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绍兴七年(1137年)八月八日 , 南宋军队原隶属刘光世所部的统制官郦琼、王世忠、靳赛等发动叛乱 , 杀死监军官吕祉等人 , 裹胁全军四万余人和百姓十余万投降金人傀儡伪齐刘豫 。 这一震惊朝野的事件 , 史称“淮西兵变” 。 淮西兵变是南宋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事情之一 , 相当于全国十分之一的兵力集体叛变 , 投降了敌人 , 被视为巨大的过失 。

宋朝以兵变建国 , 对武将权重十分忌惮 。 在此背景下 , 削减武将兵权逐渐被摆上议程 。 但毕竟处于战争时期 , 不可能不用武将 , 而刘光世治军不严 , 作战不利 , 浪费钱粮 , 自然成为合理的罢免对象 。


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 , 六月 ,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张浚渡江巡视江北诸军 , 抚慰将士 , 军声大振 。 在回到临安府后 , 张浚向宋高宗说刘光世沉迷酒色 , 不恤国事 , 与他讨论出兵恢复中原 , 他就很不高兴 , 建议宋高宗将刘光世罢去兵权 , 以警诫其他将领 。 宋高宗表示同意 。 九月 , 在张浚的坚持下 , 宋高宗决定移驻建康府 , 向朝廷内外表明抗金决心 , 鼓舞军民士气 。 同时 , 此行也要相机解决刘光世问题 。 这年冬天 , 张浚指挥各军大败金齐联军 , 宋朝抗金态势发展到一个高峰 。 此时的刘光世已经觉察到朝廷的意图 , 就上书称病 , 请求解职 , 宋高宗回复他说一切问题到建康府面商 。

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 , 三月初九 , 宋高宗至建康府 。 刘光世在到达建康府之后 , 再次主动请求辞去军职 , 并献自己所管金谷一百万以助国用 。 二十二日 , 颁布诏书 , 少保、护国、镇安、保静军节度使、淮南西路兼太平州宣抚使刘光世少保、节度如故 , 改充万寿观使、奉朝请 , 封荣国公 , 不再领兵 。 张浚将刘光世所部分为六军 , 由兵部尚书、都督府参谋军事吕祉节制(都督为张浚) 。


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

时太尉、武胜、定国军节度使、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岳飞入朝奏事 , 随同宋高宗至建康府 。 在得知刘光世称病的时候 , 岳飞就向宋高宗请求由自己率领刘光世的人马 , 再加上自己原来的人马 , 先取关陕 , 以三年为期 。 宋高宗借口要用刘光世所部防守两淮 , 没有同意 。 岳飞因此赌气 , 在回到自己军中的时候经过江州 , 就私自弃军上庐山守墓 , 搞得赵构、张浚急忙派人去劝解 。 岳飞的部队如果一下子扩充到了又近8万人 , 对朝廷而言是一个隐患 , 所以宋高宗改变了主意 , 并且岳飞是几大统帅中资历最浅的 , 把刘光世部队交给岳飞 , 难免张俊和韩世忠等人会有不满情绪 , 将来不好协调多方的关系 。 因此宋高宗收回了让岳飞接收行营左护军的命令 , 只是轻描淡写地让岳飞找张浚解决这个事情 。 本来雄心勃勃的岳飞被浇了一盆冷水 , 军人的脾气和他的个性使得岳飞和张浚的谈话非常不愉快 , 结果是岳飞意气用事 , 擅自脱离部队 , 独自上了庐山 。 虽然经过多方解劝 , 宋高宗还多次下旨催促 , 岳飞才总算下山和张浚化解了矛盾 , 向宋高宗“具表待罪” , 宋高宗和张浚虽然都极力淡化了这件事的影响 , 但岳飞也为自己的率性而为埋下了日后的灾祸 。

张浚离开建康府 , 前往淮西巡抚刘光世将士 。 枢密使秦桧与知枢密院事沈与求不满刘光世军由都督府节制 , 请求由武将统领 , 言官们也跟风上书 。 于是 , 朝廷命刘光世爱将相州观察使、行营左护军前军统制王德为都统制 , 为刘光世诸将之首 , 而吕祉坐镇庐州 , 调护诸将 。

五月 , 张浚回朝 , 上书陈述任用王德的不便之处 。 刘光世军多由以前的溃兵、盗匪招安组成 , 将领骄悍难制 , 统制中侍大夫、武泰军承宣使郦琼原本是盗匪首领 , 与王德关系不好 , 刘光世在军中的时候 , 因为郦琼屡立奇功 , 将他与王德同等对待 。 王德升任都统制后 , 郦琼就心生不安 , 朝廷得知后 , 就把郦琼升为副都统制 , 但两人的矛盾依旧无法解决 。

再说吕祉 。 吕祉和张浚关系很好 , 一直被认为是张浚的心腹之一 , 对治理政务很有能力 , 但却无治军经验 , 而且轻视武将 。 有人劝张浚换用他人 , 张浚没有同意 。 于是 , 将领间的不和、吕祉的治军无谋逐渐酝酿出危机 。


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

六月 , 郦琼尚书举报王德的罪过 , 王德知道后 , 率领自己的人马入朝 。 赵构召见王德 , 王德称诸将骄横 , 可能生变 。 对此赵构虽然表示吃惊 , 但还是觉得有些危言耸听 , 只是把王德留在建康府 。

