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国情有差别,称王目的各不同

读《资治通鉴》:“韩、燕皆称王 。 赵武灵王独不肯 , 曰:‘无其实 , 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 。


诸侯国情有差别,称王目的各不同

诸侯国情有差别 , 称王目的各不同// //

赵武灵王对称王发表看法

进入战国 , 诸侯列国视周天子入无物 , 纷纷称王 , 但“历史倪说”认为 , 称王者多 , 却从众者多 , 名副其实者少 , 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1、魏国外强中干 , 称王只为刷存在感;

2、齐国原名已与而今实力不相符 , 以称王昭示实力;

3、韩国、燕国实力不济 , 做陪衬 , 属于从众者 。

一、魏、齐欲王 , 拉韩、燕做陪衬

韩、燕无其实 , 却为何称王 。 纵观齐、魏、秦称王前后 , 尤其是齐、魏相王之后 , 楚国频繁挑起事端 。 在此情形下 , 为了减轻压力 , 魏国拉拢韩国也称王 。 同样 , 齐国也力促燕国称王 。

韩、燕称王确实如赵武灵王所说“有名无实” , 但是战国时代之所以会掀起一股称王之风是有原因的 , 让我们从头说起 。

1、魏国在魏文侯的主导下 , 进行国家改革 , 以极短的时间实现富国强兵 , 国家大治 , 于战国之初一跃而成为诸侯国之首 , 雄霸天下 。

魏国的崛起令邻国秦国吃尽了苦头 , 秦国在魏国的强大军事压力下毫无还手之力 。 秦孝公即位之初 , 面对山河破碎 , 国弱民穷 , 他痛定思痛 , 一改秦国往日执政风格 , 发布求贤令 。 在此背景下 , 供职于魏国的卫鞅怀揣秦国“求贤令”入秦 。

秦孝公力排众议 , 乾纲独断 , 大胆支持卫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 以十年之功 , 令秦国为之一变 。

而东方的齐国 , 自“田氏代齐”之后 , 齐国依托国富民强屡屡现身国际舞台 。 至齐威王时 , 更是凭借强力手腕 , 令齐国国内焕然一新 。 齐国上下磨刀霍霍密切关注着国际局势 , 准备与霸主魏国一试高下 。

正当齐国、秦国的悄然崛起的时候 , 魏国第三代国君魏惠王仍然执着于一统三晋 。

正当齐国准备一试牛刀之时 , 公元前353年 , 魏国发起了讨伐赵国的军事行动 , 围困邯郸 。 齐国借赵国求援之机 , 以高超的军事智慧 , 发起“围魏救赵”之战 , 在军事重镇桂陵重挫魏军 。

魏国伐赵未果 , 又转而伐韩 , 公元前341年 , 魏国以庞涓为将领兵伐韩 。 齐国再次以相似的手法在“马陵之战”中重创魏军 , 不但完成了救韩的承诺 , 还俘虏了太子申 , 且逼的领军大将庞涓自杀 。 魏国经此两役 , 元气大伤 。

马陵之战刚刚落幕 , 令魏国没想到的是这一番厮杀声却唤醒了沉寂多年的秦国 , 跃跃欲试 , 时刻准备着在国际舞台上一展雄姿 。

公元前340年 , 秦孝公任用卫鞅为领兵主将讨伐魏国 。 秦魏此战的结果是魏国惨败 , 魏国连续经历了齐、秦两次重创 , 无力再战 , “使使献河西之地于秦以和” , 且“安邑近秦 , 于是徙治大梁” 。 此时 , 魏惠王忽然明白了时局的严峻性 , 往日视为“一弱一贫”齐、秦需要重新审视 , 但为时已晚 。


诸侯国情有差别,称王目的各不同

诸侯国情有差别 , 称王目的各不同// //

秦败魏国 , 魏王大惊

鉴于此时齐国自桂陵之战之后“最强于诸侯 , 自称为王 , 以令天下” , 魏国立即拉拢齐国 , 并互相尊称为王 , 这才有了公元前334年 , “齐王、魏王会于徐州以相王” 。 魏国公开尊称齐国为王 , 意味着从此魏国失去了独霸天下的地位 。

2、魏国在秦、齐等国的夹击中 , 接连惨败 。 《战国策魏策·齐魏战于马陵》记载了魏相惠施献策于魏惠王之事 , 魏国相国惠施以魏国已与赵、齐、韩开战 , 以至反目成仇 , 而今之计唯有与齐国极力发展友好关系 , 即“以魏和于齐楚以按兵” 。 同时惠施还提出 , 若要报复齐国两次攻魏 , 不是兴兵讨伐齐国 , 而是放下国君的架子 , 向齐国示弱 , 甚至专门朝见齐王 , 即“不如变服折节而朝齐” , 如此一来 , 必然会激怒楚国 , 到时候 , 魏国即可派一使臣分别游说齐、楚两国 , 让他们两国打起来 , 楚国必定讨伐齐国 。


