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长城并不是只有军事防御的功能 , 它还有一个被遗忘的重要功能 。

其实长城不高 , 只是山高 。 但问题是 , 山越高 , 越陡峭 , 越没有必要在上面修长城 。 请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

如图 , 战马已经无法翻越这种山岭了 , 有烽火台来预警就足够了 , 何必修建连绵不绝的城墙呢?


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

图片出处:维基百科 , 长城

当人们气喘吁吁爬上陡峭山岭之上的野长城时 , 一边在感慨先人的伟大 , 一边也会产生强烈的疑惑感 。

几百米的高山那么险峻 , 足以拦截军队和战马 , 山顶再加高几米城墙有必要吗?

而且不光高山峻岭上有长城 , 在荒漠、草原里还有这种单薄的长城 , 这真的能阻挡大军的强攻吗?

这种长城能提高运兵速度、保证机动性优势吗?


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

图片出处:维基百科 , 嘉峪关

茫茫戈壁或草原上 , 找个人少的地方把长城捣毁一个缺口 , 不也能让军队穿过吗?

事实上 , 游牧民族“毁边墙而入”的事件 , 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

所以只从军事防御一方面分析 , 并不足以解释这些长城现象 。

这就必须跳出单一因素的思维限制 , 引入长城的另一个被遗忘的关键功能——经济封锁——才能完全解释 。

长城可以重构经济生态 , 通过把所有的贸易网络收缩到几个关键点上来垄断贸易通道 , 这样就可以对塞外进行经济打击 。 那堵墙也许经不住大军强攻 , 但在平时挡住自己的老百姓还是绰绰有余的 , 只要能有效控制自己人 , 特别是商人的自由进出 , 贸易垄断就实现了 。

长城上的关隘变成了网络上的关键点 , 是控制商业流动的闸门 , 关闭了关隘就完全封锁了贸易 。


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

例如明朝曾对后金关闭互市进行经济封锁 , 在努尔哈赤晚期 , 辽东的米价曾经飙升至八两银子一斗 , 棉布九两一匹 , 蟒锻开出200两一匹还是有价无市 。 【1】

“不战而屈人之兵 , 善之善者也” , 如果不用武力就可以让对方屈服 , 用最少的伤亡和最低的成本达到战略目的 , 这才是最优的方法 , 而经济战就能实现这样的效果 。

经济战可以给外敌带来经济萧条甚至社会动荡 , 让敌人无力发动战争 , 是非常有效的防御和打击手段 。 就像欧美经常对朝鲜、伊朗进行贸易制裁 , 让敌人无法增强国力 , 威慑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

只要想通了这一点 , 之前提到的三个问题马上就迎刃而解了 。 几米高的、在山顶上、草原和沙漠里的长城是很有效的贸易阻拦工事 。

当然这里绝不是在否定和贬低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 , 本文是要补充经济因素 , 来分析单靠军事防御不能解释的长城现象 。 军事和经济的关系更像是“波粒二象性” , 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

为什么草原民族需要商人?

草原上有很多物产 , 例如马匹、牛羊、皮草、药材、青白盐 , 在游牧民族眼里这些东西到处都是 , 没啥稀罕的 , 但在中原 , 这些都是需求旺盛的紧俏商品 , 两地的价格差非常可观 。

中原的很多商品在草原也很紧俏 , 例如布、酒、茶、糖、丝绸、瓷器、工艺品、化妆品等需要精细加工的商品 , 这些是游牧民族非常紧缺的 , 他们愿意用自己不稀罕的物品来交换他们认为紧俏的中原商品 。

其实在很多商人眼里 , 生意是没有国界的 , 哪里有价格差 , 商人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 。

这种价格差催生了贸易移民 , 大量的商人穿梭于内地和草原 , 寻找各种贸易机会 , 而频繁的贸易往来逐渐形成贸易网络 , 在网络的沿线也诞生了星罗棋布的定居点、村镇 , 这是自然状态下经济生态的演化之路 。

草原上的可汗是商人最大宗的货源供应商 , 可汗用草原物产换来大量的中原商品 。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曾记载:

