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焰月轮生海东——百济国的"北魏"遣使行动始末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 ,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 , 仅供参考;未经授权 , 禁止二传 , 违者必究 。
本文作者:首阳
公元472年 , 北魏的首都平城(今大同)来了一群特殊的使者 , 他们是统治朝鲜半岛西南的百济国王扶余庆所派 。 使团中不乏百济国内的高官贵戚 , 比如驸马都尉弗斯侯、长史余礼(余为百济王室姓)、龙骧将军兼带方太守张茂 。
有外国使者前来称藩朝贺 , 倒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 怪就怪在这批使节来自于之前从来没有主动和魏国交往 , 一心只跟南朝通好的百济 。 即便不从开国算起 , 这时候距离北魏灭北凉统一北方也已经足足30年了 。 百济对北魏的"赫赫武功"置若罔闻了这么久 , 如何便突然想起来个"破冰行动" , 派遣如此高规格的使团联络呢?
焰焰月轮生海东——百济国的"北魏"遣使行动始末// //
大同云冈石窟 , 北魏文成帝时期所创设的佛教工程 。
巧合的是 , 此时的北魏王朝也正处于一个特别敏感的政权交接时期 。 大名鼎鼎的孝文帝前一年刚受禅让即位 , 只不过是个不满4周岁的孩子罢了 。 因为皇帝年幼 , 所以政务实际上还是由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与父亲"太上皇帝"献文帝主理 。 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塑料母子此时因为权力问题可谓到了公然撕破脸的地步 。 中央的内斗如此激烈 , 地方上的百姓们也活跃了起来 , 在不断的天灾人祸 , 横征暴敛之下纷纷揭竿而起 , 北魏的情势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
所以 , 我想起初 , 或许这群百济使者的到来 , 也给北魏带来了难得的兴奋 , 种种不好的消息之中 , 好歹还有了点新东西 。
不过这种兴奋感应该只持续到百济人将国王扶余庆的求救信呈上为止 。 百济王几乎是以亡国迫在眉睫的悲惨语气 , 苦苦哀求北魏设法限制高句丽对自己的蚕食 。 扶余庆甚至不惜放言 , 只要北魏肯遣一将相救 , 愿意让女儿入朝洒扫 , 让子弟为魏皇养马侍候:
"若天慈曲矜 , 远及无外 , 速遣一将 , 来救臣国 , 当奉送鄙女 , 执扫后宫 , 并遣子弟 , 牧圉外厩 。 尺壤匹夫不敢自有 。 "——《魏书 列传八十八》
那么 , 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危局 , 让一向只对南朝献上笑脸的百济 , 肯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来恳求从未有什么交往的北魏?难道此时百济的情况 , 真的到了哪怕只要是看起来有一点希望的路 , 就要全试一遍的地步吗?
焰焰月轮生海东——百济国的"北魏"遣使行动始末// //
帝后礼佛图石刻 。 北魏宣武帝的母亲高皇后其实就来自高句丽 。
一、一落殊方何日返:高句丽的"天降礼包"
公元436年 , 北魏太武帝出兵对北燕政权发动了灭国之战 , 随着战局不断恶化 , 北燕皇帝冯弘在考量之下 , 决定出逃高句丽 。 高句丽长寿王立刻派兵数万前来护送 。 于是乎 , 冯弘率领北燕首都龙城的百姓以及王公贵戚 , 组成了一支绵延长达80里的队伍 , 向辽东涌入;
"五月 , 乙卯 , 燕王帅龙城见户东徒 , 焚宫殿 , 火一旬不灭;令妇人被甲居中 , 阳伊等勒精兵居外 , 葛卢孟光帅骑殿后 , 方轨而进 , 前后八十余里 。 "——《资治通鉴 卷一百二十三》
这次迁移进入高句丽的北燕人口从这个"80里"规模看来很可能达到十万众以上 。 随着北魏与刘宋对北燕移民的追讨均以失败告终 , 这支生力军自然全都落入了高句丽的口袋里 。 秦升阳教授曾根据高句丽好太王时期的出兵数量等等 , 估计在东晋末年 , 高句丽的人口可能超过50万 。 这个数字虽然比之前肯定有很大的进步 , 但总数还是偏少的 。
可见 , 北燕灭亡造成的人口流动 , 给高句丽来说无疑是一次天降礼包 。 事实上 , 在百济王扶余庆给北魏所上的求救信中 , 也明确提到 , 自从北燕冯氏亡国 , 大量燕国移民涌入高句丽后 , 高句丽对百济的攻势就非常明显的增强了:
