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山东莱阳西桃疃《于氏族谱》
【编著注】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家谱资料均不做考证 , 仅供宗亲研究参考 , 如有不同看法和记载 , 请宗亲撰文并提供佐证资料和大家分享 , 本平台第一时间予以推送 。 由于历史原因各支系家谱记载可能因为口传、转抄、损毁等原因造成记载出现不准确也是在所难免的 , 希望宗亲用客观的态度看待 , 切勿攻击诋毁 。
以下内容来自山东莱阳西桃疃于氏1991年由十四世孙世纶主修的《于氏族谱》 。 西桃疃《于氏族谱》初谱稿本由十三世孙登岳撰修于清光绪三十年岁次甲辰正月;民国十九年九月十五世孙庆顺重书 。
家谱——山东莱阳西桃疃《于氏族谱》// //
一、序言篇
1、于氏族谱序
族之有谱所以重 , 本明世系也 , 吾族自前明中叶 , 由文登赤山徙莱阳众水社西桃疃村 , 相传三百余年矣 。 而其间无谱何哉?盖前人相去未远 , 世次未繁 , 凡祖宗行列 , 迁徙行踪 , 犹能历历记忆之 , 虽有文人 , 故不以修谱为事 。 厥后门祚浸广 , 而书香不振 , 又经兵燹者迭次 , 故谱之未成数百年也 。 今者一支之分派各别矣!一世之命名各异矣!若再无谱以维系之 , 恐迟之又久 , 而同宗视若路人 , 族宗有苗裔谁能上溯其本源耶 。 岳少孤 , 甫成童从母氏依外祖居 。 藉母族之余荫 , 蒙舅氏之嘉惠 , 弱冠幸博一衿 , 即汲汲以修谱为念 , 而又私衣食计 , 幕游于燕云者数年 , 故操笔终未遑也 。
壬寅冬自海上归 , 欲举此事而腊期迨矣!癸卯正元谒庙拜祖 , 因告堂兄登桂、族兄梦池曰:吾族只有族谱轴而无族谱书 , 及吾等不早修辑 , 再阅数年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 前往者既无所考 , 后起者又无所承 , 吾等何以仰答于前人也 。 登桂兄等群然相谓曰:此事余等亦思之熟矣 , 非责汝不为功 , 汝其勉旃 。 岳退后原集各支之宗轴 , 就正于庙轴 , 按轴照录 , 又取作圣族伯留藏轴稿而合校之 , 信者存疑者阙 , 后起者考明而详书之 。 自七世以上多未能详 , 故备列而未敢妄定 。 至七世从公祖 , 同族兄弟共十四人 , 长次莫辫 , 远近难考 , 但即十四分支系下各考之 , 支派井然 , 昭穆不紊 。 而于从道祖之绝支 , 犹未能详 , 仍照先世例备列而己 。 阅月稿甫告成 。 岳又随舅氏任 , 过江浙、游闽广者经年始返 , 故有志终未逮也 。 甲辰春摒挡冗务 , 敬检藏稿而校之 , 非敢云尽美也 , 但留此一编而世次不忘 , 敦宗睦族之道 , 其在斯乎?河南程氏曰:收宗族厚风俗 , 使人不忘本 , 须是明谱 。 西堂尤氏曰:族谱之作非只列名氏 , 记年载而己 , 必有劝戒之意存焉 。 斯谱之作 , 于程氏之道财近矣!于尤氏之道尚略 , 然补缺增美 , 是所望于后之修谱者 。
时在光绪三十年岁次甲辰正月
十三世孙登岳谨识
2、留藏谱私序
吾族于氏之世系 , 相传前明永乐二年自滇省徙于文登赤山 , 不知是何年月又迁居莱阳众水社西桃疃村 。 自始祖至今已十四世矣!丁户五十余家 , 耕者多 , 读者少 , 先世原分为三支 , 迄今长次失考, 又无谱书可证 。 今当咸丰十一年捻匪掠境 , 附近诸村同入竹翠圩内 , 以避其锐 , 匪势猖狂 , 在圩内者被伤弗少 , 族弟树声、堂弟新燕,、次子孟芹相继殉难 。 及贼退后 , 检视诸家 , 多有将宗谱、神主焚化者 。 睿急备黄绢 , 敬照谱轴录而藏之 , 倘遇急难外逃 , 亦可便于 负载 , 庶不致兵燹之余多失传云 , 是为序 。
时咸丰十一年九月
十二世孙睿谨识
3、书作圣族伯留藏谱轴稿序后
