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者王笛:市民文化的建立是长期过程,但是摧毁却很容易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历史学者王笛:市民文化的建立是长期过程 , 但是摧毁却很容易

“中国正处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当中 , 并且这一进程还将继续下去 。 因此 , 讨论中国的城市、市民在今天尤其重要 。 ”在题为“城市与城市重建”的主题沙龙活动现场 ,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经济史学家李伯重这样说道 。 在他看来 , 人们要理解中国的城市是如何发展的 , 理解市民是什么、从何而来 , 而这都要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


历史学者王笛:市民文化的建立是长期过程,但是摧毁却很容易

历史学者王笛:市民文化的建立是长期过程 , 但是摧毁却很容易// //

成都人民公园的茶馆

与李伯重进行对谈的是澳门大学教授、历史学家王笛 。 王笛长期关注成都这座城市 , 在《街头文化》一书中 , 他探讨了从洋务运动到国民党统一这半个世纪里的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互动形成的街头文化 。 在《茶馆》一书里 , 他从成都的茶馆这个微观世界出发 , 探讨国家文化如何影响地方文化 , 以茶馆为代表的地方文化如何抵制和反抗国家文化的侵入和渗透 。 在2019年1月出版的《消失的古城》中 , 王笛依然从微观史角度入手 , 他指出 , 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和城市革命带来了便利 , 也带走了古城成都的风貌 , 地方文化的消失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 在活动现场 , 王笛谈到 , 中国的城市发展受到国家文化的影响 , 一度重视“整齐划一” , 使得城市越来越千篇一律;另一方面 , 城市也越发成为“钢筋水泥的庞然大物” ,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开始越来越少 , 日常交流的公共空间也受到挤压 。 他提醒城市规划者:“城市是市民的社会 , 一切要为市民的日常生活着想 。 ”

中国城市的历史:

市民文化的兴起

人们常常误以为中国古代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 , 李伯重认为“这是极大的误解” , 因为在历史上 , 中国城市的存在是普遍的现象 。 李伯重的研究生导师、历史学家傅衣凌曾经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 , 中国历史上的城市有两种类型 , 即开封型的城市和苏杭型的城市 。 开封型的城市是中国最传统的城市 , 工商业为本城的地主服务 , 特征为保守、没有生气 。 而苏杭型的城市则是商业化的城市 , 工商业比重较大 , 城市朝气勃勃 。 唐代长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 是典型的开封型城市 。 李伯重指出 , 长安城圈里面整整齐齐分布着108个坊 , 每个坊都有墙围起来 , 一到晚上全部都关闭 , 人员无法出入 , 街上没有商店 。 整个长安只有东市西市两个市区 , 每天天亮的时候 , 人们进市区做生意 , 太阳落山的时候就关门 。


历史学者王笛:市民文化的建立是长期过程,但是摧毁却很容易

历史学者王笛:市民文化的建立是长期过程 , 但是摧毁却很容易// //

李伯重

这样的城市格局从唐朝后期开始至宋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 日本汉学家斯波义信认为 , 宋代开始出现了城市革命 , 过去坊和市的格局被打开 , 成为《东京梦华录》里面描写的那样 , 街道熙熙攘攘 , 两边商店林立 。 不仅城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 城市的人口也发生了变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 不是像过去那样被强征到政府里为军队工作 , 而是为了利益进入城市 , 做手工、做生意 , 由此形成了一个市民阶层 。 以苏州为例 , 李伯重看到 , 到了明朝后期 , 40%-50%的人住在苏州城里 , 30%-40%的人住在苏州城附近 , 住在乡下的人只有10%-20% , 当时的苏州已经高度城市化 。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 , 苏州人口加起来比所有欧洲国家首都的总人口还多 ,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 其中大部分人是普通劳动人民 , 是从事工商业的人民 。 苏州成为了一个工商业城市 。

宋代 , 市民文化就已经出现了 。 在开封 , 茶坊每天五更天就点灯 , 人们在那里谈生意、聊天 , 后来茶馆又演化为瓦舍勾栏 , 普通老百姓付几个铜钱就可以在那里坐一天 , 听说书人讲各种各样的故事 。 “一旦进入宋代 , 社会突然打破沉滞 , 而生机勃发 , ”日本历史学家宫崎市定曾经指出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中国的文艺复兴开始了 。 ”市民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文化的欣欣向荣 。

说书人的底稿经过演化 , 成为白话小说 。 到了明朝 , 白话小说达到极盛 , “三言”、“两拍”、四大奇书《水浒》《三国》《西游记》和《金瓶梅》都出现了 , 表现出当时的一般市民拥有文化上的独立性 , 超出了官方提倡的儒家正统文化的束缚 。 李伯重指出 , “五四”以后提倡白话文 , 人们之所以可以用白话文进行创作 , 与几百年的市民文化成果密不可分 。

城市格局的变化:

从千差万别到千篇一律

“过去 , 中国的城市千差万别 , 不管是江南 , 还是四川 , 还是北方的城市 , 都是按照自然形成的规律 , 市和街的形成没有统一规划 。 但是从晚清开始 , 就有一个现代化管理的模式了 。 ”王笛指出 , 中国的城市改造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 。 政府借鉴欧洲、日本、美国的管理模式 , 建立警察系统、设立街灯、管理交通 , 规定摆摊时间等等 , 对城市进行现代化管理 。

