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着发电机长征到延安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他抬着发电机长征到延安
新华社南昌6月13日电题:他抬着发电机长征到延安
新华社采访人员邬慧颖、高皓亮、刘羽佳
无论历经多大险阻 , 也必须把发电机背到指定地点 , 这是使命!
说起爷爷段九长的长征故事 , 赣州市于都县段屋乡胜利村村民段春华有着说不完的话 。
悠悠古镇 , 赤诚红村 。 置身于红土地 , 在段春华那带有浓厚乡音的话语中 , 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
1934年10月上旬 , 中央红军准备进行战略转移 。 当时 , 中革军委仅有一台发报机和一台手摇发电机 , 数量稀少的设备尤显珍贵 。 长征开始时 , 组织便派了一个128人的加强连保护这些设备 , 时年30多岁的红军战士段九长就是其中之一 。
“我爷爷和战友们就共同担负起背着68公斤发电机长征的任务 。 ”段春华说 , 爷爷曾告诉他 , 一开始是8个人轮着抬发电机走 , 可随着连队伤亡的战士越来越多 , 抬发电机的人也越来越少 。
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情况下 , 段九长和战友们都没有抛下那沉重的发电机 。 历经硝烟的发电机染上了红军的鲜血 。 到过草地前 , 一个128人的加强连只剩下段九长、谢宝金和钟起汉3个人了 。
最终 , 3人用生命守护着手摇发电机和发报机抵达延安 , 保证了部队信息的传递 , 也完成了组织交付的任务 。
段春华说 , 全国解放后 , 爷爷向组织上提出辞去公职回家务农 , “他一方面要兑现对我奶奶的承诺——回家 , 另一方面想回来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
“一个在长征中九死一生的老红军 , 居然不要任何功名回家务农 , 看似不可思议 , 实际上恰恰就是经过长征锤炼的共产党人的真实想法和情怀 , 而且这样的人和事在解放初期并不是个别现象 。 ”于都县委党史办主任曾懿华介绍 。
如今 , 放置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发电机 , 虽已留下了岁月的印记 , 但它的故事却未被历史所掩埋 。 它承载了红军战士们坚决完成使命的信念;承载了红军战士们勇于为党牺牲的决心;更承载了红军战士们对乌云终将散去的信心 。
“在爷爷的教育下 , 我们家几代都在家乡的土地上生产、生活 。 家乡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 家里也逐渐添置起了各种家用电器 。 ”段春华说 , 由于对发电的珍爱 , 爷爷回乡后一直关心当地用电的事 , 并在他80多岁的时候亲眼见证了电网进村 , “他当时高兴得像个小孩子” 。
随着国家发展 , 在这块长征出发的热土 , 从一台用生命保护的发电机到遍布各村的电网 , 电力已经从过去稀缺珍贵的宝贝变成须臾不离的能源 。 据国网于都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刘晋强介绍 , 1999年 , 胜利村迎来了第一次电网改造 , 2015年进行了第二次农网改造 。 电压更稳定了 , 电能质量提高 , 走在新时代的段春华一家人如今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 (完)
- 刘先银悟《论语》中国文明古国离不开一个人,孔子都很佩服他
- 在黄埔军校默默无闻,抗战时快速晋升,三大战役他参加了两场
- 他是四野三纵的政委,曾因升迁速度太快不得不请示,后授衔中将
- 太平天国灭亡时曾国藩造反的话,会有人追随他吗?
-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于曹操,但他真的昏庸无能吗?
- 他逝世后为何获降半旗致哀?
- 姜维的失败不只是他自己的失败,而是整个蜀国的失败
- 雍正帝最钟爱的皇子:并非乾隆帝,他若不死,皇帝可能是他
- 他是非洲最后一位有实权的国王,为买一台豪车,卖掉整整1750头牛
- 没本事凭啥坐五大元帅C位?斯大林想搞他,居然不忍心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