吾族只有谱轴 , 而无谱书者久矣!数年前族人因旧轴蚀损 , 议换新轴 , 幸于族兄梦松家得作圣族伯留藏之谱稿而补录之 。 是新轴之换非后人之力 , 乃作圣伯之力也 。 不第新轴之换系作圣伯之力, 即此次谱稿之成亦作圣伯之力!何则?无作圣伯之藏稿则新轴无由换 , 余又何由修此谱稿哉!原检其藏稿原序 , 照录于前 , 以示修谱之有所本 。 并明作圣伯之留藏谱稿大有功于先人 。 俾后之孝子贤孙 亦可有所观感云 。
时光绪三十年岁次甲辰正月
十三世孙登岳谨识
4、后序
谱稿创矣 , 迟迟者累年 。 甲辰新正族侄世海来相告曰:“谱已创稿 , 若不速成 , 恐事欲举而仍寝 , 此原恐难偿也 , 叔其勉之 。 ”余应曰:“余何敢忘哉!但因潦倒名途 , 南北奔波 , 冀得寸进 , 仰慰先人 , 迄今仍兹青衿 , 吾志已灰矣!又何敢中寝此事 , 得罪于先人也 。 ”于是急检藏稿 , 命世海效奔走 , 与登挂、梦池兄反复考校 , 又增谱例数条 , 命名定式 。 而于母族之能详者备载之 , 女氏之适何族者亦录之 。 稿脱急于授梓 , 因公产荡然 , 巨款难集 , 爰即创稿手录成编 , 多抄副本分藏族人 , 他日有力终当付之剞劂云 。
时光绪三十年岁次甲辰清明前三日
十三世孙登岳谨识
5、重缮族谱序
伯祖岳公仁孝天成 , 举凡追远慎终之礼 , 敦宗睦族之义 , 罔不体力行之 , 而首所注意者 , 尤在纂修族谱 , 惟以风尘仆仆 , 燕云跋涉 , 迄未竞厥志也 。 尝谓顺曰:吾族谱牒业已编修过半矣!此后尔其善承吾意 , 赓而绩之 , 上以彰先祖之伟烈 , 下以启后昆之孝思 , 庶绵瓜瓞千载罔替矣 。 顺甫成童即手书族谱二卷 , 以一卷藏之祖庙 , 以一卷韫匮自珍 。 及后执教鞭于青埠 , 迄今十有五年 , 特苦于校务 , 旁午未得重续只字 , 然此志则不敢有渝也 。 迨民国十九年秋趁公余 之暇 , 再检藏稿重事誊写 , 越旬即竟 , 惟技漏尚多须俟假期旋里始得补续耳 。 此后有暇即多抄付本分送族人 , 一俟有力终当付梓以酬先志云 。 谨识 。
时中华民国十九年庚午秋九月二十四日
十五世孙庆顺沐手重书
5、续修于氏族谱序
祖宗父母为人之本源 , 为人子孙者不可亡祖失本 。 族之有谱若国有史志 , 以载先祖之源流 , 明子孙之世系 , 俾使后世子孙千载百世有所考据 , 不失本源 , 此不仅尽慎终追远之义 , 亦中敦宗睦族之道 。
我于氏自始祖到清光绪甲辰已历十四世 , 其间三百余年无谱 。 相传先世原分三支 , 迄七世从公祖 , 同世兄弟十四人 , 由于无谱可考 , 不仅长次莫辨、远近难分 , 即谁属同父兄弟亦难考别 。 七世以上父子嫡承世系 , 都已失考 , 所云三支之分就更难区别矣!故甲辰谱之创修前无所宗 , 本源失据 , 所谓祖宗之源流 , 亦属口传无所考据 。
据云胶东于姓多无族谱 , 其因传说不一 。 有云清初“于七之乱”祸及于姓全族 , 都招受牵连 , 有谱的也不敢保留 , 全付祝融氏者多 , 以致后世无从考证 。 故七世以上含混不明 , 以后的分支 , 也有其一定道理和原因 。 这一传说虽无文字依据 , 也在情理之中 。
甲辰族谱之创修 , 首倡为十三世梦池、登枝、登岳三族伯和十四世族兄世海,而创稿之鼎力 , 归于岳伯 。 然谱稿既创无资不能付印 , 岳伯也只能手录成编而已 。 后幸经族侄庆顺在课教之余,夙夜匪懈 , 先后握笔手缮数卷 , 可算我族之初谱矣 , 此操笔之绩 , 全属庆顺 , 当居首功 。
自甲辰迄今已历八十余年 , 其间社会几经变易 , 祖宗绝祀已达数十年之久 , 稿本、缮本都已失踪不明下落 , 就是各族人的家堂谱轴 , 也多已赴之丙丁无一幸存 。 当今之世我族子孙广众 , 遍布于国内外各地 , 都无族谱所本 。 是故命名各异 , 祖孙无别 , 世系紊乱 , 既失慎终追远之义 , 亦亏敦宗睦族之道 , 长此日久年深岂止亡祖失本耶!
