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导读: 怀念某个人 , 总要时间、地点、场合都齐了 。 因为生命中的过客太多了 , 安静缅怀的时间太少了 。 在这个端午 , 我们聊聊千年前那个“独行者”的坚持 , 听听为他而作的经典古琴曲 。


端午节,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端午节 , 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

北京法源寺 摄影BY 尹禾

《离骚》曲为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抒情长诗《离骚》而作 。 该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 琴曲抒发了诗人屈原惨遭奸谗后的忧郁和苦闷 , 以及思乡爱国的感情 。 据《崇文总目》云:陈康士“依《离骚》以次声” 。 《离骚》最初可能是吟唱原诗 , 以后逐步形成了独奏曲 。 现存《离骚》琴谱 , 都以原诗中的诗句作为各段标题 。 明清传谱多达三十七种 , 是较受欢迎的演奏曲目 。


端午节,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端午节 , 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

北京法源寺 摄影 BY 尹禾

竹隐深处 , 云幻山明 , 池塘一枝细莲幽然伫立 , 转眼走进仲夏时节的五月 。 这个时节有一个无法释然的节日——端午 。

史书记载 , 端为正 , 午为中 , 五月阳气至极 , 阴气忤逆冒地而出 , 正阴阳冲会之时 , 谓之端午 。 物候节气的变化总带着人情世事的牵绊 , 本来端午只是节气所至 , 后来成为一种节日 , 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英雄便成为先民的精神信仰 。


端午节,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端午节 , 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

北京法源寺 摄影 BY 尹禾

围绕这种缅怀的情绪 , 端午也有了更多仪式感的传承 , 比如插艾草、佩香囊、赛龙舟、迎鬼船、浸雄黄、备牲醴……有纪念先辈的意思 , 也有根据节气保养反躬自身的意味 。 在先民的记忆里 , 端午有关于屈原 , 有关于伍子胥 , 有关于曹娥 , 而流传至今 , 大家念念不忘的 , 便是战国时代的政治家、诗人屈原 。

怀念某个人 , 总要时间、地点、场合都齐了 。 因为生命中的过客太多了 , 安静缅怀的时间太少了 。 在芒种后的某一天 , 五月初五 , 我们聊聊屈原 , 听听经典的《离骚》琴曲 。


端午节,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端午节 , 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

文房四宝 摄影 BY 尹禾审其用意 , 隐现莫测 。 视其起意 , 则悲愁交作 , 层层曲折 , 名状难言 。 继则豪放自若 , 有不为天地所累之慨 。 —— 清·陈世骥《琴学初津》

短短数字的记载里 , 洋溢着一种不屈不挠、坚持真理的精神 , 将所有的情感都浸润在一支琴曲中 。 若要追溯这曲子的源头 , 还得从屈原的传世之文——《离骚》开始读起 。


端午节,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端午节 , 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

古琴 摄影 BY 缦学堂

屈子在《离骚》中说:“惟草木之零落兮 , 恐美人之迟暮……老冉冉其将至兮 , 恐修名之不立 。 ”人间草木 , 荣枯有时 , 惊鸿只留下一瞥 , 再美的人都有老去的一天 , 老去并不可怕 , 可怕的是白活了这一世 。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 夕餐秋菊之落英 。 ”“制芰荷以为衣兮 , 集芙蓉以为裳 。 ”考究的餐食 , 精美的服饰 , 出色的能力 , 甚至高贵的出身、纯洁的灵魂 , 这不就是所向往的更好的自己吗?可在现实面前 , 完美显得那么虚幻 。

“长太息以掩涕兮 , 哀民生之多艰 。 ”“世溷浊而不分兮 , 好蔽美而嫉妒 。 ”所谓诗和远方 , 不过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愿望清单 。

“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宿醉的清晨 , 依旧走在梦想的路上 。 没有远方 , 还有故乡 , 没有诗意 , 还有记忆 , 即便世间笑我、诳我、诽我、谤我 , 我依然努力坚持下去 。 那些素未谋面的诗与远方 , 虽不能至 , 心向往之 , 因此大笑着 , 走在自己的路上 。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 , 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 ”终于有一天 , 你走不动了 , 头发花白 , 睡意沉沉 , 倦坐在炉边 , 听着这支曲 , 静静听着 , 追梦当年的眼神 。 多少人曾听过你年轻时的琴声 , 爱过你昙花一现的身影 , 虚情或者真心 , 唯有你自己清楚 , 曲终人散 , 星沉梅落 , 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


端午节,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端午节 , 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

猫666 摄影 BY 尹禾

冀君觉悟 , 反於正道 。 亦伸己志焉耳 。

—— 明·张进朝《玉梧琴谱》

伸“志”足以表达曲意 , 也足以表达我们深掩在尘世中的用心 , 说的就是我们这一生的理想 , 大多数人耽于现实 , 而裹足不前 , 少数人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偶尔回头、驻足 , 便继续前行 。

如今 , 由管平湖先生定拍、定节奏并演奏的这一版《离骚》 , 具有古朴苍劲、深沉含蓄的风格 , 在表达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压抑和苦闷之外 , 更表现了一种矢志不渝、高洁傲世的旷达奔放气概 。

尽管这一场端午的悼念已经过去千百年 , 但诗文仍在 , 精神犹在 。 这个时节 , 窗下读《离骚》 , 读的是屈原 , 也是自己 , 听管平湖弹《离骚》 , 弹的是屈原 , 也是他自己 。

我想 , 在这个世界上 , 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

-END-

本文摘自

霁月 著/巫娜 奏/净如 绘《中国人的风雅:二十四节气听古琴》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端午节,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端午节 , 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

· 相 · 关 · 阅 · 读 ·


端午节,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端午节 , 我们真的读懂屈原的《离骚》了吗?// //

《中国人的风雅》

一本展现中式典雅生活美学的风雅之书 。

生活美学作者霁月写给大众的古琴文化入门书 。

??从二十四节气角度撰写琴曲的故事 , 将节气风物、琴人历史背景、琴曲创作场景与古典诗词联系在一起 , 还原古人琴事与风雅之姿 , 让今人理解古琴的同时 , 爱上听琴的这种生活方式 。

??附赠窦唯的古琴老师、古琴艺术家巫娜专门为此书列的节气曲单 , 供读者扫码欣赏 。

??一价两书 , 除正书之外 , 另有《廿四雅集》雅集手册 , 提供中式风雅聚会策划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