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崇文手艺人“钢刀王”
文诤 , 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 , 她写了一本书 , 这本书的名字是《胡同里的童年》 。 里面的故事很多 , 有一段故事是关于父亲的 。 他的父亲是民国时期北京的“钢刀王” , 生产老北京人裁纸、切水果的用具 , 现在 , 这些小钢刀却几乎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 , 只在一些收藏者手里 , 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珍品 。
我的父亲 , 崇文手艺人“钢刀王”// //
●小钢刀(图片来自网络 , 有修改)
这些精致的小刀 , 让我们不由得感叹科技发展至今 , 机械化操作的当代我们的生活美度其实是远不如早先的人们的 。 就像他们裁纸的小刀 , 都可以做的如此精致 。
这些小刀对文诤来说除了工艺价值 , 里面还藏着文诤父亲的一生……
“她是我高中时代的同班同学 , 我很多年前就听说她身体不好 , 可是她却为了写父亲的创业过程和取得的成就 , 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 进行了多处探访 , 查阅搜集资料 , 记录、整理、写作……她这样投入地做这件事 , 一定有她的道理 。 我看了相关文字才明白了其价值之所在 。 ”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 苏立康
这段故事发生在文诤的“胡同里的童年”之前……就像我们大多数人 , 我们的童年 , 都是在父母的辛勤努力创造的环境中呈现的 。 文诤的童年也是如此 , 她童年和父亲的创业故事交织在一起 , 在童年之前 , 父亲有一段艰辛的历史 , 那段历史从1907年开始……
1.父亲入京学徒
那一年 , 父亲十四岁 , 由村里人介绍到北京学徒 。 脑后梳一条发辫 , 一身粗布裤褂 , 布袜布鞋 , 背着铺盖 , 就进了北京城 。
父亲的三年学徒没有记载 , 但是那时候 , 一般学徒时间为三年 , 三年之内 , 没有工资 。 学徒期满可以自愿离开 , 愿意继续留下的 , 再商定工资 。
那时候 , 手工业作坊在北京外城逐步发展起来 , 该类行业主要分布在崇文门外 , 东打磨厂、崇外大街、金鱼池一带 , 曾有“锤剪刀锥百炼钢 , 打磨厂内货精良”之誉 。 父亲就落脚在崇文门外东打磨厂内一家作坊 , 学习制作蒙古刀的手艺 。 具体地址 , 师从何人已无从考察 , 三年的学徒生涯是怎样度过的全无记载 。
我的父亲 , 崇文手艺人“钢刀王”// //
●早期崇文门外大街街景
可以肯定的是 , 父亲悟性极高 , 学习十分勤奋 , 胸中积聚着日渐明晰的奋斗目标 , 满师后跟师傅干了不久 , 不知何故师傅的作坊不再继续经营 。
1910年 , 父亲回乡与母亲完婚 。 母亲离父亲家五里路 , 婚后 , 父亲返京创业 。 母亲留在老家照顾父亲的家庭 , 母亲在老家过得并不好 , 1913年(民国二年)长女在家乡出生 , 父亲在京刚可立足 , 即接母女进京 。
2.破瓦寒窑从零开始
父亲以极其微薄的原始资金自行创业 , 创业项目自然是制刀 。 白手起家 , 从零开始 , 租住的房屋在东晓市附近 。
南城崇文门(哈德门)外的晓市 , 俗称东晓市 , 每日交易拂晓自动开始 , 天明即撤 , 故名 , 也被叫作黑市或鬼市 。
选此时间段 , 原因是京城一些破落的官宦和富家子弟 , 以变卖家藏旧物为生 , 又怕被熟人看见有失颜面 , 就选择天明之前去卖;也有偷盗者趁天不亮销赃 , 多有些见不得人的交易 。 每个摊位上 , 自备一盏小灯 , 煤油灯、电石灯等五花八门 。
晓市以售卖交换旧货为主 , 货物很杂 , 从金银珠宝到日用杂品 , 从木器家具到衣物布匹、书报笔砚 , 无所不包 , 真假难辨 , 贵贱杂陈 。 父亲就从这些旧货中陆续搜集到生产必备的旧工具和原材料 , 也可收集到一两件新奇刀具的旧样品 , 这种天赐的机遇 , 应属地利 。
锯、锉、钳、锤是最基本的工具;废旧锯条、子弹皮、汽车弓子、火车弓子、轨道钢等 , 均可经烧红后反复锻打 , 以排出废渣增加致密度 。 再经过整形、整平 , 使成为较好的钢材 。 手工剪切成小刀的形状 , 再用锉刀锉出刃口面 , 经过锻烧、淬火 , 以增加硬度 , 然后再经粗磨、细磨磨出刃口 , 达到锋利 , 并磨光磨亮 , 配装各色刀柄 , 即成简单的无鞘刀具 。
