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是诠释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良性互动关系的典型
“江南”曾经更大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江南的名称 , 但当时的江南不是指长江下游 , 而特指长江中游 , 即现在江西、湖南一带的长江南面 。 从地图上看 , 安徽到南京这一段长江的走向是从西南到东北 , 所以不是江南而是江东 。 由此 , 就有“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和“江东子弟”等说法 。
此后 , 江南的范围慢慢扩大 。 从行政区划来讲 , 唐朝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设立江南道 , 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南、上海以及安徽到江苏这一段长江以南地区 , 还包括湖北、四川长江以南的一部分以及贵州的东南一角 。
无锡是诠释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良性互动关系的典型// //
江南道太大了 , 不便于管理 。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 , 江南分出江南东道 , 治所设在苏州 , 管辖苏南、上海、浙江、福建及安徽和江西相邻的几个县 。
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 , 宋朝设立江南路 , 治所在昇州(今南京) , 管辖江西、江苏的镇江、大茅山、长荡湖一线以西和长江以南 , 还有安徽的长江以南部分区域和湖北的几个县 。 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 , 又把江南路东边的部分设为江南东路 , 治所在江宁府(今南京) , 管辖江苏的镇江、大茅山、长荡湖一线以西和长江以南区域 , 还有安徽的江南部分、江西信江流域的北面及九江等几个县 。
元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 , 朱元璋在自己占据的地方建立江南行中书省 , 治所在应天府(今南京) , 管辖江苏、安徽、上海 。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 , 改称中书省(京师) 。 为了建一个大的首都直辖区 , 朱元璋还把江苏及自己老家安徽凤阳也划了进来 , 最大时浙江嘉兴一带也并了进来 。 上海也在当时的京师范围之内 。
清朝入关定都北京 , 将南京改称江南省 。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 , 分置苏、皖 。 如果按照自然条件 , 江南江北、淮南淮北分开不是很好吗?但是 , 如果南北简单划分 , 会出现北方穷、南方富的状况 。 所以 , 选择从东西两边分开 , 遂出现了江苏与安徽 。 靠西叫安徽 , 得名于省会安庆府和南面的徽州府;东面叫江苏 , 得名于省内最主要的两个府江宁府、苏州府 , 上海归江苏松江府管辖 。
现在 , 江南已成为大家固定使用的特有名称 。 狭义的江南 , 主要指江苏、浙江的八个府和一个州 , 即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江宁府、太仓州及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 。 广义的江南 , 指的是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南区域和浙江钱塘江流域 , 还包括江苏的扬州、江西在长江南面的几个县 。 无论怎样说 , 上海都是江南的一部分 。
无锡是诠释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良性互动关系的典型// //
上海并非“暴富”
上海是怎么从江苏分出来的 , 进而形成国际大都会的呢?历来有一种说法——其实主要是外国人的论调 , 说租界的出现使上海“暴富” , 一下子从一个小渔村变为国际大都市 。 其实 , 他们并不了解历史 。
“大上海”的形成 , 经历了一个不断开发、不断发展的过程 。 这个过程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形成聚落 。 北宋时 , 在上海浦设立了一个专门征收酒税的衙门——务 。
上海务负责收税 , 有两种可能:一个是本地酿造的酒特别多 , 说明当时的商品粮比较丰富;另一个是酒的集散地、交易中心 。 无论哪种可能 , 都说明此地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商业发达 。
上海镇大约在13世纪后期设立 , 属江南东路嘉兴府华亭县 。 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升为上海县 , 属江浙行省松江府 。 此时 , 华亭县已变成松江府 , 上海归松江府管辖 。
后来 , 上海地位日益重要 , 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清朝把管理从乍浦到连云港的江海关搬到了上海 。 “五口通商”中 , 上海的发展明显超越其他四个口岸 , 这个基础其实最晚到清朝就形成了 。
上海本来没有市的称呼 。 开埠以后 , 清朝政府看到上海和长江口的重要性 , 便于1898年把位于长江口的吴淞辟为商埠 。 因此 , 上海一度被称为淞沪 。 1927年 , 北伐战争胜利 , 南京政府建立上海特别市 , 3年后改称上海市 。 1958年 , 并入原属江苏省辖松江专区10县 , 上海才有了今天的区域 。
无锡是诠释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良性互动关系的典型// //
独特的人文资源
上海和江南 , 除了地理上的密切关系 , 还有着密切的人员联系 。 上海的人口主要来自于苏南、浙北等江南地区 。
在中国几次大的移民过程中 , 东汉末年到三国期间一大批移民南下 ,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爆发移民再度南迁 。 可以说 , 江南移民吸收了各地人口的精华 。
明朝人就发现 , 杭州在江南 , 但杭州城里人讲话像北方人 。 原来 , 南宋皇帝赵构和大臣都由河南开封迁过去的 , 因而一段时间里杭州城里会讲河南话意味着较高的地位 。 直到今天 , 杭州城的方言仍带有一点北方味 。
因此 , 频繁的移民将各自的本土文化带到江南、带到上海 , 加上相对先进的近代治理方式和管理理念 , 使得上海形成了一个不同文化相互竞争、交流、融合的平等机制 。 海派文化就是在这样一种机制下形成的复合型文化形态 , 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海纳百川、开放包容 。
海派文化还有一个传统受到的重视相对不够 , 那就是契约精神、职业道德 。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重信然诺”理念与西方商业诚信、现代化管理在上海的遇合 。 近代上海的商业、服务业、手工业都有行会行规 , 包括知识界、学术界、行政系统在内的各行各业亦普遍强调职业道德 。
