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不立于危境之中
《三国演义》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贱位 , 谋董贼孟德献刀 。
枭雄不立于危境之中// //
这一回中说道:在曹操与王允及一干大臣的聚会上 , 王允感叹董卓的无道和汉室的微弱而痛苦流涕时 , 曹操献计愿意借王允的宝刀伺机刺杀董卓 。 曹操凭借着董卓对他的信任身藏宝刀进入卧室请安 。
董卓问:孟德何故来迟啊?曹操说:不好意思太师 , 老马跑的慢所以来迟 。
于是大方的董卓便叫吕布去牵匹好马送与曹操 , 吕布是出去了 , 但是曹操虽然胆大 , 毕竟这次是要行刺当朝太师 , 心里不免有些忐忑 , 就是这一丝的不安让多疑的董卓看出了端倪 , 因此他故意假睡以试探曹操 , 正当曹操往外拔刀时董卓在镜子里看到了他的动作 , 结果行刺不成 , 曹操只好以进献宝刀的理由向其解释 , 可巧这时吕布牵马而回 , 曹操便以试马为借口逃奔谯郡而去 。
枭雄不立于危境之中// //
这次刺杀事件在正史中并非曹操所为 , 而是一个叫伍孚的人 , 三国演义中倒是也有提及 。
先说曹操 , 按三国志来说曹操从小就聪明机警 , 做事有谋略 , 这样的曹操怎么可能会在董卓权势最鼎盛最风光的时候去刺杀他呢 , 况且身边还有寸步不离的吕布 , 再加上董卓有从军几十年的经历 , 行刺这件事基本不会成功 , 概率太低 , 曹操是绝对不会去犯这种错误的 。 当年原太傅陈蕃的儿子陈逸与冀州刺史王芬这两个在史书中一笔带过的人物 , 他们痛心疾首灵帝朝的日趋腐败和宦官们的飞扬跋扈 , 就想一起谋划利用汉灵帝出巡的机会实施废帝改朝的伟大理想 , 曹操就曾断言不仅不会成功 , 自身还会有危险 。 结果偏偏如是 。 曹操是一位枭雄 , 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他的那句“宁负天下”的话不是说了以后才开始做的 , 而是骨子里就是那样的人 。 他不会让自己处于绝对危险的状态 。 罗贯中在书中加上献刀一节表面上看似能彰显曹操的忠义 , 可实际上他倒有降低曹操智商和情商的嫌疑 。
再说说真正的刺杀事件 。 得势后的董卓其恶态不仅没有收敛而是更加变本加厉 , 时任越骑校尉名伍孚的人 , 才是主角 。 我想当时不满董卓的大有人在 , 其中最义愤填膺的就该是那些满怀忠义忧国忧民的儒士们 , 伍孚就是其一 。
枭雄不立于危境之中// //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当内穿铠甲外着朝服怀揣刀具的伍孚在朝见完毕 , 董卓送他到屋内的那一霎那瞬间出刀 , 可想而知伍孚的这个动作练的是相当纯熟 , 不然藏在衣服里那么长的刀想很快拔出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 结果因为董卓力气太大 , 这一刀没刺中而避开了 。 董卓于是就问被捕后的伍孚你为什么要造反?伍孚慷慨激昂的对他说:你既不是我的君主 , 我也并非是你的臣属 , 哪有造反一说 , 你祸国殃民 , 罪大恶极 , 我即便拼着今天死亡 , 也要想诛杀你 , 真恨不能将你车裂以报国家 。
枭雄不立于危境之中// //
以上是三国志中记载的伍孚刺卓 。 在三国时期的东吴有位叫谢承的人他写过一部《后汉书》 , 但是因为年代久远此书失散严重 , 后来南朝刘宋的范晔又重新编写了后汉一书 , 公认的二十五史大多以范晔所著为传世正史 。 谢承的后汉书应该很接近历史事实 , 但是董卓手下有位叫伍琼的大臣 , 字德瑜 。 而伍孚也字德瑜 , 他俩同名 , 因此谢承指出伍琼也有可能就是伍孚 , 可以看出谢承在这个问题上也持不确定因素 。
- 齐白石画山水:懂的人不多,骂的人却不少
- 晋朝电视剧为何只拍到司马炎登基统一三国,以后的事情为何不拍?
- 大清亡于刘家庙?满族人统领北洋军指挥不灵,成就袁世凯
- 古人VS地震,整个人都不好了
- 曹操有14个老婆,12个是抢来的寡妇,一代枭雄为何爱抢人妻?
- 你不知道的李清照:除了写诗,还是赌神和酒神
- 刘先银悟《论语》中国文明古国离不开一个人,孔子都很佩服他
- 防瘟疫,须关羽不能张飞;战病毒,要八戒更夸悟空
-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苏联不解体?
- 古人VS地震,整个人都不好了,康熙带头,纷纷写下忏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