清代结束以后 , 民国时期仍然按照现代化管理的统一模式 。 到了1949年以后 , 城市的发展也与现代化国家机器的建立相辅相成 。 改革开放以后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现代化管理开始波及到中国的几乎全部城市 , 甚至到了县乡 , 我们都可以看到同一模式 。


历史学者王笛:市民文化的建立是长期过程,但是摧毁却很容易

历史学者王笛:市民文化的建立是长期过程 , 但是摧毁却很容易// //

王笛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 和国家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 王笛指出 , 20世纪中国城市的演变都受到国家文化影响 。 国家文化是由中央政府所推动的文化 。 在传统社会 , 由于各个地方互相之间交往比较少 , 社会相对封闭 , 地方文化相对强势 。 随着现代化运动的展开 , 人口流动增加 , 国家文化越来越得到强化 。 从晚清开始 , 到民国时期直到今天 , 国家文化不断地演化 , “这种思想观念要求整齐划一 , 集体、国家才是最重要的 。 ”王笛认为 ,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 , 城市越来越千篇一律 。

“北上广 , 去哪里都差不多 。 但是一个城市没有特色 , 你怎么会喜欢它 , 怎么会对它有归属感?“李伯重以他年轻时阅读的一篇苏联小说为例 , 小说中 , 主人公被送到了另外一个城市 , 但他还是可以像过去一样 , 顺着列宁大街走到斯大林大街 , 走到某座楼某单元——两个城市不仅城市格局极为相似 , 连建筑物都几乎一模一样 。 “苏联在工业化时期建立的这些城市 , 几乎一模一样 。 中国在50年代也引入苏联的理念 。 一个省城 , 中间一定有一个月台、一个广场 , 有博物馆、政府 。 ”在中国 , 王笛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 , 他指出 , 2013年曾经有这样的新闻 , 刚到南京一天的法国老外 , 找不到家哭了起来 , 因为小区里91幢楼房都长得一模一样 。 “过去 , 大杂院里没有隐私、没有卫生设备 , 大家都向往整齐、干净的居住环境 。 但是当城市变得越来越相近的时候 , 我们又希望能够有多元化 。 ”

在王笛看来 , “整齐划一”形成的一大原因是我们赋予行政的力量过于强大 , “一个人就可以下令 , 把整个区从格局到颜色全部改造 。 ”王笛举例 , 薄熙来到重庆以后 , 因为他自己喜欢 , 大规模种植了银杏树 , 但实际上银杏树存在价格高昂、栽种成本高 , 落叶期长、影响景观 , 树荫较小、不适宜用作行道树等问题 。 “市民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但是摧毁却很容易 。 ”

人际关系的变迁: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

虽然人们往往对城市的现代化管理和改造有着诸多批评意见 , 但是王笛也指出 , 我们不能够一味地怀旧——过去的里弄、大杂院条件差、卫生设备不足 , 现代化管理其实是必需的 。 在他看来 , 随着越来越多的居民搬进公寓楼 , 最大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开始越来越少 。

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提出 , 城市和人一样 , 有血脉的流通 , 一旦血脉被打乱 , 城市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 城市的血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就是城市的文化 。 李伯重称 , 过去的社会是熟人社会 , 人们生活在狭小的圈子里 , 只相信熟人 , 首先是家族中的人 , 其次是天天打交道的邻里 。 可是 , 现代化的社会是陌生人的社会 , 我们打交道的人往往是我们完全不认识的 。 以前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离得非常近 , 行动范围经常就在步行距离之内 。 在现代化城市当中 , 居住的区域和工作的区域被割裂 。 城市越大 , 人们每天在路上花的时间越多 ,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越来越少 。 他指出 , “人们不能每天在一个城市中间不断地旅行 , 而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个圈子 , 这样才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

在当代的陌生人社会中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李伯重认为 , 在虚拟的关系之外 , 人与人之间还需要有一些实体的关系 。 他指出 , 在历史上 , 人们为创造这样的空间进行了很多摸索 , 比如 , 欧洲的咖啡馆就是一例 。 咖啡馆里有各种各样的人 , 商人、文人、知识分子慢慢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社团、俱乐部 。 在中国 , 茶馆也是一例 。 王笛称 , 最有名的茶馆是在北京出现的、老舍笔下的茶馆 。 今天老舍茶馆依然存在 , 但是它已经不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而成为了旅游景点 。 但是在成都 , 茶馆这种模式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 王笛谈到 , 成都有很多茶馆 , 很便宜 , 大家都可以去 , 人们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

王笛认为 , 除了茶馆以外 , 社区的小卖部也是很好的日常交流空间 , 既能提供生计 , 也能为他人提供方便 , 是城市有活力的表现 。 但是 , 很多城市正在拆除这样的小卖部 , 他感到很可惜 。 “好的城市要真显得有人气 , 一定要让小商小贩能够重新出现 。 ”他说 , 我们可以为小商贩划定区域、进行管理、提出卫生上的要求 , 但不要管得太“死” , 街摊不仅生机勃勃 , 而且可以为无数的人提供生活的资源 。 他还举了泰国的曼谷、芭堤雅类似闹市区为例 , 各种摊贩热热闹闹 , 市民、游客熙熙攘攘 , 人气十足 。 “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紧密 , 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 。 ”


历史学者王笛:市民文化的建立是长期过程,但是摧毁却很容易

历史学者王笛:市民文化的建立是长期过程 , 但是摧毁却很容易// //

《消失的古城: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记忆》

王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1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 , 采写:潘文捷 , 编辑:朱洁树、潘文捷 , 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 。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