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

诸葛亮北伐

公元228年 , 诸葛亮首次出师北伐 , 在汉中召开战前最高军事会议 , 蜀汉大将魏延提出从子午谷进军十日而攻取长安的军事方案 , 后称“子午谷之策”或“子午谷奇袭” 。 魏延的军事方案构思巧妙、设计大胆 , 战略上足起到震慑敌人的威慑力 , 又具备出奇制胜、一战功成的战术价值 。 但由于该军事方案本身也存在诸多的漏洞 , 因此历代学者从魏延的进军路线、军粮补给、攻守形势、敌我力量对比乃至诸葛亮北伐整体战略、蜀汉国情等多方面 , 对魏延“子午谷奇袭”进行全方位探讨 , 褒贬不一 , 为此争论不休 。 清人王夫之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魏延请从子午谷直捣长安 , 正兵也;诸葛绕山而西出祁山 , 趋秦、陇 , 奇兵也 。 高帝舍巧道而出陈仓 , 以奇取三秦 , 三秦之势散 , 拊其背而震惊之 , 而魏异是:非堂堂之阵直前巧攻其坚 , 则虽得秦、陇 , 而长安之守自有余 。 魏所必守者长安耳 , 长安不拔 , 汉固无如魏何 。 而迂回西出 , 攻之于散地 , 魏且以为是乘间攻暇 , 有畏而不敢直前 , 则敌气俞壮 , 而我且疲于屡战矣 。 夏侯楙可乘矣......”

王夫之以汉高祖刘邦奇谋取长安为例 , 论证从秦、陇两地进军之异同 , 进而指出子午谷奇谋核心也是直取长安 , 攻击曹魏心脏地带 。 此论一出 , 开启了后世学者研究的视角 。 诸多学者认为子午谷之策乃是蜀汉大将魏延根据其多年的领兵经验提出的弱胜强、攻其不备的战术 , 也是战略规划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奇袭之策 。 诸葛亮以“悬危”之由拒之 , 充分暴露其“应变将略 , 非其所长”的用兵缺陷 , 也使蜀汉丧失了一次绝佳的奇袭机会 , 实在可惜 。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

魏延(剧照)

何兹全便指出蜀主刘备死后 , 两国多年未发生战事 , 魏延奇袭长安正可谓攻击不备;蜀军兵临长安城下 , 夏侯楙弃城而逃是有可能的 。 张大可根据诸葛亮兵出祁山 ,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这一有利的战略条件 , 推断魏延若从子午谷进军袭取长安胜算极大 。 辛德勇认为魏延此计是调动魏军注意力 , 仿效韩信所为 , 完全有可能取得成功 。 更有学者从魏延的军事才能、曹魏的防御方针、韩信还定三秦的战例借鉴等诸多方面 , 论证了子午谷之策必然成功的观点 。

对魏延进军成功持怀疑态度甚至完全否定者亦不在少数 。 清人王应麟认为“武侯不用魏延之计 , 非短于将略也 。 在《易.师》之[上六]曰:小人勿用” 。 简修炜指出长安乃曹魏重镇 , 魏延出兵乃是一厢情愿的片面之词;史念海结合子午道的地形特点 , 认为魏延出兵并非奇袭;蜀军从褒谷转入子午道 , 由褒谷进入秦岭后距离子午道距离尚远且无路可走;诸家之言各有道理 , 分析战争战略 , 须从战争准备、临战指挥、兵力对比及战术的运用等诸多方面评析 , 因此笔者试从上角度分析魏延子午谷之计的战略可行性 。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

子午古道

一、子午道地理地形

《三国志》载:“延每随亮出 , 辄欲请兵万人 , 与亮异道会于潼关 , 如韩信故事 , 亮制而不许 。 延常谓亮为怯 , 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 ”

“地形者 , 兵之助也 。 ”冷兵器时代下的古代战争 , 受生产力水平制约 , 军事科技及交通运输能为不足 , 地形条件对战争的胜负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尤其是魏延这类谷道奇兵的偷袭战术 。 所以在考察子午道的地理形势的同时 , 势必要探究魏延的行军速度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

