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老沙河城的梵爱寺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邢台老沙河城的梵爱寺
《邢台老沙河城人文历史与风物》系列之 邢台老沙河城的梵爱寺 作者:胡顺安
邢台老沙河城的梵爱寺// //
梵爱寺 , 坊间俗称西大寺(因位于沙河县古城西北三里 , 故名) 。 史料这样描述“梵爱寺 , 县治西北 , 唐时建 , 寺巷西端 。 大雄殿西柏树上有凤凰窝 , 树下有碑记 。 ”历版县志 , 仅此而已 。 据考证 , 梵爱寺位于邢台开发区沙河城北街陈家巷西端(注:即今北街陈家巷西边北街小学处) , 坐北面南 , 是一座以砖木结构为主的“一进三”规制院落 , 始建于唐朝期间印度佛教刚刚传来兴起 , 顺时而修的佛教建筑群 。 梵爱寺主要用来传播大乘信仰和理念 , 如强调慈悲与平等 , 提倡戒杀放生 , 乃至人人均可成佛等 。 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众生平等 , 慈悲普度 , 以反对婆罗门教的野蛮种性隔离的等级制度 。 梵爱寺南北长一百余米 , 东西宽约百米 。 以逐级升高的“多层次”建筑为典型 。 主殿位于中轴线上最北端的制高点 。 两庑配房分列对称 , 顶小 , 挑檐 , 格窗且雕刻、壁画装饰及屋内装修 。 大部分采用了印度教风格 , 充满浓厚的宗教气息 , 具有高贵 , 大气 , 神秘的色彩 。 梵爱寺内外 , 柏槐密植 。 夏季绿荫翠色 , 非常宜人 。 大门位于主轴线的最南端 , 牌楼上边的黄底横匾 , 书写着黑色大字“梵爱寺” 。 门口两边蹲坐石狮 。 大门内不远处是一堵影壁墙 。 这是第一进院落 。 主要供附近村民信徒的一般性活动和歇息 。 绕过石头经幢 , 在两边参天苍柏的掩映中 , 沿着砖铺的小路 , 拾级而上 , 进入一个四合院 , 此为第二进院落 。 寺内普通僧侣和各地前来拜佛的信徒主要在此食宿和交流 。 穿越过一个高大的门洞 , 进入梵爱寺的第三进院落 。 这里的建筑材料皆属上等 , 屋内布局豪华舒适 。 系梵爱寺高管人员居住生活 , 做佛事和接待尊贵客的地方 , 也是梵爱寺整体布局和建筑的重心与核心 。 手扶栏杆 , 登上主轴线最北端一个东西长约二十米 , 宽约十几米 , 高一米有余的平台这是南北纵轴线上的制高点 。 梵爱寺的主殿---大雄殿就坐落在的这个高台上(今北街小学教学楼位置即是当年主殿的凸台) 。 大雄殿为单檐式建筑 , 高广合度 , 斗拱飞檐 , 结构严谨 。 通檐外 , 排列四根两人合围的松木摆柱 。 上覆碧瓦 , 下介朱槛 。 两相辉映 , 富丽堂皇 , 雄伟而庄严 。 门上雕刻的花卉构图大方 , 工艺精湛 , 皆出自当时名家之手 。 门楣正中高悬“大雄宝殿”金匾 。 门前摆放一个巨大的铸铁香炉 。
邢台老沙河城的梵爱寺// //
