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孔孟重“权”不重“道”?


为何孔孟重“权”不重“道”?

为何孔孟重“权”不重“道”?// //

孔孟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 但是 , 孔孟之后各个时代、朝代的儒家思想 , 相对于孔孟本身的思想而言 , 都有所偏离 。 这种偏离是适应各个时代新问题的冲击的结果 , 也是对各个时代实际问题适应的结果 。 譬如 , 在汉朝 , 董仲舒非常重视天罚 。 而在宋代 , 朱熹他们则着力强调先验化的心性 。 这种偏离造成后人对孔孟本身的思想产生误解 , 把后来的偏离孔孟的思想 , 当成孔孟本身的思想 。

但是 , 偏离又是必须的 , 因为孔孟思想是一些基本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 而非具体的解决方法 。 这样 , 每个时代就需要根据所面临的不同情况 , 根据孔孟的基本原则 , 做出不同的解读 , 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法 。 所以 , 每个时代对孔孟思想的理解和解读一定不同的 , 有不同侧重的 。

目前中国又面临一个新的时代 , 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 在这种情况下 , 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 , 是如何重新解读孔孟思想 , 这种解读要紧扣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新问题 。 唯有如此 , 才能找到解决当前困境的正确方法 。

把握住孔孟思想的双重境界 , 是超越各个时代对孔孟的偏离 , 准确把握孔孟本身思想的关键 , 甚至也是把握整个中国历史 , 以及当前现实的关键 。 反之 , 就看不透中国的历史和当下 。

孔孟思想是有两个层次的境界的 。 第一重境界是“道”的境界 , 第二重境界是“权”的境界 。 第一重境界是讲不变的、永恒的 , 讲理论原则的;第二重境界则是将变通的 , 权变的 , 讲实际行动的 。

《论语》子罕篇第3章说:

子曰:“可与共学 , 不可与适道;可与适道 , 未可与立”;可与立 , 未可与权” 。

大意是:一起学习的人 , 不一定都能得道、悟道;已经悟道的人 , 却不一定都能立志去坚守道、执行道;立志行道的人 , 却不一定能够做到灵活应变 。

这段话包括四件事:学、道、立、权 。 孔子对这四件事 , 按重要程度和难度 , 做了一个由低到高的排序 。 这四件事又是两大件 , “学”和“道”属于求道 , “立”和“权”属于行道 。 对求道而言 , 最重要的是得道 , 而对行道而言 , 最重要的是行权、权变 。 而行道又重于求道 , 所以 , 行权高于得道 , 即得道的“道”的境界仅仅是第一重境界 , 是次要的 , 而行道的“权”的境界才是第二重境界 , 才是最重要的 。

同样 , 对于这个双重境界 , 孟子也有明确的表述 。 《孟子》离娄篇第17章说:

淳于髡(kūn ) 曰:“男女授受不亲 , 礼与?”

孟子曰:“礼也 。 ”

曰:“嫂溺 , 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 , 是豺狼也 。 男女授受不亲 , 礼也;嫂溺 , 援之以手者 , 权也 。 ”

这段话的大意是:淳于髡问孟子 , 既然礼规定男女之间送接东西都不能碰手 , 那么一个男人的嫂子掉水里了 , 是否要伸手拉她?孟子的回答是 , 如果不拉落水的嫂子 , 那是禽兽 。 男女授受不亲固然是礼 , 但不能机械地固守礼 , 重要的是要会权变 , 嫂子落水时 , 当然要去拉她 。

《礼记》说 , “礼者 , 理也” 。 而“理”和“道”基本同义 , 所以也可说 , “礼者 , 道也” 。 因此 , 孟子讨论的“礼-权”关系 , 实质上也是“道-权”关系 。

《论语》里也有一个近似的故事 。 《论语》雍也篇第26章说:

宰我问曰:“仁者 , 虽告之曰 , ‘井有仁焉 。 ’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 , 不可陷也;可欺也 , 不可罔也 。 ”

这段话的大意:宰我问孔子说 , 一个讲仁义的人 , 如果有人告诉他有人掉井里了 , 他会不会跳下去 。 孔子的回答是 , 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假设呢?一个仁义的人 , 听到有人落井这样的消息 , 他一定会急忙跑过去 , 但是 , 但他不会急着跳下去 , 因为他会先判断一下 , 井里是否真的有人 , 以及施救的方法 。 一个仁义的君子 , 你可以欺骗他 , 但是你不能把他当傻子 。

孔子是在强调 , 对于一个仁者 , 最重要的是独立的判断 , 而非机械地去做好人好事 , 去做一个道德的道具 , 这样不是“仁” , 而是傻 。

同时 , 《论语》阳货篇第11章说:

子曰:“礼云礼云 , 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 , 钟鼓云乎哉?”

《论语》八佾篇第3章说:

子曰:“人而不仁 , 如礼何?人而不仁 , 如乐何?”