子午谷

子午道 , 南口曰午 , 在洋县东百六十里 , 北口曰子 , 在西安府南百里 , 谷长六百六十里 。 子午道具体开凿时间不详 , 据《汉书.王莽传》记王莽“皇后有子孙端 , 通子午道 , 从杜陵直绝南山 , 径汉中 。 ”史念海先生认为子午道虽开于王莽之时 , 当系据旧道开凿的 。 刘邦从杜南入蝕中 , 烧毁栈道 , 正是此处 。 从汉顺帝“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 , 通褒斜路”这一举动来看 , 可推知子午谷道路艰险、行军困难 。 据史念海先生援引史料 , 唐代记载 , 取子午谷到须经过洋州 , 洋州北至京兆府621里 , 西至汉中郡220里 , 合共841里 , 其中骆谷道谷长420里 , 褒斜道谷长470里 , 子午道谷长660里……子午谷虽在长安的正南方 , 但800度里的路途中 , 山路就有600余里 。

汉较之与唐 , 道路交通通畅度恐怕更加艰难 。 且子午谷道非但地势险峻 , 尚有毒虫猛兽横行 , 《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载:“上则悬峻 , 屈曲流颠 , 下则入冥 , 平阿掉泥 , 常荫鲜晏 。 木石相距 , 利磨确磐 。 临危枪砀 , 覆尾心寒 , 空舆轻骑 , 滞碍弗前 , 恶虫蔽狩 , 蛇幢毒蟃 , 未秋载霜 , 嫁苗夭残 。 ”

魏延从子午谷进军 , 一方面要面临谷道行军路途遥远 , 兵士体能消耗大 , 非战斗性减员的问题 , 另一方面也存在毒蛇猛兽出没、不良天气的复杂情况 , 而这些不可控的因素 , 则势必会降低蜀军的行军速度 。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

子午栈道

二、魏延行军速度

行军方式直接影响着行军速度 。 从地形上划分 , 可以将行军分为“平涂之行军“和“山地行军”;从方式上看 , 又可分为徒步行军和骑兵行军;按负载方面看 , 又分为“轻行”和“重行” , 轻行即卷甲而行 , 卷起的甲胄放在辎重车上;从速度上说 , 又可分为常行军和急行军 。 根据魏延“精兵五千 , 负粮五千”的军队规模 , 可以判断魏延所部有五千人规模的步骑混编联合作战部队 , 另外五千人属于负粮的辎重兵或属于担任护粮任务的运输兵;而根据汉代行军速度 , 每天“兵轻行五十里 , 重行三十里”计算的话 , 那么蜀军即使轻兵速行 , 十天最多行进五百里;更何况蜀军中尚有五千负粮军士或辎重车 , 这些军士行军速度能否日行五十里也很值得怀疑 。

据《晋书.宣帝记》载:司马懿率军征讨辽东时 , 单程4000余里 , 预计行军时间为“往百日 , 还百日” , 按照轻行和重行的平均数每天40里这个数据计算 , 事后证明是十分精确的 。 因此蜀军的行军速度应该也是介于常行军和急行军之间 , 故而根本无法按预定日期抵达长安执行作战计划的 。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 不久之后魏将曹真便上演了一场与魏延战略设想类似的战例 。 公元230年 , 魏将曹真率军入子午谷 , 意图袭取汉中;进入子午谷后 , 遭遇大雨 , 史载“曹真发己逾月而行裁半谷” , 曹军谷内行军历时一个多月 , 仅走了一半的路程 , 也从侧面印证子午谷地势崎岖、道路艰险 , 存在着恶劣天气等诸多不可预料的情况 。 曹军善于巧战突袭 , 战斗力精锐 , 尚无法完成高速穿越子午谷的军事壮举 , 何况蜀军 。 综上所述 , 魏延“子午谷之策“所设定的大军十日内抵达长安 , 从地形条件、进军速度、谷内复杂地形、恶劣天气等多方面判断 , 恐怕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设想 。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

夏侯楙(剧照)

三、真实的夏侯楙

战略速决战通常是实行战略进攻的一方采取的作战原则 , 其基本条件是:力量的绝对优势;预有准备;极为有利的时机和态势;敌方存在致命的弱点等 。 魏延认为曹军存在致命的弱点 , 即是曹军关中地区的主帅夏侯楙乃无名之辈 , 既缺乏枪林弹雨的战争历练 , 也不具备领兵拒敌的军事才干 。

《魏书.夏侯惇传》注引《魏略》曰:“楙字子林 , 惇中子也 , 文帝少与楙亲 , 及即位 , 以为安西将军、持节 , 承夏侯渊处都督关中 。 楙性无武略 , 而好治生 。 ”夏侯楙依仗魏主曹操女婿的身份 , 以及其父夏侯惇“魏之元勋"的盛名 , 得执掌关中一带的军事大权 , 从其“多畜伎妾”的好色本性看 , 夏侯楙本确属膏梁子弟 , 仅爱好做生意等军事指挥以外的事情 。

