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

“几群野马俄狂性 , 聚火牧童赛曲声 。 日晚曲吹十八拍 , 坡前草壮三千牲 。 ”清朝临洮诗人吴镇《牧儿山》一诗 , 形象地再现了渭源南部地区水草丰美 , 牧业兴旺的生动景象 。

如今甘肃渭源县南部的藏语地名如路麻滩(牧马滩)、干乍(冬窝子)、丈乍滩(草山滩)、牧儿山(放牧山)等都与牧业生产有关 。

不仅如此 , 曾经盛行于古首阳今渭源县的一种民俗文化——骡马会 , 更证明渭河流域曾经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 。

渭源骡马会历史悠久 , 起源于汉代丝绸南路开通以后 , 至隋唐达到鼎盛 。 这是以骡马交易为主的物资文化交流的大会 , 也是祈神求雨 , 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盛会 。

骡马会前 , 乡民尤其是妇女小孩 , 缝新衣 , 筹盘缠 , 忙忙碌碌 , 欢欢喜喜 。 外地商人备齐货物 , 千里赴会 。 外地的杂技马戏皆来乘兴表演 。


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

骡马会期间 , 渭源会川镇南河滩内帐篷星罗棋布 , 货物琳琅满目 , 应有尽有 , 各种服饰、布料、手工艺品、皮毛制品、日用品、农具等价廉物美 , 人们争相选购 , 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各种小吃摊点挨挨挤挤 , 河州回民的羊杂碎、羊肉泡 , 香味扑鼻;临洮的油糕、甜醅香脆甜爽;渭源的凉面、酿皮柔韧黄亮味美 , 包子、水饺香味浓郁;茶摊上青烟袅袅 , 品茶者煮着罐罐茶 , 聊天纳凉 。 丢圈圈的(一种赌输赢的交易)、卖狗皮膏药的、变魔术的 , 相面算卦抽签的、卖字画的等 , 各逞其能 , 争夺主顾 。 戏台上 , 锣鼓喧天 , 秦腔吼唱得如火如荼 。 看戏逛会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 , 汇成了人的海洋 。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 , 戏台背后的树林里 , 拴满骡马牛羊 , 牙子(交易中的说合人)往来奔忙 , 在袖洞里讨价还价 , 撮合成交 , 一派繁忙景象 。


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

为什么说 , 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呢?我们还得从渭源骡马会的形成过程中窥斑见豹 。 历史上 , 河陇地区畜牧业的大发展是渭源骡马会形成的物质基础 。

渭源县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源头 , 位于甘肃省中部 , 历史悠久 。 县内渭河、漫坝河川台地上现存的多处仰韶文化遗址证明 , 距今五千年到三千年前 , 这里就有先民居住生息 , 创造了灿烂繁荣的古老文明 , 其中就包括骡马会这一独特的民俗历史文化景观 。

在冷兵器时代 , 马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 。 因此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战马的牧养 。

河西陇右一带 , 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 地处西部边陲 , 是中原政权经营西域的大本营 , 加之其地水草丰茂 , 冬温夏凉 , 地域辽阔 , 是良好的天然牧马场 , 远古以来畜牧业就很驰名 。 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经营这一地区 , 移民以实边 , 屯田以固边 , 牧马以强兵 。 地处陇中的渭源 , 更是一处牧马宝地 。


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

传说秦的先祖伯益 , 因帮助大禹治水的有功大受帝舜赏识 , 因而“为舜主畜 , 畜多息 , 故有土 , 赐姓嬴 。 ”因为伯益牧马工作干得出色 , 舜给了莫大的奖赏 , 给他封地 , 还赐给他赢姓 。

周孝王时 , 秦的另一祖先非子也在渭河流域牧马 。 他继承了伯益发展畜牧业的强大基因 , “好马及畜 , 善养息之 。 ”在他的息心经营下 , “马大蕃息” 。 周孝王因此“分土为附庸” , 让他在秦(今甘肃清水县秦亭附近)定居下来 。 足见帝舜及周代秦的先祖因牧马有功收到统治者重视 , 得以在秦地日益崛起 。

