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流行的满汉全席,早已偏离了其初衷

编者按:《传膳啦!(清朝篇)》依据翔实的史料 , 用古雅幽默的笔触介绍了清朝的饮食文化 , 皇帝、皇太后日常的饮食搭配 , 以及美食背后的趣闻逸事 , 更收录了很多隐藏在故纸堆里的宫廷美食和养生药食的秘方 。

今日一说起宴席的豪华 , 读者们脑海中浮现的必然是摆满了各式山珍海味的满汉全席 。 甚至会想当然的以为 , 皇帝老儿 , 每顿饭都是百余种山珍海味组成的大餐 。 今日更有诸多商家 , 推出了所谓的满汉全席 , 山珍海错 , 琳琅满目 。 可在清代的宫廷之中 , 并无满汉全席的说法 。

清代在内廷设御茶膳房 , 负责皇室的日常膳食 , 在外朝则设有光禄寺 , 负责承办筵席 。 据《光禄寺则例》载 , 光禄寺的宴制分为:“满席自一等至六等 , 汉席自一等至三等 , 又有上席、中席” 。 满席一等至三等 , 是祭祀历代帝后妃嫔 。 四等满席用于元旦、万寿节、皇帝大婚或大军凯旋 , 五等赐予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贡使和下嫁外藩的公主及蒙古王公等 。 六等赐予经筵讲书、衍圣公来朝及各国贡使 。 满席根据级别不同 , 所供应菜肴的数量也各有不同 , 如一等席用面一百二十斤 , 饼饵二十四盘 , 六等用面则为二十斤 , 饼饵十二盘 。 满席以饽饽为主 , 以干鲜果为辅 , 同时使用羊肉等 。

汉席主要用于招待会试的主考官、同考官、监试御史、提调官等 。 与满席相比较 , 汉席的菜肴更为丰盛 , 一等汉席有鹅、鱼、鸡、鸭、猪等肉二十三碗 , 蒸肉三碗 , 蔬食四碗 。 二等汉系 , 不用鹅 , 三等汉席不用鹅、鸭 , 其他大致与一等汉席相同 。 比较起来 , 汉席重视的是菜肴 , 满席重视的则是食馔 。

此外还有“上席”“中席” , 用来招待新科进士及主考官 , 这就是所谓的“恩荣宴” 。 上席招待主考官及排名靠前的进士 , 中席招待排名靠后的进士 。 上席、中席融合了满席、汉系的特征 , 既有满席中的饽饽 , 也有汉席中的菜肴 , 用的桌子又是满席的矮桌 。 之所以如此 , 因为新科进士中 , 既有满人 , 也有汉人 , 所以将二者兼容 , 又取了个不伦不类的上席中席的名称(据说是鳌拜所取) 。 恩荣宴将满席、汉席兼容 , 奠定了后日将满汉合席的基础 。


今日流行的满汉全席,早已偏离了其初衷

今日流行的满汉全席 , 早已偏离了其初衷// //

乾隆下江南时 , 方有了“满汉席”的记录 。 乾隆四十一年(1776 ) , 当乾隆四下江南 , 巡游至扬州 。 两江总督、江苏巡抚在扬州设宴 , 款待聚集于扬州的江南各省督抚 。 《扬州画舫録》中对此次盛宴有翔实记录 , “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皆为大厨房 , 以备六司百官食次” 。 此次宴席的菜单如下:

第一分 , 头号五簋碗十件 , 燕窝鸡丝汤 , 海参烩猪筋、鲜蛏萝卜丝羹、海带猪肚丝羹、鲍鱼烩珍珠菜、淡菜虾子汤、鱼翅螃蟹羹、蘑菇煨鸡辘轱锤、鱼肚煨火腿 。

第二分 , 二号五簋碗十件 , 鲫鱼舌烩熊掌 , 米糟猩唇、猪脑假豹胎、蒸驼峰、梨片伴果子狸、蒸鹿尾、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羊片子、兔脯、奶房签一品级汤饭碗 。

第三分 , 细白羹碗十件 , 猪肚假江瑶鸭舌羹、鸡笋粥、猪脑羹、芙蓉蛋、鹅肫掌羹、糟蒸鲥鱼、假班鱼肝、西施乳、文思豆腐羹、甲鱼肉片子汤、茧儿羹一品级汤饭碗 。

第四分 , 毛血盘二十件 , 臛炙哈尔巴、小猪子、油炸猪羊肉、挂炉走油鸡鹅鸭、鸽臛、猪杂什、羊杂什、燎毛猪羊肉、白煮猪羊肉、白蒸小猪子小羊子鸡鸭鹅、白面饽饽卷子、十锦火烧、梅花包子 。

