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里的周代诸侯五等爵位

周代诸侯五等爵位 ,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 秦代废除“五等爵位”制度 , 但保留侯爵 , 例如穰侯魏冉、应侯范雎、文信侯吕不韦、长信侯嫪毐、通武侯王贲 。 汉代采取王侯两种爵位之地 , 刘邦诛灭“异姓王”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后只封刘氏为王 。 不过 , 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 , 如同公爵、侯爵、伯爵、子爵 。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 , 自立为“安汉公” , 后来“公爵”基本成为谋朝篡位的前奏 , 例如魏公曹操、晋公司马昭、宋公刘裕、齐公萧道成 。


《左传》里的周代诸侯五等爵位

《左传》里的周代诸侯五等爵位// //

1、公爵:宋公、虢公、州公、虞公

公爵本来地位仅次于周天子 , 但公爵几个诸侯似乎都发展很一般 。 即使是宋国 , 也成了笑柄 , 宋襄公遇上楚国大将成得臣也就郁闷了 , 还将什么“君子之战” , 难保不知道楚武王攻打随国时就曾公开耍流氓“我蛮夷也”?宋襄公被一些人捧上“春秋五霸” , 如果宋襄公属于霸主 , 则楚成王岂不更有资格?秦、汉朝的二十等爵制内无公爵 , 只有安汉公王莽、魏公曹操 。 以后魏晋置五等爵 , 有郡公、县公 , 隋唐宋有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等 , 明朝有国公爵 , 清朝有公爵 。

2、侯爵:晋侯、鲁侯、齐侯、燕侯、陈侯、卫侯、邢侯

侯爵是周代诸侯第二等爵位 , 当然后来强大起来的诸侯都自称“公爵” 。 侯爵是诸侯中最强大的阵容 , 尤其是晋侯、齐侯、燕侯 , 后来的“战国七雄”有5个来自侯国 。 春秋五霸 , 我一直认为只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实至名归 , 后来基本都是晋国与楚国两个“超级大国”南北对峙 。 秦、汉朝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有侯爵 , 后来被历朝沿袭 。 唐朝、宋朝有县侯;明朝有侯爵;清朝有侯爵 , 分三等 。


《左传》里的周代诸侯五等爵位

《左传》里的周代诸侯五等爵位// //

3、伯爵:秦伯、郑伯、曹伯、梁伯、六伯

伯爵是周代诸侯第三等爵位 , 这个阵营实力大不如侯爵行列 , 但比起公爵阵营毫不逊色 。 秦国的秦穆公(伯爵)、郑国的郑庄公(伯爵)都曾称霸一方 , 甚至郑伯开启了诸侯称霸的先河 , 秦伯统一全国 。 秦、汉朝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没有伯爵 。 唐朝设县伯爵 , 宋朝、明朝有伯爵 。 清朝有伯爵 , 分三等 。

4、子爵:楚子、吴子、越子、徐子、巴子、耿子

子爵本来地位够低 , 但最早出来称王的却是这些子爵国家例如楚国、吴国、越国 。 楚国、吴国、越国这样的子爵国家 , 竟然率先称王 , 甚至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都是春秋霸主 。 秦、汉朝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没有子爵 。 唐朝设县子爵 , 宋朝有子爵 。 明朝不设子爵 。 清兵入关后 , 时以满语称精奇尼哈番 , 意思是"正官" 。 此后清朝设子爵 , 分为三等 。


《左传》里的周代诸侯五等爵位

《左传》里的周代诸侯五等爵位// //

5、男爵:许男

男爵是周代诸侯最低爵位 , 许国是男爵国际 。 西周初年 , 周成王封许文叔于许(今河南许昌) , 建立许国 , 国君为姜姓 , 爵位为男爵 , 是至今唯一可确定为男爵的周代诸侯国 。 公元前504年 , 郑国伐许 , 许男斯被俘 , 许国被灭 。 秦、汉朝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没有男爵 。 唐朝设县男爵 , 宋朝有男爵 。 明朝不设男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