"自冯氏数终 , 馀烬奔窜 , 丑类渐盛 , 遂见陵逼 , 构怨连祸 , 三十馀载 , 财殚力竭 , 转自孱踧 。 "
而除了燕国人之外 , 高句丽在好太王与长寿王这对祖孙执政时期 , 也开始了对乐浪郡故地的汉人遗民团体的吸纳 。
焰焰月轮生海东——百济国的"北魏"遣使行动始末// //
佟寿及夫人像 , 安岳3号墓壁画
其实自从西晋内乱以来 , 原本在朝鲜半岛生活的汉人们便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半独立性的聚居区 , 乃至当地一直使用东晋年号 , 奉南朝正朔 。 北朝鲜现存不少4世纪及5世纪壁画墓 , 其中的安岳3号墓墓主人"佟寿"很可能就是接受东晋册封的汉人聚居区领袖 , 东晋授予他"乐浪带方玄菟太守"的官职 。 另外 , 目前北朝鲜出土的带有东晋年号的铭文砖证明它们被一直持续使用到5世纪初 。
焰焰月轮生海东——百济国的"北魏"遣使行动始末// //
佟寿墓志
这些汉人聚居地之所以能长期保持半独立状态 , 主要原因是高句丽此时首都还在鸭绿江以北的集安 , 对南方的统治还不是非常紧密 。 可是随着长寿王在公元427年迁都平壤 , 高句丽将统治重心移动到朝鲜半岛 , 必然会将融合这个汉人区作为目标 。
同样的 , 在百济王扶余庆给北魏的求救信中 , 也出现了这群乐浪郡遗民的踪迹:
"冯族士马 , 有鸟畜之恋;乐浪诸郡 , 怀首丘之心 。 天威一举 , 有征无战 。 "
所谓"鸟畜之恋""首丘之心"都是说人对故乡的感情 。 百济王的意思其实就是如今当年进入高句丽的北燕移民无不想着回归故土 , 而原本还在乐浪郡故地抱团生活的汉人 , 也对高句丽南进剥夺他们的独立状态颇有不满 , 只要北魏此时出兵声讨 , 高句丽国内肯定会有人响应 , 说不定就能直接"不战而屈人之兵" 。
焰焰月轮生海东——百济国的"北魏"遣使行动始末// //
北朝鲜出土的带有东晋十六国时期年号的铭文砖 , 下限一直到晋安帝元兴三年 , 公元404年 。
当然 , 仔细想来百济王扶余庆的说法是前后矛盾的 。 如果真的流入高句丽的多数燕国人都时刻想着反抗回归故土 , 你百济为何不与他们里应外合?高句丽又如何利用他们对百济"陵逼"呢?自然更不会有如今高句丽如日中天 , 百济却国事日蹙的状态了 。
换言之大量移民涌入使得高句丽的实力突飞猛进 , 已经不是百济所能抗衡的的了 。 因此根据史书与碑刻记载 , 此时百济开始着手于化解跟自己的邻居斯卢(新罗)的矛盾 , 两方结成抵抗高句丽南下的军事联盟 。 也是此时 , 百济与倭国之间的交往也频繁了起来 。 集安出土的好太王碑中就有"百残违誓 , 与倭通和"之说 , 扶余庆即位后也派了弟弟前往倭国作为人质 。 如此看来 , 联结新罗国与倭国 , 是百济抵抗高句丽的外交策略 。
二、文物衣冠上国同:百济以南朝为依靠的自救行动
高句丽步步紧逼之下 , 百济自然要调动能调动的一切力量进行反击 。 可是问题就来了 , 此时的朝鲜半岛三国都是由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 国内分有诸部及豪族 。 想要集中力量抗敌 , 其实就是需要加强王族的实力 。 但如果忽然改制 , 集权中央 , 惹来豪族的不满 , 那说不定在高句丽打来之前 , 就祸起萧墙了 。 如何重用王族的同时 , 又让其他豪族俯首听命不能反对 , 这是个需要智慧才能解决的问题 。
百济王扶余庆就是个有智慧的人 , 百济一向称臣于南朝 , 国王受南朝册封 , 并积极从南朝引进书籍和武器 , 接受先进文化 。 如果由南朝出面 , 对百济王族成员进行官职的授封 , 任国内豪族也不敢说什么 。
另外 , 扶余庆还仿照中国北方民族 , 在国内设立"左右贤王" , 进一步加强王室权威 。 之后 , 扶余庆的使者将请求册封的表章带到了宋朝 。
焰焰月轮生海东——百济国的"北魏"遣使行动始末// //
宋大明五年铭文砖 , 孝武帝刘骏年号
于是 , 公元458年 , 宋国皇帝刘骏将百济王任命的临时职务全部予以承认及转正 , 新设置的左右贤王也在名单当中 。 以南朝大国的权威作为本国新体制的合法性来源及依靠 , 可谓妙计 。
"以行冠军将军右贤王馀纪为冠军将军 , 以行征虏将军左贤王馀昆、行征虏将军馀晕并为征虏将军 。 以行辅国将军馀都、馀乂并为辅国将军 。 以行龙骧将军沐衿、馀爵并为龙骧将军 。 以行宁朔将军馀流、麋贵并为宁朔将军 。 以行建武将军于西、馀娄并为建武将军 。 "——《宋书 列传五十七》
细看之下 , 读者朋友们就会发现 , 得到扶余庆上表请官的人多都是"余某" , 这是他们属于百济王室成员的铁证 。