比如 , 有的上海工厂设备在全国并不领先 , 但它的品牌照样是一流的 , 主要就是有较好的职业道德来助力 。 谭其骧先生在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时要找一家印刷质量最好的厂家 , 最后找到了设备有些老化却公认印制质量最好的上海中华印刷厂 。 改革开放以后 , 有些印刷厂进口了电子分色机 , 但引进英国《泰晤士地图》时仍选择中华印刷厂 , 并得到了外国出版商的认可 。
再如 , 解放上海时 , 上海创造了一个奇迹 。 那时 , 解放军控制苏州河南面 , 北面是国民党军队机枪扫射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上海没有断过电 , 没有逃掉一个犯人 , 没有丢掉一份档案 , 没有出现抢劫盗窃等恶性事件 。
为什么呢?最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前期作了很周密的接管准备 。 解放军一到 , 接管人也到了 , 大家都忠于职守 , 很快就恢复了生产 。 这就是长期形成的尊重职业道德的风气使然 , 是上海非常重要的人文资源 , 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特点 。
文化需交流汇聚
上海为江南文化提供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出口 。 开埠后 , 大量江南移民将江南文化带进上海 , 上海又为江南文化吸收、融汇外来文化提供了舞台 。 清朝废科举后 , 新式教育没有及时办起来 , 知识分子要找出路怎么办?苏浙一带知识分子就在上海买船票后去日本留学;学成回来 , 大部分人留在上海或者从上海再奔赴全国各地 。 当年 , 邓小平、聂荣臻、陈毅也是从上海出国留学的 。
上海是现代化的实验室 。 从外国引进的制度、机构设施等 , 往往先在上海试验成功后很快传到江南 , 再推广到全国各地 。 这方面例子很多 , 如民用电、电话、电报、煤气、自来水、公共交通以及银行、证券、期货、诉讼律师等各种制度 。
上海不仅汇聚东方和西方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 。 上海登记的常驻外国移民曾有15万 , 包括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商人等 。 同时 , 上海还吸纳了一批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 。 比如作家里面 , 解放前全国的主要作家基本上在上海 。 即便不在上海 , 书也要在上海出版后影响才会大 。 又如文物 , 上海本身没有出过什么重要的青铜器 , 但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仅次于北京故宫 。 一个原因就是 , 很多收藏家愿意把文物带到上海 。
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影响全国 , 甚至影响世界 。 表面来看 , 上海没有做过首都 , 但近代上海起到的作用不亚于首都 。 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上海 , 中共前期总部也在上海;迁到苏区后 , 一些重大活动还是在上海 。
比如 , 当年毛泽东把美国人斯诺请到延安去采访 。 采访完成后 , 斯诺写的东西在哪里发表?上海 。
当时的上海 , 出版环境相对宽松 。 斯诺作品的英文初版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 , 在敌占区和国统区发行不能用这个书名 , 便改了一个更为中性的名字 , 最后定为《西行漫记》 , 然后借由上海慢慢地扩大影响 。
区域联手共进步
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基础和母体 , 海派文化又为江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 在这方面 , 无锡是诠释二者良性互动关系的一个典型例子 。
无锡一度被称为“小上海” 。 现在谈及“苏锡常” , 次序是苏州、无锡、常州 。 无锡历史上不过是常州府的一个县 , 为何后来排在常州前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锡紧靠上海 , 并把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 , 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的发展 。
无锡是诠释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良性互动关系的典型// //
当时 , 无锡的荣氏企业看中了上海的巨大市场 , 率先前来投资开面粉厂 。 因为要用白布制成口袋来装面粉 , 荣家觉得“要买人家白布 , 不如自己生产白布” , 于是办起了布厂 。 白布要拿纱来织 , 又开办了纱厂 。 荣家的申新纱厂 , 从一厂办到了九厂 。 为了资金周转 , 荣家又投资金融和其他产业 , 逐渐在上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 在上海发展后 , 荣氏家族又反哺无锡 , 把一部分产业搬回了家乡 。
在文化方面 , 无锡有一所专科学校——无锡国专 , 培育了很多国学大师 。 无锡国专的校长是唐文治 , 此前他是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 唐文治在无锡国专的办学理念 , 与其在上海的办学经历紧密相关 。 无锡国专聘请的老师、招收的学生 , 很多都是从上海过去的 。
无锡在诸多方面跟上海密切关联 , 再加上交通因素 , 特别是有了沪宁铁路之后 , 无锡的物流成本、人力成本变得更低 。 依靠这一特殊优势 , 无锡得到了快速发展 。
无锡是诠释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良性互动关系的典型// //
总之 , 上海是江南的一部分 , 上海的发展一直与江南同步 。 开埠后 , “大上海”为江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 同时 , 上海又进一步弘扬江南文化的优势 , 与西方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先进文化相结合 , 形成了更具特色的海派文化 。 展望未来 , 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苏浙沪皖协同发展 , 既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 又为区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 。 (作者葛剑雄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员、复旦大学教授)
- 自编教材评审的标准是什么
- 曹操有14个老婆,12个是抢来的寡妇,一代枭雄为何爱抢人妻?
- 你不知道的李清照:除了写诗,还是赌神和酒神
- 趣读丨微信新增表情火了,如果翻译成古诗词,你猜是哪句?
- 视频//【雪石朗诵】刘辉《我是曹操》
- 长城无法抵御侵略者?真的无用吗?真相是什么?
- 视频//【雪石朗诵】刘晖《我是曹操》
- 柴进复辟梦想的破灭:梁山好汉中人品的佼佼者,也是下场最好的
- 他是四野三纵的政委,曾因升迁速度太快不得不请示,后授衔中将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