西汉文帝大力提倡养马 , 在西北和西部边境置三十多个牧马所 , 用官奴婢三万多人从事牧养 。

汉景帝时“始选苑马以于用 。 ”以精良的军马扩充骑兵 , 为武帝大规模出击匈奴做好了军事上的准备 。 据《汉书·地理志》载:“凉州之畜牧为天下饶 。 ”

北魏太武帝时 , 仅河西一处牧场养“马至二百余万匹 , 橐驼将半之 , 牛羊则无数 。 ”


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

隋朝时 , 政府在河西陇右一带设置牧马监 , 每年养马十万余匹 , 主要为朝廷提供军马 , 当时“陇右之人以畜牧为事 。 ”

唐朝初年 , 得突厥马二千匹 , 隋马三千匹 。 唐政府在陇右设立牧马监 , 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 唐廷设太仆寺总领马牧事宜 。 在太仆卿张万岁和王毛仲的精心操持下 , 牧马业发展空前 , 最多时达七十万六千匹 。

据史料记载 , 唐玄宗东封泰山之时 , 王毛仲调集陇右牧马几万匹 , 每种颜色的马编为一队 , 然后将各色马交错编组 , 鱼贯前进 , 蹄声似惊雷 , 鸣声如海啸;长鬃飘扬 , 若疾风卷流云;远远望去 , 似云霞落九霄 , 实为世间之奇绝胜景 。 玄宗龙颜大悦 , 备加赞赏 。

此后 , 唐廷又在朔方军西受降城(今内蒙古五原县)开设互市 , 向突厥买马 , 并以胡马与唐马杂交 , 改良马种 , 牧养在陇右渭河流域 。

安史之乱后 , 渭源陷于吐蕃 , 牧马业继续发展 。 宋、元、明、清诸朝皆以互市和监牧并举的方式补充军马 , 发展牧马业 , 促进了边境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


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

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渭源经济的繁荣则促进了骡马会的形成 。

西汉经过文景之治 , 国富兵强 , 武帝为了解除匈奴对汉王朝气的威胁 , 派卫青、霍去病大肆出击匈奴 , 将河西并入西汉版图 , 并置“河西四郡” , 派张骞出使西域 , 开通了丝绸之路 , 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 自汉代开通丝绸南路至隋唐达到鼎盛时期 。

《资治通鉴》卷216载 , 唐天宝时“自安远门(长安西城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 , 闾阎相望 , 桑麻翳野 , 天下称富遮者无如陇右 。 ”说明当时河陇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相当繁荣 。

地处陇右的渭源又是丝绸南路的必经之地 , 其物产丰饶 , 经济繁荣 , 商贾云集 , 贸易活跃 , 自然就成了通商贸易的重镇之一 。

西魏文帝设立渭源郡治之后 , 渭源商贸经济文化发展更是盛况空前 , 县境内的锹甲铺、清源镇、后河亭、庆坪(当时为武阶驿)等地 , 店铺连片 , 贸易活跃 , 过路客商都要在这里住宿交易 , 无形中促进了当地商业的繁荣 。


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古代河陇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牧马场?且看渭源骡马会// //

据记载 , 锹甲铺制作的干面馒头香酥味美 , 久藏不坏 , 好似现在的压缩饼干 , 半个馒头就可供一个壮年男子饱餐一顿 , 是西行客商理想的干粮 。 县城出产的羊毛褐子、羊毛缠子等毛皮制品 , 做工精美;安福窑的陶制品 , 工艺精致 , 色彩鲜艳 , 这些工艺品被贩运到西域或内地 , 深受民众欢迎 , 甚至有的被当作朝廷贡品 。 这里出产的骡马膘肥体壮 , 负载力强 , 有天下神骑之誉 。 客商们在这里精心选购或倒换一匹能远行万里的座骑 , 方能动身西行 , 顺利到达目的地 。 久之 , 便形成了以骡马、物资交易为主的渭源骡马会 。

世事沧桑 , 物换星移 , 当年的名商巨贾 , 商队蹄迹 , 早已化作了岁月的烟尘 , 然而骡马会却携带着丝绸古道的幽幽古风 , 在渭源大地上承传下来 。 使我们通过骡马会 , 得以窥见“几群野马俄狂性 , 坡前草壮三千牲”的牧马业繁荣的历史盛况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删)

您对此有什么高见 , 欢迎留言探讨交流哦!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汉书》《渭源县志》《渭源县地名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