童力群根据“(夏侯楙)群弟不遵礼度 , 数切责”这一史实 , 推断夏侯楙并非昏庸的纨绔子弟 , 由于其颇知礼度 , 在曹魏主帅的责任也驱使下 , 恐怕不会闻风而逃 。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

子午谷地图

夏侯楙乃曹魏励爵之后 , 又曾担任侍中尚书一职 , 镇守长安 , 必定清楚长安地区及邻近地区魏军的军事部署及兵力分布 , 纵然他无用无谋 , 不知兵法;但不战而逃 , 丢失长安的重大军事责任恐怕也不是他能担待了的 。 且魏明帝采取孙资“分命大将据诸要险”的策略 , 在箕谷、陈仓等战略要地驻防有相当数量的曹魏军队 , 曹真担任“镇西将军 , 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 , 也是魏明帝担心纨绔子弟特质的夏侯楙防守不力 , 一旦长安有失 , 曹真部队可及时接应而作出的一种战略支援 。 因此推断夏侯楙弃城而逃恐怕也只是魏延的一厢情愿了 。

四、魏蜀军事对比

古代战争中两军对峙 , 城下攻防;无论战争的结果如何 , 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烈景象通常是难以避免的 。 故而孙子曰:“善用兵者 , 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上兵伐谋 , 其次伐交 , 其次伐兵 , 其下攻城” 。 孙武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 , 一方面反映了其高超的军事思想 , 强调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另一方面也总结出古代战争中作战的真谛 , 即攻城是最后的选择 。 因此魏延奇袭长安 , “顿兵于坚城之下” , 战略上已经处在不利的局面 。 魏延能否攻下长安 , 首先应分析双方兵力对比 。

童力群根据日后“(姜维)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 , 经众死者数万人”、“(王)经已与维战 , 大败 , 以万余人还保狄道城” , 这两条史斜 , 判断雍州地区的曹魏兵力保守估计在2万人以上 。 笔者是赞同这个说法 。 雍州刺史王经可以指挥万人以上规模的魏军与姜维交战 , 那么夏侯楙都督关中、又有“持节”大权 , 故而长安城内的军队总数应不少于一万人 。 长安周围机动兵力充足 , 街亭一役 , 曹真“乃勒兵马步骑五万 , 遣右将军张郃督之 , 西距亮” , 张郃一部即有五万之众 。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

汉长安城遗址

反观蜀军作战部队与负粮军士合计仅为一万 , 速决战需要以优势兵力作为前提保障 , 但蜀军在总兵力上却全面处于劣势 。 诸葛亮认为蜀军首次北伐失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蜀军战斗力不强、军事素质不髙 , 蜀军在祁山、箕谷兵力均超过魏军 , 却最终被魏军所破 。 因此在诸葛亮尚未对蜀军进行全方位、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之前 , 魏延这支意图袭取长安的孤军在总兵力、军队战斗力、士兵军事素质等诸多方面上其实是远远落后于魏军的 。

五、长安城的防御

国都安危关乎政权兴旺 , 因此集全国之力修筑的都城长安必当非常坚固 。 西汉长安城的城墙 , 最高处达12米 , 基宽已达12-16米 , 城墙剖面下宽上窄 , 里外倾斜各约11度左右 , 全部采用黄土夯筑而成 。 厚重的城墙可极大地削弱冲车的撞击力 , 减缓对城墙墙体的破坏;另外长安城外又有护城壕 , 汉长安城护城壕8米宽 , 3米深 。 护城壕经过城门时向外部突出 , 其上架有木桥 。 护城壕已成为城郭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

护城壕结合吊桥 , 有效地阻碍了冲车等攻城器械及步兵的通行 。 城市攻坚战中 , 破城是胜利的唯一条件 , 因此攻城则必须要有攻城器械 。 从蜀军围攻陈仓时的攻城配置分析 , 蜀军多采取攻城车、井阑及云梯配合作战 。 攻城车有两种 , 一种是高层攻城车 , 一种是冲击型攻城车 。 高层攻城车称“临” , 其高与城等;与城池高度一致的攻城车又如何在子午谷那样地形崎岖 , 通道面窄的地方行驶呢?冲击型攻城车是将撞杆 , 类似寺庙敲钟用的撞木 , 撞杆顶端 , 裹以铁皮 , 用人或通过绳索操纵 。 以撞木巨大的冲击力撞击并毁坏城门或城墙;那么这种战车必定十分沉重 , 行驶速度慢且对道路平坦度有着极高的要求 。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