跨过朱槛 , 缓步而入 , 大厅中央 , 一尊高大的释迦牟尼佛塑像微笑着迎接你 。 站在大殿门口 , 环顾四周 , 古木挺拔 , 石碑林立 。 大殿前边的几株唐柏 , 树冠庞硕 , 绿荫成片 。 清朝道光年间的沙河县令鲁杰到此游览 , “观其霜皮溜雨 , 黛色参天 , 自是千百年物” , 赋诗《唐柏耸翠》曰“几株翠柏欲参天 , 种自前唐岂浪传?怪底古香兼古色 , 饱餐霜雪已千年 。 ” 主殿的东西 , 分别建有两庑 , 系青砖瓦房 , 南北长近二十米 , 东西宽约七八米 。 东边有东庑 , 经幢和塔 。 西边有西庑 , 内有神台分置左右 。 两庑的前边植有若干通石碑 , 包括沙河城南街籍的右参议许国秀于正德十二年撰写 , 知县方豪立的《梵爱寺重修碑记》、顺德府同知范志懋撰写的《梵爱寺立凤凰窝碑记》、《凤台柏记》等(县志有载) 。 西庑后边的西南角 , 还有一棵唐朝栽植的柏树 , 叫做“唐凤柏” 。 轶闻说这棵唐柏曾有凤凰栖息 , 从而落凤的枝杈便长得扭曲远伸 , 形似凤飞 , 奇异无比 。 这是“唐凤柏”名字的来由 。 坊间描述凤柏称 , 其树干需七人合围 , 树冠覆盖方圆十五米左右 , “冠荫半亩有余” 。 并且垒土筑台(俗称凤凰台 , 简名凤台) , 给“唐凤柏”祥绸裹身 , 奉若神明 。 千百年来 , “唐凤柏”已然成了梵爱寺的神话传奇和标志性图腾 。
邢台老沙河城的梵爱寺// //
明代的方豪在担任沙河知县期间 , 于正德十二年(1503)六月一个“暑气烁人”的夏日 , 出游城西 , 偶至梵爱寺 。 看见寺状若村 , 古柏如龙 。 坐在树下纳凉 , 非常舒服 , 以至流连忘返 。 而发现庙宇“石阶损毁 , 椽瓦敝漏” , 僧侣和神佛不能安宁 。 于是 , 大动恻隐之心 , 筹资修缮梵爱寺 。 竣工之后 , 撰写镌立《梵爱寺重修记》植于大殿西南 。 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年)夏季端午 , 顺德府同知范志懋率兵平叛 , 南至沙河 。 曾借用梵爱寺给民众传授国学等 。 事竣 , 应邀游览梵爱寺 。 看见唐凤柏“石根铜柯(树枝) , 身大七围有奇 , 高不及一由旬(古印度长度单位 , 佛学常用语 , 梵语yojana 之音译 , 巴利语同 。 由旬 , 长度单位 。 一由旬相当于一只公牛走一天的距离 , 大约七英里 , 即11.2公里)树枝散布 。 ”“数十百茎有特起如隼(sun猛禽)飞戾天 , 有舒柯远扬(树枝伸出很远) , 覆盖寺檐者半也(遮住西庑房檐一半) 。 ”把唐凤柏的形状和大小 , 描述得非常清楚 。 浙西贡生夏之章游完北关阁楼和准提庵之后 , 次日来到梵爱寺 。 看见唐凤柏树形奇异 , 在《题梵爱寺凤凰柏》中赞道“森森百尺凌苍天 , 虬龙蟠结历有年 。 鲜苔遗恨雅客来 , 手指田鸾做神仙 。 ” 在清代 , 唐凤柏被列为沙河八景之一 。 自唐宋迄今 , 历经千年风雨 。 战火纷飞 , 水灾频仍 , 梵爱寺几度毁损 , 几度重建 , 惟唐凤柏屹立不倒 。 每一次建设 , 都会使梵爱寺的格局内容更加丰富 , 而建筑特点也进一步融入中国文化元素 。 从目前可搜集的史料看来 , 梵爱寺最后一次修缮 , 应为明朝沙河县令方豪主持修葺 。 但清末民初 , 社稷变革 , 政凋民贫 , 梵爱寺年久失修 , 殿宇倾圮 , 佛像残剥 。 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 , 梵爱寺几近一片废墟 , 杂草丛生 , 猫鼠乱窜 。 志载古代的僧会司(类似于现在的宗教局)曾设在梵爱寺内 , 传说在大殿的东边一个小屋 , 具情不详 。 