北单于乃遣大且渠伊莫訾王等 , 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交易 。

可汗从贸易中获得的商品一方面是自用 , 但更重要的是分给草原各地的大小头领 , 因为可汗手里的货源也是从各个头领中聚集上来的 。 可汗和头领们存在一种合伙人的关系 , 投资必然需要获得利润和分成 , 头领们有了这些收入 , 就能维系自己领地里部众们的服从和支持 。 而可汗也用同样的方式统治各地头领 。

根据《满文老档》和《清太宗实录》等史料 , 后金皇太极登基大典前后 , 用于封赏八旗和蒙古王公以及制作官服等就消耗了超过三千匹绸缎 。 其中仅赏赐科尔沁、扎鲁特等16部49位蒙古王公的绸缎就有305匹 。 对中原来说这不算什么 , 但对不产绸缎的边远辽东来说却是稀世珍品 , 是硬通货 , 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 【2】

说白了 , 和平时期 , 草原帝国就是一个大公司 , 主要任务就是生产、挣钱和分钱 , 来维持整个组织的运转 , 而商人就是他们最重视的贸易伙伴 。 这其中最成功的商人就是晋商集团 , 他们不但在明朝内部做着九边的生意 , 还在和蒙古、后金有密切的贸易往来 , 例如皇太极登基所消耗的绸缎就主要来自晋商 。

长城是如何重构经济生态的?

战争时期 , 中原王朝必然想削弱和瓦解草原部落的力量 , 一方面要靠军事打击 , 另一方面要靠经济打击 。 说到经济打击 ,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经济封锁 , 禁止中原的商品流入草原 , 可以削弱可汗与头领们的力量 。

但问题来了 , 如果政府下令禁止贸易 , 会立刻使市场出现商品稀缺的现象 , 这就推高了商品的价格 。 政府以为自己的禁令可以阻拦贸易 , 但禁令也扩大了贸易的价格差 。

当商人发现走私可以获得足够可观的利润时 , 他们必然铤而走险去寻找新的贸易通道 , 用绕过封锁的方式进行走私 。 不要低估商人的智慧和翻越能力 , 山岭虽然能挡住战马 , 却未必能挡住商人的脚步 。

商人的牛马驼队可以翻越数千米的雪山冰原 , 穿梭于悬崖峭壁间的羊肠小路 , 所以数百米的高山根本难不倒商人 。 即使牛马翻不过去 , 还可以雇佣挑夫手提肩扛 , 只要能翻过边界 , 自然会有人接应 , 可以说商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


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

1908 Ernest H. Wilson拍摄的茶马古道上的运茶商人 , 图片出处:维基百科 , 茶马古道

无论是高山、草原还是戈壁 , 都挡不住“奸商绕越”的脚步 。 如果被政府发现封堵了新通道 , 商人们还会从崇山峻岭中再探索出更隐秘的通道 。 新的贸易网络会逐渐形成 , 经济生态会自动修复 。 而且政府越强化封锁 , 商品价格差就越高 , 商人探路的动力就越强劲 , 因为收获的利润更丰厚 。

明代长城一开始为了军事防御修建了大量关隘、堡寨和烽燧 , 是一个一个的点 , 边墙是断断续续而不连贯的 , 这就给商人留下了很多漏洞可以钻 。

没有连贯的长城来围堵商人 , 政府是很难做到经济封锁的 。 如果想进行经济封锁 , 就必须把这些边墙、烽燧连接起来 , 将分离的点逐渐连成线 , 连贯而无漏洞可钻 , 这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绵延万里的长城 。

长城的完善和连贯 , 是终结商人探路的大杀器 。 因为连贯的长城 , 加上烽燧系统的预警和巡逻 , 可以有效阻止“奸商绕越”行为 。 商人有家有业 , 并不是亡命之徒也不是军事武装 , 偷偷探路还可以 , 要是翻越长城或毁坏长城会丢掉身家性命 , 这种风险谁也承受不起 。

有了长城 , 商人要进入草原就必须经过关隘 , 到了后来大家都来到关口来进行贸易 , 关隘就成为开放互市的口岸 。 明朝万历《宣府镇志》记载张家口一带

南京的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的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 , 各行交易 , 铺沿长四五里许 。


