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父亲是侵华日军:村上春树的坦白令人尊敬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公开父亲是侵华日军:村上春树的坦白令人尊敬


公开父亲是侵华日军:村上春树的坦白令人尊敬

公开父亲是侵华日军:村上春树的坦白令人尊敬// //

▲村上春树

近日 , 日本“国民作家”村上春树在《文艺春秋》杂志上发表文章《弃猫 , 提起父亲时我要讲述的往事》 , 第一次对外公布了其父亲曾是“侵华日军” , 并曾经杀害中国俘虏的残忍往事 。


公开父亲是侵华日军:村上春树的坦白令人尊敬

公开父亲是侵华日军:村上春树的坦白令人尊敬// //

▲5月10日发行的《文艺春秋》 , 图片来自《朝日新闻》

村上春树表示 , 父亲曾向他断断续续讲过参与侵华战争的经历 , 这也是他后来与父亲疏远的真正原因 , 因为他是侵华日军的直系后代 , 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历史的原罪 , 他不得不接过父亲的战争记忆 。

作为广受中国读者喜欢的作家 , 村上的坦白让人对他的尊敬更多一分 。

一、坦白父亲罪恶 , 罕见讲述“自己的历史”

据媒体报道 , 村上春树的父亲叫村上千秋 , 1938年被征兵到了侵华日军第16师团第16连队当辎重兵 。 据村上春树回忆 , 父亲的余生都在佛坛前度过 , 为死在战场上的人们祈祷 。

父亲很少给村上讲述自己的战争经历 , 唯一一次讲自己残杀中国战俘的事 , 是在村上读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显然中国士兵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 , 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恐惧和害怕 。 ”

村上春树表示 , “我的父亲 , 一直深怀着对中国军人的敬意 , 恐怕到他死的时候都是如此 。 ”

这段往事给村上春树造成了阴影 。 他在文章中写道:“用军刀砍下人头的残忍光景 , 不言而喻地沉重印刻在幼年的我的心上 。 ”

村上春树这篇长达28页的随笔 , 罕见地讲述了“自己的历史” 。

村上春树不是一个历史作家 , 但是他也多次呼吁日本政府对侵华战争进行深刻反省 , 对南京大屠杀进行道歉——他的坦白 , 也是这种思索的延续 。

二、早有端倪:有关父亲的理想形象

事实上 , 在上一部力作《刺杀骑士团长》中 , 村上春树就非常隐晦但也相当深刻地思考了这个主题 , 或许也思考了自己父亲在战争中的罪行 。


公开父亲是侵华日军:村上春树的坦白令人尊敬

公开父亲是侵华日军:村上春树的坦白令人尊敬// //

▲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

《刺杀骑士团长》写了一个失败的中年男子“我” , 和妻子分开后 , 到朋友野田佳彦在山上的老屋隐居画画的故事 。

在隐居的时候 , “我”遇到一系列怪事 。 朋友野田佳彦的父亲野田俱彦是一位画家 , 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 。 他早年留学维也纳的时候 , 曾经加入过秘密社团 , 去刺杀纳粹的高层 , 失败后被遣送回日本 , 成为大画家 。

野田俱彦的画作《刺杀骑士团长》 , 就放在山中别墅的阁楼上 , 启发着“我”的思考 , 也推动着小说情节发展 。

值得注意的是 , 村上春树在小说中还提到几笔野田佳彦的叔叔——野田继彦 , 作为一个音乐天才 , 他被征召到侵华部队中 , 见证了南京大屠杀 。

在上司的逼迫中 , 他被迫对中国人举起屠刀 , 这让他不堪重负 , 最终精神崩溃了 。

这个野田继彦 , 几乎没有立体的人物形象 , 只是被讲述了一下 , 在小说中显得相当突兀 。

现在我们可以认为 , 在维也纳刺杀纳粹高官和在南京参与大屠杀的这两个“父辈”身上 , 都寄托了村上春树对父亲的想象 。

或许 , 他希望父亲能够像野田俱彦一样成为一个英雄 , 成为一个抵抗纳粹的人 。 而现实中 , 父亲则更像是那个参加了屠杀的野田继彦 , 参与了罪行 , 并活在挣扎之中 。

村上春树在小说中还没有勇敢到坦白这一切 , 他巧妙地把这个故事隐藏了 。 但是整部小说对战争与个人命运的思索 , 也为最近他坦白父亲的经历埋下了伏笔 。

三、只有具体的道歉 , 才有具体的原谅

坦白历史就是承认历史 , 也是承担责任的第一步 。

当然 , 不管父辈曾有过怎样的罪行 , 村上春树本人都是没有责任的 。 1949年1月出生的村上春树 , 是战后一代的代表人物 , 成长在和平年代 , 见证日本社会不断走向繁荣 。

他的小说 , 大多刻画日本都市中人的生活 , 对中国读者也有很大影响 。 他写的饮食、音乐 , 都影响到中国新一代年轻人 , 很多人甚至追随村上春树跑步 , 像他一样生活

换句话说 , 人们并不期望作为一个日本作家 , 村上春树必须去思考和反省侵华历史 。

但也正因如此 , 村上春树坦白父亲的罪行 , 才有着某种深刻的意义 。

他在文章中写道:“我们只是落向广袤大地的众多雨滴中那无名的一滴 。 即使是一滴雨水也有历史 , 也有继承那段往事的责任” 。

村上春树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每一个人 , 都应该承担属于他的那一份责任 , 否则所谓历史责任也就没有意义 。

二战后对日军战犯的审讯 , 曾让负责案件的美国法官们非常困惑 。 即便是南京大屠杀时负责上海战区的将军 , 也都一脸无辜 , 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执行上面任务的人 。


公开父亲是侵华日军:村上春树的坦白令人尊敬

公开父亲是侵华日军:村上春树的坦白令人尊敬// //

▲日本右翼攻击村上春树

伊恩?布鲁玛的《创造日本:1853-1964》一书对此有着精彩的分析:由于日本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摆脱责任机制” , 每个高级战俘 , 都一脸真诚地相信自己的无辜 。

“雪崩时 , 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但责任扩散效应很容易让有些“雪花”认为 , 自己就是无辜的 。

而村上春树却抛出了另一种内含反思性的历史观:就算只是雨水中的一滴 , 只是暴雪中的一片 , 也有承担历史的责任 。

当下 , 当我们说起历史责任时 , 往往也指那种整体性的责任 。 该为这种整体性责任负责的 , 也是能代表官方立场的属“公”组织 。

但历史也是具体而微的 。 现实更让人动容的 , 是具体的、鲜活的人能够站出来 , 承担他该承担的责任 。

唯有反思 , 唯有承担责任 , 才能让人性抵达离善更近的地方 。

不光是侵华战争 , 一切历史灾难都是如此 。 只有具体的人 , 具体的道歉 , 具体的忏悔以及具体的惩罚、原谅与宽恕 , 才更有力量 。

□张丰(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