上面已经指出 , 对孔子而言 , “仁”是内涵独立判断的 。 除此之外 , 仁还内涵“爱”和“敬”的意义 。 因此 , 仁者的独立判断是在“爱”、“敬”这些情感的基础上做出的 , 是包含这些情感的 。 也就是说 , 孔子认为 , 礼的关键是“仁” , 而“仁”的关键则是独立的判断 。 这样以来 , “礼”的关键也是独立的判断 , 是“权” 。

对“权”的重要性 , 孟子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 《孟子》尽心上篇第26章说: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 , 拔一毛而利天下 , 不为也 。 墨子兼爱 , 摩顶放踵利天下 , 为之 。 子莫执中 。 执中为近之 。 执中无权 , 犹执一也 。 所恶执一者 , 为其贼道也 , 举一而废百也 。 ”

这段话的大意:孟子说 , 扬子这个很极端 , 他坚持“为我”的思想 。 任何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他都绝对不会去做 , 哪怕这件事可以造福全球 , 而他的损失仅仅是一根汗毛 。 墨子则恰恰相反 , 处于另一个极端 , 他讲博爱 , 以全球利益为重 。 只要对人类有一点点好处的事 , 墨子都会积极去做 , 哪怕头上磨掉掉毛 , 脚跟磨掉皮也在所不惜 。 而子莫这个人则坚持走中间道路的“执中” , 这是接近大道的 。 但是 , 如果不会权变 , 走中间道路就会陷入一种机械的“执一”状态 。 “执一”让人很讨厌的 , 因为它让人机械地固守某一条道路 , 而失去判断和选择其他道路的能力 。

孔子也用近似的方式去解读“权” , 即提倡有“权”的“执中” , 而反对 , 无“权”的“执一” 。

《论语》子罕篇第4章说:

子绝四——毋意 , 毋必 , 毋固 , 毋我 。

这句话是说 , 孔子杜绝了四个毛病:不胡乱臆测、臆度 , 不渴求一个必然的回报和结果 , 不机械固守 , 不唯我独是 。 倡导“四勿”实质上也反对四种“执一” , 即倡导用“权” 。


为何孔孟重“权”不重“道”?

为何孔孟重“权”不重“道”?// //

孟子对“执一”的解读 , 实质上也透露了“执中” , “中”的真实含义:是包含权的 。 即“中”内含“权”的 , 即内含“判断”的 。 所以 , “中”绝非是一种静态的中 , 而是一种动态的中 。 “中”的意义不是两端中间的固定位置 , 而经过“权衡”和“判断”后 , 合乎某种标准 。 单独的“中”不是名词 , 而是动词 。

所以 , “中庸”的意思绝非如宋儒所解读 , 是什么“不偏之谓中 , 不易之为庸 。 中者天下之正道 , 庸者天下之定理” 。 这里“中”是经过权衡和判断后的中 , “庸”就是常道 , “中庸”即为经过权衡和判断后合乎常道 。 中庸即中道 , 中道就是合乎道 。

唯有如此才能理解为何孔子 , 以及《五经》对“中”和“中庸”赋予如此高的价值 。

《论语》雍也篇第29章说: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

意思是 , 一个人如果能够会权衡和判断 , 从而做事总是合乎常道 , 这样的德行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啊 , 但是 , 人们已经很久做不到这样了 。

事实上 , 综观《论语》、《孟子》 , 处处是鼓励大家“行权” , 反对机械固守的语句 , 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 一言以蔽之 , 这两本书无非在告诫大家要学会去“权” 。

孔孟的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权”字 。

所以 , 有必要把“权”的含义明确一下 。

“权”的核心是判断 , 但是判断不是机械的计算 , 即不仅仅是“理性”、“智慧”层面的事 , 同时还包含“爱恨”、“好恶”等内在的情感 。 同时 , 判断又连接着两端 , 一段是“道” , 这是判断所依据的标准 , 另一端则是决定和行动 , 这是判断后的行为结果 。 也就是说 , 权也是涵盖“道”和“决定”的 。

“权”实质上也是心性的功能 , 代表着心性的独立和自由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孔孟思想的核心就是倡导心性的独立和自由 。

孔孟之后 , 尤其是现代 , 对孔孟最大的误解就产生于对没有理解孔孟的双重境界 , 重“道”而轻“权” , 甚至只知“道”而不知“权” 。 这样以来 , 要么就把孔孟思想解读成对静态常道、礼法的固守 , 要么把孔孟思想解读成静态“无权”的心性学 , 而这恰恰是孔孟所极力方队的 , 是与孔孟背道而驰的 。

因为错误的解读 , 孔孟之后的儒家和中国的确陷入了这样或那样的 , 程度不同的 , 迷信的“执一”状态 。 要消除这样的状态 , 正确的做法是回归真正的孔孟 , 而现代中国的做法却是达到孔孟本身 。 打倒孔孟固然可以消除旧有的某些迷信 , 但是 , 却会产生新的更大的迷信 , 因为打倒孔孟 , 就是打倒“权” , 打倒“心性独立”和“心性自由” , 打倒独立的判断和权衡 。

事实上 , 当下的中国已经深陷各种迷信而无法自拔 。

不是迷信共产主义 , 就是迷信资本主义;不是迷信科学 , 就是迷信基督、佛、真主;不是迷信自由主义 , 就是迷信集体主义、专制主义;不迷信马克思 , 就迷信亚当斯密、洛克;迷信经济增长;迷信外国;迷信明星;迷信名企;迷信医生;迷信专家;迷信名校 , 从小学到大学;迷信名牌;迷信旅游;迷信房子;迷信社保、医保;迷信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管控能力……

有史以来 , 中国人从未像现在拥有如此多的迷信 , 从没有像现代如此地迷信形形色色的外物 。 迷信外物的结果就是不相信自己 , 轻贱自己 。

消除迷信 , 重建自信自尊的方法无他 , 就是回归真正的孔孟思想 , 重建心性独立和心性自由 , 重新学会“权” 。


为何孔孟重“权”不重“道”?

为何孔孟重“权”不重“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