夫名门大族都有族谱可供后世所考 , 千代百世也不致亡祖失本 。 而无谱之族丁孙亡本失源者多矣 , 当引以为耻 。 纶在早年即以家无族谱而汗颜 , 是故发愤从读立志续谱 , 但因家贫为生存计 , 去外谋事以求糊口 , 曾工读于崇德 。 其后几经变乱 , 先后奔波南北数十年 , 历经风雨备尝艰辛 , 由于社会之迁易是志终致未竞 。 如今花甲早过年已近古稀 , 精力衰矣!且续谱之举阻力多方 , 自度今世恐难竞是志 。 去岁退归故里 , 老居林下 , 无所为事 , 极思为祖宗为先人后代了此心愿 , 曾与个别族人议及续谱一事 , 或曰:“莫若退而养神 , 何以自寻苦吃 。 ”余以为是志不竟 , 卒难瞑目 。 斯举不容延缓 , 若再迟几十年 , 遗老净尽 , 即便后人肯为祖宗效力 , 恐谱无从着手 。 今藉吾辈尚存人世 , 当不遣余力 , 毕尽所能以报先人 。
今春偶于族孙肇城宅闻谈 , 言及续谱一事前无所宗 , 据云族侄庆喜拆房于壁间发现我于氏缮本谱书 , 当由肇城妻崔秀菊去庆喜宅取来我看 , 正是庆顺之重缮本 。 内容尚称完善少有残缺无碍 。 余幸获此本藉为续谱之宗本 , 倘得实现夙愿 , 广印成书分发族人 , 吾心愿了矣!但望凡我族人当勿忘族侄庆顺缮写和匿藏族谱书之功绩和初心 。 若非其珍重匿藏 , 他人何由发现 , 我又何所本也 , 岳伯虽创谱之功 , 也难传世 , 当全赖庆顺之力 , 才有续谱的成果 。
由于本人学识浅薄又乏人参酌 , 续错缺误之处必然很多 , 望族人指正或后世修谱者增美补缺 。
时在公元一九九一年辛未孟秋七夕前夜
十四世孙世纶谨识
二、续修于氏族谱谱例
1、续谱上下分界四层 , 世系直列 , 世次横列 。 支派同父兄弟以伯仲为序 , 不竖界线 , 同世兄弟以支派为序 , 竖以界线 , 支派与支派间隔竖双界线 , 以求清明 。
2、凡我族子孙命名必考于谱 , 勿犯先世讳 , 勿重同世兄长名字 , 不得予占后来命名字样 。 每世命名必照定式排字 , 不许各支派自排一字 , 或是标新立异触犯谱例 , 紊乱世次 , 犯者不载谱籍 。
3、我族先世人丁稀少 , 现今虽称繁茂昌盛 , 然人口国家计划控制 , 生育子女有限 。 所以续谱凡出生过三个月后 , 即登载于辑 。 但不登乳名 , 顺按定式排字授以定名 , 以后不得自行更改 , 使后修谱者无所考据 。
4、修谱时如发现有犯先祖名讳 , 或重同世兄长名字者 , 修谱人有权予以更改 。 对不按定式命名者 , 修谱人有权主动确定谱名 。
5、配偶不论原配、继配 , 只书“配”某姓名 , 先后不可紊乱 。 姓名后书母家籍贯及父亲或弟兄姓名 , 姐妹行次 , 出生年月日 。 配偶的祖辈姓名官衔一概不书 , 对于老年人无名者 , 仍依旧谱例书 “某氏” 。 再醮妇名字加□以别之 。
6、凡是成年未婚者 , 谱名下须注“无室”字样 , 如系族女则注“在室”字样 。
7、凡是成年亡故 , 应填注去世年月日 , 及终年岁数 。 未满十六岁而亡者 , 名后应注“早年”或“少亡”字样 , 不注终年岁数 。
8、生前已有聘室而未婚者不载于谱 , 蹈陋俗结阴亲者概不登谱 。
9、配偶因夫卒或出外年久无音信而改适者 , 有无子女皆书之 。 无子女者应注“夫卒改适”,?有子女者应注“携子女某某改适某处”以明子女之去向 。
10、婚后夫妻不合 , 无子女离婚者不书 , 有子女虽已离婚仍书之 , 但须注“离婚改适”或“离婚未嫁”字样 。
