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制度对于周王国克商,及周王国统治的意义

在如今的社会里 , 似乎人人都在做着一个发大财的梦 。 有钱的 , 要欲求更多;没有的 , 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 愈发没有畏惧的去追求成功了 。 随手翻开一本史书 , 目光扫过尽是这样的故事 。 最精彩 , 莫过于“武王克商”了 。 颇有些蚂蚁撼倒了大树的味道 , 又把诺大一个商王国 , 啃得只剩几块骨头渣 。 拼拼凑凑地 , 整出一个宋国来 , 颤巍巍立在众姬的眼皮儿底下 。

直到几百年后 , 鲁人还在兴致勃勃地传唱着一首歌 , “后稷之孙 , 实维大王 , 居岐之阳 , 实始翦商”(据《诗经?鲁颂?闷宫》) , 载歌载舞 , 颂咏着先人们的功绩 , 说公亶父迁都岐山之下的时候 , 周人“翦商”的种子已经开始萌发了 。 像极了当下 , 但凡被人夸说长得胖 , 就要气喘个不停的大佬们 。 都不敢承认 , 直到文王在位的时候 , 周人都还是殷商朝堂上的小可怜呢 。


封建制度对于周王国克商,及周王国统治的意义

封建制度对于周王国克商 , 及周王国统治的意义// //

商周间的实力对比

近些年 , 在东到大海、北到河北藁城、南到湖北盘龙城的广阔土地上 , 考古工作者们发掘出不少商代晚期的遗址来 。 由此我们足以断定:文王时期 , 殷商的势力至少都会在这一区域之上;而这个时候的周人 , 仅仅占据了泾渭流域的狭窄谷地 。

李亚农便曾依据《孟子》、《战国策》及《商君书》的记载 , 通过对春秋时期人口数量与军队规模比例的研究 , 及春秋与商周交替之际生产力水平的对比 , 从而推断 , 克商时候的周人 , 顶多不会超过六、七万人;在殷商所有方国中也不过占了中等水平而已 , 与商王国本身压根就没有可比性 。 (据许倬云《西周史》 , 92?93页)

既然如此 , 纵然“武王伐纣”可以侥幸获胜 , 周人长达八百年的统治就必然有其值得我们深思的道理了 。


封建制度对于周王国克商,及周王国统治的意义

封建制度对于周王国克商 , 及周王国统治的意义// //

周人灭商的秘籍——封建

在《左传?僖公五年》的记载里 , 宫之奇用虞国建国的故事劝谏虞侯说:“大伯、虞仲 , 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 , 是以不嗣 。 ”是说为了传位给幼子季历 , 太王就令他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统率了一些周人 , 长途跋涉来到东方建立了虞国 。 自此以后 , 似乎周人就上了瘾 , 到了文王时期史书上关于封建的记载突然就多了起来 , 比如同是在《左传?僖公五年》里记载的虢仲、虢叔 。

在当时交通、生产极其落后的情况下 , 人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 , 命令传达的速度也会受到极大的约束 , 如此一来封建的意义就愈发的大了 。 换句话说就是 , 能够利用有限的人占据更大面积的土地 。 也为为“武王伐纣”的初步胜利凝聚起更大的政治力量 。

周代封建最重要的时期其实是在克商以后 。 《荀子?儒效篇》称 , “(周公)兼制天下 , 立七十一国 ,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尽管荀子将这所有的封建一股脑都挂在了周公的名下 , 不甚妥当;分封建国的数量 , 确是很可观的 。 事实上 , 据史墙盘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的记载应该较为可信一些 , 即周人大规模的封建 , 其实是在成康的时候完成的 。 所以在史书上我们可以看到 , 成康之世四十年不用刑错 , 号为太平的记载 。 或许正是在说分封建国所起到的作用吧!


封建制度对于周王国克商,及周王国统治的意义

封建制度对于周王国克商 , 及周王国统治的意义// //

周代的封建制度具体是怎样的呢?

张希枚先生引用《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 , 因生以赐姓 , 胙之土而命之氏”的记载 , 将文中的“赐姓”、“胙土”、“命氏”称之为周初封建的三项重要措施 。 并进一步解释说:“赐姓”是指被赐予封地内被征服的居民 , 即“异姓之居民附属”;“胙土”是指天子赐予诸侯土地;“命氏”是指人类学上血缘性的“氏族” , 换句话说 , “命之氏”就是命功臣建国于某一地区 。

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的 , 直接记载西周封建制度的史料 , 在文献上有《左传?定公四年》的一段话及《诗经》里的“大雅?崧高”和“韩奕”两篇;还有西周早期宜侯夨簋、中期的大盂鼎 , 所载的两篇铭文 。 于此 , 我们不妨看看鲁国封建的实例 , 不再援引原文了 。

周代诸多的封国中 , 鲁国是最为典型 , 也是记载较为翔实的 。 在《左传?定公四年》上就记载了卫国祝佗的一段话 , 讲周公分封鲁国的情况:首先 , 成王赏赐了仪仗、礼乐器、和宝物 , 又赐了殷民六族给他 , 最后 , 还有封地 。 贾公彦称 , 所谓的“殷民六族”其实是“禄父之余民三十族、六姓也 。 ”是说被分给伯禽的“殷民六族” , 都是商王国的贵族氏族 。 除此以外 , 原本殷商贵族的“类丑”(即奴隶)也一并被赐予了封君 。 如此看来 , 西周的封建是以“族”为单位的 。 封君带着自己的“族”到受封的土地上去建立新的国家;殷商移民以“族”为单位被周王分给受封的封君;当地土著也是以“族”为单位生活在封君受封的土地上 。 许倬云在其《西周史》中称其为“三结合”的政治结构 。

我们还知道 , 鲁国最初是被封在河南鲁山的 , 所以称为鲁国 。 周公二次东征“践奄”以后 , 才被迁封到了山东曲阜 , 并且连名字也一起带了来 。 所以直到春秋的时候 , 记载中在河南许昌还有鲁国的“许田” 。 这在西周早期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 所以 , 我们有理由称西周的封建 , 其实是“封人”的性格大于“封地”的性格的 。 这是极容易忽视又颇为重要的一个特征 。


封建制度对于周王国克商,及周王国统治的意义

封建制度对于周王国克商 , 及周王国统治的意义// //

周代封建的意义

武王克商后 , 尚不具备扩张疆界的能力 。 所以 , 便有了上文中提到的“三结合”的政治权力(据许倬云《西周史》 , 161?162页) 。 事实上 , 所谓的“三结合”正是通过这几种“族”层层叠合的方式来实现的 。 这种“族”与“族”的层层叠合 , 彻底打破了周人部族与殷商部族、土著部族之间的壁垒 。 叠加在一起后 , 一方面解了殷商部族势力;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周人的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