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塘决策:红军湘江血战的序幕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禾塘决策:红军湘江血战的序幕
禾塘决策:红军湘江血战的序幕// //
湖南道县禾塘(今营江街道新屋村)禾塘决策旧址一角 。 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新华社长沙7月3日电(采访人员袁汝婷 柳王敏 马云飞)湖南道县营江街道新屋村有一座不太起眼的明代宗祠 , 大约三百平方米 。 绕过墙体斑驳的影壁、穿过旧式牌楼 , 祠堂正厅就可一览无余 。 两旁堆放着一些木头桌椅 , 中间靠墙摆放着傩舞面具和一些白瓷碗——当地百姓会在这里举行一些传统祭祀活动 。
如果不是纪念者贴在祠堂门口的“禾塘决策”四个字 , 人们很难想象 , 85年前 , 在这里作出的一个决策 , 曾牵动一场血战 , 关系到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 。
禾塘决策:红军湘江血战的序幕// //
湖南道县禾塘(今营江街道新屋村)禾塘决策旧址一角 。 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1934年10月 ,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 11月22日 , 红军大部进入湖南道县境内 。 这时 , 蒋介石已令16个师77个团约30万兵力围堵 , 企图在湘江以东地域全歼红军 。
情况万分危急 。 11月25日清晨 , 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纵队进驻道县禾塘(今营江街道新屋村)一带 。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在此召开会议 , 提出从广西渡过湘江的意见 。 毛泽东等人再次力陈西渡湘江的危险性 , 但博古、李德没有采纳 。
根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记载 , 11月25日 , 中革军委正式决定突破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 。
道县党史研究专家周镜忠说:“中革军委在禾塘会议作出的决策 , 事实上拉开了湘江战役的序幕 。 ”
禾塘决策:红军湘江血战的序幕// //
湖南道县禾塘(今营江街道新屋村)禾塘决策旧址一角 。 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禾塘会议结束当日 , 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纵队进驻约十公里外的豪福村 。
道县牛路口乡(现寿雁镇)豪福村 , 曾是潇贺古道上一个颇为有名的驿站 , 为过往商贾、官吏休整补给提供住所 。 这里距县城约20公里 , 距湘江30余公里 , 前有河 , 后靠山 , 自古就是易守难攻之地 。
禾塘决策:红军湘江血战的序幕// //
湖南道县牛路口乡(现寿雁镇)豪福村湘江战役豪福红军指挥部旧址一角 。 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中央机关、中革军委机关临时驻地旧址是村中一间百来平方米的清代老屋 , 门口便是当年通往广西的官道 。
道县文物局局长、长征史专家唐忠勇说:“就是在这里 , 发布了抢渡湘江的命令 。 ”
11月25日 , “万万火急”的抢渡湘江第一令发出:“我野战军前出至全州、兴安西北之黄山地域” , 同时发布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战役渡过湘江的政治命令 。
禾塘决策:红军湘江血战的序幕// //
湖南道县牛路口乡(现寿雁镇)豪福村中央机关、中革军委机关临时驻地旧址一角 。 新华社发(陈泽国 摄)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记载 , 命令号召红军在即将进行的最复杂的战役中 , 要最坚决果断地粉碎前进道路上的一切抵抗 , 并征服一切天然的和敌人设置的障碍 , 为突破敌人最后的封锁线 , 创造新的大块苏区而奋斗 。
11月26日 , 红军主力进入广西 , 并于次日占领了从屏山渡至界首的湘江所有渡河点 。
经过从28日到30日的左、右两翼阻击战 , 红军终于保住了向湘江前进的通道 , 使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及直属机关得以通过湘江 。
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 , 红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 湘江战役后 , 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 , 减少到3万余人 。
- 隆中决策: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与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关系
- 政治教育是红军由弱变强的关键因素
- "当年他们与希特勒串通,如今又拆红军纪念碑"
- “当年他们与希特勒串通,如今又开始拆红军纪念碑”
- 百岁老红军杜宏鉴的戎马一生:14岁参加革命,全程走完长征
- 他是毛主席结拜兄弟,加入国民党不与红军为敌,抗日时英勇无比
- 百岁老红军宋炳南逝世,因故耳聋却拒绝评残,两袖清风离开连队
- 99岁老红军宋炳南逝世,系共和国第一代“南昌舰”政委
- 博雅寒假历史决策营 | 回到史记,回到核心历史事件学习现代决策力
- 红军三个营反攻敌军五个团,三发炮弹两发哑弹,竟因此重挫敌军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