诸侯国情有差别,称王目的各不同

诸侯国情有差别 , 称王目的各不同// //

惠施为魏惠王出主意

魏惠王连连称赞惠施机智过人 。 于是 , 魏国连忙派特使赴齐国 , 向齐国表示愿意俯首称臣 , 甚至可以朝拜齐威王 。 齐相田婴接见魏国特使后 , 并一口答应魏国的请求 。 于是魏惠王带同韩国国君和其他小国国君 , 朝见齐威王 。

杨宽先生在《战国史》中写道:公元前336年 , 魏、韩二君会见齐威王与东阿县南 , 次年又会见于甄 , 魏、韩二君均头戴布冠 , 变服折节朝见齐威王 。 公元前334年 , 魏惠王又率领韩昭侯等 , 到齐之徐州 , 朝见齐威王 , 并尊齐威王为王 , 同时齐威王也承认 , 魏惠王的王号 , 即所谓的“会徐州相王” 。


诸侯国情有差别,称王目的各不同

诸侯国情有差别 , 称王目的各不同// //

徐州相王

齐国“最强于诸侯 , 自称为王” , 再加上齐、魏相王 , 风光之下 , 招来了最早称王的楚国妒忌 , 同时这也是其他诸侯国所不能容忍的 。

杨宽先生在《战国史》中写道:公元前333年 , 赵肃侯派兵围攻魏的黄城(今河南内黄县西) , 并在漳水、滏水之间筑起长城 , 防止齐、魏两国的进攻 。 同时 , 楚威王为了表示对“徐州相王”的愤怒 , 亲率大军围攻徐州 , 打败了齐将申缚的军队 。

二、秦崛起 , 称王为要务

再来说说崛起的秦国 , 公元前338年 , 秦孝公去世 , 其子嬴驷即位 , 史称秦惠文王 。 秦惠文王以高超的政治智慧车裂了众矢之的商鞅 , 令“商君之法”得以保留 。

秦惠文王元年 , “楚、韩、赵、蜀”以朝贺秦国新君为名 , 实则摄于秦国崛起的威力 , 探查秦国未来政治走向 。 紧接着 , 秦惠文王二年周天子贺 , 四年“天子致文武胙” , 即是对秦国实力的肯定 。


诸侯国情有差别,称王目的各不同

诸侯国情有差别 , 称王目的各不同// //

秦国称王 , 应邀而来的韩、魏二王

齐国“最强于诸侯 , 自称王” , 但秦国也不落后 , 稳定国内政治之后 , 一面凭借强大的武力攻伐赵、魏、楚 , 一面用张仪辅以外交手段 , 游走于诸侯列国 , 于公元前325年 , 秦惠文君举行了称王大典 , 其标准不但参照齐、魏“徐州相王”的做法 , 邀请魏、韩之君入秦 , 尊秦惠文君为王 , 秦惠文王也承认魏、韩两国国君的王号 , 还请魏、韩二王现场为秦惠文王的“夏车”驾御 。 秦惠文王实现了秦国历史上首次称王 。


诸侯国情有差别,称王目的各不同

诸侯国情有差别 , 称王目的各不同// //

魏惠王为秦惠文王驾车

三、“五国相王”实为抗秦

张仪得宠于秦惠文王之后 , 公孙衍便离开秦国 , 回到老家魏国 , 赋闲在家 。 后来 , 在魏王的一再邀请下 , 公孙衍入朝为官 , 积极参与魏国重大策略 , 尤其主张合纵山东六国共同对抗秦国 。

《战国策·中山策》记载 , 公孙衍为了合纵诸侯列国 , 于公元前323年联络魏、韩、赵、燕、中山 , 发起“五国相王” 。 从此 , 韩、赵、燕、中山也开始称王 。


诸侯国情有差别,称王目的各不同

诸侯国情有差别 , 称王目的各不同// //

五国相王

但是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的目的并非帮助赵、燕、中山称王 , 而是联合五国共同对抗秦国 , 结果因齐国借口“中山国太小 , 毫无称王资格”而未能如愿 。

后来 , 齐国欲联合魏、赵、燕迫使中山国放弃王号 , 竟未成功 , 可见国家实力才是称王与否的关键 。

“历史倪说”认为 , 诸侯列国的相王之举 , 虽有“秀肌肉”味道 , 但更重要的是拉开了诸侯列国以灭国为目的的兼并战争的大幕 。

关注“历史倪说” , 分享历史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