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导读

中国是茶的故乡 , 曾经占据了国际茶叶市场绝对霸主地位 。 但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 , 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一落千丈 ,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而面临中国茶叶的窘境 , 清政府又是如何面对的呢?

为对抗中国茶 , 英国人将茶叶引种到印度

从1657年伦敦一家名叫Thomas.Garway的咖啡店出售茶叶开始 , 茶这一神奇的东方树叶就开始了征服欧洲人味蕾的步伐 。 而随着欧洲人饮茶习惯的形成 , 中国茶出口贸易也逐渐繁荣起来 。


在近代,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在近代 , 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

英式下午茶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 又是那时世界唯一的茶叶出口国 , 从17世纪开始 , 中国独霸世界茶叶市场达二百年之久 。 这为中国赚取了大量银子 , 也让茶叶第一大进口国——英国耿耿于怀 , 为了节约银子 , 英国当局就有了把茶树引种到英国殖民地印度的计划 。

早在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访华时 , 英国人就从浙江的茶园偷带茶苗到印度种植 , 但效果并不好 。 此后在1848年 , 专业茶艺师福琼被英国派到了中国 , 用专业的手段将茶苗完好地带回了印度并培育成功 , 此后印度茶的品质实现了飞跃 , 大吉岭和阿萨姆成为印度茶的著名产区 。


在近代,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在近代 , 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

印度阿萨姆邦

印度茶、锡兰茶的崛起与中国茶的衰落

1838年 , 350磅印度红茶运到了英国销售 , 那时印度茶的品质还不能与中国茶对抗 , 因此还不能对中国茶产生实质地威胁 。 但从福琼偷茶后 , 印度茶的品质开始飞跃 , 到1869年 , 印度茶在英国的销量达到了1000万磅 , 占据英国市场10%的份额 , 中国茶从此感受到印度茶的压力 。

1876年锡兰向英国出口了200磅茶叶 , 这意味着一个新兴产地加入到了与中国茶的竞争中 。 此后 , 因为锡兰茶良好的口碑 , 锡兰茶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 , 到1889年竟达到3700万磅 , 成为中国茶叶重要对手 。


在近代,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在近代 , 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

斯里兰卡的茶园

虽在英美市场不占优势 , 但仰仗俄国对中国茶需求的增长 , 中国茶表面上还能继续维持繁荣局面 。 1886年 , 中国茶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总出口量接近3亿磅 。 但盛世难掩危机四伏 , 此后中国茶的出口量呈自由落体式下滑 , 到1900年 , 中国茶的出口量只有1.8亿磅 , 占国际市场的30% , 从此走上了一蹶不振之路 。 到1928年 , 中国茶只占国际市场1.59%的份额了 。 针对中国茶的衰落 , 一位英国商人毫不客气地说:

“现在中国茶在国内(英国)只是作为一种充数之物,若茶商能够买到印度茶或锡兰茶,他们就不会要中国茶 。 许多伦敦茶商承认他们现在已不经售中国茶,伦敦杂货店里已买不到中国茶了 。 ”


在近代,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在近代 , 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

清朝时的茶叶贸易

中国茶不敌印度、锡兰茶的原因

印度茶、锡兰茶从无到有 , 短短几十年就把中国茶从霸主地位拉下马 , 原因是多方面的 , 主要在以下几点:

一、印度、锡兰广泛使用萎凋机、揉捻机、烘茶机等机器制茶 , 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率不说 , 还保证茶的品质稳定 , 而中国仍是传统的小作坊手工制作 。

二、印度、锡兰茶叶种植采用现代公司制 , 会灵活地根据消费者的口味 , 制作不同等级茶叶 , 从而满足广大市场需求 。 而中国生产和销售脱节 , 茶农墨守成规 , 中国茶因此越来越无法满足欧美消费者的口味 。


在近代,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在近代 , 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

19世纪印度的茶叶贸易

三、各种苛捐杂税、各种茶商茶贩不断倒卖以及高昂的内陆运输费用(没有铁路) , 导致中国茶成本过高 , 在国际市场没有价格优势 。

四、中国茶叶掺假严重 , 伪劣茶叶充斥市场 , 导致中国茶口碑越来越差 。 伪劣茶叶是指将柳、桑等嫩叶混入茶叶中, 用绿色染料进行人工着色的茶叶 。 为了追逐利益 , 一些茶商和茶农将伪劣茶出口 , 影响了整个中国茶叶的形象 。


在近代,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在近代 , 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

清朝时的茶叶贸易

茶叶出口下滑引起清政府的警惕

1887年第一季度 , 中国茶叶海关税银不仅下跌 , 还一下子就少了一百万两 , 这引起总理衙门的关注 , 责成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对中国茶叶出口量下滑及补救措施进行调查 。 赫德经与各口岸商会、 茶叶同业公会沟通后 , 向总理衙门提交了《访察茶叶情形文件》 。

在这份报告中 , 赫德指出 , 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已经非常危险 , 恐有彻底失去国际市场的危险 。 赫德因此提议引进印度生产方式、 减轻茶叶相关税收等对策 。


在近代,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在近代 , 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

赫德

紧接着 , 清朝廷变在数字面前切实感受到寒意:1886年茶叶税厘(含加捐)为 9300 万两 , 188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 8500 万两,1888年更是降到了 7200 万两 。

而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日渐式微 , 让茶叶出口大省福建、浙江更感到日子难过 , 以至闽浙总督卞宝第感叹:

“进款日短, 源无可开, 出款甚繁,流无可节 ……统筹全局, 岌岌可危 。 ”


在近代,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在近代 , 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

广东十三行的茶叶贸易

清政府挽救中国茶在国际市场地位的举措

茶叶税收事关财政大局 , 面对中国茶出口的严峻形式 , 清廷从上到下自是不能坐以待毙 , 推出一系列举措应对 。

首先 , 为挽回中国茶的声誉 , 禁止茶叶着色、掺假的行为 。 总理衙门还为此特意给茶叶产区的主管官员下令,要求对造假行为进行严查、重罚 。

其次 , 尝试用机器生产茶叶 。 张之洞就曾说:

“人工烘制则人事不齐, 断不若机器之一律 。 若中国仍用旧法, 洋商必藉口人工不能停均, 制法不能干洁 。 ”


在近代,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在近代 , 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

张之洞

在此引导下各地开始尝试引进机器 。 比如在1891年时, 福建省建宁府引进机器建立焙茶厂 。 该制茶厂主要是租给建宁府茶农使用 , 所收费用低于人工的手工费 , 以此推广机器制茶 。

再次 , 从政府到民间都开始向印度、锡兰学习 。 早在19世纪末 , 农学会就派人到印度、锡兰学习制茶技术 。 1905年 , 两江总督委派 郑世璜去印度、锡兰考察 。 其回国后 , 递交了考察报告 , 详细介绍了印度、锡兰支持工艺和制度 。


在近代,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在近代 , 中国茶为什么被印度茶和锡兰茶击败?// //

19世纪末的羊楼洞茶叶包装厂

最后 , 清政府还通过立法来规范茶叶生产 。 1905年 , 商部颁布了《茶叶改良章程》 , 对茶叶生产的工艺进行规范和统一 , 但并未真正落实 。

结语

总之 , 因为中国茶固有的问题以及印度、锡兰现代化制茶产业的崛起 , 使中国茶在近代逐渐丧失了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 。 而清廷面对严峻形势 , 也曾努力尝试挽救颓势 , 但终因清末局势混乱加之中国茶固有的小作坊生产方式无法改变 , 清廷的各种举措最终未能起到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