起公然要地 , 这样必然会招致三家联合一致的抗议 。 智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 , 先从实力最弱的韩虎入手 , 要他进献土地——献 , 增强的实际是智氏的实力;不献 , 则可以抗命为由 , 先出兵将最弱的韩氏解决掉 。


两百年战国烽火,始于某天少下了一刻钟的雨

两百年战国烽火 , 始于某天少下了一刻钟的雨// //

韩虎本不想献 , 但在家臣段规的劝说下 , 服从要求献上了一万家的城邑土地 。 段规的理由是不献则大难临头 , 不如献地以“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 。

旗开得胜的智伯跟着找上了魏驹 , 魏驹也跟韩虎一样不想献 , 也是在家臣任章的劝说下最后献上万家城邑 。 任章的理由跟段规类似:与其直接成为智氏的打击对象 , 不如先献上土地以伺机待变 。

韩魏就这样看着智氏把火最后烧向三家里实力最强的赵氏 , 而赵无恤的回复是:不献 。

跟韩魏不同 , 赵氏是智氏最主要的对手 。 赵无恤权衡利弊:若像韩魏一样任其予取予求 , 被智氏蚕食殆尽的威胁大于抗命不给的威胁 。

于是智氏找到了兴兵的理由 , 他率韩、魏联军将赵无恤困在晋阳城里 , 久攻不克之下 , 掘开汾水往地势更低的晋阳城里灌 。 晋阳城外水离城头只有六尺 , 城内锅灶沉水、青蛙孳生 , 所有的水井都被污染、粮草开始腐烂发霉、传染病在潮湿的环境下开始蔓延 。

晋阳城如一叶孤舟飘在水中 , 城里已经到了活人吃马、马以死尸为食的地步 , 全城命悬一线 。 只要再多下一刻钟的大雨 , 晋阳城不用进攻就会自己崩溃 , 智伯此时已觉胜券在握 。

03

智伯才具过人 , 而才具过人又往往伴随着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 段规给他下的定语正是“好利而愎” 。 他和韩虎、魏驹一起视察前线 , 望见晋阳城被水泡得苦不堪言 , 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我现在才知道了 , 水淹可以令人亡国 。 (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 )”

话音入耳 , 魏驹不动声色地用手肘碰了一下韩虎 , 韩虎也踩了一下魏驹的脚背 。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 魏驹清楚汾水可以灌自己的安邑 , 而韩虎明白绛水可以灌自己的平阳 。

智伯不在意 , 有人在意 。 智伯的家臣絺疵(chī cī)对智伯说:韩、魏一定会反叛 。 智伯问 , 理由?

絺疵回答:以人之常情而论 , 赵氏一亡紧接着就轮到韩、魏 。 现在即将破城瓜分赵氏 , 而韩虎和魏驹不喜反忧 , 不是要反叛又是什么?

智伯把这些话拿去质问韩虎魏驹 , 一来要解除自己心中的疑虑 , 二来也是敲山震虎警醒两人:不要跟我玩花样 。 两人极力辩驳 , 说这都是赵氏的计谋 , 离间我们关系而使攻城势头减弱——再说我们不是傻子 , 放着眼前马上瓜分的利益不取 , 反而去做给自己惹火上身的蠢事?


两百年战国烽火,始于某天少下了一刻钟的雨

两百年战国烽火 , 始于某天少下了一刻钟的雨// //

智伯觉得有道理 , 而絺疵不以为然 。 他问智伯 , 为什么要把我的话告诉他们?智伯问你怎么知道?絺疵说他们看我的时候样子很恭敬 , 但脚步却很快 。

智伯想来想去 , 觉得确实找不到韩、魏要背叛自己的理由 , 于是也就没有作出应变措施 。 絺疵看智伯依然故我 , 于是讨了个出使齐国的差事离开了 。

絺疵走后的一天晚上 , 智伯在中军帐中忽然接到军队被水淹的急报 。 才传令救水 , 又接到了韩魏从左右、赵无恤从中同时攻来的噩耗 。 来不及逃离的智伯 , 被突至而来的赵无恤杀死 。 围城两年的晋阳之战 , 最终以赵无恤与韩魏联军偷袭决堤反淹智氏军队、反杀智伯而收场 。

智伯被杀之前 , 赵无恤的使者张孟谈秘密出城策反韩虎和魏驹时 , 只用了一个理由就让韩魏立时倒戈相向:

唇亡则齿寒 。 我们赵氏灭亡 , 接下来就是你们韩氏魏氏 。 (赵亡 , 则韩魏为之次矣 。 )