吕祉到庐州后 , 郦琼等继续向他陈述王德的罪过 , 吕祉告谕他们:“若以君等为是 , 则大相诳 。 然张丞相但喜人向前 , 傥能立功 , 虽有大过 , 彼亦能阔略 , 况此小嫌疑乎 。 ”同时 , 吕祉密报朝廷 , 请求罢去郦琼与另一员统制靳赛兵权 。 于是 , 八月 , 诏少保、镇洮、崇信、奉宁军节度使、江南东路宣抚使张俊为淮南西路宣抚使、盱眙军置司 , 保成军节度使、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为淮南西路制置使 , 右武大夫、开州团练使、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刘锜为淮南西路制置副使 , 并庐州置司 , 同时召回郦琼等人 。


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

吕祉在庐州将士面前举止高傲 , 不被将士所喜 。 直秘阁、淮南西路转运判官韩琎以前是刘光世幕僚 , 但是不受待见 。 吕祉到庐州后 , 对韩琎很信任 , 韩琎因此挟私报复 , 军情更加不安 。 这次吕祉密奏罢免郦琼、靳赛兵权 , 却被一个叫朱昭的小吏透露给郦琼 。 郦琼大惧 , 派人至沿途驿站 , 果然得到吕祉密奏 , 遂与靳赛等人密谋兵变 。 参与密谋的还有统制王师晟、康渊、统领王世忠、张全等人 。


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

八月初八 , 早晨 , 诸将谒见吕祉 。 刚刚坐下来 , 郦琼拿出吕祉的密奏 , 对中军统制张景说:“诸兵官有何罪 , 张统制乃以如许事闻之朝廷邪?”吕祉这时从旁边一瞧 , 见是自己的密奏 , 不禁大惊 , 脱身不得 , 遂被郦琼拿住 。 郦琼部下有一名黄衣士兵不满郦琼兵变 , 偷袭郦琼 , 用刀砍中他的后背 , 但还是被郦琼用铁檛击中 , 残忍杀害 。 郦琼与乱党又杀害中侍大夫、荣州防御使、熙河兰廓路兵马都钤辖、都督府提举一行事务乔仲福及其子武略大夫乔嗣古、武功大夫、恩州刺史兼阁门宣赞舍人、行营左护军中军统制张景、武功大夫、果州刺史、行营左护军统制刘永、武功大夫、吉州刺史、行营左护军统制衡友 , 挟持吕祉及直徽猷阁、前庐州知州赵康直、秘阁修撰、庐州知州赵不群、阁门袛候刘光时北行 。 走到城东楼下的时候 , 吕祉对郦琼说:“若祉有过失 , 当任其咎 , 奈何乃如此负朝廷 。 ”郦琼不从 。 不久乱党以赵不群刚刚上任 , 与军中无怨 , 将他放了回来 。 于是郦琼遂率大军四万渡淮北上 。


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

十一日 , 淮西兵变消息传到建康府 , 宋高宗急降手诏安抚郦琼等人 , 表示所犯罪过一切不问 , 劝他们返回庐州 。 乱军已至距淮河三十里的三塔 。

十二日 , 宰相张浚面见宋高宗引咎请罪 。 同日 , 乱军渡淮 , 吕祉誓死不肯 , 被乱党所杀 。 赵康直也惨遭杀害 。 淮西制置副使刘琦与殿前司摧锋军统制吴锡追击乱军 , 但是没有赶上 。

十四日 , 张浚引咎辞职 。

九月十三日 , 降诏书 , 张浚正式罢相 。

兵变的后果十分严重 , 不仅在当时使南宋对金人和伪齐的军事前沿的江淮重地 , 突然处于防卫空虚的状态 , 而且成为后来南宋对金人战略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 尽管此后不久金人废掉了刘豫伪齐政权 , 丧失了一支重要的辅助力量 , 但因为兵变给高宗政权造成的消极影响远未消除 , 致使南宋方面失去了一次极为宝贵的 , 也是极为可能的收复故土的历史机会 , 更令后世史家为之扼腕长叹 。


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淮西兵变---最有可能间接改变岳飞命运和宋金格局的一场兵变// //

兵变不仅仅是损失了数万兵马难么简单 , 更使主战派丧失了在朝中的优势 , 使有利的抗金形势迅速恶化 。 随着主战派领袖张浚的贬职 , 另一位在地方上的抗金领袖李纲也遭罢免 , 抗金名将韩世忠、岳飞也不再那么受重用 。 张浚离职以后 , 赵构用赵鼎为左相 , 秦桧为右相 。 秦桧自然是主和派的领袖 , 坚持对金投降 。 赵鼎虽然也被人称为抗金领袖 , 但他只是主张通过对金作战确保宋王朝对江南的统治 , 对恢复中原并不太支持 , 这也代表了大部分江南士大夫的思想 。 赵鼎的这种主张 , 无论是主战派 , 还是主和派都不认同 , 视赵鼎为骑墙派 , 最终被秦桧设计贬出朝廷 。 然后秦桧一人主政 , 屈膝求和 , 苟且偷安 , 使得北方人民南望王师又一年 , 王师终不肯北向 。

因此 , 可以说淮西兵变是战与和的一个转折点 , 自此以后宋朝在对金战争中更多采取守势 , 最终与金媾和 , 放弃北方国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