11、妾无子女而改适他人者不书 , 有子女者书“付室”某名 。 有操行配夫终身虽无子女亦书“付室”某姓名 。
12、续谱不载宗教信仰、政治党派 。 但书学历、职业、职称 。
13、同母异父兄弟 , 以养子视之 , 其自愿随养父姓者视同己子 , 兄弟间竖以界线以别之 , 其自愿归本宗者不登载族谱 。
14、各支派系下如己絶无后 , 应在本支派系下注“本支已绝”字样 。
15、有配偶无子女者 , 谱名下应注“无后”字样 。
16、凡我族女 , 出嫁后生有子女 , 因夫卒或离婚而改适者 , 先书其前夫姓名 , 后书改适之后夫姓名 , 如前夫无子女则不书 , 只书后夫姓名 , 其父兄不得隐瞒前情 , 否则不登族谱 。
17、续谱所载男女均加注出生年月日 , 以别长幼 , 难以考知者例外 。 出卒年月槪以农历计算 , 年今按其属性以虚岁计算 。
18、配偶的生卒年月 , 注在籍贯、父兄姓名之后 , 出嫁女出生年月后要填注丈夫籍贯姓名 。
19、续修族谱不再施行初谱所定的出嗣、兼祧之例 , 凡是初谱所载兼挑和出嗣者 , 为明其本祧源、嫡承世系 , 概归本生系下登载 。 其嗣父名下只注“嗣子某某”或是“某某兼挑”;本宗名下则注 “出嗣某某”或“兼挑某某” 。 ^ .
20、凡属我于氏子孙 , 幼随母嫁者 , 其近亲属应知照修谱人 登载之 。
21、续谱为求完全 , 凡我族人 , 不论居于何地 , 只要与家乡有通信联系者 , 去信通知其填列谱表 , 寄回者予以登载谱籍 , 置之不理者则免 。 对已久绝音信不知去向者 , 于其名下注“出外久无音信”字样 。
22、续修族谱出版后 , 不论在于谁手 , 凡是我于氏子孙均宜尊重爱护 , 妥善保存 , 不得随外弃置或任意写划随便改动内容和填注内容 。
上列诸项如有未尽事宜 , 后世修谱者再增饰之 。
公元一九九一年岁次辛未春三月
阖族仝订
三、命名定式
家谱——山东莱阳西桃疃《于氏族谱》// //
家谱——山东莱阳西桃疃《于氏族谱》// //
家谱——山东莱阳西桃疃《于氏族谱》// //
四、七代先祖世系
家谱——山东莱阳西桃疃《于氏族谱》// //
家谱——山东莱阳西桃疃《于氏族谱》// //
(整理:海洋云飞、于欣荣上述文章及图片材料版权归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 , 未经同意引用、转载发布请注明出处 , 随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权归属属于侵权!)
- 致敬民族英雄,致敬中国脊梁——王春晖激情创作钟南山院士肖像
- 回忆当年炮声隆,旌旗飘扬分外红——老战士马万湘对越自卫反击战亲历记
- 关山东麓小城5000年制陶史,多次被外族劫掠,博物馆盆盆罐罐说事
- 龙文乡贤 | 龙溪理学名士——王咸熙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观赏牡丹,关于牡丹花的聊斋故事——《香玉》
- 文交天下-符斌丨符彦卿——史上五朝元老,天下第一岳父!
-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上)—— 《诫子文》第1集
- “十六国史新编”之《五凉史》连载三十七 ——北 凉 篇 沮渠蒙逊时期的政治 之 搜求谠言,
- 过年了,山东准女婿应该如何快速搞定岳父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