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明明十分痛恨此人,却听从张良建议封他为侯,成就一段佳话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刘邦明明十分痛恨此人 , 却听从张良建议封他为侯 , 成就一段佳话

四川有个县级市叫做什邡 , 什邡有个别称唤作:雍城 , 而这个别称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汉朝初年 , 与汉高祖刘邦有着极大的关系 。

刘邦起于平民之中 , 他的成功背后有着大量能人义士的助力 , 刘邦的成功 , 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功 , 而是一群人的成功 , 当然 , 在刘邦这个团队中 , 大家虽然表面上都是将刘邦视为老大 , 但是每个人也都是随时在考虑如何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


刘邦明明十分痛恨此人,却听从张良建议封他为侯,成就一段佳话

刘邦明明十分痛恨此人 , 却听从张良建议封他为侯 , 成就一段佳话// //

在楚汉之争结束之后 , 刘邦团队最强大的对手被干掉了 , 团队中有实力的人便动起了小九九——老大这个平头百姓都能成为皇帝 , 我好像也可以 , 因此 , 汉初的格局其实是暗流涌动 。 刘邦需要通过对协助他打天下的人进行论功行赏的方式来安抚众人 , 稳定整体的局势 。

在项羽做西楚霸王的时候 , 已经实行了“分封制” , 刘邦后来吸收了项羽麾下不少的“诸侯王” , 而这些诸侯王们已经是王爵 , 如果刘邦将他们全部变为侯爵 , 必然引起极大的动荡 , 故而 , 刘邦只能将分封制和郡县制结合起来 , 不动摇原有的诸侯王的利益 。 不过就算是对有功之臣进行分封 , 刘邦依然面对着巨大的挑战 , 因为一旦有不公平事件的出现 , 叛乱随时可能发生 。

刘邦坐龙椅上开始分封 , 一开始还算顺利 , 封了二十多个有功之臣 , 后来那些还没有加封的人就开始争功劳 , 刘邦不能决断他们的功劳大小 , 只能将封赏压后 。


刘邦明明十分痛恨此人,却听从张良建议封他为侯,成就一段佳话

刘邦明明十分痛恨此人 , 却听从张良建议封他为侯 , 成就一段佳话// //

一日 , 刘邦远远的看见一些将领围在一起聊天 , 就问张良将领们在干啥 , 张良毫不避讳的回答:“他们在商量叛乱” 。 刘邦表示十分诧异 , 天下刚刚安定下来 , 这些人怎么又想打仗啊?张良一语道出其中原因——陛下现在加封的都是自己的老部下 , 杀害的都是自己不喜欢的人 , 他们迟迟得不到封赏 , 以为自己不被陛下待见 , 就琢磨一起造反 。 刘邦立刻问计张良 , 如何化解眼前的危机 , 足智多谋的张良立刻出了一策:封赏陛下最恨的人 。 而这个人就是雍齿 , 雍齿被封侯后 , 群臣之心果然安定下来 。

上曰:“为之奈何?”良曰:“取上素所不快 , 计群臣所共知最甚者一人 , 先封以示群臣 。 ”三月 , 上置酒 , 封雍齿 , 因趣丞相急定功行封 。 罢酒 , 群臣皆喜 , 曰:“雍齿且侯 , 吾属亡患矣!”

雍齿做了什么事令刘邦对他十分痛恨?刘邦起事之初的根据地是很有限的 , 基本上就是老家附近的地盘 , 刘邦将丰县交给雍齿镇守 , 雍齿却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将丰县作为投靠陈涉手下的将领周市 , 逼得刘邦无路可去 , 只能去投靠项羽的叔叔项梁 , 这件事一直让刘邦耿耿于怀 。 雍齿后来数次易主 , 最后不得已才投降了刘邦 。


刘邦明明十分痛恨此人,却听从张良建议封他为侯,成就一段佳话

刘邦明明十分痛恨此人 , 却听从张良建议封他为侯 , 成就一段佳话// //

刘邦对于雍齿这样的人 , 都能够加封为侯爵 , 给予封地 , 在当时群臣们口中传为佳话(小时候从老人听到了简化版这个故事是——刘邦咬牙封雍齿 , 嘿嘿) 。 而刘邦 , 能够听从张良的计策 , 放弃个人成见 , 做出最有利于形势的选择 , 或者 , 这就是刘邦不同于项羽、并且能够打败项羽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