上世纪中期 , 沙河县政府根据需要 , 因地制宜 , 把梵爱寺一分为二 , 西半部分改建成沙河县招待所 , 保留了西庑一部分 , 用作开会的小会场和日常餐厅 。 西庑外西南角的唐凤柏和凤凰台以及碑刻也一并保留 。 到1970年代初 , 唐凤柏被伐掉 , 石碑遭损毁 。 梵爱寺的东半部分 , 在清理之后于1953年建成沙河县人民大礼堂(界至今村民张士琪宅处东墙) , 用作全县干部群众开会和举办一些文娱活动 。 大礼堂东南角早期曾有粗大的明代古槐 , 后被民宅占用砍伐 。 至此 , 梵爱寺的一切神奇将不再存世 。 西庑因为拆除时间较晚 , 部分年龄大的村民对此还有一点印象 。 胡东林九十六岁的母亲回忆说 , 西庑俗名罗汉殿 。 庑内有十八罗汉塑像(应是佛像) 。 像下有一个深井 。 西庑的墙壁是外砖内坯 , 总厚度约二尺半(七八十公分) , 加上外墙西南角有唐凤柏遮阴 。 整个西庑冬暖夏凉 。 夏季晒不透 , 冬天冻不透 。 所以 , 每到夏天炎热季节 , 南北街的村民纷纷聚到这个西庑和周边纳凉 。 据老人回忆 , 进入西庑之后 , 凉风飕飕 , 非常舒服 。 如果晚上在这里睡觉 , 还能听到井里蛤蟆的叫声 。 南街村门诊大夫解兴的补充道 , 据说1950年代 , 拆梵爱寺西庑一段的时候 , 挖出几尊罗汉铜像 , 后来不知去向 , 这算是文物遗失 , 非常可惜 。 西庑改建成沙河县招待所食堂后 , 笔者儿时经常去里边玩耍 。 食堂北部是储备室和厨房操作间等 , 南边大部分区域摆放餐桌 。 隐约记得 , 千年唐凤柏已然中空 , 但它枯木逢春 , 树干的空洞里长出一颗椿树 , 树枝倾斜伸出在石碑之上 , 人称“古柏怀春” 。 后来椿树被我们这些顽童在攀爬玩耍时折断 。 关于梵爱寺的大部分古代碑刻 , 沙河城几个村干部和教师指着教学楼东南的厕所说 , 有的石碑就埋在厕所旁边一个大坑里 。 1950-1990年代 , 梵爱寺旧址由原来的沙河县招待所先后变做邢台司法学校 , 沙河城北街小学等 。 春秋更替 , 历史演绎 , 梵爱寺早已物毁人非 。 如今 , 千年历史名刹---梵爱寺的遗址上仅留一通唐柏碑 , 孤零零的伫立在北街小学的西北角 , 无声的凝望着岁月的更替 。 这通石碑身高六尺余 , 宽盈两尺 。 底座深埋地下 。 行草书写“题梵爱寺凤柏台……” , 字迹清楚 , 刻工精美 。 石碑下端依稀可见一颗凤柏树形 , 枝繁叶茂 , 硕大无朋 。 而真正的“唐凤柏”古木实体却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 口口相传 , 闻其名而不见其形 。
- 曹操有14个老婆,12个是抢来的寡妇,一代枭雄为何爱抢人妻?
- 回忆当年炮声隆,旌旗飘扬分外红——老战士马万湘对越自卫反击战亲历记
- 张昭:有风骨有气节,才学兼备名实相符的东吴老臣
- 30年前走亲戚的老照片,你还记得多少?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鼠年说鼠3:老鼠为什么爱上灯台偷油喝?
- 这个神仙很特别,在民间威望高,由老百姓自行选出
- 【云堡党建】2020新春慰问抗战老兵
- 不老的峥嵘岁月
- 文交天下-符斌丨符彦卿——史上五朝元老,天下第一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