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娇儿诗》,当时是受了左诗的启发和影响的
左思
左思(生卒年岁不可考 , 大约生活于三世纪五十年代后至四世纪初) , 字太冲 , 齐国临淄人 。 他的家庭虽然世代儒学 , 但社会地位寒微 , 他的父亲左熹从小吏起 , 官至侍御史 。 在武帝泰始(265—274)年间 , 他的妹妹左芬被选入宫 , 他即移家到洛阳 , 求得一个秘书郎的官职 , 以便能充分地阅读书籍 。 从这时起 , 他即以十年的时间著成《三都赋》 。 由于地位低微 , 他的赋最初未被重视 , 后来得到当时名位崇高的皇甫谧、张载、刘逵、卫瓘等为其作序和注解 , 张华又赞赏其为班固、张衡之流 , 于是豪贵之家争相传写 , 洛阳为之纸贵 。 这三篇赋虽是模仿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而作 , 而其内容之丰实与辞藻之宏丽 , 实可追步前人而无愧色 , 充分表现了作者深厚广博的学问和才华 。 但现在看来 , 他这三篇巨制的价值 , 却远不如他寥寥的几首诗篇 。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娇儿诗》 , 当时是受了左诗的启发和影响的// //
左思画像
左思现存的诗只有十四篇 , 都精美可观 , 其中《咏史诗》八首 , 可推为这一时期杰出的诗作 。 在这一组诗中 , 我们可充分感到作者卓越的情操及建安时代的慷慨之气 。 它们虽是“咏史” , 而实质仍是“咏怀” , 乃是作者借古代人事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
“咏史”之作 , 最早起于班固 。 班固在其诗中只是歌咏缇萦上书救父一事 , 虽然表示了对缇萦的歌颂 , 但并未联系到自己的身世 , 确是单纯地歌咏史事 。 后来曹操的《短歌行》第二首及《善哉行》的第一首 , 和曹丕的《煌煌京洛行》 , 历举古代的许多人事 , 也可当作“咏史”之作 , 但仍是平实地咏叹古事 。 不过曹操的作品中所举周文王及齐桓、晋文等 , 可能有隐然自喻之意 , 而曹丕并相对地举出相反的人事 , 虽仍是与己无关 , 但内容进一步复杂了些 。 只有孔融的《杂诗》 , 于抒发自己的雄杰抱负中 , 举出吕尚、管仲以自比较 , 这样慷慨地举古人以自况 , 即具有了左思《咏史诗》的规模 。 而左思的《咏史诗》 , 在运用史材以抒发怀抱上表现得尤为复杂多姿 , 气调亦雄健高远 , 故能卓然超越前人 。 它从内容以至形式所构成的总的风格 , 我们可在其后的鲍照和李白的诗篇中看到明显的影响 。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娇儿诗》 , 当时是受了左诗的启发和影响的// //
《咏史诗》左思
从“志若无东吴”这句看来 , 这组《咏史诗》当是太康元年(280)以前写的 。 从这组诗中 , 首先我们感到诗人具有不凡的功业理想和高尚的远弃荣华的情操 , 这两者集中表现在其第一首中:
弱冠弄柔翰 , 卓荦观群书 , 著论准《过秦》 , 作赋拟《子虚》 。 边城苦鸣镝 , 羽檄飞京都 , 虽非甲胄士 , 畴昔览穰苴 。 长啸激清风 , 志若无东吴 , 铅刀贵一割 , 梦想骋良图 。 左眄澄江湘 , 右盼定羌胡 , 功成不受爵 , 长揖归田庐 。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娇儿诗》 , 当时是受了左诗的启发和影响的// //
左思图
他的这种高尚的远弃荣华的情操 , 固然在于显示他的伟大功业理想的纯洁性 , 但也非常现实地起于他对现实的深刻认识 。 他一方面认识到“俯仰生荣华 , 咄嗟复凋枯”(第八首) , 人世荣华是如此的不可恃;另一方面他对王侯高门感到“自非攀龙客 , 何为倏来游” , 所以才“被褐出阊阖 , 高步追许由”(第五首) 。 从后一方面 , 我们可体会到他对现实的失望情绪 。 而这样对现实失望的根本原因 , 诗人极明确地显示在其第二首中:
郁郁涧底松 , 离离山上苗 , 以彼径寸茎 , 荫此百尺条 。 世胄蹑高位 , 英俊沉下僚 , 地势使之然 , 由来非一朝 。 金张借旧业 , 七叶珥汉貂 ,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娇儿诗》 , 当时是受了左诗的启发和影响的// //
《咏史诗》意境
在这首诗中 , 作者以涧底松和山上苗由于地势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现象 , 极有说服力地证明“世胄蹑高位 , 英俊沉下僚”的不合理 , 后面更以历史上的事实揭示出传统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 。 这种对于封建等级制度的批判 , 出之于晋代诗人的笔下 , 尤具重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 由此反映出曹魏以来所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度的不合理 , 及寒门与势族的对立 。 这种对立的情况 , 我们在这一时期的历史记载上随处可以见到 , 而刘毅尖锐地指出的“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势族” , 正是这种情况的总的概括 。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娇儿诗》 , 当时是受了左诗的启发和影响的// //
