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欢迎标语,送粮送物送钱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高举欢迎标语,送粮送物送钱

高举欢迎标语,送粮送物送钱
广东连州群众与工农红军的一段往事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广州6月22日电(采访人员梅常伟、李松、刘斐)广东省连州市东陂镇达飞巷16号——冯达飞故居,前来参观的人群熙熙攘攘 。

这是一座有百余年历史的清代院落,古色古香的大厅正中悬挂着“光荣之家”的大幅木制横匾,冯达飞的少年时代就在这里度过 。 他1924年入党、全程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 。 20世纪40年代,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冯达飞不幸被俘,后遭特务杀害,年仅41岁 。

中共连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黄兆星介绍,冯达飞最后一次回家是在1931年1月 。 当时他所在的红七军承担着从广西向湘赣边靠拢,进而与中央苏区直接联系的重要任务 。 但沿路遭到敌人追击,一路边打边撤进粤北连州(时称连县)进行补给 。

据史料记载,红七军入粤时并未遇到敌人的有效抵抗,但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更加棘手的难题,敌人在当地大肆造谣,污蔑红军“杀人放火,共产共妻,抓到人要往脸上烙火印”,老百姓信以为真,纷纷“逃难” 。

1931年1月16日,红七军进入东陂镇 。 那天,镇里的老百姓几乎逃避一空,就连冯达飞的妻子陈淑顺也不知去向 。 幸运的是,冯达飞找到了坚持留守家中的好友谭荣胜 。 乡亲们听说是冯达飞回来了,打消疑虑,当天就都陆续回到家中,还给部队送来了给养 。

“红军到底是不是杀人放火的恶匪?老百姓只要接触一次就全知道了 。 ”黄兆星说,红军17日抵达星子镇新塘街口时,十几家经常被流氓惯犯抢劫的商户燃放鞭炮,还打出“欢迎红军”的标语迎接红军 。

红军接下来的举动,更加打消了人们的顾虑:为了不扰民,官兵们都住在关帝庙和几间会馆中;一家取名“永盛”的榨油店人去店空,红军专门派人进行保护……当地百姓连连称赞红军是“仁义之师”,星子镇上的商会专门送去千余大洋和10多头猪进行慰问 。

红军的一举一动,紧闭连州内城各城门、龟缩不出的敌人是清楚的 。 眼见红军来到外城筹措物资,商户们表现出信任和亲热,敌人开始不断开枪挑衅 。 黄兆星说,红军进入连州的目的是筹措物资,所以对内城围而不攻,但敌人的所作所为严重威胁到红军将士和广大群众的安全,必须教训教训他们 。

据载,1931年1月23日,红军向连州内城发起总攻 。 当晚,激战正酣之际,敌人竟下令点燃蘸了煤油的棉胎扔向靠近城墙的商户板棚 。 火借风势迅速蔓延,许多店铺沦为一片火海 。 “大火一起,就看出红军与白军本质上的区别了 。 ”黄兆星说,红军攻城指挥部当即改变部署,命令部队转为救火,白军却趁机向救火的军民射击,幸亏红军用迫击炮、重机枪还击,迫使敌人停止了射击,否则不知要死多少人 。

直到第二天黎明时分,大火才被扑灭 。 红军把抢救出来的重伤员送往附近医院,把一包包布匹、一担担百货及1000多罐煤油摆在一大片空地上,让商户们领回各自货物 。

白军杀人放火,红军舍己救民 。 经过此事,红军的声誉大大提高,连州商会自愿筹集4万大洋送给红军作军费,当地群众还送来大量大米、生猪、布匹、药材等物资 。

“相比获得补给,更重要的是赢得了民心,这为长征期间红军部分官兵在包括连州在内的粤北地区开展游击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 ”黄兆星说 。

作者:梅常伟 李松 刘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