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汉人,却深得忽必烈的赏识,为大元帝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

1251年 , 蒙哥刚刚即蒙古大汗位 , 就下达了一项重要任命:让忽必烈总领漠南事务 , 把中原地区的“经营权”交给了忽必烈 。


他是汉人,却深得忽必烈的赏识,为大元帝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

他是汉人 , 却深得忽必烈的赏识 , 为大元帝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 //

孛儿只斤·忽必烈(公元1215—1294)是拖雷的儿子、蒙哥的二弟 。 有了权力、有了地盘 , 忽必烈开始广招四方豪杰 , 意图实现他的雄图帝业 。 从前 , 蒙古人只是将汉人作为征服的对象 , 最多也就是利用汉人去打金人 , 但从忽必烈开始有了变化 , 他明白一个很多蒙古人不懂的简单道理 , 经略中原必须依靠汉人 , 与汉人合作 。 所以 , 忽必烈的幕府里不仅有蒙古人、西域人 , 还有汉人 , 而且后者构成了他幕府班底的骨干 。 其中 , 最让他赏识、对他的影响最大的是一对师徒 , 确切地说是两个和尚——海云大师跟他的弟子子聪 。

海云俗名宋印简 , 原来是金朝佛教禅宗领袖 , 金宣宗赐号“通玄广惠大师” 。 海云后来被蒙军俘虏 , 成吉思汗听说后下令要以礼相待 , 重新赐号“寂照英悟大师” , 在燕京大庆寿寺设坛讲法 。 蒙哥即位后 , 令海云掌管天下佛教 , 而海云大师的弟子子聪 , 就是那位后来的元朝开国功臣刘秉忠 。


他是汉人,却深得忽必烈的赏识,为大元帝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

他是汉人 , 却深得忽必烈的赏识 , 为大元帝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 //

刘秉忠(公元1216年——1274年)初名刘侃 , 邢州(河北省邢台市)人 , 十七岁进入邢台节度府做了令史 。 出身名门的他 , 对做一个刀笔小吏很不满意 , 觉得与其供人差遣 , 还不如隐居深山 , 于是皈依佛门 , 法号子聪 。 进入佛门后 , 博学多才的子聪很快崭露头角 , 被海云大师召至门下做了弟子 。 1242年 , 忽必烈邀请海云大师到他的漠北王府讲论佛法 , 海云便带着爱徒子聪一起拜见了忽必烈 。 忽必烈向海云询问古今治乱兴亡之道 。 交谈中 , 忽必烈发现子聪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 表示希望将子聪留在身边 。 就这样 , 子聪和尚进入忽必烈的视野 , 他改名叫刘秉忠 , 很快成为忽必烈幕府里的灵魂人物 。

刘秉忠于各类书籍无所不读 , 尤其深入研究《易经》及宋邵雍《经世书》 , 至于天文、地理、律历、占卜无不精通 , 天下事了如指掌 。 元世祖多次垂询 , 甚是宠爱 , 留其身边供职 。 数年后 , 因父亲去世奔丧回家 , 元世祖赐金百两为治葬之用 , 且遣使送至邢州 。 服丧期满 , 便召还至和林 。 刘秉忠至和林后上书数千百言 , 元世祖对他的论述甚为赞赏 , 均加采纳 。 刘秉忠又上言道:“邢州户口原有万余 , 自兴兵以来都不满数百 , 若派真定的张耕、洺水的刘肃这样的良吏去治理 , 必定能恢复旧日盛况 。 ”于是朝廷派张耕为邢州安抚使 , 刘肃为副使 。 不久流民复业 , 升邢州为顺德府 。


他是汉人,却深得忽必烈的赏识,为大元帝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

他是汉人 , 却深得忽必烈的赏识 , 为大元帝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 //

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元宪宗四年(公元1254年)和元宪宗九年(公元1259年) , 刘秉忠随元世祖两次征伐大理和伐宋时 , 力劝元世祖勿滥杀 , 所以每攻下一城都没有妄戮一人 , 致使活下来的老百姓不可胜数 。 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 , 元世祖忽必烈即大汗位后 , 采纳了刘秉忠的建议 , 下诏建元纪年 , 设立中书省和宣抚司 。 朝廷旧臣、山林隐士都被录用 。 刘秉忠虽居于皇帝左右 , 但仍着旧服 , 当时人称他为"聪书记" 。

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 , 翰林学士承旨王鹗奏言:“刘秉忠早在陛下即位前 , 就参与军国大事 , 有劳有功 。 今陛下即位 , 万象更新 , 而刘秉忠仍着旧装 , 我等于心不安 。 应正其衣冠 , 给以厚爵 。 ” 元世祖采纳 , 拜刘秉忠为光禄大夫 , 位至太保 , 参与领导中书省政事 , 并诏令以翰林侍读学士窦默之女为刘秉忠的妻子 , 赐奉先坊作为刘秉忠府第 。

刘秉忠受命后以天下为己任 , 凡国家大小事务 , 都知无不言 , 言无不尽 , 深得皇帝宠信 。 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 , 刘秉忠又受命在原燕京城东北设计建造一座新的都城 。 新城规模宏伟 , 工程浩大 。 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 , 刘秉忠订立朝仪 , 制定官制 , 朝见皇帝礼节、百官的服饰及俸禄等 。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 , 刘秉忠又建议忽必烈 , 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 , 将蒙古更名为"大元" , 忽必烈采纳了 , 这就是元王朝命名所由来 。 此外 , 刘秉忠还主持了元朝首都大都和陪都上都的营建 。 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正月 , 大都宫阙建成 。


他是汉人,却深得忽必烈的赏识,为大元帝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

他是汉人 , 却深得忽必烈的赏识 , 为大元帝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 //

作为忽必烈身边的红人 , 刘秉忠居功不自傲 , 为人正直无私 , 平生以选拔推荐人才为己任 , 不忌贤妒能 , 不私亲属 。 他举荐和提拔了许多饱学之士 , 有的成为一代名臣 。 而他的弟弟刘秉恕虽然也有才华 , 但他考虑到避“私亲”之嫌 , 从未向忽必烈举荐 。 刘秉忠后来的官阶之高 , 可谓一人之下 , 万人之上 , 但他依然廉而自律 , 住着平常的房子 , 吃粗茶淡饭 , 过着简朴的生活 。 忽必烈知他生活简朴 , 有一次要赏赐他白金千两 , 刘秉忠辞谢不受 , 奏称:我是一个山野人 , 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 , 金银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用途 。 忽必烈坚持必予 , 他只好权且受领 。 领回去后 , 将上千两白金都送给了亲朋和故乡父老 。

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八月 , 刘秉忠无病而逝 , 享年59岁 。 元世祖闻耗惊悼 , 对群臣说:“秉忠为朕尽忠三十余年 , 小心谨慎 , 不避艰险 , 言无隐情 , 其学问之深 , 惟朕知之 。 ”遂下令出内府钱将其安葬于大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