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 , 明英宗朱祁镇带领五十万大军北征瓦剌 , 中途不幸兵败被俘 , 史称“土木堡之变” 。 这是朱明王朝最耻辱的一天 , 这是朱明最衰弱的一天 , 来自北方的蒙古政权发动了最浩大的一次进攻 , 而朱明却无能为力——曾经强大的朱明王朝处在了生死攸关、命悬一线的关头……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代历史的转折点 , 这一次将明王朝的真实力量暴露的一干二净 。 而历代学者在分析明代遭遇的这一挫折时更多的会将主要原因放在明太祖身上——他没有斩草除根 , 导致后患无穷 。

历史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老朱为何对敌人心慈手软?

想要了解这些问题 , 就必须深入历史 , 今天就由笔者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

一、蒙元遗族——北元的兴衰

北元政权一般指蒙古结束在中原的统治后的败退蒙古高原的后建立的割据势力 。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 , 朱元璋发起了对元帝国的最后一击——征虏大将军徐达带领25万饱经历练的铁军直逼元大都(今北京) , 节节败退的元军甚至生不出一丝反抗的意识 。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

兵临城下之时 , 元顺帝竟然带着自己的后妃、子女仓惶逃回蒙古草原 。

次日 , 不费一兵一卒 , 明军进入元大都——至此 , 曾经统治中国大地九十余年的元帝国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与此同时 , 双方的战略决战没有发生 , 这也使得元朝保留了大量有生力量 , 回到草原上的他们迅速建立了新的政权 , 史称北元 。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

广义上的起止时间以1368年徐达攻克大都 , 元顺帝播迁上都开始 , 到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 , 北元分裂成鞑靼和瓦剌;狭义上结束时间可以是1388年 , 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弑杀脱古思帖木儿篡位 , 废弃大元国号为止 。

然而 , 不论时间长短 , 北元从建立开始就对大明造成了威胁 , 到了明代中期甚至威胁到了北京城下 , 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头说的那次事变 , 土木堡之变 。

那么 , 老朱真的是对元王朝心慈手软才放手让蒙元在北方重新建立起统治势力么?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

二、为何放虎归山

这就涉及到了我们今天的主题 , 为何老朱没一次性消灭元军 , 彻底消灭北方大敌?

这是有其现实的考量的:

首先 , 1368年末的蒙古铁骑力量不容小觑 。 政治、军事、经济上还拥有相当的实力 , 《明史纪事本末·故元遗兵》中载北元仍然有“引弓之士 , 不下百万;归附之部落 , 不下数千里也” 。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

尤其是经过铁木真的政治改革后 , 原本山头林立的大草原被融成一个整体——蒙古族 , 这使得中原王朝屡试不爽的分化瓦解政策变得有些艰难 。

同时 , 北元的政治中心处在广阔的岭北行省(先是上都 , 后是哈喇和林) , 左侧是元太祖成吉思合罕帖木真兄弟们的封地 , 他们占据的是森林茂密、易守难攻的辽阳行省;右侧是元朝旧臣李思齐、张思道控制的陕甘行省 , 太行山两侧是重臣扩廓帖木儿的十万大军 , 云南行省也在梁王把匝剌瓦儿的直接管理之下 , 中亚的察合台汗国虽已式微 , 但仍与之呈遥相呼应之势 。

尤其是在军事方面 , 由于元军顺利逃回了草原 , 实际上已经占据了先机——强大的骑兵和部队对于蒙古高原地理气候的熟悉 , 使得他们在草原作战更效率、更具有优势 。 而明军主要以步军为主 , 机动能力差 , 对于战机把握不是很通畅;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

其次 , 真正的问题在于后勤问题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后勤经济能否支持 , 决定了战争能不能打 , 能打多久 。 数十万大军北征对于封建社会的后勤绝对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

相较于一般的王朝军队 , 明军后勤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明朝的经济中心与军事中心是严重分离的 , 北征蒙元的主要作战单位在长城以北 , 而明朝的经济重镇却集中在江南、东南一代 , 几乎跨越半个中国的运输半径进一步加大了明军的后勤压力 。

知道当时明朝初定天下 , 民生凋敝 , 是绝对不可能支持旷日持久的北征作战的 , 而控弦百万的蒙元怎么可能一战而定 。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

再者 , 还有根本性的问题就是——中原王朝无力针对牧区进行直接统治 。 这也是中国古代一直难以真正降服草原的主要原因——草原地区更像一块鸡肋 , 得之无用 , 但失之还有点麻烦——毕竟游牧民族频繁的骚扰、掠夺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

毕竟传统农耕文明的思维定势之下 , 统治者最关注的是控制人口和土地 。 中原农耕区 , 只要在重要关口要道筑城建关、编户齐民、然后派遣官吏基本上就可以维持基本的统治秩序;而在草原上 ,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显然不能定点居住 , 即使强行禁锢 , 拥有快马的他们逃亡只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 所以即使是最强大的盛唐也不过是对周边少数民族实施羁縻政策 。

无法彻底征服 , 又耗费无算 , 这使得历代中原统治者北上拓边的进取欲不是很足 , 更多的只是为了消除北方的威胁 。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

最后一个就是老朱自己眼光的问题了 。 在徐达攻打大都之前 , 曾请示老朱:如果元顺帝北逃 , 是不是要继续追击?朱元璋回复道:“彼气运既去 , 理固当衰 , 其成其败 , 俱系于天 。 若纵其北归 , 天命厌绝 , 彼自澌尽 , 不必穷兵追之 。 ”意思就是说 , 元顺帝气数已尽 , 任他自生自灭就可以了 , 不必继续追击 。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

所以 , 明军在追击元军时并不算特别出力 , 这应该属于老朱在战略方面的一点瑕疵 , 为了补救这个瑕疵 , 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三、二十年后的决战

总之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 朱元璋放弃了第一时间彻底铲除元朝残余势力的想法 。

我们无法评判到底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对 , 还是先发展后剿灭元军的策略正确 。 从历史上看 , 老朱选择的是后者 。

二十年的积蓄与发展后 , 朱元璋终于有底气向北元发起了进攻 。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 蓝玉率领王师15万向北征讨 , 大军出大宁 , 进至庆州 , 夜袭元主驻地捕鱼儿海 , 元军不敌 , 仓促迎战 , 大败 。

此战 , 元军太尉蛮子等被杀 , 其部众皆降 , 仅元主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走 。 蓝玉派精锐骑兵追击 , 但未追上 , 仅俘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以下百余人 , 后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 , 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 , 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 , 并焚毁其甲仗蓄积无数 。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朱元璋为何在最后关头放元顺帝一马?是心慈手软么?// //

天元十年(1388年)农历十月 , 脱古思帖木儿与其长子天保奴被元世祖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袭杀篡位 , 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率三千余人投降明朝 。 脱古思帖木儿被追尊为“乌萨哈尔汗” , 他死后“大元”国号不再使用 , 君主亦不复有汉文庙号和谥号 。 北元至此彻底灭亡 。

然而 , 对于蒙古和明朝的纠葛才刚刚开始……

火烧庆功楼 , 兴大狱 , 成为皇帝的朱元璋为何如此之残忍?

明知山有虎 , 偏向虎山行——朱元璋为何固执的分封诸王

被吓死、被逼疯 , 他的叔叔都挺惨 , 这个皇二代为何会杀叔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