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

长城让商人难以走私货物和逃避税收 , 所以在政府财政上 , 垄断贸易的门户还可以获得非常可观的关税收入 , 这些关税收入也是当地连接边墙和日常运维的资金来源 。

还是明朝万历时期 , 梅国祯就称北方边塞地区互市商品如“段布、狐皮 , 一切杂货 , 来自苏杭湖广 , 由临清以致天津芦沟通湾 , 其税不知凡几 , 及至市口又重税之” , 富商大贾因其利薄不肯来此交易 。 【3】

作为后人 , 我们只看到了连接后的结果 , 无法看到长城的修建和连接过程 , 所以才会产生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 。 这就像我们拥有发达的大脑 , 但并不知道大脑智力是如何而来的 , 必须靠各种证据来一点一点还原这个进化的过程 。

所以长城的产生是军事和经济双因素作用的结果 , 任何一个因素都很重要 。 但只靠一个因素不能解释全部现象 , 就像这里所强调的经济因素 , 只能解释边墙的连贯和“这么矮” , 但不不能解释其他防御系统的设计 。

在这里要感谢 @yeke sayid , 是他提供的资料完善了这个过程 , 更多细节请阅读长城这么矮究竟能拦住什么? - yeke sayid 的回答

另外 , 长城还有一个附带效应也是意想不到的 , 由于没有商人的活动 , 长城内外的生态系统也会出现非常大的变化 。

长城如何重建自然生态?

上面提到 , 商人建立了贸易网络 , 在这些网络节点上会出现聚集点、村镇 。

在定居点的人可以为往来的商人们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 , 同时也可以获得食盐、茶叶、布匹等生活必需品 。 就像有水流经的地方植被会非常茂盛 , 有人流经的地方也会形成聚集点 , 人们可以在这里安生立命 。

但是一旦长城切断了商人的贸易网络 , 有很多远离关隘的村镇就会逐渐萎缩 , 而人类活动的消失也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 。 商人历经千辛万苦在群山峻岭间所开辟的商路 , 也会随着长城的建立而逐渐被植被淹没 。

大家如果平时爬山 , 就会注意到一个现象 , 有些山路在冬天虽然可以走 , 但到了夏天就会被各种植物覆盖 , 变的很难通行 。 如果这条路常年没有人走 , 茂盛的植被就会逐渐覆盖整个道路 , 直到完全无法通行 。


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

山顶的灌木丛 。 图片出处wikipedia.org 的页面

长城的存在让长城沿线出现了缺少人烟的无人区 , 没有人就没有易于通行的道路 , 这是长城对自然生态的恢复效应 , 当然这是附带效应 , 并不是有目的性的行为 。

明朝嘉靖时期 , 胡松在《答翟中丞边事对》中提到

是故或以山河 。 或以溪壑 。 或以兵革 。 或以箐树 。 查得雁门东西十八隘口 。 崇冈复岭 。 回盘曲折 。 加以林木丛密 。 虎豹穴藏 。 人鲜经行 。 骑不能入 。 ……以致深林茂树 。 日斩月伐 。

从某种程度上 , 这种荒蛮的生态也可以起到阻碍敌军的作用 , 因为在这种地方 , 远来的敌人既得不到补给 , 也不便于行军通行 。 敌人在茂盛的植物面前 , 即便战斗力再强也是束手无策 。

当然这可能只适用于山区生态 , 如果是沙漠、草原 , 并没有可以阻拦敌人的植被 , 只有缺少人烟还能给敌人后勤造成一些压力 。

经济封锁对敌人真的有效吗?

短期看可以说很有效 , 中原王朝经常使用这种手段来制衡北方草原的各方势力 。

但问题是 , 这种“以夷制夷”的策略也毁掉了北方草原民族和中原王朝之间的信任 。

例如在隆庆合议之后 , 明朝开始扶持蒙古右翼俺答汗的势力 , 对他们开放互市贸易 , 这让明朝的西北边境在几十年里保持了相对稳定 。

但因为明朝所奉行“以夷制夷”策略 , 对蒙古左翼察哈尔部继续进行打压 , 拒绝进行互市 , 这使得辽东一直处于战乱状态 , 直到万历时期放松了经济封锁才得以改善 。