第五分 , 洋碟二十件 , 热吃劝酒二十味 , 小菜碟二十件 , 枯菓十彻桌 , 鲜菓十彻桌 。

在菜单末了 , 作者记道 , “此即满汉席也” 。 此处的满汉席 , 乃是招待满、汉官员的宴席 , 并不是后来所谓的“满汉全席” 。

《扬州画舫录》中所载的菜单有几个特点 , 首先 , 大量使用了山珍海错 , 包含了各种珍稀食材 , 如熊掌、猩唇、驼峰、鹿尾等 , 其中还有鲥鱼、河豚(西施乳)、螃蟹等长江水鲜 。 其次 , 菜单中所列五分 , 并不是依照五个等级列席 。 菜单中所列的菜肴 , 应是合到一起的菜肴 。 依照清代官场上招待时的规矩 , 在正规的满席之中应有饽饽、干鲜果之类 。 菜单一到三之中并没有饽饽、鲜果 , 到了四、五中才有 , 故而是合在一起 。

乾隆朝时期 , 御膳房中基本没有用过熊掌、猩唇这样的食材 , 乃至鱼翅海参都很少出现 。 乾隆帝不爱吃鱼 , 很少会有鱼出现在膳单上 。 这份菜单明显是江苏官场为了炫耀 , 同时也为了交好其他各省督抚们而特别准备的 。 皇帝自己也没有想到 , 自己的臣子 , 吃的比自己还要奢华百倍 。 陪皇帝出巡时 , 臣子们私下吃点山珍海味 , 也不稀奇 。 《啸亭续录》中记载 , 怀柔郝氏为一方巨富 , 家中有万顷良田 。 乾隆帝驻跸其家时 , 曾进上水陆珍错百余种 。 王公大臣 , 御前侍卫 , 乃至抬轿的奴仆 , 也供给奢华饮食 , 一日之费十余万 。 水陆珍错百余种 , 进了王公大臣们的肚皮 。

在清代 , 受朝廷之中“满席、汉席”分开的影响 , 官场之上 , 开始出现汉人请满人用满菜 , 满人请汉人用汉菜的作法 。 此种作法引发了舆论风波 , 认为是在“格外讨好” 。 于是精明的商家又将满菜与汉菜 , 择其精华 , 汇集在一席之上 , 以吸引达官贵人 。 袁枚记载:“今官场之菜 。 又有满汉席之称 。 用于新亲上门 , 上司入境 。 ”

请注意 , 袁枚说的也是满汉席 , 而不是满汉全席 。

满汉席上的招牌菜乃是双烤 , 即挂炉猪与挂炉鸭 。 挂炉猪、挂炉鸭 , 确实来自于清宫御膳 。 御膳房中设有包哈局 , 专门为宫内制作烤菜 。 在帝后日常膳食中 , 常可见“双烤” 。 乾隆帝时期 , 早晚膳中就不时会出现挂炉鸭、挂炉肉之类 。 光绪朝时 , 光绪帝的早膳常有片盘二品 , 分别是“挂炉猪、挂炉鸭子” 。

清代宫中有用砖砌成的烤炉 , 炉前有拱门 , 烤炉内有三面架子 , 将预备烤制的猪或鸭 , 挂入炉内的架子上 。 烤炉内用枣木、梨木、桃木为燃料 , 生火后没有什么烟 。 在烧烤时 , 厨师要不断变更鸭或猪的位置 , 以将全身都烤到 。 烧烤时 , 鸭或猪不能直接接触到火头 , 这样会烤焦 。 把握好火候 , 烤制出来的鸭、猪 , 皮酥肉嫩 , 肥而不腻 , 兼有果木香味 。

在民间的满汉席中 , 双烤之外 , 燕窝、鱼翅之类珍稀食材也被用来配菜 , 以提升满汉席的档次 。 在正规的满汉席中 , 满人喜爱的饽饽这种食品也是不可或缺的 。 最终汉席中的炒菜、羹汤之类 , 与满席中的烧烤、饽饽一起 , 组成了丰盛的满汉席 。

到了清同治、光绪朝时 , 出现了“满汉全席”的记录 。 《清稗类钞》中记 , 京师宴会时有烧烤席 , “俗称满汉大席 , 筵席中之无上上品也 。 ”满汉大席 , 除了燕窝鱼翅之外 , 必定要用烤猪、烧鸭 。 酒过三巡 , 方进烤猪 , 由盛装的仆人 , 用小刀将猪分解开来 , 盛装好一一献给客人 。 “绍酒三烧要满壶 , 挂炉鸭子与烤猪” , 宴饮之上 , 烤鸭烤猪 , 佐以上好的绍兴酒 , 乃是京师官场宴饮的寻常景象 。

