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白的《赠汪伦》看如何欣赏绝句诗?
绝句是中华民族传统诗歌的一种 , 而且是最简练的一种 , 是一种短小精干的文学体裁 。 自唐朝绝句诗定型以来 , 涌现了大量的绝句诗人 , 创作了不计其数的绝句诗 。 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作品至今为人们传诵 , 给人以无限美好的体验 。 可以说 , 绝句诗是汉语使用者最熟悉的诗种 , 也是世界诗歌海洋中最优美和最有效的诗种 。
从李白的《赠汪伦》看如何欣赏绝句诗?// //
桃花潭
兹以李白的《赠汪伦》为例 , 谈谈如何欣赏绝句诗 。
赠汪伦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
这首诗我们在小学二三年级就学习过 , 几乎都能够背诵 。 因为它音律和谐、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 加上短小易记 , 深刻地反映了好朋友之间依依不舍的送别情景 , 所以十分受到人们的青睐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 ”多么真挚的情谊 , 多么形象的比喻 , 多么浪漫的夸张!当我们在送别友人的时候 , 几乎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李白的《赠汪伦》 , 朋友之间的情意不知不觉就提升一个高度 , 这不仅是李白的功劳 , 也是绝句诗歌的功劳 , 是绝句诗在现实生活中的铿锵有力的影响 。
从李白的《赠汪伦》看如何欣赏绝句诗?// //
桃花潭上的小船
这里 , 我们从格律形式、内容结构和意境三个方面来谈谈对绝句诗的欣赏 。
1.从格律形式上看 。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 一共二十八个字 , 加上诗题也不过三十一个字 , 可以说惜字如金了 。 这首诗的韵字依次是“行、声、情” , 押的是平水韵中的“八庚”韵 , 这个韵部的字比较多 , 读起来也响亮 , 十分适合用来写情感充沛的绝句 。
这首诗的平仄形式是:
李白乘舟将欲行
仄仄平平平仄平 ,
忽闻岸上踏歌声
仄平仄仄仄平平 。
桃花潭水深千尺
平平平仄平平仄 ,
不及汪伦送我情
仄仄平平仄仄平 。
李白这首诗的格律很完美 , 没有一字出律 , 其中四句更是符合标准的律形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 需要着重提醒一下的是 , 由于一千多年来语言的变迁 , 有些汉字的读音有所变化 。 比如这首诗的入声字“白、忽、尺、及” , 现在普通话的读音声调分别是二、一、二、和二声 , 这必然影响朗读效果 , 因为作者和我们的读法毕竟有所差异 。 幸亏我们有不少地区的方言还保留着入声字 , 这能很大程度地再现古代诗人绝句诗的音律美 。
从李白的《赠汪伦》看如何欣赏绝句诗?// //
李白《赠汪伦》配图
2.从内容结构上看 。
这首诗的起句点明了人物和事件的起因 , 人是李白 , 事件的起因是李白要走了 。 短短的七个字中有人、有事 , 还有景物“船” , 充分显示大诗人李白驾驭语言的能力 , 堪称字字如金 。 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后续 , 写的是送行者踏着铿锵的脚步 , 唱着歌来了 。 既然是朋友 , 怎么李白都上船要走了才赶来送别呢?又为什么还有闲心哼小曲呢?仔细分析后 , 第二句的内涵太丰富了!“忽闻”暗示李白临走时说过不要汪伦来送 , 或者汪伦送李白登舟后舍不得又转回来要看着李白离去 。 我个人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 汪伦肯定没有那么老实 , 从他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却能和李白结为好友就可以看出来 。 这里可能是汪伦家里有急事 , 他送李白上船后回去 , 然而实在舍不得李白这个朋友 , 就马上转了回来 。 从一个“踏”字可以看出汪伦的急迫心情 , 显然他是迈着大步跑回来的 。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那么急迫 , 汪伦怎么还有闲心唱歌呢?”我想 , 汪伦的身体很好 , 完全可以跑着唱歌而不会气喘吁吁 。 你如果知道我们跑马拉松的人能够一边跑一边呐喊 , 就不会怀疑汪伦的“踏歌声”了 。 至于汪伦为什么要唱歌 , 应该是心情很好 。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能够交上李白这个大诗人为朋友 , 难道不值得高兴吗?这第二句的内涵太广博了 , 特别引人入胜!
从李白的《赠汪伦》看如何欣赏绝句诗?// //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旧址
第三句转入写景 , 千尺深的桃花潭应该是汪伦家乡的名胜 , 所以李白忍不住想起它 , 用它来做比 。 第四句是议论 , 高度赞美汪伦对他的送别之情 , 这依依惜别之情比千尺桃花潭水还要深啊!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和汪伦都是重情重义的人 , 汪伦去而复返 , 李白情怀激荡 , 若非热爱生活的人 , 哪有那样深切的感受呢?汪伦有幸认识李白 , 李白亦有幸认识汪伦 , 两者促成了李白的千古绝唱问世 , 以致成就了这一段诗坛风流佳话 。
理论上第三句为转句 , 实际上和第四句结合起来才能转得完美 。 这首诗转句的成功在于结句的感慨 , 结句中的“送”字尤其重要 , 堪称诗眼 。 如果改用其它的字 , 就会使意思无法和一二句连贯 , 使整首诗创作失败 , 更别说流传千古了 。 在绝句欣赏中 , 我们要特别注意转句 , 转句不成功 , 一切都是枉然 。 可以说 , 转句不成功的人永远都不是合格的诗人 。
3.从意境是看 。 这首诗中的景物有江水、船和桃花潭 , 江水和船是实写 , 而桃花潭是虚写 , 虚实结合使得意韵更加深邃 。 江、船和桃花潭加上渲染场面的歌声和脚步声 , 把汪伦送别李白的场景描摹得栩栩如生 , 使朋友惜别的情景跃然纸上 , 读之如身临其境 。 这首诗描绘的情景生动 , 气质高古 , 表现了极其感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境 , 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 。
- 你不知道的李清照:除了写诗,还是赌神和酒神
- 从战功简析夏侯渊、曹仁、徐晃、张辽四将的能力
-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 从蒯越相马说起,刘备为何不夺荆州?
- 风骨若仙的李白:诗,可抵半个盛唐;剑术,号称大唐第二
- 从《解服散说》考证皇甫谧兄长皇甫士元
- 掌管梁山钱粮的李应:被宋江骗上梁山的大富豪
- 刘先银悟《黄帝内经》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惟道是从
- 金光华李亚鹤:寻找江南水乡中的金钥匙
- 从经济和军事上,浅谈姜维和诸葛亮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