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提倡“致虚极,守静笃”?

学习道德经 , 开启大智慧 。

南怀瑾说:“八千多卷的《道藏》根本离不开老子的六个字:致虚极 , 守静笃” 。

河上公注:“得道之人 , 捐情趣欲 , 五内清净 , 至于虚极” 。 去除情欲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


老子为什么提倡“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为什么提倡“致虚极 , 守静笃”?// //

《道德经》第十六章

第一段:致虚极 , 守静笃 。

第二段:万物并作 , 吾以观复 。 夫物芸芸 , 各复归其根 。

第三段:归根曰静 , 是谓复命 。 复命曰常 , 知常曰明 。

第四段:不知常 , 妄作凶 。

第五段:知常容 , 容乃公 , 公乃全 , 全乃天 , 天乃道 , 道乃久 , 没身不殆 。


老子为什么提倡“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为什么提倡“致虚极 , 守静笃”?// //

此章经文分为五段 。 第一段经文:致虚极 , 守静笃 。

老子宣说如何见道的修法 , 要义在“虚”、“静”二字 。 《道德经》从第4章开始就宣说虚空的意义 。 弟子问:“道在哪里?”老子指着虚空说:“道如虚空 。 ”

第11章更宣说“无”的正义 , 无的正义正是依靠虚空义来证明的 。 “三十辐共一毂 , 当其无有车之用” 。 在上一章 , 老子宣说静的要义 。 此章合起来讲虚静二要义的合一修法 , 是前几章修法的统一 。

虚指不存一物 , 静指一念不起 。 虚是虚空 , 静是寂静 。 虚则能静 , 静则能虚 , 虚静本不二 。 这个世界是浑浊的 , 人的内心是浑浊的 。


老子为什么提倡“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为什么提倡“致虚极 , 守静笃”?// //

“孰能浊以久 , 静之徐清?”要度众生只有入浊世 , 修道士入浊世最大的危险就是不能保持自己的清净 , 结果自身遭到染污 , 没有度众生 , 反被众生度 。

古代修行人没有师父的印可 , 一个人是不能单独来到红尘的 。 在深山中 , 自己一个人还能把持得住 , 但回到红尘 , 本想度人 , 结果很容易反被人度 。 老子担心自己的弟子出现这种情况 。 此章开始就是回答“孰能浊以久 , 静之徐清”这个修行的大问题 。

“虚”、“静”是修行二大要诀 。 第10章的内明心五步修法已经达到“明白四达 , 能无知乎”的觉性圆满境界 , 那么此处为什么又要提出“虚静”二大修法呢?就是怕修行退转 。 退转是修行最大的障碍 , 所以佛法的六度有精进度 , 没有精进 , 即使到达了最高境界 , 也会退转为凡夫 。


老子为什么提倡“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为什么提倡“致虚极 , 守静笃”?// //

尤其修行人长久入浊世 , 退转是面临的挑战 。 虚极静笃才能避免退转 。 老子的弟子们对虚的概念逐步建立 , 由虚的概念引发出无的概念 , 这是一大进步 。 老子知道弟子要入浊世 , 必须进一步修虚极和静笃 , 也就是虚到极点 。 静笃就是静到极点 。

这个境界很难描绘 , 与“入三摩地”的境界很相似 。 《楞严经》第六卷说:“初于闻中 , 入流亡所 , 所入既寂 , 动静二相 , 了然不生 。 如是渐增 , 闻所闻尽 , 尽闻不住 , 觉所觉空 , 空觉极圆 , 空所空灭 , 生灭既灭 , 寂灭现前 。 ”这里分为三步 。


老子为什么提倡“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为什么提倡“致虚极 , 守静笃”?// //

第一步 , 眼耳鼻舌身意是向外流的 , 如河流向低处流 。 现在要倒回来 , 不流向外境 , 而回到自己的根 , 这就是“入流亡所” 。

第二步 , 断除了所入的干扰源 , 达到寂静的状态 , 动静二相就不会产生了 , 动相不生 , 静相也不生 。

第三步 , 此时开始修断根 , 此处是指耳根 。 此时即使有一个很大的声音 , 耳根不会传递声音 。 致虚极 , 守静笃 , 最后达到寂灭的境界 。 修到了这个境界 , 则不用担心被浊世所染污了 , 可以长久入浊世 , 广行度化事业 。 这是静之徐清的二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