同治、光绪年间 , 官场上的应酬之风日益繁琐 , 主要原因在于慈禧把握大权后 , 追求奢华享受 。 有慈禧的示范 , 整个官场也开始追求起了享受 , 于是烧烤席、燕菜席、鱼翅席、鱼唇席、海参席、蛏干席、三丝席等各种大宴 , 层出不穷 。 在诸多大宴之中 , 又以满汉全席为最 。

清代韩邦庆《海上花》第十八回中写到 , 上海高等妓院的恩主们 , 为一名官老爷过生日时:“中饭吃大菜 , 夜饭满汉全席 , 三班毛儿戏 。 ”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卷六中写到:“一天两顿 , 也不用满汉席、燕菜席 , 竟请他吃大菜 。 他这一路来燕菜烧烤 , 早已吃腻了 。 等他清淡两天也好 。 ”卷十八中又有描写:“第三天早上收过万民伞、德政牌之后 , 饭后开船回省 。 正是光阴迅速 , 转瞬间已到了第二天了 。 这天合城文武在本府衙门备了满汉全席 , 公钱统领并请了周老爷 。 ”

同治、光绪年间 , 沪上开张的大酒楼 , 都以满汉全席作为招牌 , 其中著名者 , 如鸿运楼、聚丰园、老益庆、醴芳园、醉春园、泰升楼等等 , 在《申报》上刊载的广告 , 均是聘请宫中名厨 , 制作“满汉酒席、挂炉猪鸭、京苏大菜” , 随时小酌 , 一应俱全 。

当日有满汉筵席的称谓 , 也有称满汉酒席者 , 而满汉全席的称谓 , 偶尔也被使用 。 不管是什么称谓 , 均有两道必大菜 , 即“挂炉猪鸭” 。 满汉筵席之类流行于官场之上 , 乃至于在外交场合也被运用 。

江南科场事务 , 一向由江苏藩司主持 。 每逢考试时 , 在贡院邻居地方设一局 , 作为供给所 , 挑选衙门中的精干人员负责办理伙食 , 三人或五人不等 。 在主场科场考试的官员看来 , “厨房系闱内之第一重大事” , 而不是录取人才 。 负责承担伙食的人员 , “必先将满汉酒席应用之山珍海错 , 一一调和盐酱 , 请委员按品尝” , 然后判断能否使用 , 一席之费 , 可抵中人十家之产 。 这项差事是份美差 , 只有官场中的老手才能经办 。

光绪十五年(1889) , 新任两湖总督张之洞 , 自沪乘坐招商局江宽轮船起程 。 张之洞轮船抵达镇江时 , 停泊靠岸 , 游览名胜 。 地方官员办了满汉筵席招待 。 “制军用午膳毕 。 游览各处胜境 。 仍回江宽轮船 , 于是日下午鼓轮上驶 。 ”

在外交活动中 , 也开始使用满汉席 。 如光绪十七年(1891) , 俄国储君来中国游历 ,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一路陪同 。 俄国储君至武汉时 , 武汉地方官员以满汉筵席招待 。 餐桌模仿西式长桌 , 摆放有各色小瓶、花果 , 每座准备了玻璃酒樽及刀叉 , “菜为满汉筵席 , 每上食一次 , 乐作一次 , 菜凡二十品 , 点心四品 , 另备西人所用牛奶茶云 。 ”

清末中国海军到日本访问时 , 也特意准备了满汉席款待日方 , 让日本人小小的被刺激了一下 。 李瀚章督粵時 , 曾设宴款待老外 , 用的是西餐 。 不料老外却不满意 , 抗议道:“此来宝地 , 实希望一尝贵国之烧烤、鱼翅美味也 。 ”烧烤、鱼翅美味者 , 即满汉席也 。

光绪二十六年(1900) , 就在慈禧、光绪逃亡西安之时 , 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南京举办了寿宴 , 是日“督辕内外铺陈富丽 , 无殊绣地锦天” 。 为了办好宴席 , 请了厨师百数十人 , 预备满汉筵五十席 , 菜海参各五十席 , 以待华诞大会 。 有意思的是 , 在出逃途中 , 清廷还命令怀柔县令吴永 , 准备满汉全席招待太后、皇帝 。


