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中的项羽,为何放弃十万精兵,只带八百勇士直奔乌江?

不知大家在读司马迁对垓下之战的描写时有没有这样一种疑惑:

当时的项羽明明还有精兵十万 , 为何统统放弃了 , 只带了八百勇士 , 便趁着茫茫夜色溃围而出 , 直奔乌江边?


垓下之战中的项羽,为何放弃十万精兵,只带八百勇士直奔乌江?

垓下之战中的项羽 , 为何放弃十万精兵 , 只带八百勇士直奔乌江?// //

我曾经有过这种疑问 , 但在细读《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后 , 渐渐想明白了 , 项羽只带八百勇士溃围而去 , 是想玩一把金蝉脱壳 , 回江东后东山再起 , 可惜功败垂成 , 最后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

按照司马迁的描写 , 当时的楚军已经是“兵少食尽” 。

虽有精兵十万 , 但面对数倍于己的汉军和诸侯军 , 还是处于极大的劣势 , 更让项羽被动的地方在于没有粮食 , 没粮食 , 不等汉军和诸侯联军进攻 , 光是困 , 项羽都会被困死的 。

更何况 , 某个深夜里 , 项羽在营帐中听到了此起彼伏的楚歌声 , 这让项羽认为江东大本营已失 , 就算项羽清楚知道 , 这是汉军的计策 , 楚军是否知道呢 , 是否相信这是汉军的计策呢?

于是 , 项羽起来饮酒 , 写诗 , 听虞姬和诗 , 流泪 , 然后做了一个决定:突围 。


垓下之战中的项羽,为何放弃十万精兵,只带八百勇士直奔乌江?

垓下之战中的项羽 , 为何放弃十万精兵 , 只带八百勇士直奔乌江?// //

项羽的计划是 , 当晚 , 所有楚军向汉军发动攻击 , 而他 , 则带着精挑细选的八百勇士向南溃围而出 , 渡过乌江 , 回到江东 , 靠项羽的金字招牌和八百勇士招募新兵 , 再与汉军一较高下 。

不得不说 , 这样的安排没什么错 。

当年的彭城之战 , 刘邦是趁着天降狂风的当口带了几十个人突围而出 。 虽然当初的刘邦可能损失了十几万的兵卒 , 但刘邦回到荥阳后迅速聚拢散卒并向关中征兵 , 从此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一带打起了拉锯战 。

刘邦玩的法子 , 项羽自然也玩得 。


垓下之战中的项羽,为何放弃十万精兵,只带八百勇士直奔乌江?

垓下之战中的项羽 , 为何放弃十万精兵 , 只带八百勇士直奔乌江?// //

指引我做出此种推断的 , 是《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的几条记载:

“汾阳侯靳强击项羽 , 以中尉破钟离眜 , 功侯” , 这段记载说明 , 项羽的大将军钟离眜部被汉将靳强击败 , 也就说 , 当时的钟离眜部是掩护项羽突围的 。

“灌婴降左右司马各一人 , 卒万二千人 , 尽得其军将吏” , 这段记载说明 , 项羽的左右司马在战斗后投降了 , 他们所率的一万两千部卒也都成了汉军 。

“以破羽缠尝有功 , 封射阳侯” , 这段记载说明 , 项羽的堂叔父项伯(名缠字伯)也投降甚至是临阵反水了 。

如果所有人都像钟离眜那样战斗到最后一刻 , 或许项羽真能顺利渡过乌江 , 但这些投降于汉军的高级将领中 , 或许是项羽的左右司马或许是项伯 , 应当泄露了项羽的行踪 , 于是 , 天光之后 , 汉军便派灌婴部的5000骑兵去追项羽了 。


垓下之战中的项羽,为何放弃十万精兵,只带八百勇士直奔乌江?

垓下之战中的项羽 , 为何放弃十万精兵 , 只带八百勇士直奔乌江?// //

灌婴都没亲自带队 , 只派5000骑兵便去追项羽了 , 而且追上了 , 要说汉军没有掌握项羽的行踪 , 我是不信的 , 至此 , 项羽已是必败无疑 。

更何况 , 项羽自己这头也有问题 , 渡过淮河的时候 , 八百勇士竟然只剩一百多个了 , 除了突围损失的以外 , 应当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马不行 , 没跟上项羽 。

这说明项羽挑选勇士乃是仓促的行为 , 对勇士了解不够 。

祸不单行 。

另项羽失望的是 , 项羽迷路的时候 , 向一老农问路 , 老农还故意指错路 , 致使项羽和勇士误入大沼泽 , 既耽误了跑路的黄金时间 , 又使勇士损失到只剩二十八人 。

眼看追兵已至 , 项羽自知失败已不可避免 , 于是和追兵硬拼了一次 , 这次硬拼鼓舞了士气 , 随后又继续往江东跑 , 但跑到乌江边的时候 , 项羽彻底绝望了 , 真是天亡项羽呀 , 乌江边竟然只有一条小船 , 这条小船又装不下所有勇士和战马 。

项羽能怎么办?孤身回到江东吗?凭什么聚兵卒呢?

除了死 , 还有什么更好的法子了吗?其实是没有的 。


垓下之战中的项羽,为何放弃十万精兵,只带八百勇士直奔乌江?

垓下之战中的项羽 , 为何放弃十万精兵 , 只带八百勇士直奔乌江?// //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