包括本文起始派去北魏的求援使团 , 都由百济王族出身的长史以及百济的驸马都尉这样的王室姻亲领导 , 扶余庆国王重用王室集权的做法显而易见 。
焰焰月轮生海东——百济国的"北魏"遣使行动始末// //
南朝铜弩机
除了扶余庆进行的集权改革之外 , 其实早在扶余庆的父亲百济毗有王馀毗在位时 , 就已经进行了军事装备的改革 , 专门遣使向南朝请赐"腰弩" 。
"二十七年 , 毗上书献方物 , 私假台使冯野夫西河太守 , 表求《易林》、《式占》、腰弩 , 太祖并与之 。 "——《宋书 列传五十七》
这个南朝赐给百济的"腰弩"到底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 , 王志高老师推测1925 年 8 月首尔大洪水之后 , 汉江南岸风纳土城遗址出土后失踪的铜弩机或许就是元嘉二十七年(450 年)百济毗有王从刘宋引进的众多腰弩之一 , 只能留待未来更多的考古发现 。 引进南朝的先进武器 , 可能也对百济延缓高句丽的侵略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
然而 , 以南朝为背后依靠的战略 , 却随着南北朝实力的此消彼长而渐渐失去了效果 。 百济王扶余庆上任的第15年 , 公元469年 , 刘宋与北魏的青州争夺战最终以南朝落败的结局收场 。 从此山东成为了北魏的领地 。 这一事件向来被中外学者认为对当时的东亚势力格局的改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比如日本学者川本芳昭即认为刘宋失去山东半岛之后 , 丢掉了海上联络东方各国的快捷通道 , 因而南朝对朝鲜三国及日本列岛的影响力迅速衰减 。 为何朝贡南朝晋宋的倭国王只有"五王"呢?海上航路的截断 , 无疑是一个关键的原因 。
对百济来说 , 南朝战败的影响也绝不容小觑 , 李零教授即认为高句丽得知青州失陷后 , 百济将失去南朝的军事支持 , 故而才敢大胆用兵 , 逐步完成消灭百济的计划 。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 , 百济国选择向从无通使的北魏求援 , 这个行为本身就非常的怪异 。 但若结合刘宋失青州一事来看 , 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 海上力量受到重创的刘宋 , 如今与百济方面的沟通都愈加困难 , 寄希望于南朝威慑高句丽 , 令其停止侵略的行径几乎已经不可能 。 如此一来 , 南朝之外还有实力 , 还有机会能约束高句丽的 , 便也只剩下夺走青州的北魏 。
可是北魏一向与高句丽关系过密 , 虽然是各怀鬼胎 , 但为了一个从未通好的百济国 , 便和高句丽撕破脸 , 也不大可能 。 或许也是想到了这点 , 所以扶余庆才在求援信中提出"奉送鄙女 , 执扫后宫 , 并遣子弟 , 牧圉外厩"这样堪称耻辱的回报来希望换取北魏的支援 , 可以说这是百济最后的外交反击 。
三、萧曹谋略能成汉——长寿王的"内外交困"战术
"果然棋艺精妙 , 道琳大师您从高句丽来到我国之后 , 总算能有人跟本王对博 。 "扶余庆对眼前这个来自敌国的僧人颇觉相见恨晚 。 自己虽贵为百济之主 , 享尽荣华富贵 , 但一直遗憾身边没有和自己一样喜欢并精通棋艺之人 。 道琳恰巧填补了这个空缺 。
"大王 , 小僧深受您的宠信 , 赏赐无算 , 实在无以为报 。 臣原是高句丽人 , 大王却不以我为外 , 尊之为上客 , 可我除了与大王切磋棋艺之外 , 至今没做过什么有利于大王您的事情 , 十分惭愧 。 今天臣有一番话 , 宁死也要对大王说完 。 "
道琳清了清嗓子 , 娓娓道来:
"大王的国家 , 四面皆是天险 , 不是高山便是大江大海 , 因此领国入侵少有成功的 。 大王坐拥如此险要的地方 , 应该以超凡的威严 , 耸人视听 , 让民众都敬畏您 。 可如今我们百济都城的城墙也不高大 , 宫室也不华美 。 先王也没有壮观的陵墓来安葬骸骨 。 长此以往 , 谁还能敬重于王室的威严呢?小僧实在为大王不值得啊 。 "
"您说的很有道理 , 本王的权威若是不得彰显 , 又如何治理国家呢!"扶余庆很快便下令尽发国人 , 蒸土筑城 。 在宫内新建楼阁台榭 , 无不壮丽 。 又取大石于郁里河 , 作椁为先王建造陵墓 。 自蛇城之东 , 至崇山之北 , 缘河树堰 。 如此多的工程同时开工 , 很快百济的官仓就消耗一空 。
而道琳 , 却在此时悄然离开百济 , 重新回到了高句丽 。 他本身 , 就是高句丽长寿王高琏派去虚耗百济国力的间谍 。 "疲秦之计" , 谁不会用呢?
