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随口作出半首诗,400年却无人能续,朱元璋:这简单我来

说起开国皇帝 , 人们总是会想到他们开疆拓土、逐鹿天下的形象 , 而除去南北朝及五代十国等混战时期 , 开国皇帝们彼此之间是很难有交集的 。 今天子渊就为大家介绍两位著名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与明太祖朱元璋之间的趣事 。 二者之所以有交集 , 还是因为一桩颇为文雅的事 。


赵匡胤随口作出半首诗,400年却无人能续,朱元璋:这简单我来

赵匡胤随口作出半首诗 , 400年却无人能续 , 朱元璋:这简单我来// //

▲宋代诗帖

众所周知 , 唐宋时期非常流行吟诗 , 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达官贵人 , 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随口吟上一两首 , 堂堂皇帝当然也不例外 。 抛开平仄押韵和用词水平高低不论 , 很多皇帝都喜欢在大臣面前作诗 , 这样不仅可以在诗词界刷下存在感 , 还可以收获大臣们的交口称赞 。 比如清朝的乾隆皇帝 , 可谓五千年来第一高产诗人 , 一生中写了四万多首诗 , 不过没有一首杰作 。

与乾隆皇帝相比 , 宋太祖赵匡胤的境界明显更高 。 出生在军官世家的赵匡胤 , 年轻轻轻就参军入伍 , 亲身参与了后周对南唐及契丹的众多战役并立下赫赫战功 , 最后还当上了后周的禁军首领 。 一次战争结束后 , 有人看见发现赵匡胤指挥着士兵将好几个大木箱搬上马车 , 便立刻向后周世宗柴荣打报告 , 说他中饱私囊、贪图民脂民膏 。


赵匡胤随口作出半首诗,400年却无人能续,朱元璋:这简单我来

赵匡胤随口作出半首诗 , 400年却无人能续 , 朱元璋:这简单我来// //

▲后周世宗柴荣剧照

柴荣听到后怒不可遏 , 立刻就骑着马去赵匡胤府上调查 。 凑巧的是 , 柴荣正好看到赵匡胤在指挥下属将木箱从马车上卸下 , 于是就径直上前打开箱子 , 结果发现里面都是书 。 这时候赵匡胤俯身叩拜 , 然后告诉皇帝说:“微臣不通文墨却能承蒙陛下厚遇 , 心中十分惶恐内疚 , 因此想要多读些书 , 以便日后能为皇上效劳” 。 听到这一番话 , 后周世宗柴荣自然是感动得不行 , 亲手将赵匡胤拉起来 , 从此更加重用和信任他 。

等到赵匡胤读完这些书后 , 觉得自己好歹也算是个儒将了 , 于是就尝试作起诗来 。 严格地说 , 赵匡胤还真的有作品传世 , 不过却只有一首半 。 先说第一首诗 , 有一天晚上赵匡胤和好友通宵饮宴 , 看到红日初升的壮观景象 , 席间一位大老粗就搜肠刮肚想了几句打油诗以歌咏旭日 。 赵匡胤听了之后 , 嘲笑他其实不足 , 随后吟出一首《咏初日》:太阳初出光赫赫 , 千山万水如火发 。 一轮顷刻上天衢 , 逐退群星逐退月 。


赵匡胤随口作出半首诗,400年却无人能续,朱元璋:这简单我来

赵匡胤随口作出半首诗 , 400年却无人能续 , 朱元璋:这简单我来// //

▲宋太祖赵匡胤戎装剧照

虽然这诗毫无韵脚可言 , 对仗也不工整 , 不过胜在气势不凡 , 乍一听倒也能唬住在座的大老粗们 , 众人纷纷拍手叫好 , 赵匡胤为此十分得意 , 也就爱上了吟诗这件事 。 当了皇帝后 , 赵匡胤看到朝堂上大多是些大字不识的武夫 , 更是充满了作诗的底气与念头 。 终于在一年中秋 , 他在宫中设赏月宴与百官共度佳节 , 看着黑色天幕上的一轮圆月 , 突然就来了灵感 。 只见赵匡胤把酒杯猛然一放 , 脱口而出:“未离海底千山墨 , 才到中天万国明” 。


赵匡胤随口作出半首诗,400年却无人能续,朱元璋:这简单我来

赵匡胤随口作出半首诗 , 400年却无人能续 , 朱元璋:这简单我来// //

▲宋太祖赵匡胤剧照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意境开阔 , 确实颇有水平 , 大臣们连忙拍手叫好 。 却不料这样一来反倒把赵匡胤给坑惨了——这首诗本来是灵感乍现 , 被众人这么一打岔 , 下半部分怎么都续不上了 , 尴尬得老脸都憋红了 。 眼尖的大臣一瞧皇帝这情形 , 知道是对不上来了 , 于是赶紧出来打圆场 , 说陛下这两句诗气势宏大空前绝后 , 实在是无句可续 。

接着就是百官一齐跪下山呼万岁 , 赵匡胤的面子才算是给保住了 。 由于连堂堂开国皇帝都作不出这后半首 , 宋朝历代皇帝和大臣们自然也不会去碰这个霉头 , 所以也就一直没人敢续诗 。 直到改朝换代后 , 明太祖朱元璋得知此事后也是兴致盎然 , 琢磨半天后对了两句诗予以补齐:未离海底千山墨 , 才到中天万国明 。 恒持此志成永志 , 百战问鼎开太平 。


赵匡胤随口作出半首诗,400年却无人能续,朱元璋:这简单我来

赵匡胤随口作出半首诗 , 400年却无人能续 , 朱元璋:这简单我来// //

▲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对于这两位皇帝的杰作 , 文人墨客们历来评价不一 。 不过在子渊看来 , 朱元璋所作的诗相比而言非常生硬 , “恒持此志成永志”更是充满了打油诗的意味 , 相比而言还是宋太祖略胜一筹 , 不知各位朋友意下如何呢?

参考文献: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