今日流行的满汉全席,早已偏离了其初衷

今日流行的满汉全席 , 早已偏离了其初衷// //

晚清时 , 满汉筵席的前半席皆为汉菜 , 后半席则是烧烤 。 烧烤登台前 , 在座者先满斟烧酒 , 桌四角分置大葱甜酱各两碟 , 中央另置薄饼两大碟 , 然后送上烧猪四盘 , 两肥两精;烤鸭四盘 , 薄批成片 。 同时再进满茶一道 , 杯为锡制 , 外镶红木 , 杯中满装莲子、桂园、松子、瓜仁、枣仁等物 , 顶覆红缘色桔皮丝 , 外观颇美 。 食烧烤毕 , 又换熬茶一道 , 此茶味道略咸 , 以青豆酿成 , 略加牛乳 , 北方称之为“奶子茶” 。

辛亥革命之后 , 民族情绪几样 , 有的满汉全席改名为“大汉全席” , 不过满汉全席仍然存在 , 并有大小之分 。 大、小满汉全席流行于民国初年的京津 , 大满汉全席菜点一百零八品 , 小满汉全席菜点六十四品 。 清末民初 , 各地高档酒菜馆的门口 , 都挂着“满汉筵席”的招牌 。 普通酒菜馆中的所谓满汉筵席 , 不过是汉菜以外 , 另加几道满菜 , 有名无实 。 到了民国年间 , 满汉筵席已失去了其在高端餐饮中的独霸地位 , “豪食以粤人为第一” 。

旧日广州有一所澄绮园 , 人们称此园为“潘家花团” 。 其后潘氏衰落 , 改为谟觞馆酒家 , 再改为集雅园 , 最后改名为银龙酒家 。 在当年 , 谟觞馆乃是餐饮界中的奢华代表 。 谟觞馆的一桌菜 , 合点心蔬果不过五十余品 , 需四百大洋 , 而当年“满汉全席”一桌不过百元 。 当时人感叹 , “比较其富丽之程度 , 京朝派非粤派敌也 。 ”

最高档的满汉全席 , 与广州谟觞馆的大汉全席一比较 , 也会显得寒酸异常 。 谟觞馆的菜单 , 主要是各种山珍海味 , 如清炖熊掌、烩白鹤丝、烩金钱豹之类 。 受其影响 , 北京的高档酒楼 , 乃至于谭家菜、关家菜之类 , 均模仿谟觞馆的豪华风格 。 1927 年 , 国民党迁至南京时 , 谭组庵曾花一百二十大洋置办了一席高档粤菜 , 赴牛首山祭书画家清道人(李瑞清) , 约友一起共食 。 当时人惊叹此桌宴席的豪阔 , 各大报纸纷纷报道 , 却不知此时的谟觞馆 , 早已有四百大洋一桌的顶级筵席 。 而此时北京城内 , 上好的燕翅席 , 一桌不过十六块大洋 。

可以说 , 同光年间各大酒楼推出的满汉全席 ,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宫中的影响 , 以双烤为主打 , 辅以燕窝之类 。 至于后世发展出的满汉全席 , 则走上了一条奢侈的道路 。 今日的满汉全席上 , 满席均是山珍海味 , 如燕窝、鱼翅、海参、鱼肚、鲍鱼、鲥鱼、驼峰、鹿筋、熊掌、果子狸等 , 走的却是当年谟觞馆的套路了 。

满汉全席在晚清时的兴盛 , 其所重视的乃是兼容满汉 , 既有满席的饽饽、双烤 , 也有汉席的各种菜肴 , 但并不是强调数量与珍稀食材 。 今日的满汉全席 , 动辄百余种菜肴 , 所用的都是各种山珍海味 , 却是偏离了满汉全席的真谛 。

满汉全席的衍生产品 , 则是北京烤鸭 。 清末有两家名店 , 便宜坊和全聚德 , 都是以鸭而闻名 。 便宜坊的主打色焖炉烤鸭 , 全聚德是挂炉烤鸭 。 米市胡同便宜坊的烤鸭 , 是当日到京师必尝之物 , 乃至于被誉为京师第一 。

挂炉烤鸭本是宫廷菜 , 也逐渐走入民间 。 同治年间 , 河北人杨全仁买下了一家干鲜果铺子 , 聘请了宫里烧制过烧鸭的厨师 , 开始做起烧鸭生意 。 店铺原先是干鲜果铺 , 杨全仁灵机一动 , 用果枝为燃料 , 来烧制鸭子 。 烧制出来的鸭子具有果木香味 , 很受欢迎 , 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全聚德 。 最终全聚德与老便宜坊的烤鸭 , 安儿胡同的烤牛肉 , 聚盛斋的酱牛肉 , 月盛斋的酱羊肉 , 沙锅居的白肉 , 穆家寨的炒疙疸 , 都一处的炸三角 , 共同成为老北京的标志 。

本文摘自《传膳啦》 , 袁灿兴 著 , 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6月版


今日流行的满汉全席,早已偏离了其初衷

今日流行的满汉全席 , 早已偏离了其初衷// //