04

司马温公对智伯的评价是:“智伯之亡也 , 才胜德也 。 ”意思是说智伯为人不仁 , 聪察强毅的能力超过了正直忠厚的节操 , 所以覆灭了 。 这一评价 , 无疑站在典型的儒家士大夫立场上 。

若从政治成败的角度而言 , 智伯之败不是因为能力强于道德 , 而恰恰是能力不足所致——能力不足的最大体现 , 就是低估他人、高估自己 。

智伯低估了晋阳作为赵氏两代苦心经营根据地的坚固程度 , 低估了赵氏在被困两年后的反击能力 , 也低估了韩氏魏氏隐忍图存的求生欲 。

智伯高估了自己的攻坚能力 , 两年都迟迟不能拿下晋阳 , 最终导致久而生变;高估了自己的容错能力 , 有提醒警告时不以为意 , 一旦祸起萧墙则毫无抵御;高估了自己判断大局的能力 , 致使从絺疵到赵无恤、从韩虎魏驹到张孟谈所有人都能看到的“赵亡则韩魏从之”局势 , 只有自己一个人看不到 , 而看不到就是死 。


两百年战国烽火,始于某天少下了一刻钟的雨

两百年战国烽火 , 始于某天少下了一刻钟的雨// //

政治家的道德跟普通人不同 , 政治家的仁义就是有成无败 。 赵无恤最终能胜 , 是因为他的坚忍 , 不是因为他的仁义水准高于智伯——跟政治家讲仁义?被困晋阳三年前的公元前458年 , 赵无恤请姐夫代王赴宴言欢 , 毫无防备的代王被赵无恤刺杀 , 跟着代国的土地就全被赵兵划进了赵氏的控制范围 。 赵无恤的姐姐遇上了这样杀其人而并其地的亲弟弟 , 只能向天而泣 , 再以发笄自刺而死 。

这就是政治家的道德:一切以最大限度的趋利避害为根本原则 。 从这一原则出发 , 必要的事一定要做 , 不必要的事一定不做 。 于赵无恤而言 , 选择不向智伯妥协死守不降是必要的;于智伯而言 , 尚未大功告成就口出惊人之言 , 是不必要的 。

智氏一脉的先祖 , 是一百五十年前为晋献公定计“假虞灭虢”的大夫荀息 。 荀息的后代疏忽了先祖造就的后果 , 后代的敌人却没有忘记 。 一次疏忽大意的代价 , 是智氏二百余口从此灭族 。

05

只是智赵也好、韩魏也罢 , 这些利益集团没有谁是善男信女 , 利益是唯一的指向 。 相互之间的信任 , 只可能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

智伯可能没有想过:从韩魏的角度而言反正都是分地 , 那分赵氏就不如分智氏的 。 反正两强相争最符合韩魏的根本利益 , 也是韩魏看准时机便绝不犹豫反戈一击的根本原因 。 最终智氏败亡、赵氏虽胜亦损 , 晋阳之战最大的获益者 , 成了渔翁得利的魏氏 。

四卿变成三卿 , 此消彼长之下 , 韩魏赵的实力大致接近 , 再没有谁拥有吞并其他两家的绝对实力 。 只是大敌既去 , 三家之间的利益之争就接踵而来 。 韩赵本是从赵氏孤儿起就延续一百多年的盟友世交 , 但因为赵氏多分了智氏十座城 , 韩魏就联合齐楚要图谋赵氏 。 可见既没有永远的朋友 , 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 只有永远的利益 。


两百年战国烽火,始于某天少下了一刻钟的雨

两百年战国烽火 , 始于某天少下了一刻钟的雨// //

晋阳之战结束半个世纪后的公元前403年 , 赵无恤的侄曾孙赵籍、韩虎的孙子韩虔和魏驹的孙子魏斯被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 , 战国七雄的大格局就此形成 。 又过了三十年 , 晋国的土地被最终瓜分完毕 , 韩赵魏三家分晋完成 。

清代马骕在《左传事纬》中指出:“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 , 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 , 读《春秋》之终 , 而知战国之始也 。 ”公元前453年 , 智伯的一念之差不仅改变了一己一族的成败存亡 , 也最终决定了春秋战国之际的天下形势 。 可能只需要某天多下一刻钟的雨 , 晋阳城墙就会被洪水冲溃 , 历史走向就将因这一偶然而完全不同——但终究并没有多下一刻雨 。

参考:

《资治通鉴·周纪一》 , 中华书局 。

《史记·晋世家》 , 中华书局 。

《国语·晋语》 , 中华书局 。

《战国策·赵策一》 , 上海古籍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