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夏代天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
启,他是禹的儿子 , 夏朝的第二任君王 。 舜以后 , 王权进一步强化 , 传说姒禹涂山会盟时“执玉帛者万国” , “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 , 防风之君后至 , 此涂山就是河南嵩县的三涂山 , 亦即会稽山 , 正在夏人活动中心地区附近 。 可见经鲧、禹两代经营 , 夏后氏已形成一支强大的势力 , 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随着王权的产生 , 氏族制度的机关已部分被改造 , 部分被抛弃 , 唯继任领袖的人选要经议事会认可的形式尚存 。
启(夏代天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从妫舜到姒禹正处于社会大发展的时代 , 各种人才辈出 , 首先被举为姒禹继任者的是当时曾掌五刑、负责狱讼的皋陶 。 皋陶先姒禹而死 , 部落联合体议事会又推举了益 , 即伯益 。 他是颛顼和少典氏的后裔 , 又名大费 , 与皋陶有一定的血缘亲属关系 , 曾协助姒禹平水土 , 有功而受到妫舜的器重 , 被任命为掌管山泽、调驯鸟兽的“虞” , 古文献曾有“益主虞、山泽辟”之说 , 有学者认为他的功绩在首创畜牧业 。 所以按照传统习俗 , 姒启作为领袖之子在议事会讨论继任者人选时 , 虽被优先提名 , 但他的功绩与威名无法与益相敌 , 益很自然的成为议事会认可的法定继承人 。
启(夏代天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 , 在益和启的时代 , 传统习俗已被新的价值观念取代 。 禹死后 , 启立即发动了对法定继承人的攻击 , 夺取了领袖的职位 。 关于这场斗争的经过 , 有记载说:“益代禹立 , 拘启禁之 , 启反起杀益 , 以承禹祀”;或说“古者禹死 , 将传天下于益 , 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还有说“禹授益 , 而以启为吏 , 及老 , 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 , 传之益也 。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 是禹名传天下于益 , 其实令启自取之” 。 总之 , 斗争很激烈 , 而几经波折 , “叛乱”的姒启曾遭益的有力反击 , 一度处于劣势 , 甚至被拘禁 , 终于因有姒禹的经营和培植 , 夏后氏根基更深、实力更强 , 在拥护者的支持下 , 夏后氏及其拥护者联合起来对益发动战争 , 终于杀益 , 使启夺得领袖的权位 。
启夺得领袖职位后 , 在今河南禹县举行盟会 , 通报联合体内部各部落和附近酋邦 , 争取支持者 , 以确立自己的统治 , 这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启有钧台之享 。 但是姒启破坏传统习俗的篡夺行为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满 , 尤其是那些实力雄厚 , 同样觊觎联盟最高权位的部落首领 , 以有扈氏为代表 , 公然表示不服从姒启作新的领袖 , 从而发生了姒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 。
启(夏代天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扈氏是当时一个强大的部落或酋邦 。 传说姒禹时就曾发生过“攻有扈” , “以行其教”的战争 。 战前 , 姒禹在誓师之辞中说:“日中 , 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 , 且尔卿大夫庶人 , 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 , 予共行天之罚也 。 ”宣告要和有扈氏决一死战 , 标榜自己不是为了贪图有扈氏的土地、人民、财货 , 而是代天行罚 。 还传说:“昔禹与有扈氏战 , 三阵而不服 , 禹于是修教一年 , 而有扈氏请服 。 ”这些传说都反映姒禹与有扈氏之战 , 是一场权力之争 。 有扈氏以其强大 , 意欲僭取联合体王权而起兵 , 所以姒禹伐有扈“以行其教”、“行天之罚” , 而且将战争的手段与加强政教的手段结合 , 最终才战胜有扈氏 。 姒启伐有扈 , 在一定意义上可谓是禹伐有扈的继续 。
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是两强相遇 , 因而打得十分激烈 , 但留下的有文字记载的史料不多 , 主要是姒启的一篇战斗动员令《尚书·甘誓》 , 全文为:“大战于甘 , 乃召六卿 。 王曰:嗟!六事之人 , 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 , 怠弃三正 , 天用剿绝其命 。 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 左不攻于左 , 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 , 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 , 汝不恭命 。 用命 , 赏于祖;不用命 , 戮于社 。 ”
启(夏代天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 , 终于打破了氏族制度下自然发生的共同体权力 , 国家出现了 , 但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不仅没有结束 , 而且愈演愈烈 。 姒启用暴力手段结束“禅让制”后 , 他的儿子们又发生了争夺继承权的骨肉相残 , 这就是武观之乱 。
在周代文献中 , 曾将“夏有观、扈”和“虞有三苗”并论 , 其中的扈是有扈氏 , 观则为武观 , 或作五观 。 还将他与尧子丹朱、舜子商均、汤子太甲、文王之子管蔡相比 , 说“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 , 而有奸子……” , 可证姒武观是姒启之“奸子” 。 关于武观之乱的经过留下的记载很少 。
启(夏代天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禹死后 , 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 , 将其击败后继位 , 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 , 自此 , 宣告原始社会结束 , 开始了奴隶社会 , 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 。 他放弃阳翟 , 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 , 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 。 此后 , 又通过甘之战 , 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 , 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 。 在位晚期 , 发生了武观之乱 , 以至政局动荡 。 他一生四处征战 , 最终病死 , 葬于安邑附近 。
相传禹本来要按照禅让制传位给皋陶 , 皋陶早亡 , 就决定传给皋陶子伯益 。 史籍记载:“禹子启贤 , 天下属意焉 。 及禹崩 , 虽授益 , 益之佐禹日浅 , 天下未洽 。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 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 , 是为夏后帝启 。 ”
启(夏代天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禹死后启按照尧舜禅让和舜禹禅让的惯例避位 , 让伯益作君主 。 结果却是诸侯也离开伯益的根据地到启的根据地 , 臣子和人民也支持启 , 随即启即位 。 此后 ,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 武则天改国号周时 , 追尊启为齐圣皇帝 。
- 一个真实的故事,给人良多启示!
- 民国边疆研究的嬗变、学科构建与启示
- 乌镇最后银匠:打制的银锁可以开启,现在忧伤六代传承却后继无人
- 谢长廷为苏启诚案狡辩,被批“抢戏”
- 征集抗战时期文澜阁《四库全书》西迁贵阳地母洞保藏线索启事
- 高中历史重难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析
- 神秘的春秋小国,缺失的封国历史,用一场展览重启这三千多年前的风云兴衰
- 太平手袋厂陈列馆本月启用,可读懂中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历史
- “天子万年”石碑的故事
- 唐诗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