汉长安城示意图

云梯 , 也称“飞云梯” , 是在钩援基础上演进而成的大型登城战具 , “云车 , 即楼车 。 称云 , 言其高也 , 升之以望敌 , 犹《墨子》云:公输般为云梯之械 。 ”云梯的主要作用是登高望远 , 利于窥探城中敌军情形 , 同时便于士兵登城击敌 。 重型攻城器械虽然在攻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但其规格、尺寸及重量也限制了进攻方的进军速度和行军方式 。 《通典.兵十三》载云梯形制:“以大木为创 , 下置六轮 , 上立双牙 , 牙有检 。 梯节长丈二尺 , 有四桄 , 桄相去有三尺 , 势微曲 , 递互相检 , 飞于云间 , 窥城中 。 有上城梯 , 首冠双轱辘 , 枕城而上 , 谓之飞云梯”

魏延久经战阵 , 自然深知大型攻城器械在战斗中的利弊 , 远程奔袭 , 随军配备尺寸、质量规格巨大的重型武器势必会减弱蜀军的行军速度 。 因此蜀军一定是步兵与骑兵混编的作战部队 , 军中并无大型攻城器械 , 而这决定了蜀军的攻坚能力有限 。 公元190年 , 董卓旧将李傕、郭氾率军十余万围攻长安 , “十日城陷” , 《后汉书》载“(长安)城峻不可攻 , 守之八日” 。 李傕、郭氾二将率十余万之众围长安而不攻 , 仅依靠城中叛乱 , 才趁势攻城 , 恐怕就是忌惮长安城的防御 。 魏延率一万蜀军在长安城下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 从军事技术角度分析 , 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

六、魏延的疏忽

魏延的“子午谷之策”中唯独没有考虑魏军驰援长安的问题 。 曹军惯有高速行军、疾驰突袭的军事传统 , 曹军大将夏侯渊擅长突袭 , 史载其部队行军速度可达到“三日五百 , 六日一千” 。 而司马懿自宛城奔袭新城大破孟达时 , 也曾创下八日行军1200里的高速行军记录 。 童力群先生根据这两条史料 , 判断魏国机动部队的行军速度是骑兵日行180里 , 步兵日行90里 。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是冒险还是奇袭?解读魏延“子午谷之策”// //

汉长安构想图

诸葛亮围攻祁山时 , 曹魏立即进行战略决策 , “帝遣真督诸军军郿”拒敌 , 郿城自然是魏军的屯兵治所和军事要地 , 距长安仅260里 , 童先生据此认为魏军骑兵部队从郿城赶到长安 , 仅需要一天半 。 笔者以为他只是单纯地考虑了骑兵的骑行速度 , 并未考虑魏军集结、整备乃至调动等一系列准备因素 , 魏军骑兵一天半恐难以从郿城驰援 。 但魏军精于突袭战术 , 在短时间内进行战略支援的事实确是无可辩驳的 。 倘若魏延率军在长安城下 , 急攻不利 , 面临内外夹击 , 而这实际就宣告了“子午谷奇袭”之策破产 。

综上所述 , 魏延“子午谷之策”中存在着致命的漏洞 , 首先在于行军时间计算有误 , 对行军中的困难估计不足;其次将蜀军胜利主要建立在敌军主帅弃城而逃 , 敌军难以驰援基础之上 , 这实质是将战争的主导权交给对方;对蜀军的战斗力和进攻模式认识不清 , 混淆了奇袭战与攻坚战的差异 , 富有军事理想主义色彩;最后过低了估计曹魏将帅快速反应的能力 , 正如胡三省所云:“皆以亮不用延计为怯 。 凡兵之动 , 知敌之主 , 知敌之将 。 亮之不用延计者 , 知魏主之明略 , 而司马懿辈不可轻也 。 ”世上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战争方略 , 成功的战术运用 , 合理的战略规划 , 是建立在本方将帅深思熟虑 , 审时度势的基础之上 , 同时亦须全面分析敌军统帅的军事才能和防守策略 , 并非仅以个人设想而盲目行事 。

参考文献:《三国志》、《三国志集解》、《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后汉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