民国初年 , 在前门外珠市口至大栅栏地段的马路两侧 , 出现了夜市 , 民间称“前门夜市” , 性质与晓市相似 , 但是 , 因交通方便 , 光顾者众多 , 十分热闹 。 父亲制作的小刀就拿到前门夜市去卖 , 物美价廉 , 销路不错 。
我的父亲 , 崇文手艺人“钢刀王”// //
●前门大街街景
3.从小刀局到“钢刀王”
有了原始积累 , 一个同宗的族弟王永清自乡下来京帮忙 , 抽刀、折刀等陆续试制成功 , 销售量一路攀升 。 后来二人合伙开设了“恒义和刀子局” , 他们合伙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 不详 , 合作时间也只能靠推断 。
生产有了较大起色后 , 为了事业进一步发展 , 父亲决定招收徒弟 , 王永清随后即分出单干 。 但是 , 两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 王永清是我家在北京的唯一亲戚 , 我们尊称他为“贵叔” , 父亲在事业上给过他多方面的帮助 。 王永清后来创立的作坊名为“小刀王” , 自产自销 。 作为北京市小刀制造业的创业者之一 , 在《崇文区地方志》上也留下一笔有关他的记载 。
父亲自满师后至中壮年 , 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 是创造力最旺盛 , 体力和精力最充沛的阶段 。 生产、销售、创新、收徒、不断遴选更换材料、了解行情、扩大生产、结交同行朋友等等 , 是他最辛苦、最累 , 也是事业突飞猛进的关键时期 。 在此阶段生产品种基本定型 , 仿制或研制出小抽刀、小折刀、小宝剑、小腰刀等漂亮、新颖、精美的主打产品 , 也生产刀、叉、勺等成套餐具 。 用料也由开始的零散拼凑 , 改用质量稳定一致的正规板材 。 由样品般的单产 , 转为批量生产 。 1922 年启用“钢刀王”字号 , 于1928 年(民国十七年)在东安市场设立摊位 。 那一年父亲35岁 , 已在同行业中小有名气 。
我的父亲 , 崇文手艺人“钢刀王”// //
●钢刀王门店手绘图
我的父亲 , 崇文手艺人“钢刀王”// //
●东安市场图
4.打拼20多年 , 有了自己的房子
母亲进京时 , 最初租住在崇文门外驹章胡同一间四面透风的破屋内 , 买不起窗户纸 , 只能捡拾一些破烂衣物堵住窗洞 , 好在屋内尚有一铺大炕 , 铺上一领旧炕席 , 母亲从家乡带来简单铺盖 , 备些碗筷炊具 , 就算安了家 , 是名副其实的破瓦寒窑 。
聪明勤劳的母亲很快熟悉和适应了环境 , 大杂院中的穷邻里们对朴实厚道的母亲纷纷伸出了援手 , 在他们的介绍帮助下 , 母亲很快找到了一边顾家一边挣钱的门路 , 当然凭的完全是母亲可以付出的一双手和一身体力 , 为人缝补浆洗 , 将生羊毛纺成粗毛线 。 母亲不知疲倦、夜以继日地苦干 , 以至手指关节变形 。
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 , 生活渐渐走出了困境 。 在离驹章胡同不远的葱店后街 , 改租了条件稍好的四间平房 , 两间北房住家属 , 两间东房是生产作坊和徒弟们的住处 。 在这里我家住了十几年 , 二姐、换子姐(十岁因病夭折)、大哥、老姐、二哥和我都出生在这里 。
直到1941 年 , 我四岁半时 , 父亲买下了崇文门外高家营胡同25 号的一处两进的小平房( 前后院共有六间半住房) , 我们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 那是父母通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所得 , 的确来之不易 。
1941年 , 有了固定的住所后 , 父亲开始了他的事业上升期 , 我也开始了自己童年的故事……(未完待续 , 文章选自《胡同里的童年》 , 有删改)
我的父亲 , 崇文手艺人“钢刀王”// //
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定价:29.00元
- 清朝最严苛的丈夫与父亲曾国藩,差点被家人拉黑
- 他国子监肄业啃老被父母赶出家,父亲蒙冤时,他既上访又伺候父母
- 穿越到古代寡妇身上,后娘算计亲爹不疼,最疼我的竟是男神村长
- 龙生九子为何个个不同?原来父亲一个,母亲一帮
- 作为父亲的毛泽东:我是期盼你们来信啊
- 父亲鞭打儿子“芦花”飞:闵子骞孝德传千古佳话2500多年
- 父亲一生的五次决定,八十大寿那天我向他讨一句终生受用的话
- 看剧||做父亲是一件极其有技术含量的事情
- 有心计,识时务,《鹤唳华亭》太子妃的父亲张陆正为什么会失败?
- 临近年关,为何我的个税越交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