焰焰月轮生海东——百济国的"北魏"遣使行动始末// //
百济时代舍利函
这个载于《三国史记》的故事 , 据现在最新的考古发现看来 , 的确有着事实依据 。 百济国的一些官仓遗址经过发掘后证实他们的确在5世纪中期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衰落期 。 结合《魏书》当中 , 扶余庆求援信里也提到自己"财殚力竭" , 其真实性还是很高的 。
至于百济国向北魏求援这事 , 高句丽自然也是恨得牙痒 。 其实北魏献文帝知道百济国的求救之后也不是完全没反应 , 回书百济王扶余庆说你这第一次来就让我出兵跟高句丽对战 , 貌似激进了点 。 高句丽虽然对你不咋地 , 但对我们魏国最近也没什么违诏的地方 , 我这师出无名啊 。 不如我先警告警告他们 , 以后要是还对你们百济肆意凌辱 , 那时候我们魏军再援助你们 , 不就名正言顺了嘛:
使兼申胥之诚 , 国有楚越之急 , 乃应展义扶微 , 乘机电举 。 但以高丽称籓先朝 , 供职日久 , 于彼虽有自昔之衅 , 于国未有犯令之愆 。 卿使命始通 , 便求致伐 , 寻讨事会 , 理亦未周...若今复违旨 , 则过咎益露 , 后虽自陈 , 无所逃罪 , 然后兴师讨之 , 于义为得...师举之日 , 卿为乡导之首 , 大捷之后 , 又受元功之赏 , 不亦善乎?
献文帝还派了使者邵安跟着百济使团一起回访 , 并下令长寿王高琏护送 。
这个护送的意思其实也就是暗示你别做什么小动作 , 乖乖放行 。 但是 , 献文帝低估了长寿王的野心和胆量 , 如今百济被灭几乎已成定局 , 好不容易南朝倒下了 , 他可不愿意北魏再插一脚弄出什么风波来 。
长寿王就这样直截了当的把邵安这帮北魏回访使拦在高句丽不让"东过" , 无奈之下 , 使团只能原路返回 。
献文帝知道自己遣使竟然被高句丽阻截 , 自然是大丢面子 , 怒不可遏 。 刚刚我们提过 , 原本刘宋的山东地方此时已经被北魏所攻占 , 而从东晋后期开始 , 东莱一带就是南朝联络辽东半岛和百济等地的主要港口 。
焰焰月轮生海东——百济国的"北魏"遣使行动始末// //
山东半岛上东莱郡的位置
既然陆路被高句丽截断 , 那我走海路不就行了 。 于是献文帝再派邵安带领回访使团南下从东莱出海联络百济 , 谁知道真是天意 , 使团遇到大风 , 一路漂流 , 通使再次失败 。
安等至高句丽 , 琏称昔与馀庆有仇 , 不令东过 , 安等于是皆还 。 乃下诏切责之 。 五年 , 使安等从东莱浮海 , 赐馀庆玺书 , 褒其诚节 。 安等至海滨 , 遇风飘荡 。 竟不达而还 。
四、将军白发征夫泪——百济的"汉城时代"之告终
公元475年 , 一个悲报传到了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斯罗国首都金城:"高句丽王高琏带着三万兵马攻陷汉城 , 百济王扶余庆已经被杀了 。 "......百济为高句丽所破的消息在斯罗国(新罗)不胫而走 。 国君慈悲麻立干和群臣相对无言 , 谁也不敢也不想去第一个开口讨论此事 。
"赶不及 , 实在赶不及绕路去援救啊 。 "慈悲麻立干也已仁至义尽 , 斯罗其实早在收到高句丽出兵的消息时 , 就组织了军队前去增援汉城 。
然而这些年高句丽的势力不断南下 , 已经占领了汉江中部 , 而这里原本是斯罗首都金城到百济首都汉城最快捷的通道 。 这里被高句丽所占领 , 也就代表着新罗的西疆与百济之间被插入了一根钉子 , 要再派军去汉城必须得先绕上一大圈 。 如此一来 , 也难怪斯罗的援兵尚未到达 , 百济已经城破 。