女真崛起后 , 明朝又对后金进行经济封锁 , 开始拉拢和收买蒙古左翼的林丹汗 , 共同对抗辽东的后金 。 但在关键时刻 , 又落井下石出卖察哈尔 , 与皇太极达成城下之盟 , 最终导致蒙古各部全面倒向后金 , 使满蒙联盟得以建立 。 【4】

不只是长城 , 明朝禁海也是这种经济封锁的思路 , 锁国政策最终导致东南沿海严重的倭患 。 而一旦放松海禁 , 倭寇很快大幅度减少 , 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军事打击真的是维护和平最有效的方式吗?《中国国家地理》有一期专门对倭寇的真相进行了揭密 , 建议去看一下 。 【5】

“南倭北虏”的紧张局面证明 , 经济封锁不能说无效 , 而是太有效了 , 以至于成了战争爆发的诱因 。

后来清朝也用经济封锁的思路来限制与西方列强的贸易 , 试图让他们臣服 。

1727 年,中俄双方签订《恰克图条约》,在外蒙的恰克图设立互市 。 因为俄国与准格尔的问题 , 在 1744与1792年闭关绝市次数就达十回 。 【6】

1839年 , 道光皇帝给在广东禁烟的林则徐下旨说 , “日后再有反复,即当示以兵威 , 断绝茶叶大黄 , 永远不准贸易 。 俾冥顽之徒 , 知所儆惧” 。 【7】

故事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到了 。 从长城而沿袭下来的经济封锁思路 , 确实能有效的控制和打击敌人 , 但如果用不好 , 也会成为诱发战争的导火索 , 走向其反面 。

真正的明白人是几十年后的李鸿章 , 1872年他在《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指出【8】

臣窃惟欧洲诸国 , 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 , 由南洋而东北 , 闯人中国边界腹地 , 凡前史之所来载 , 亘古之所未通 , 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 , 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 , 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 , 胥聚于中国 , 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 ……居今日而曰攘夷 , 曰驱逐出境 , 固虚妄之论;即欲保和局、守疆土 , 亦非无具而能保守者也 。 ……若我果深通其法 , 愈学愈精 , 愈推愈广 , 安见百数十年后不能攘夷而自立耶?

整篇文章格局宏大而又不失务实 , 有超越时代的思想见地 , 是最应该被收录到教科书中的必学范文 。

他预测的 , “安见百数十年后不能攘夷而自立耶?” , 实在太准了!而奏折的后半部 , 他提出了很多学习西方、富国强兵的具体规划 , 事实证明多数是正确的 。 尽管李鸿章在军事上的努力 , 例如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 , 但是他在经济上的努力 , 例如轮船招商局却一直发展壮大 ,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招商局集团、招商银行、平安保险就是由140多年前的轮船招商局发展延续而来 。 【9】

现代社会还需要长城吗?

据说 , 柏林墙的工程代号是“中国长城第二” 。


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长城这么矮能挡住什么?// //

图片出处:维基百科 , Berlin Wall

肯尼迪曾这样评价柏林墙:“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 , 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 。 ”

从军事防御的角度 , 长城的确是防范外敌的 , 但从经济封锁的角度 , 为了有效封锁就必须将长城连贯一气 , 才能限制自己人与外敌的交流 , 这样来看 , 柏林墙并不是第一堵防范自己人民的墙 。

另外 , 国境线也是一种现代长城 , 各国政府不仅通过国境线控制了国内外的交流 , 而且通过边境口岸的海关获得了巨额的进出口关税 。

正是因为防御、封锁、税收等用途 , 在现代社会 , 长城并没有消失 , 仍在左右我们的生活 , 只是换了个名字和形式存在 。

结论

长城这么矮但阻挡商人绰绰有余 。 长城连成线商人就无法越境走私 。 长城制造的无人区可以阻碍敌人 。

经济封锁是敌我双方互伤的双刃剑 。

参考文献

【1】【2】秋原《清代旅蒙商述略》

【3】李榑《明代商税思想初探》

【4】毛毛《明朝灭亡:争取蒙古的失败——对明朝后期蒙古政策得失的考察》

【5】萧春雷《倭寇 , 一个王朝的谎言?》

【6】张哲嘉《误解的起源:为什麽林则徐会以禁运大黄威吓英国?》

【7】周重林《晚清的茶运与国运》

【8】李鸿章《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

【9】雷颐《李鸿章与轮船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