诗人在这里描绘的贫士形象中 , 给我们充分刻画出贫士孤独困窘的处境及由此激起的复杂情绪 。 在这种难以忍受的绝境里 , 至欲效苏秦、李斯走向非凡的人生道路 。 但一从古代人事的经验中 , 总结到俗世荣华之危险空幻 , 即刻以古代高士的人生观来自勉 。 由此 , 我们也可看出诗人高尚情操所以形成的一种原因 , 即对于不合理现实的愤嫉和绝望 。 左思在其《咏史诗》中 , 充分地表现了他的高尚的理想和情操 , 这些形成了他的诗歌内容的浪漫情调 。 这种情调 ,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 , 对于读者的感情是能起着激励作用的 。 而作为他的这些诗篇内容的最重要的方面 , 乃是对于现实中不合理现象的批判 , 这在九品中正制度积弊深重的当时 , 是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 因此 , 就《咏史诗》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而言 , 它是具有很大程度的浪漫性的 , 而这种浪漫性的思想感情 , 仍是从其所不满的现实生活土壤中萌发出来的 。 这种情况 , 在这以后的诗人陶渊明、鲍照、陈子昂和李白的诗歌中 , 都有充分、明显而强烈的表现 , 表达出出身寒微的士人对于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抗议 , 也体现出在传统的社会制度下他们所具有的传统的正义感 。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娇儿诗》 , 当时是受了左诗的启发和影响的// //
左思虽然生活在与“潘陆”同时 , 而他的《咏史诗》确是“拔萃”于流俗的 。 但刘勰又把他笼统地列在陆、张、潘等的“轻绮”、“采缛”而“力柔于建安”的评断中(见《文心雕龙·明诗》) , 那是不恰当的 。 倒是钟嵘说他“文典以怨 , 颇为精切 , 得讽谕之致”(见《诗品》卷上) , 评论得非常中肯 。 所谓“典”、“怨” , 即借历史人物的事实 , 抒发其对于现实的愤慨之情 , 而这些历史人物事实 , 在他的慨叹抒写下 , 那样易于感人而意义深刻显著 , 就使人感到“建安风骨”的再现 , 同样达到了“造怀指事 , 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 , 唯取昭晰之能” 。 这就是所以使人感到精切的 。 在整个这组诗中 , 郁发着一种苍劲的风格 , 既感不到陆机的“深芜” , 也见不着潘岳的“轻绮” , 而其“讽谕”的精神 , 则是强烈地流溢于篇章间的 。 这乃是它们的艺术性的高度的体现 。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娇儿诗》 , 当时是受了左诗的启发和影响的// //
左思还有《招隐诗》二首 , 仍是他超脱现实的情调的抒发 , 如云:“结绶生牵缠 , 弹冠去埃尘 。 ”其中颇有写景的好句 , 如“白云停阴冈 , 丹葩耀阳林 。 石泉漱琼瑶 , 纤鳞或浮沉 。 非必丝与竹 , 山水有清音” , 也显出了自然景物在诗歌内容中的渐次开展 。 他的一首《杂诗》 , 于描写时节景物的变易后 , 唱叹着“高志局四海 , 块然守空堂 , 壮齿不恒居 , 岁暮常慨慷” , 使人感到前面的时节景物 , 不是泛然摹绘 , 而是作为后面感慨的触发之因的 。
他的一首《娇女诗》 , 非常细致具体地描写出他的两个小女儿的种种娇痴天真的活动情态 , 在题材上也是一个创举 。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娇儿诗》 , 当是受了左诗的启发和影响的 。
- 唐代的西域趣味与白居易的排外主义
- 唐代哪个诗人流连青楼,地方官却暗中保护他呢?
- “元帅诗人”陈毅
- 太原小井峪唐代壁画墓神秘面纱正在揭开 墓主是恒州刺史郭行,活了92岁!
-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
- 李白最早结识的唐代大诗人是孟浩然
- 游洛经年月 看花始觉春——有关洛阳的唐代诗赋在敦煌的流行与传播
- 每日一练|李商隐诗歌创作风格赏析
- “甘肃天祝岔山村墓葬”考古新成果:首次出土唐代马扎
- 唐朝著名男诗人,梦想成为武则天男宠,却因生理疾病被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