焰焰月轮生海东——百济国的"北魏"遣使行动始末// //
风纳土城 , 位于梦村土城北一公里左右 , 时间上可能早于梦村土城所建 , 同样是百济都城一部分 。 应该就是高句丽长寿王先花了7天攻破的"北城" 。
"所幸百济国各地的豪族仍在坚守 , 高句丽所吞并的只是汉城附近 , 兵锋不至于这么快到我们斯卢 。 "某大臣悄悄嘟囔了这两句 。 实际上 , 去年高句丽太子替高句丽王高琏外出巡幸 , 还赏赐了不少财物给新罗 , 说要和斯罗世世如兄如弟 。 其实谁都清楚 , 这是高句丽要斯罗屈从自己的宣誓罢了 。 不然 , 真心要和斯罗交好 , 又何必口口声声称呼我们的君主为"东夷寐锦" 。
焰焰月轮生海东——百济国的"北魏"遣使行动始末// //
图中三个标记从左至右分别是百济首都汉城遗址 , 高句丽中原碑所在地忠州 , 新罗首都庆州遗址 。 可以发现 , 长寿王灭汉城百济之前 , 高句丽势力已经将百济和新罗联络最快捷的通道截断 , 对百济首都形成了半包围之势 。
自然 , 无论是真交好还是假屈从 , 高句丽和斯罗的和解都是百济不愿意看到的 。 百济王扶余庆就和斯罗国的官员暗中结交 , 打算征发人力以对抗高句丽 。 此事被高琏发觉 , 这才促使高句丽会如此快的决定出兵百济将扶余庆消灭 。
"建兴 , 高琏五年前换了这个年号 , 这么快就把扶余庆杀了 , 高句丽倒是真的兴了 。 "慈悲麻立干不由感叹道 。 虽然自己的国家弱小 , 无力与高句丽对抗 , 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是不懂 。 自从先代开始 , 斯罗与百济甚至约为婚姻 , 所以即便面对高句丽重压 , 依旧向百济派出了援兵 , 只是来不及就是来不及了......
焰焰月轮生海东——百济国的"北魏"遣使行动始末// //
梦村土城 , 一般认为是汉城百济时期王城所在地 , 位于今天韩国首尔奥林匹克公园内 。
只是 , 斯罗那边不知道的是 , 百济国的覆灭 , 还有一批百济人在开心 呢:
"自从宋帝答应册封余纪余昆他们为左右贤王后 , 哪还有我们豪族们的一席之地!"解仇对扶余庆重用王室成员以取代百济其他豪族的做法十分愤恨 。 他们解家之前刚得到前几位先王宠信 , 正是如日中天之时 , 冷不丁被浇上一盆冷水 , 谁忍得了呢?
"传命下去 , 将我们解家所管理的民户尽快安排南移 。 就借高句丽之手 , 把大王除掉 。 然后我们在南边拥立世子 。 只要我们豪族的势力不受太多损失 , 保住国家不灭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 至于大王嘛 , 就让他自己带着王族在汉城拼命吧......"
熊津百济时代就这样在豪族们的复起中拉开了帷幕......
- 栾保群《梦忆》拾屑︱海东青、千里独行
- 昆仑山发现海东青,俯冲时速209千米,康熙帝曾称它世上最强的隼
- 为什么米卢当年敢放狠话抛弃郝海东和孙继海?
- 呼声最高的范志毅和郝海东没受重用,高洪波当上副主席,为什么?
- 一段被尘封的光雾密林鏖战
- 揭秘:徐海东与埃德加·斯诺在一起的五天
- 弯弓醉射海东青——他亲手将东北划入了中华版图
- 有“海东盛国”之称的渤海国是如何建立的?
- 陈赓曾是徐海东的领导,训了他几句,徐海东再也不敢了
- 他23岁差点接替徐海东担任334旅旅长,因资历浅被拒绝,28岁时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